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骨代谢标志物测定用于老年痴呆患者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痴呆患者100例作为疾病组,根据检测骨密度不同将其分为骨质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疏松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住院年龄相仿的非痴呆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简明心理状况(MMSE)的评定以及血液中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测定,包括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ALP)、甲状旁腺激素(PTH)、总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25羟基维生素D[25(OH) D]和β-型胶原分解产物(β-CTX),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组β-CTX、P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OH) D、血C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现骨质疏松组的血Ca、25(OH) D、腰椎BMD和股骨颈BMD的水平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β-CTX和PTH水平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PTH和β-CTX与老年痴呆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成正相关(P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骨密度和血清中骨代谢指标水平与患者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健康体检的70例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检测,所有患者均抽血检测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分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观察组(17例)和未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对照组(53例),对比2组骨密度和骨代谢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三角区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钙(Ca)、活性维生素D3[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磷(P)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果提示PTH、维生素D3、股骨颈骨密度是骨质疏松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是骨质疏松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骨代谢标志物、降钙素(CT)水平与高龄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高龄OP患者52例为研究组,另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为健康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两组股骨颈、腰椎骨密度(BMD),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骨钙素(BGP)及CT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分析BMD与血清25(OH)D3、β-CTX、TPⅠNP、BGP、C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25(OH)D3、TPⅠNP、BGP、CT水平低于健康组,β-CTX水平高于健康组,腰椎BMD、股骨颈BMD小于健康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3、TPⅠNP、BGP、CT水平与股骨颈BMD、腰椎BMD呈正相关(均P0.05),β-CTX水平与股骨颈BMD、腰椎BMD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高龄OP患者血清25(OH)D3、TPⅠNP、BGP、β-CTX、CT表达异常,联合检测其水平变化能反映骨代谢情况,为临床防治OP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磷酸盐合剂联合维生素D_3对营养性佝偻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营养性佝偻病患儿46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磷酸盐合剂治疗,观察组应用磷酸盐合剂联合维生素D_3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患儿骨密度以及25(OH)D及G-CSF、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X线片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桡骨以及尺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骨碱性磷酸酶、G-CSF以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血磷、血钙以及25(OH)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营养性佝偻病患儿采用磷酸盐合剂联合维生素D_3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骨密度,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降低骨碱性磷酸酶、G-CSF以及TNF-α水平,提高25(OH)D及钙、磷等元素水平,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0~10岁儿童维持正常骨代谢的最佳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临床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和合理使用维生素D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142名0~10岁健康和患呼吸系感染性疾病儿童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P)、25-(OH)D、血钙、血磷的水平.通过分析25-(0H)D与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P)、钙磷浓度积(Ca×P)的量-量反应曲线确定维持正常骨代谢的最佳25-(OH)D水平.[结果]25-(OH)D与PTH、BAP的量-量反应曲线显示,在25-(OH)D≤50nmol/L时,PTH、BAP和25-(OH)D水平均显著相关(rPTH=-0.864,P<0.01;rBAP=-0.856.P<0.01),50 nmol/L<25-(OH)D<60 nmol/L时.血清PTH、BAP保持在一稳定水平.25-(OH)D与钙磷浓度积(Ca×P)的量-量反应曲线显示,25-(OH)D≤50nmol/L时,钙磷浓度积随25-(OH)D水平增加而增高,但相关分析显示两者无显著相关关系(r=0.037,P>0.05).在50nmol/L<25-(OH)D<60 nmol/L时,钙磷浓度积保持在一较稳定水平.[结论]南京市0~10岁年龄段儿童中,血清25-(OH)D水平在50~60 nmol/L时可能是维持正常骨代谢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肾病的相关性,了解PTH、25(OH)D_3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6月在湖北省新华医院住院的198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生化指标的测定。依据PTH水平分为PTH升高组(68.3 pg/ml)22例和PTH正常组(≤68.3 pg/ml)176例。依据血清25(OH)D_3水平,分为维生素D不足组(50 nmol/L)125例和维生素D正常组(≥50 nmol/L)73例。依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水平,分为UMA≥300 mg组(29例)和UMA300 mg组(169例)。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T2DM患者25(OH)D_3缺乏患病率为63.13%(125/198)。PTH升高组血清25(OH)D_3水平[(41.45±3.77)nmol/L]低于PTH正常组[(57.55±5.19)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不足组UMA和2 h PG水平高于维生素D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MA≥300 mg组25(OH)D_3水平低于UMA300 mg组,FPG水平高于UMA300 m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OH)D_3、HbA_(1C)与24 h UMA呈独立相关,标准系数分别是2.13、2.95和1.0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25(OH)D_3明显缺乏,且25(OH)D_3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相关因子,而PTH可能通过调节25(OH)D_3影响尿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血液透析女性透析参数和骨质疏松症(OP)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维持性血透(MHD)患者9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围绝经状况及透析参数(透析时间、血清白蛋白、透析前舒张压、透析前收缩压、透析前心率、钙磷乘积、每周透析次数、平均动脉压及体质指数)。通过测定患者的骨密度,将患者分成骨量正常组15例、骨量减少组21例以及骨质疏松组58例。比较3组透析参数、全髋、股骨颈、腰椎及大转子骨密度。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透析参数与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经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围绝经期MH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骨质疏松组透析时间[(22.11±0.74)月]较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明显延长[(19.39±2.07)月、(16.72±2.43)月],且骨量减少组透析时间显著长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钙磷乘积[(5.35±0.71)mmol/L]较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明显增高[(4.53±0.46)mmol/L、(3.67±0.37)mmol/L],且骨量减少组钙磷乘积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白蛋白[(30.61±1.56)g/L]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37.72±2.06)g/L、(38.95±2.13)g/L,P0.05]。骨质疏松组股骨颈、腰椎骨密度[(0.623±0.117)g/cm~2、(0.627±0.168)g/cm~2]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0.916±0.143)g/cm~2、(1.015±0.137)g/cm~2及(0.735±0.151)g/cm~2、(0.815±0.142)g/cm~2],且骨量减少组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股骨颈、腰椎骨密度与透析时间呈负相关(P0.05),与钙磷乘积呈正相关(P0.05)。透析时间≥18个月、钙磷乘积≥4 mmol/L是O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围绝经期MHD患者OP的发生可能与透析时间、钙磷乘积存在关联,且二者均为患者OP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性激素水平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关系,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收集老年男性105例,年龄为52岁~93岁,分别检测雌二醇(E2)、睾酮(T)、血钙(Ca)、磷(P)、总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尿钙、尿钙/肌酐比值,同时测量其左股骨上端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华氏三角、股骨干及第1至第4腰椎(L1~L4)的骨密度。结果:血清E2水平与尿钙/肌酐比值呈负相关(r=-0.277,P0.01),与股骨大转子骨密度值呈正相关(r=0.210,P0.05)。血清T水平与血P呈负相关(r=-0.232,P0.01),与骨密度无关。血清E2、T水平与其它骨代谢指标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清E2和T水平与老年男性的骨代谢存在密切关系,激素替代治疗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25(OH)D]与育龄妇女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214例,检测25(OH)D、甲状旁腺(PTH)、空腹血糖、血清钙、磷等指标,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根据维生素D水平分组,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5nmol/L妇女106例,不足组[25nmol/L25(OH)D]≤50 nmol/L 91例,适宜组[5025(OH)D]≤75 nmol/L 17例;各组血清PTH、血钙、血磷、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适宜组HOMA-IR为(2.30±0.77),明显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和不足组(P0.05);维生素D不足组HOMA-IR为(2.43±0.83),明显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P0.05);胰岛素抵抗妇女血清25(OH)D水平为(24.11±4.03)nmol/L,明显低于无胰岛素抵抗妇女(P0.05);血清25(OH)D与HOMA-IR呈负相关(r=-0.277,P0.05)。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育龄妇女胰岛素抵抗增加有关,与血清钙、磷、PTH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成年男性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2015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岁以上健康男性体检者标本76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甲状旁腺素(PTH),紫外光度法测定血磷(P)和偶氮胂Ⅲ法测定血钙(Ca)浓度水平,同时测量足跟骨密度、腰围及身体质量指数(BMI);以50 nmol/L作为阈值分为25(OH)D缺乏组和正常组,同时按10岁年龄为间隔,分为5个年龄段。数据通过SPSS软件处理。结果 25(OH)D水平随着年龄增加其浓度水平呈上升趋势。25(OH)D缺乏症的总患病率为23.2%,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25(OH)D缺乏组的BMI、腰围、Ca和PT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年龄指标则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浓度水平与BMI、腰围和PTH呈负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温州地区成年男性血清25(OH)D水平缺乏呈低龄化趋势,年龄、BMI、腰围、血清Ca及PTH水平是影响成年男性血清25(OH)D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21,(1):87-8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糖尿病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骨代谢指标及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激素(PTH)、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5羟维生素D [25-(OH)-D]、血钙(Ca)、血磷(P)、骨密度(BMD) L2、 L3、 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67.50%,高于对照组的2.50%(P <0.05)。结论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变化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3(GALNT3)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关联性。方法纳入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绝经后无骨质疏松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女性的腰椎L2~L4、近端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BMD),采用Taq 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GALNT3和VDR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NP),比较骨转换标志物(BTM)、血钙和磷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GALNT33个位点和VDR 1个位点tag SNP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_3]、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和血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磷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得出:4个tag SNP均是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指标。结论 GALNT3和VD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娟  谈敏  胡群力 《现代保健》2014,(26):10-12
目的:了解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骨密度分为36例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及34例骨密度正常患者,对照组为2型糖尿病未达到肾病诊断标准者,分别测定钙、磷、碱性ALP、PTH、PINP和β-CTX以及25-OHD。结果:糖尿病肾病合并骨质疏松组及糖尿病肾病骨量正常组的血ALP、PTH、PINP及β-CTX均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P〈0.05或P〈0.01);糖尿病肾病合并骨质疏松组及糖尿病肾病骨量正常组的血25-OHD均明显低于糖尿病无肾病组(P〈0.05或P〈0.01);血磷、血钙测定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ALP、PTH升高,PINP、β-CTX为骨质疏松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低钙(1.25 mmol/L)透析液加大剂量碳酸钙口服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高钙血症及低甲状旁腺素(PTH)的作用.方法 选择长期使用1.50 mmol/L浓度钙透析液,同时伴血磷、血钙水平升高,血PTH水平降低的患者27例,观察其在改用1.25 mmol/L浓度钙透析液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血PTH水平的变化.结果 使用1.25 mmol/L浓度钙透析液2周后血钙水平较使用前即有明显下降(P<0.01),6周后(加用大剂量碳酸钙口服4周后),血钙水平有所回升(P<0.05),血磷水平显著下降(P<0.01),钙磷乘积下降(P<0.05),血PTH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低钙透析液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钙水平,升高PTH水平,同时口服大剂量碳酸钙可改善高磷血症,降低钙磷乘积,可能起到防止低转运骨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的骨密度和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患者65例进行研究,详细了解患者年龄、体质指数等一般资料,并检测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全髋骨密度、腰1~4骨密度、血尿酸水平,之后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骨密度、年龄、体质指数、血尿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股骨颈骨密度、全髋骨密度以及腰1~4骨密度都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质指数、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这有助于维持骨量,预防骨质疏松与低骨量,值得临床进行深入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和骨型碱性磷酸酶(bonealkalinephosphatase,BLAP)水平与骨质疏松骨折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健康体检的280例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检测,并抽血检测患者血清中PTH、BLA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中PTH、BLAP水平与患者骨折发生的关系。结果 PTH和BLAP低水平患者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Ward三角区骨密度均低于对应高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BLAP低水平组患者椎体压缩骨折、股骨颈骨折、骨盆骨折、其他骨折人数均高于对应高水平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PTH(P=0.04)、BLAP(P=0.03)、股骨颈骨密度(P=0.01)是骨质疏松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血清中PTH、BLAP是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对于老年患者监测BLAP、PTH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患者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对早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女性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组织蛋白酶K(Cathe K)、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情况。结果 260例研究对象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3.5%(139/260),且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不同年龄段研究对象的血清OC、PⅠNP、Cathe K及TR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0例研究对象中,骨质正常57例、骨量减少64例及骨质疏松139例,骨质疏松组血清OC、PⅠNP、Cathe K、TRAP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B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女性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与血清OC、PⅠNP、Cathe K及TRA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能够有效反映骨代谢活动,并且与骨密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有利于积极防治早期骨质疏松,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GDF15及其炎症因子水平,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165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比较患者腰椎L2~4正位和股骨颈骨密度,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N-MID)、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系列(β-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D_3],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结果观察组腰椎L2~4、股骨颈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N-MID、β-CTX、PINP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5-(OH) D3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GDF15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L-1β、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N-MID、β-CTX、PINP水平显著上升,25-(OH) D3水平显著下降,GDF15、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上升,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以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对改善围绝经期女性骨量及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患有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围绝经期女性12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对照组给予钙剂,连续服用2年,观察与比较两组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锻炼习惯、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治疗组患者腰椎和髋骨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但对照组患者腰椎和髋骨骨密度均未见显著改变(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激素替代治疗能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可防治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本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根据骨密度水平分为:合并骨质疏松组42例,骨量减少组28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46例。降血糖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25(OH)D、血钙、骨密度水平。结果合并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Hcy(15.48±3.65)μmol/L、超敏C反应蛋白(13.15±1.98)mg/L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骨量减少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25(OH)D、骨密度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与骨密度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联合检测对评估患者病情和判断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