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前列腺穿刺前行磁共振(MRI)扫描对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对于前列腺癌(PCa)诊断的帮助。方法:回顾性选取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的住院患者,按照穿刺前是否行MRI扫描分为两组,调查其病理结果、穿刺针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PV)等,对确诊PCa患者,统计其阳性针数占比、Gleason评分、局部侵犯神经和骨转移情况。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RI扫描对穿刺的影响。结果:共372例患者纳入统计,其中行MRI患者255例,未行MRI患者117例。MRI组患者穿刺阳性率(52.2%vs41.0%, P=0.046)、高危患者比例(78.9%vs64.6%, P=0.049)、阳性针数占比(69.9%vs54.2%, P=0.048)均高于Non-MRI组。年龄(P=0.116)、PSA(P=0.078)、f/tPSA(P=0.329)、PV(P=0.291)、PSAD(P=0.302)之间均无组间差异,在穿刺针数(P=0.001)、阳性针数占比(P=0.039)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前列腺穿刺作为PCa术前确诊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有必要在前列腺穿刺前为所有可疑患者行MRI检查,在此基础上增加穿刺针数,以获得更高的穿刺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减瘤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2月至2021年6月共计34例接受减瘤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以及预后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生化进展生存期(biochemic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BPFS)。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9.0个月,2年总生存率85.9%,中位无生化进展时间75.0个月,2年无生化进展率63.9%。术后1个月内9例患者出现Clavien-DindoⅠ~Ⅱ级并发症,术后3个月尿控基本恢复。骨转移灶数目≥5和<5患者的BPFS分别为28.1个月和63.2个月(P=0.012),切缘阳性和阴性患者的BPFS分别为34.8个月和70.3个月(P=0.02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切缘阳性/阴性和无生化进展生存期显著相关(P=0.026)。结论 前列腺癌骨转移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经过筛选和准备的患者行减瘤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术后联合内分泌治疗等其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有望改善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管相关蛋白1A(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A,MAP1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检测人前列腺癌组织和非癌前列腺组织中MAP1A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MAP1A基因在前列腺癌与正常前列腺组织中mRNA的表达差异,进一步使用癌症基因信息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统计分析MAP1A基因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联。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前列腺癌组织中MAP1A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免疫组化染色评分(immunoreactive score,IRS):前列腺癌组织为4.08±1.58,癌旁正常组织为4.91±1.46(P<0.001)]。MAP1A在前列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6%和82.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5,P=0.001)。使用RT-qPCR检测MAP1A mRNA表达,发现其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19)。通过对TCGA数据库进行分析,笔者发现MAP1A在不同临床特征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患者Gleason评分(P<0.001),临床病理分期(P=0.009),是否转移(P=0.008),总体生存率(P=0.049)。结论 MAP1A在前列腺癌中表达下调且与肿瘤组织的分期有关,分期越晚,MAP1A的表达越低,这提示其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与超声融合导航技术在前列腺靶向穿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且经mpMRI诊断后发现的40例前列腺癌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mpMRI与超声融合导航技术应用于患者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同时进行12针系统性穿刺活检,并对穿刺病理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40例前列腺癌疑似患者中,靶向穿刺及前列腺系统穿刺确诊27例,阳性率为67.50%。靶向穿刺确诊患者21例(52.50%),系统穿刺确诊患者18例(45.00%),两种穿刺方法的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7)。系统穿刺的单针阳性率为14.41%(69/479),靶向穿刺的单针阳性率为47.57%(4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穿刺以及系统穿刺均显示为阳性的12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的靶向穿刺Gleason评分比系统穿刺更高。结论 MRI与超声融合导航技术在前列腺靶向穿刺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能够以较少的穿刺针数检出高危的前列腺癌,同时联合系统穿刺,可提高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阳性检出率,同时减少高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患者的漏诊率。联合应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靶向穿刺可提高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检出率,有助于减少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患者(双癌组)29例和子宫体恶性肿瘤患者(单癌组)31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双癌组合并糖尿病(χ2=8.02,P=0.007)、肿瘤家族史(χ2=31.76,P<0.001)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χ2=31.76,P<0.001)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癌组,双癌组Ⅱ型子宫体恶性肿瘤(χ2=5.52,P=0.030)及低分化癌(χ2=8.39,P=0.020)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单癌组。单癌组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明显优于双癌组(Log-rank=6.75,P=0.011)。分层分析显示,在双癌组中,首发子宫体癌的双癌患者Ⅱ型子宫内膜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首发乳腺癌组(58.33%vs 11.76%,χ2=6.882,P=0.014)。首发子宫体癌与首发乳腺癌的两癌发病间隔时间显著不同,前者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t=2.23,P=0.028)。两组双原发癌间隔时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P=0.010)。结论 合并乳腺癌的子宫体恶性肿瘤与子宫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乳腺癌后子宫体恶性肿瘤与子宫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TMPRSS2-ERG融合基因在淋巴结阳性前列腺癌中的分布以及对其预后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的标本5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内分泌治疗。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标本中TMPRSS2-ERG融合基因。收集患者各种肿瘤特征(Gleason评分、分期)、有无生化复发、疾病特异性和总体生存率。比较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布及预后差异。结果 19例(38%)原发性肿瘤中检测到TMPRSS2-ERG融合基因。转移淋巴结中有16例(32%)出现融合基因。原发肿瘤与转移灶TMPRSS2-ERG状态一致性较好(Kappa=0.73)。在COX分析中,原发肿瘤中TMPRSS2-ERG融合基因与Gleason评分是生化复发的预测因素。在生存分析中,原发肿瘤/淋巴结融合基因(+/+)组与原发肿瘤/淋巴结融合基因(+/-)组预后低于原发肿瘤/淋巴结融合基因(-/-)组,无生化复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 TMPRSS2-ERG融合基因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前列腺癌中阳性率38%。原发肿瘤与淋巴结转移灶中TMPRRS2-ERG融合基因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原发肿瘤TMPRSS2-ERG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核糖体蛋白L37(RPL3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q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64例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PL3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前列腺癌组织中RPL3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 RPL37 mRNA的表达增高与患者血清中的PSA水平增加、高Gleason评分及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精囊侵犯及手术切缘无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前列腺癌患者中RPL37 mRNA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06)。结论:RPL37mRNA的表达增高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RPL37可以初步判断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单纯内分泌治疗,研究组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最大尿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剩余尿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总生存期(OS)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性回顾性分析96例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的临床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63例死亡,全组患者中位OS为26.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基线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骨转移、基线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及化疗周期数与化疗后OS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ALP浓度≥120 IU/L、基线PSA值≥60 ng/mL、化疗周期数<10是较短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多西他赛治疗mCRPC可以获得较好的总生存率,化疗前基线ALP浓度、基线PSA值及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单纯尿道前壁悬吊加强法和尿道前后壁加强法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控的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4年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9例前列腺癌患者,其中56例采用尿道前后壁加强法治疗,43例采用单纯尿道前壁悬吊加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前列腺体积、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临床分期、手术时间、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淋巴结阳性率、术后切缘阳性率及通过电话随访拔除尿管后第2、4、12、24、52周时的尿控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前列腺体积、PSA、临床分期、手术时间、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淋巴结阳性率、术后切缘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尿管后第12周可见单纯尿道前壁悬吊加强法的治疗效果优于尿道前后壁加强法,但各指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结论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采用前壁加强缝合悬吊法安全易行,与前后壁双重加强的方法相比,疗效接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女性膀胱癌患者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和开放膀胱全切术两种术式的围手术及肿瘤学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7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的女性膀胱癌患者91例,将腹腔镜膀胱全切患者以1 :1的比例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与开放膀胱全切患者进行匹配,匹配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T分期及N分期,比较匹配前后两组患者的围手术及肿瘤学特征,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匹配前后两组间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肿瘤特异生存时间(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匹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行开放膀胱全切术患者65例,腹腔镜膀胱全切患者2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四分位距1869个月)。与开放膀胱全切组相比,腹腔镜膀胱全切组患者年龄更小(P<0.001),术前ASA评分更低(P=0.018),匹配后,22例开放膀胱全切患者与腹腔镜膀胱全切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前,腹腔镜膀胱全切组术中失血量更少(P=0.005),术中输血率更低(P<0.001),清扫淋巴结数目更多(P=0.03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15),两组间OS(P=0.698)、CSS(P=0.942)、PFS(P=0.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匹配后,腹腔镜膀胱全切组术中失血量仍较开放膀胱全切组更少(P=0.009),术中输血率更低(P=0.001),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40),但清扫淋巴结数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OS(P=0.432)、CSS(P=0.429)、PFS(P=0.28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并不是女性膀胱癌患者OS(HR 1.134, 95%CI 0.335~3.835,P=0.839)、CSS(HR 1.051,95%CI 0.234~4.719,P=0.949)、PFS(HR 0.538,95%CI 0.138~2.095,P=0.371)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术中出血量少、术中输血率低、围术期并发症少,但本研究并无证据表明女性膀胱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膀胱全切术的预后优于开放膀胱全切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手术后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etS)与ccRC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342例ccRC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以及治疗前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MetS组及未合并MetS组,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 CS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进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与亚组分析。对两组患者以及各亚组的OS、CSS以及PFS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MetS是ccRCC术后OS [风险比(hazard ratio,HR)=0.551,95%CI:0.321~0.949,P=0.031]、CSS(H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RAB1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181例病理确诊的Ⅲ期或Ⅳ期卵巢癌患者病理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癌组织中RAB1A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进一步分析RAB1A表达量与晚期卵巢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期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RAB1A的表达为卵巢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 RAB1A高表达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年龄(P=0.009)、吸烟(P=0.010)、肿瘤临床分期(P=0.011)、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1)、是否远端转移(P=0.014)有关;RAB1A高表达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P<0.001)。结论 RAB1A在卵巢癌中高表达,且高表达将缩短卵巢癌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基线预后营养指数(PNI)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在醋酸阿比特龙(AA)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病人的初始疗效和预后预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病例队列研究手段,收集AA联合泼尼松治疗的40例mCRPC病人资料,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门诊随访病人,检测血清白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计算PNI和NLR。分析AA治疗初始疗效的影响因素,筛查可能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无进展生存期(PSA-PFS)、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和总生存期(OS)相关的预测因素。结果:AA治疗初始效果在中位基线PSA、基线PNI值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治疗初始效果在中位PSA-PFS、中位rPFS、中位OS生存期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的体质量指数在PNI不同水平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的Gleason评分在PNI和NLR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基线PSA水平、低基线PNI值的病人在AA治疗过程中发生PSA闪烁现象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ell-cycle-related and expression-elevated protein in tumor,CREPT)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纳入90例于2014至2016年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并经组织学证实的肾癌患者,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这些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REPT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REPT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和Fuhrman分级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REPT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46.7%(42/90)的患者癌组织中CREPT表达为高水平,而在癌旁组织中所有患者CREPT表达均为低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PT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P=0.001)和Fuhrman分级(P<0.001)有关联,但与性别(P=0.149)、年龄(P=0.605)、肿瘤大小(P=0.673)和组织学类型(P=0.756)无关。截至2018年12月,有85例患者完成随访。Kaplan-Meier分析显示,CREPT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均低于CREPT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总生存时间及无瘤生存时间与CREPT的表达水平有关(P<0.05)。结论 CREPT在肾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分级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RF-TKI)治疗老年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Ⅳ期EGFR突变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给予DC-CIK细胞治疗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靶向治疗。 结果 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DCR)为88.6%,高于对照组的68.6%(P=0.041),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45.7%(P=0.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2年和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62.9% vs 57.1%、37.1% vs 31.4%和8.6% vs 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2年和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57.1% vs 31.4%、20.0% vs 5.7%和2.9% vs 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腺癌(HR=0.178,95%CI:0.061~0.523)及高分化(HR=0.058,95%CI:0.015~0.228)患者OS更长,腺癌(HR=0.271,95%CI:0.094~0.777)及高分化(HR=0.089,95%CI:0.029~0.272)患者PFS也更长。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C-CIK细胞联合EGRF-TKI可以提高晚期老年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P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