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6月对30例胰体尾占位性病变施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中定位肿物及胰腺切线,充分游离胰颈并应用Endo-GIA切断胰腺,根据肿物性质及肿物与脾血管关系决定是否保留脾脏。结果 4例因脾血管出血难以控制中转开腹。行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15例,其中保留脾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Kimura法)10例,手术时间210~260 min,(232±14)min,术中出血量120~200 ml,(165±21)ml;不保留脾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Warshaw法)5例,手术时间110~170 min,中位手术时间135 min,术中出血量50~130ml,中位出血量80 ml。胰体尾及脾切除11例,手术时间95~190 min,(137±31)min,术中出血量30~150 ml,(83±41)ml。术后住院时间7~22 d,(12.2±2.4)d。术后病理:黏液性囊腺瘤9例,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胰腺囊肿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异位脾脏1例。术后胰漏发生率36.7%(11/30),部分脾梗死1例。21例随访中位时间15个月(6~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于胰体尾良性、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选择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17例施行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按Kimura法完成12例,按Warshaw法完成5例。全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18±60)min,术中出血量为(136±114)m L,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为(1.4±0.6)d,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为(2.0±0.8)d,术后住院时间为(13.4±5.7)d。术后发生生化漏3例,B级胰瘘3例。术后发生脾局灶性梗死2例。术后病理:胰腺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7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例,胰岛素瘤2例。术后随访5~26个月,平均13个月,无肿瘤复发,未发现脾梗死,发现胃周静脉曲张1例,但未破裂出血。结论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及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胰腺体尾部占位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操作技巧。方法2008年6月至2013年4月,我院对23例胰体尾良性肿瘤病人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男性7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2.4岁。按Kimura法完成13例,按Warshaw法完成10例。结果全部23例无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53 min;平均出血量245 ml;术后平均住院日7.3天;平均随访期46.3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对胰体尾部的良性肿瘤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5年9月至2009年6月,对36例胰腺体尾部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术前34例诊断为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物,2例不除外恶性,肿物中位直径5cm,平均(1.2~12)cm。结果所有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21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15例保留脾动静脉,6例未保留脾动静脉),14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1例既往行胰体尾及脾切除者行胰体部切除。手术中位时间248min,平均(118~400)min,中位出血量100ml,平均(50~8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d,平均(6~21)d。无胰漏或脾梗死发生,2例包裹性积液,均保守治疗治愈,1例引流管口感染。所有患者得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5.5个月,平均(1~4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胰腺体尾部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法行保留脾血管及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2例胰体尾病变患者,采用前后入路法行保留脾血管及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280 min,平均(230±50)min。术中出血量240~360 ml,平均(300±60)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2)d。术后胰瘘1例,引流量20~60 ml/d,经引流后治愈,无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6~30个月,无一例死亡。结论在掌握脾动静脉的解剖基础上,采用前后入路法耐心、细致分离脾动静脉,保留脾血管及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安全、简便,易于实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6月,对26例胰腺体尾部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术前25例诊断为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物,1例不除外恶性,肿物中位直径5cm(1.2~10cm)。结果所有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15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10例保留脾动静脉,5例未保留脾动静脉),10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1例既往行胰体尾及脾切除者行胰体部切除。手术中位时间268.5min(129~400min),中位出血量100ml(50~8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d(6~21d)。无胰漏或脾梗死发生,2例包裹性积液,均保守治疗治愈,1例引流管口感染。26例中位随访时间15.5月(1~35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腹部外科》2021,34(5)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儿童胰体尾良性、交界性肿瘤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3例儿童胰体尾肿瘤患儿(年龄分别为10岁、9岁、12岁)行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1例采用Warshaw法,2例采用Kimura法,手术时间分别为210 min、180 min、21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0 mL、50 mL、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 3例患儿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后均无再次手术,无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胃瘫等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术后并发A级胰瘘,经积极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31~40个月,效果良好,无肿瘤复发,均未出现糖尿病和慢性腹泻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儿童胰体尾良性、交界性肿瘤,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肿瘤切除术是相对安全、有效、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保留脾脏可使患儿更多获益,值得在儿童病人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探讨Kimura法与Warshaw法两种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共13例行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良性病变切除术患者资料,其中Kimura组8例,Warshaw组5例,对两种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无中转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脾脏切除术病例。两组术中出血量[(62.5±45.7)mL vs (84.3±52.2)mL],手术时间[(274.4±32.1)min vs (283.2±24.8)min],术后排气时间[(1.3±0.5)d vs (1.8±0.9)d],以及术后住院时间[(9.3±4.5)d vs (10.7±6.9)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arshaw组1例术后CT提示无症状的部分脾梗死发生,1例发生胃静脉曲张。两组患者无其他近远期并发症及再次手术发生,无病变复发,无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是安全和有效的,与Kimura法相比,Warshaw法无症状脾梗死、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较高。但在肿瘤或胰腺病变与脾血管分离困难时,选择Warshaw法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胰腺远端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施行的17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资料.结果 6例患者未能成功保脾,开腹与腹腔镜手术各3例;11例患者成功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其中6例行开腹手术(1例术中行脾动脉修复,1例行Warshaw法保脾);5例行腹腔镜手术成功保脾(1例中转开腹).保脾成功组中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发生胰漏各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到3年,均无脾血管栓塞、脾梗死、肿瘤复发.结论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Kimura法(腹腔镜下保留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术)中脾血管分离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Kimura法实施的18例胰腺体尾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Kimura手术,手术时间136~220 min,平均170 min,出血量50~450 mL,平均18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1 d,平均9.6 d,术后病理均为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10例患者术中使用5-0的Prolene线缝合脾静脉或脾动脉裂口。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腹腔胰瘘,其中A级胰瘘8例(44.4%),B级胰瘘2例(11.1%),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Kimura法治疗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完善的术前准备、娴熟的腔镜下操作技术和配合能力,尤其是掌握脾血管分离和缝合技巧是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采用腹腔镜经腹腔或后腹腔途径对15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52岁(29~70岁)。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12例,平均肿瘤直径3.0cm(2.0~4,0cm);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平均肿瘤直径4.5cm(3.5~6.0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15例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0min(8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ml(100~220ml),无输血、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8d(7~9d)。随访2~1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但需长期随访以确定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占位性病变22例,其中皮质醇腺瘤7例,醛固酮腺瘤9例,肾上腺囊肿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髓质增生1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20~200ml,平均50ml,平均下床时间1.5d(1~3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6d(3~9d),22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1个月,血压、体貌和生化检查均正常,切除肿物平均直径为2.6cm(1.5~5.5cm),病理检查报告与术前相符。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入路直接,手术效果确切,具有痛苦小、损伤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11例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资料。结果11例手术全部成功,肿瘤直径为1.7~5.2cm,平均3.3cm;手术时间73~189rain,平均(135±27)rain;术中出血80~740ml,平均(260±50)ml;热缺血时间16~57min,平均(29±9)min;术后住院7~12d,平均(9.3±2.1)d。随访9~51个月,均无瘤生存,肾功能良好。结论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创伤小、疗效确切,可以有效保留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技巧。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9例肾错构瘤和2例局限性肾癌患者分别行肿瘤剜除术和肾楔形切除术。肿瘤直径1.5~3.0cm,平均2.5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0min,平均出血量7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天。围手术期无并发症。病理检查2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平均随访10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肿瘤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切除肿瘤和保留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LSPDP)的技术要点,分析Kimura法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中解剖技巧及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采用LSPDP治疗胰体尾部良性肿瘤及部分交界性肿瘤1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2例因术中出血难以控制结扎脾血管行脾切除术;2例因术中无法判断肿块部位行中转开腹,术中B超定位;其余11例均行完全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平均肿块最大直径(2.8±1.1)cm,手术时间150~437 min,中位时间[M(P25,P75)] 240(180,270)min,平均术中失血量(313.3±51.3)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3±2.9)d,平均术后排气时间(2.8±1.9)d,首次进食流质平均时间(3.8±1.9)d。术后4例发生胰漏,其中A级胰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B级胰漏3例,经抗感染、抑酶、持续腹腔冲洗后好转,带管出院2例,分别于术后24 d、30 d拔除引流管。15例术后随访9个月至5年,2例术后6个月内复发,分别于6、9个月死亡。3例随访6个月出现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差、进食后呕吐);余10例术后情况良好。结论 术前精确的影像学评估、术中精细的解剖联合可靠的腹腔镜止血器械,LSPDP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瘤及部分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对LSPDP术中出血进行有效预防,手术才能够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切除结核性无功能肾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为35例肾结核患者施行腹膜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0~190min,平均(115.0±32.7)min;术中失血量30~200ml,平均(105.1±54.5)ml,均未输血。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切口一期愈合。术后住院3~8d,平均(6.3±1.4)d。术后随访2~30个月,平均(14.9±7.2)个月,对侧肾功能正常。结论:腹膜后腹腔镜结核性无功能肾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出血少、患者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结核性无功能肾切除的最佳术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免T管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放置T管的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规则肝切除,均经左肝管残端插入电子胆道镜肝外胆管取石和右肝管探查,不切开胆总管,不放置T管引流。结果 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辅助肝左外叶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6例。手术时间110~150min,平均128min;术中出血50~150ml,平均95ml。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5~10d,平均7d。11例随访2~16个月,平均7.6月,优10例,良1例,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左肝切除、经左肝管残端胆道镜取石,不放置T管,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获取30例活体供肾的临床资料。供者男7例,女23例,均取左肾,供受体关系为:父—子5例,母—子13例,母—女2例,兄弟2例,兄—妹4例,妻—夫3例,叔—侄1例。供肾者32~63岁,平均(51.8±8.5)岁。血型相同29例,相容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淋巴毒均为阴性。30例患者均行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切取后常规移植给受者,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供体冷热缺血时间、供者住院时间、术中副损伤及供受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供者均切取左肾,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供肾切取时间105~160 min,平均(100.4±19.5)min;失血量50~110 ml,平均(52.5±24.5)ml;供肾热缺血时间2.0~3.8 min,平均(2.4±0.5)min;冷缺血时间60~90 min,平均(68.2±26.7)min。供者术后1~3 d即可进食并下床活动,平均(2.5±0.6)d;住院3~6 d,平均(4.0±1.6)d。供受体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发生,受者手术均获成功。随访3个月~3年,供体肾功能均正常。2例受者分别于肾移植术后1年8个月、1年2个月因自行减药,发生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肾功能丢失,恢复透析,其余受体肾功能均正常。结论: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结合了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与开放手术的优点,既减轻了手术对供者的创伤,又保证了供肾质量,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对胰体尾部肿瘤患者进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我院2008年2月—2010年4月对4例胰体尾良性病变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结果: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35(115~30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100~45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8(10~21)d,术后有1例患者产生胰瘘,延迟拔管,治愈后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胰体尾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胰岛细胞瘤1例。结论:对胰体尾部的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微创并安全的,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附1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我院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的体会。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1月采用腹腔镜经腹腔或后腹腔途径对160例肾肿瘤患者行LPN。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13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嫌色细胞癌2例,嗜酸细胞腺瘤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例,肿瘤直径4.1cm(2.0~6.0cm)。左侧86例,右侧74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大数、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16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70min(40~150min),152例患者平均血管阻断时间26min(20~55min),8例患者未阻断肾血管。术中平均出血量75ml(10~300m1)。4例术后出现迟发出血,予以保守治疗。2例术后出现漏尿。平均住院时间7.5天(6~15天)。随访2~7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LPN安全、有效,对肿瘤压迫集合系统的,腔镜下缝合也是安全有效的,随着手术技术的熟练,对复杂肾肿瘤行LPN,肾脏功能保留和肿瘤控制效果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