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穿梭缝合硬脑膜悬吊法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治疗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采用普通硬脑膜悬吊法(普通组),38例采用穿梭缝合硬脑膜悬吊法(穿梭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普通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穿梭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穿梭组(P〈0.05)。结论穿梭缝合硬脑膜悬吊法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体膜联合人工硬脑膜补片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85例患者,按一期硬脑膜修补方式分为自体膜修补组(甲组33例)、人工硬脑膜修补组(乙组16例)和自体膜联合人工硬脑膜修补组(丙组36例),对二期颅骨修补过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丙组分离皮瓣出血量较甲组平均减少70ml(P<0.05),手术时间平均减少30min(P<0.05),二期术后癫痫的发生率少于甲组、乙组(P<0.05),术后感染、皮下积液方面三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体膜修补联合人工硬脑膜补片安全、有效,并能降低二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成形技术在钛合金材料颅骨成形修补中的应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颅骨缺损患者133例,其中58例用手工塑型的钛合金网进行颅骨修补,75例用计算机辅助成形的钛合金网进行颅骨修补。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消耗的钛钉数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计算机辅助成形组手术时间为(105.4±9.6)min,所用钛钉数为(14±1.7)枚,均明显低于手工塑型组的(125.6±10.9)min和为(19.0±2.1)枚(P<0.05)。计算机辅助成形组4例发生出血、积液、疼痛不适和外观不满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3%(4/75),手工塑型组发生上述并发症者17例,发生率为29.3%(17/58),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5)。两组均无钛网外露、伤口感染及排异情况。结论计算机辅助成形技术缩短了颅骨缺损修补的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及风险,完善了外观,使得钛合金材料作为颅骨修补材料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幕上开颅手术术中硬膜缺损时所采用不同的硬膜修补方法,研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其临床应用优势。 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由同一术者完成的135例幕上病变手术患者,在修补硬脑膜群缺损时,采用改良硬膜下补丁间断缝合法71例(实验组),同期采用自体骨膜或帽状腱膜连续缝合修补法64例(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修补耗时、术后24 h引流量,以及硬膜外积液、皮下积液及术后癫痫发作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验组的平均硬膜修补耗时(12 min)较对照组(25 min)短,实验组的术后24 h平均硬膜外引流量(278 mL)高于对照组(245 mL),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1.41%)低于对照组(10.94%),实验组术后3个月内癫痫发作率(2.82%)低于对照组(14.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硬膜外积液发生率(5.63%)高于对照组(4.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患者硬膜外积液,无临床症状则无特殊处理,待其自行吸收;8例皮下积液患者均行腰大池引流治愈;10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出现癫痫发作,给予正规抗癫痫治疗后症状均控制,并在继续随访观察中。 结论改良硬膜下补丁间断缝合修补法适用于各类开颅手术患者的硬脑膜修补手术,在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术后皮下积液、癫痫发作等相关并发症中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脑膜连续缝合技术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手术切除颅内肿瘤后高流量脑脊液漏修补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6例。所有患者术中均发生高流量脑脊液漏(Esposito分级3级),其中48例重建颅底过程中联合应用硬脑膜连续缝合技术(硬脑膜缝合组),58例未联合硬脑膜连续缝合技术(硬脑膜未缝合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漏的修补时间、术后脑脊液漏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硬脑膜缝合组脑脊液漏的修补时间为(63.0±7.5)min,与硬脑膜未缝合组的(31.0±6.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硬脑膜缝合组与硬脑膜未缝合组分别有2.1%(1/48)和19.0%(11/58)的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4.2%(2/48)和8.6%(5/58)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9)。术后行腰大池引流术、第2次脑脊液漏修补术及发生严重水电解紊乱的比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12个月,12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中,硬脑膜未缝合组中的1例复发颅咽管瘤患者因下丘脑反应和颅内感染死亡,其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经鼻神经内镜硬脑膜连续缝合技术修补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高流量脑脊液漏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可有效降低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且不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行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颅脑外科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的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10),而重度残疾、植物状态和死亡例数两组相近(P0.05);两组手术前、手术15d后和手术30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7.38±2.56)分、(15.26±2.14)分和(10.30±1.58)分,对照组为(27.24±2.37)分、(21.27±2.28)分和(15.08±1.87)分,手术前两组评分相近(P0.05),且手术后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脑积液及血肿发生率(20.00%,3.33%)和对照组(56.25%,31.25%)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8,0.011)。结论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对重症颅脑损伤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术中手工塑形三维钛网、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行颅骨修补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术中手工塑形钛网35例和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2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工塑形钛网组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时间为(157.1±35.8)min比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组(112.2±29.5)min明显延长(P0.05)。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如头皮下感染、修补材料外露、癫痫、皮下积液、皮肤慢性切割溃疡等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手工塑形钛网组术后塑形满意度低,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组高,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预塑钛网修补颅骨缺损麻醉及手术时间短,塑形满意度高,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颅骨修补术一次性完成,对照组采用分期手术,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流过度、硬膜下积液以及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一次性行脑室‐腹腔分流、颅骨修补能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颞肌下与颞肌外两种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颞肌下组22例,颞肌外组25例,2组均采用钛网进行手术修补,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等指标。结果颞肌外组手术时间(95.6±11.3)min,术中出血量(89.5±27.6)mL均显著低于颞肌下组的(124.5±13.7)min、(152.3±29.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应用钛钉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外组手术并发症率12.00%,显著低于颞肌下组的4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4,P=0.023)。颞肌外组手术术后外观满意度80.00%显著高于颞肌下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外组手术术后第2周VAS评分(3.27±0.63)分显著低于颞肌下组的(3.93±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颞肌外手术方式进行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较颞肌下手术简单易行,术后患者外观满意率更高,且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钛网与手工塑型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技术并总结其经验。方法 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用数字化钛网行修补颅骨缺损203例,并与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用手工塑型钛网修补的颅骨缺损168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数字化钛网组和手工塑型钛网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0±6)min和(150±11)min,钛钉用量分别为(6.3±0.8)枚和(10.2±3.6)枚,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9%和37.5%,外观满意度分别为100%和81%。上述指标两组均相差显著(P<0.05)。结论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塑型效果更好,手术操作过程简捷,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修补术联合VPS手术治疗严重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严重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早期修补术联合VPS(脑室-腹腔分流术),且均于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内完成,对照组患者先行VPS手术,并于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对手术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发症情况和1a的随访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接受治疗的不良反应记录分析发现:发生过度分流和硬膜下积液的患者共11例(22.00%),脑内血肿和感染反应的患者相对较少,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比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例残疾,1例植物状态,对照组8例残疾,5例植物状态。结论早期修补术联合VPS手术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均较少,手术长期疗效好,建议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自体骨瓣、普通钛网和预塑二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行颅骨修补术3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自体骨瓣修补168例、普通钛网122例和预塑二维钛网45例.结果 普通钛网组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时间(92.5 min)和预塑二维钛网组(85 min)较自体骨瓣组(65 min)明显延长(P<0.05).三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如头皮下感染、材料外露、再手术取出材料、癫痫、颅内血肿和皮下积液等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自体骨瓣组术后外观缺陷率最高,普通钛网组次之,预塑二维钛网组最低,三组之间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自体骨瓣、普通钛网和预塑二维钛网等材料与颅骨成形术后感染、癫痫、颅内出血等无明显相关性;额颞颅骨缺损首选预塑二维钛网,非额颞颅骨缺损修补应首选自体骨瓣;普通钛网逐渐淘汰,但可使用于颅骨缺损急诊一期修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中阔筋膜减张缝合硬脑膜结合术后早期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采用阔筋膜减张缝合硬脑膜结合早期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治疗的94例去骨瓣减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4例中,去骨瓣减压术后无伤口感染、脑脊液漏发生,发生癫痫2例,皮瓣下积液3例;颅骨修补时间,为减压术后23~45d,修补术后无颅内压增高表现,无皮下积液、伤口感染;修补术后1、3个月复查头颅CT未见钛网变形、移位。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阔筋膜减张缝合硬脑膜,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早期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颞肌下钛网修补额颞部颅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位于额颞部的患者,行颞肌下钛网颅骨修补术。结果 50例患者术后由于颅骨缺损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症状均有所减轻;术后神志、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语言功能障碍和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切口感染、排异反应、钛网松动、硬脑膜外积液和硬脑膜外血肿等并发症,并且塑形美观。结论颞肌下钛网修补额颞部颅骨缺损塑形美观,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颅骨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30例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术中和术后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显示,长期颅骨缺损组患者术中[硬脑膜缺损(P=0.001)],术后[新发癫(P=0.035)、脑积液(P=0.021)]和术后晚期并发症[异物感(P=0.035)、头痛头晕(P=0.050)]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长期颅骨缺损患者施行颅骨修补术风险高、并发症多、手术效果欠理想,建议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巨大硬脑膜外血肿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巨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9例予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硬脑膜减张缝合术,观察术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发率高于对照组,重残率、植物生存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脑积水、脑膨出或脑软化、硬膜下或纵裂积液、脑脊液漏、癫痫、颅内感染)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出血量、输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联合硬脑膜减张缝合术能提高巨大硬脑膜外血肿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预塑球形钛网和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在颅骨修补手术中的操作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8月至2009年1月155例采用预塑球形钛网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与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83例采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预塑钛网组(125±8)min,三维钛网组(98±6)min,预塑钛网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三维钛网组(P0.05);使用钛钉数量:预塑钛网组(11.8±1.5)个,三维钛网组(8.3±1.2)个,预塑钛网组平均使用钛钉数量明显多于三维钛网组(P0.05);外观满意度:预塑钛网组(7.30±0.21)分,三维钛网组(10.00±0.00)分,预塑钛网组外观满意度明显低于三维钛网组(P0.05);术后并发症:预塑钛网组共19例,发生率12.26%,三维钛网组共3例,发生率3.61%,预塑钛网组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三维钛网组(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具有手术时间短,使用钛钉数量少,外观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优点,是目前颅骨修补手术的首选材料,应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分析颞肌外与颞肌下植入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采用颞肌外(颞肌外修补组)和颞肌下(颞肌下修补组)植入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各20例。结果 颞肌外修补组手术时间[(120±15)min]和术中出血量[(95±20)ml]均明显低于颞肌下修补组[手术时间(170±20)min;术中出血量(180±25)ml;P<0.05]。颞肌外修补组出现硬膜破损1例、切口愈合障碍1例、术后皮瓣下积液4例、钛网下缘弹起3例、外观异常2例;颞肌下修补组出现硬膜破损2例、术后皮瓣下积液1例。颞肌外修补组并发症发生率(50.0%,10/20)明显高于颞肌下修补组(15.0%,3/20;P<0.05)。结论 颞肌下植入钛网的颅骨修补手术方式要优于颞肌外植入钛网的颅骨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6例颅骨缺损的临床资料,其中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修补术58例,行常规修补术8例。结果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修补术手术时间为(98.5±2.9)min,较常规修补手术(128.0±3.2)min明显缩短(P<0.05),使用钛钉固定的数目为(7.3±1.6)个,较常规修补手术的(11.1±3.2)个也明显减少(P<0.05)。常规修补术组发生皮下积液1例,经穿刺抽吸、加压包扎之后消失;两组均无手术切口感染,无1例修补手术失败,患者外形对称,塑形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数字化三维成型塑形钛网修补术具有手术修补时间短、并发症少、使用的钛钉数目少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颅骨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缺损的颅骨用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修补的患者62例。结果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时间为(86.5±2.5)min,使用钛钉(7.2±1.4)个,患者外形对称,塑形满意,均痊愈出院。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皮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硬膜外血肿1例,癫痫发作1例。结论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具有手术修补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