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290-293
目的:探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鉴别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和47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常规平扫、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IVIM-DWI扫描,IVIM-DWI共设定9个b值,范围在0~1 200 s/mm~2,采用MADC软件对采集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测得表现扩散系数(ADC),慢速表现扩散系数(D)、快速表现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对比肝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各项IVIM-DWI参数值;同时分析、比较IVIM-DWI各参数值在诊断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上的诊断效能。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ADC值、D值高于肝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D~*值、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诊断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上,ADC、D、D~*、f值的AUC分别为0.766、0.863、0.552、0.662。ADC、D、D~*、f值分别以1.66×10~(-3) mm~2/s、0.76×10~(-3) mm~2/s、21.79×10~(-3) mm~2/s和34.88%为最佳阈值,四者在诊断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M-DWI在鉴别肝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上诊断价值较高,其中双指数模型计算的D值能够有效提高肝脏肿瘤性质的鉴别诊断效果,为定性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4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共50个病灶),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按病灶性质将其分为良性病灶组(n=23)和恶性病灶组(n=27)。所有患者均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肝脏常规MRI平扫和IVIM-DWI扫描。利用功能图像测量单指数模型生成表观扩散系数(ADC),功能图像测量多指数模型生成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ADC)、快速表观扩散系数(fADC)和灌注分数等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0T磁共振IVIM-DWI各参数在肝脏局灶性病变性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良性病灶组的ADC与sADC均高于恶性病灶组(均P<0.05),而两组的fADC与灌注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ADC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92.59%,特异度为95.65%,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sADC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96.30%,特异度为1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fADC诊断肝脏局灶性恶性病灶的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肺部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肺部占位患者(经病理证实良性者14例,恶性者2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行胸部常规序列(T_1WI,T_2WI)及IVIM-DWI检查。并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良、恶性病变的ADC值、D(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f(灌注分数)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占位各参数的差异。结果:肺良性占位ADC值:(1242.22±261.16)×10~(-6) mm~2/s;D值:(1178.0±462.6)×10~(-6) mm~2/s;f值:(0.45192±0.17260);肺恶性占位ADC值:(820.62±238.69)×10~(-6) mm~2/s,D值:(854.6±302.6)×10~(-6) mm2/s,f值:(0.28397±0.1453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良性占位D*值:(26860±40505)×10~(-6)mm~2/s,肺恶性占位D*值:(22810±37930)×10~(-6) mm~2/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部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IVIM、DWI的参数ADC值、D值及f值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袁振洲  卢仲谦  胡建斌  邵林湖  葛光治  杨杰 《医学综述》2007,13(1):F0002-F0002,F0003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8例22个病灶的US、CT和MR影像资料。结果US、CT和MR非造影检出率:US13个,占59.1%(13/22);CT检出16个,占72.7%(16/22);MR显示全部病灶,占100%(22/22)。US、CT和MR造影检出率:US共检出17个,占77.3%(17/22);CT共检出19个,占86.4%(19/22);MR全部检出,占100%(22/22)。正确诊断:US27.3%(6/22),CT40.9%(9/22),MR68.2%(15/22)。影像综合正确诊断:90.9%(20/22)。结论影像学综合检查能够正确诊断绝大部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MRI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CT和US。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一种无创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原理是利用水分子随机和微观的运动即布朗运动,对活体组织进行功能代谢成像。DWI目前包括单指数模型、双指数模型和拉伸指数模型,单指数模型不能区分活体组织内扩散和灌注的信息,受活体组织中血管内微循环的影响,因此其扩散准确性降低;双指数模型DWI即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o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扩散成像,采用双指数拟合曲线分析,可以分别定量反应组织内水分子扩散和灌注情况,其扩散准确性得到提高。拉伸指数模型能反映体素内扩散速率的不均一性和扩散分布指数,从而提供更多的组织生物学特征方面的信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是采用多个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该技术已广泛应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目前逐渐应用于腹部,如肝脏、胰腺、肾脏等,本文综述IVIM-DWI原理及其在腹部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脑高级别胶质瘤瘤体、瘤周水肿区及无病变区域的差异,为三者的鉴别寻求精确的影像技术手段.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4例脑高级别胶质瘤病人于术前或放化疗前同时行MR平扫、增强及IVIM-DWI检查,分别测量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区(1 cm内)及对侧正常半卵圆中心的灌注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评估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Ki-67LI)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均行颅脑MRI常规扫描、IVIM-DWI,测量肿瘤实性区域的真性水分子扩散系数(D)、微循环灌注系数(D*)和灌注分数(f)。采用Spearman法分析3组定量参数与Ki-67LI之间相关性。利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高、低级别组间3个定量参数及其Ki-67LI的差异。ROC曲线评估3个定量参数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效能。 结果 D、f与Ki-67LI呈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4、-0.462(均P<0.05);D*与Ki-67LI无明显相关性(P=0.573)。胶质瘤高级别组D、f的中位值低于低级别组,D*和Ki-67LI高于低级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D*和f 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3、0.745和0.841,均P<0.05。 结论 D、f可用于定量预测脑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IVIM-DWI有助于脑胶质瘤的分级评估,以D值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12例13个经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临床、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资料。结果 FNH多见于中青年,多无临床症状,典型CT表现:平扫为稍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病灶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病灶密度降低,呈稍高或等密度,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为主。动态CT增强13个病灶中7个见中央瘢痕,延迟期中央瘢痕强化是FNH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大多数肝FNH的螺旋CT表现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可作出明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探讨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FNH的MRI影像学特征,所有病例均行MRI常规T1WI、T2WI及动态增强扫描.③结果 10例病灶中T1WI稍低信号8个,等信号2个;T2WI均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质均强化,门脉期有7例病灶呈高信号,3例呈等信号;延迟期5例呈相对高信号,5例呈等信号.7例病灶中央可见瘢痕,5例周边有扭曲、增粗血供,3例边缘见假包膜.④结论 FNH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是有效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特征。方法:经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2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35个病灶。结果:二维灰阶超声显示85.7%(30/35)的病灶位于肝右叶,77.1%(27/35)为等回声或稍高回声。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91.4%(32/35)测得动脉血流信号,其中85.7%(30/35)为连续条状血流信号,73.3%(20/30)为轮辐状。血流峰值流速(47.8±26.9)cm/s(14.4~113cm/s)。阻力指数0.56±0.09(0.4—0.7)。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在灰阶超声上不易与肝脏其它病变区分,彩色多谱勒可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30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24例中有4例又行肝特异性造影剂检查,包括2例锰福地匹三钠(Mn-DPDP)和2例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扫描。结果 22例为单发FNH,2例为多发。大小为1.0~6.0cm。24个病灶在T1WI上呈典型的等或略低信号,4个呈低信号,2个为略高信号。25个病灶在T2WI呈典型的等或略高信号,5个呈高信号。29个病灶的实质部分在动脉期明显强化,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或略高信号。1个病灶的实质部分在动脉元强化,而在延迟期变成等信号。2个病灶在延迟期出现增强的假包膜。21个病灶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瘢痕,9个均未显示。瘢痕为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延迟强化,4个病灶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供血动脉影。使用Mn-DPDP后病灶为等或略高信号。使用SPIO后,病灶呈等信号。结论 多数FNH有典型MRI征象,综合使用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是正确诊断的关键。肝特异性造影剂对FNH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多层螺旋CT(MSCT)的表现,提高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13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FNH的平扫及三期增强MSCT表现。结果 13个FNH,平扫10个为低密度,3个为等密度,其中9个病灶中央有点、条状及裂隙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强化,除中心疤痕外病灶强化基本均匀一致,其中6例病灶中心或周边还可见到增粗、扭曲的动脉。增强扫描门脉期和延迟期11个病灶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2个为略高密度。9例伴有中心疤痕者,3例无强化,6例有延迟强化。结论 MSCT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影像学检查对FNH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常规MRI检查对FNH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可充分反映病变的特征,从而提高术前的诊断率。本文总结我院2004年7月至2010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13例FNH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超声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柃的FNH的声像学表现.结果:24例病灶中低回声18例,等回声8例,回声均匀5例,病灶中见星状强回声19例,CDFI血流丰富24例.超声造影动脉期:高回声24例;门静脉期高回声17例,等回声7例;延迟期:高回声6例,等回声15例,低回声3例.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提高FNH检出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MR影像诊断。方法综合笔者对11例12个病灶经病理证实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或MR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的等或略低密度或略长T1、等或略长T2信号,增强明显强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在CT、MR表现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本病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占位性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但是在影像学表现上与肝细胞癌等肝占位性病变相似,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比较困难。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13例F1NH的CT表现,通过分析旨在总结FNH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MR影像学特点,以此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24例肝脏局灶性增生患者CT与MR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结节增生均为单发病灶,其中6例患者病灶位于肝右前叶,5例患者病灶位于肝左前叶,肝又后叶12例,左内叶1例,增生病灶直径为2.0至7.1cm,平均病灶直径为(4.54±2.46)cm;其中15例患者进行CT检查,采用低密度扫描其病灶部位,发现10例患者CT影像显示增生病灶中心为星芒状低密度中央瘢痕,8例患者的影像学显示病灶中央或周围出现迂曲增粗血管,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延迟扫描时中央瘢痕出现延迟强化的现象;9例患者接受MR检查,平扫时MR的T1WI显示低信号,而T2WI显示为高信号,有6例患者影像学资料显示出中央瘢痕,延迟扫描时有2例患者中央瘢痕出现延迟强化.结论:应用CT、MR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疾病的特点,临床诊断价值非常高,属于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重要检查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海传 《中外医疗》2012,31(26):172-173
目的探讨FNH(肝局灶结节性增生)患者应用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该院自2008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检查的30例FNH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32个病灶均获得手术的病理证实。结果 26个病灶进行平扫后提示,表现为略低密度,其中有6个病灶表现为等密度,有20个病灶提示低密度点状与小星状以及小片状的中央瘢痕影;而增强动脉期的扫描结果提示,全部病灶除出现中心瘢痕,还具有显著的均匀一致性强化,有10个病灶能够出现中心以及周边呈增粗,甚至呈扭曲状的动脉;在门脉期进行扫描时提示,有6个病灶表现为高密度,有18个病灶表现为略高密度,有10个病灶表现为等密度;在延迟期进行扫描后提示,全部病灶均表现为略高密度或者等密度;其中有16个病灶的中心瘢痕表现为延迟性强化,有4个病灶未出现强化。结论将FNH患者于螺旋CT下进行多期的增强扫描时,不仅有助于对FNH患者进行诊断,还有助于进行鉴别诊断,从而减少应用不必要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WHOⅡ~Ⅳ级脑胶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颅脑MRI常规和IVIM-DWI检查。其中,IDH1突变型17例,IDH1野生型38例。测量肿瘤最大层面实性区域和对侧正常白质区域,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真性水分子扩散系数(D)、微循环灌注系数(D*)和灌注分数(f)4个定量参数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IDH1突变组与IDH1野生组IVIM-DWI各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IVIM-DWI定量参数预测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的效能。结果IDH1突变组ADC、D、f值分别为(1.197±0.242)×10-3mm2/s、(0.985±0.191)×10-3mm2/s、0.496(0.282,0.712),IDH1野生组ADC、D、f值分别为(0.951±0.252)×10-3mm2/s、(0.774±0.173)×10-3mm2/s、0.269(0.118,0.871)。IDH1突变组ADC、D、f值均明显高于IDH1野生组(均P<0.05),但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ADC、D、f值预测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的AUC分别为0.793、0.807、0.818,ADC值预测IDH1基因突变的特异度最高,f值的灵敏度最高。结论IVIM-DWI的定量参数ADC、D、f值在术前预测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有重要价值,以f值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