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囊变及液平面形成的MRI特征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收集8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术前行MRI评估,结合手术所见和病理发现进行研究。结果MRI表现囊变者43例,其中19例无液平面的囊变区多表现为T。WI低或稍低信号,T1WI高信号;24例液平面上/下信号表现为T1WI上呈高/低信号19例,高/等信号4例,低/等信号1例;T1WI上仅7例发现液平面,其中高/等信号4例,高/略高信号2例,略低/等信号1例。垂体腺瘤囊变及液平面形成与肿瘤大小、侵袭性有关(P〈0.05),多见于泌乳素型、促性腺激素型、无功能型和多激素型腺瘤。结论垂体腺瘤囊变及液平面形成主要是因瘤内出血后,血肿衍化吸收沉淀所致。术前对垂体腺瘤囊变及液平面的MRI评估有助于对肿瘤生长方式及行为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T MRI多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0T MRI对50例垂体微腺瘤患者进行平扫、多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结果垂体微腺瘤平扫多只能看到垂体形态的轻微改变,T2WI有时可见到稍长T2信号,多数病灶信号改变不明显。多动态增强扫描增强早期,肿瘤强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垂体实质,肿瘤呈稍低信号,境界清楚;中晚期及延时期,肿瘤信号逐渐缓慢增高,部分病灶延时信号高于正常垂体。结论 3.0T MRI多动态增强扫描垂体微腺瘤检出信号具有特征性,可作为临床垂体微腺瘤排查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增强高场MRI动态对比增强扫描诊断垂体微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垂体微腺瘤的MR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SE序列T1加权T2加权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结果 常规T1WI扫描垂体异常信号显示12例,检出率(12/85)14.1%;T2WI显示垂体内见异常信号者25例,检出率(25/85)29.4%;增强动态MR垂体见异常信号81例,检出率(81/85)95.3%;MR延迟增强垂体异常信号66例,检出率(66/85)77.6%.经χ2检验,MR垂体微腺瘤检出率常规T1WI扫描与常规T2WI扫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态MR扫描与常规T1WI扫描和T2WI扫描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动态MR扫描检出率明显高于延迟增强的检出率,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垂体动态MR能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诊断的检出率,特别是当临床怀疑垂体微腺瘤,而MR平扫阴性者,应常规进行动态MR及延迟MR增强扫描,延迟MR增强扫描的检出率尽管不如动态MR增强扫描,但其能观察整个垂体的全貌,弥补单纯动态的不足,也应列为动态MR后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MRI T2W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垂体腺瘤质地的价值,分析肿瘤质地与胶原含量的关系。方法分析38例垂体腺瘤的术前MRI,分别在T2WI、表观弥散系数(ADC)上测量肿瘤与脑桥的信号强度比(RT2和RADC),并与肿瘤胶原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肿瘤质软13例,质中17例,质韧8例。不同质地的垂体腺瘤之间,在T2WI信号值、RT2、ADC、RADC之间均有差异(均P0.05)。RT2与肿瘤质地一致性最高。质软组垂体腺瘤平均胶原含量为(1.51±0.91)%,质中组为(7.35±2.99)%,质韧组为(18.10±8.24)%,三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T2WI和ADC均有预测垂体腺瘤质地的价值,以T2WI更可靠。垂体腺瘤质地越韧,胶原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5.
表皮样囊肿非典型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典型表皮样囊肿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的MRI资料。结果例1肿瘤位于左前中颅凹底,信号不均,T1WI呈高及低信号,T2WI及FLAIR像均呈高信号,其内有细曲线样等信号,左侧大脑半球脑裂、脑沟内散在点条状高信号。例2肿瘤位于左颞极,T1WI、T2WI及FLAIR像均为高信号,脑室、脑裂、脑池及部分脑沟内见点状高信号,脂肪抑制像信号减低。例3肿瘤位于右中颅凹底,边界清晰,呈类圆形,信号不均,T1WI呈低信号,其内见弧条状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内见弧条状低信号,FLAIR像信号稍低,其内见云絮状稍高信号。例4肿瘤位于脑干前方,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T1WI、T2WI及FLAIR像均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像仍为高信号。结论表皮样囊肿可表现出多种不典型MRI征象,信号特点多样,且可破裂播散至脑室内形成脂-液平面及在蛛网膜下腔内见到点条状脂肪信号,硬膜外表皮样囊肿更不具特异性,认识这些征象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非典型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MRI资料。结果4例肿瘤均为囊性:例1肿瘤位于鞍上,瘤内可见脂液平面,脑室、脑池及脑沟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小滴;例2肿瘤的大部分位于桥小脑角区,仅小部分位于鞍上,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脂肪抑制亦为高信号;例3肿瘤位于鞍上,突向鞍内并延伸至胼胝体压部下方,蝶鞍稍增大,垂体未显示,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例4肿瘤位于鞍内及鞍上,蝶鞍扩大,垂体未显示,肿瘤前部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后部T1WI信号稍高,T2WI与白质信号相同。结论颅咽管瘤存在方式多种多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也可有非典型MRI表现,肿瘤可向邻近部位延伸,亦可破裂播散至蛛网膜下腔内。囊性颅咽管瘤的信号特点与囊液的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库欣病(CD)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3月收治的1例儿童库欣病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影像学、病理学资料及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的肿瘤位于垂体下缘,与垂体分界尚清楚。一侧岩下窦与外周静脉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基础值之比≥2。MRI检查示,病变T_1WI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_2WI表现为略高信号,增强后垂体下缘可见多发小结节样低信号影。术中见多个肿瘤样组织,暗红色,质韧。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垂体腺瘤。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细胞表达ACTH(散在+),PRL(-),FSH(部分+),TSH(-),P53(-),Ki167(小于1%+)。结论儿童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微腺瘤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增强MRI检查具有诊断参考作用,岩下窦采血检测ACTH有确诊意义。经蝶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治疗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伴发Rathke裂囊肿(RCC)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提高对病变的认识。方法对连续收治的8例垂体腺瘤伴发RCC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视力下降及垂体激素分泌紊乱的症状;1例患者在体检中偶然发现。MRI表现有:1鞍区内存在两种病变,往往以肿瘤成分为主,伴发1个甚至多个的RCC;2边界清晰,主体位于鞍内,可向鞍上生长;3垂体腺瘤T_1WI呈等或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囊腔T_1WI主要呈低信号,T_2WI信号多样化;4部分囊腔内可见T_1WI等信号,T_2WI低信号的囊内结节;5增强扫描,垂体腺瘤呈不同程度的强化,囊壁多数不强化。结果随访4个月至7年,术后头痛、视力下降及内分泌紊乱症状均得到改善。1例垂体腺瘤有残留需二期手术,1例于术后7年复发。结论垂体腺瘤伴发RCC的患者,常缺乏RCC的特异性表现;如MRI示鞍区病变为囊实性,且其主体位于鞍内、囊腔信号均匀、囊壁不强化,应考虑到垂体腺瘤伴发RCC的可能性,若囊内存在结节,则具有诊断意义。经蝶手术为治疗首选,术后需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鞍上肿瘤的MRI诊断(附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对鞍上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鞍上肿瘤患者临床及头颅MRI资料,其中颅咽管瘤8例,脑膜瘤5例,室管膜瘤和生殖细胞瘤各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和表皮样囊肿各2例。结果颅咽管瘤边界光整,肿瘤以囊性或囊性成分为主;囊性部分呈短T1、长T2信号5例,长T1、长T2信号2例,等T1、长T2信号1例;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显著强化。5例脑膜瘤4例起源于鞍结节,1例起源于前床突,肿瘤边界光整:平扫呈等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均匀显著强化,可见“脑膜尾征”。室管膜瘤形态极不规则,2例侵犯额叶,1例侵犯丘脑;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1例见有团块状钙化(T2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生殖细胞瘤形态较规则,肿瘤沿垂体柄向鞍内生长,致垂体柄增粗,T1、WI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1例表现颅内多发病灶;2例平扫呈长T1、稍长T2信号,1例呈长T1、长T2信号,瘤内有较多数量小圆形囊变区;增强扫描肿瘤强化明显。2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浅分叶状,肿瘤沿视路生长,1例肿瘤跨越前、中、后颅窝,1例显示一侧视神经增粗:平扫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边缘见有多个新月状囊变区;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强化。2例表皮样囊肿形态不规则,肿瘤向后蔓延生长至环池和桥前池:呈长T1、长T2信号,内见线样间隔;增强后无强化。结论不同类型鞍上肿瘤MRI表现不同.MRI对鞍上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或放射治疗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8例肿瘤中,9例肿瘤位于松果体区,6例位于鞍区,3例位于基底节区及丘脑。松果体区肿瘤在MRI呈长T1、等或长T2信号,边缘光滑,出血少见;CT呈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松果体钙化常被肿瘤包埋,增强扫描时肿瘤均匀显著强化。鞍区肿瘤MRI表现为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正常短T1信号消失,肿瘤在T1WI像呈等信号,T2WI像上信号可呈等或高信号;CT图像见肿瘤实体部分呈高密度,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基底节区及丘脑肿瘤瘤体较大,信号及密度不均匀,边缘欠清晰,出血多见,增强扫捕呈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IDD)临床、影像与病理特点,探讨磁共振(MRI)检查对TID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TIDD患者进行头颅、脊髓CT和MRI扫描,并分析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病灶在头颅CT均为低密度,常规MRI扫描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1WI增强扫描44%可见"开环征",发病早期DWI可见高信号,FLAIR较T1WI及T2WI更清晰显示病灶及其范围。结论 DWI能发现TIDD早期病变,FLAIR较常规T1WI、T2WI敏感,"开环征"是磁共振诊断TIDD的重要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垂体卒中的临床和MRI特征。方法:分析13例垂体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头MRI资料。结果:76.9%的患者卒中前无垂体瘤表现,84.6%的患者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典型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视力障碍等。MRI检查发现,瘤内出血8例,表现为T1WI等信号合并高信号,T2WI像为高信号;肿瘤内坏死3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出血合并坏死2例,表现为T1WI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垂体卒中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MRI检查结合临床,对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CD147、Galeetin-3及微血管密度(MVD)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垂体腺瘤MRI侵袭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34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术后收集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垂体腺瘤标本中CD147、Galeetin-3及MVD的表达,分析MRI侵袭性表现与CD147、Galecfin-3及MVD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垂体腺瘤相关MRI侵袭征象中,肿瘤超过外切线、海绵窦段颈内动脉被肿瘤包绕>50%、蝶窦侵犯、肿瘤形态不规则及双侧颈内动脉的不对称性均与CD147及Galectin-3的表达有关(P<0.05),肿瘤囊变坏死及瘤卒中与CD147及Galectin-3表达无关(P>0.05).结论 CD147及Galectin-3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MRI侵袭特征密切相关,CD147和Galectin-3可以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研究背景发生于垂体的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垂体腺瘤临床罕见,由于其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易误诊为垂体腺瘤,是术前诊断鞍区肿瘤的难点。本文回顾分析1例鞍区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生长激素垂体腺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对此类临床少见垂体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2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头痛伴视物模糊8月余,以及肢端肥大和闭经表现。头部CT和MRI显示鞍内和鞍上不规则占位性病变,呈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晰,压迫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手术全切除肿瘤。组织学形态观察,肿瘤组织分为两部分结构,一部分为不规则簇状排列的神经节细胞样细胞分布于神经纤维背景中,另一部分为片状排列或局部乳头状结构的圆形和卵圆形细胞,两部分结构相互混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神经节细胞样细胞区域肿瘤细胞胞质突触素(Syn)呈弥漫性强阳性,腺垂体激素呈阴性;圆形细胞区域肿瘤细胞胞质Syn呈弥漫性阳性,约30%肿瘤细胞生长激素呈阳性,其余神经垂体激素呈阴性。最终病理诊断为(鞍区)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生长激素垂体腺瘤(WHOⅠ级)。术后未予放射治疗,随访1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肿瘤未复发。结论鞍区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垂体腺瘤临床罕见,鉴于目前大多支持该肿瘤是起源于垂体干/祖细胞、具有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元双向分化的独立肿瘤实体,故建议采用"伴神经节细胞分化的垂体腺瘤"的诊断术语,应注意与两种独立肿瘤形成的碰撞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SWI)在脑毛细血管扩张症(B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5例BCT患者的MRI平扫、MRI增强扫描及SWI的直接征象,并对病灶进行计数。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及SWI。BCT在MRI平扫(T1WI、T2WI)、SWI、MRI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脑实质内多发低信号,其中SWI检出敏感度最高(100%),其次是增强扫描(39.5%),T1WI,T2WI最低(22.9%,22.6%),SWI检出敏感度与其他序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增强扫描与平扫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T1WI与T2WI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头部MRI平扫、增强及SWI能显示BCT的直接征像,本研究得出头颅SWI成像可作为诊断BCT的首选检查,且是最敏感、最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证实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MRI表现.均行MRI平扫,其中6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病变位于颈、胸段脊髓后索(8例)或侧索及后索同时受累(9例),抑制T2 WI显示脊髓后出现线条状或斑片状高信号,T1 WI等或稍低信号;横断面T2 WI呈脊髓内"倒V"形对称性高信号10例,"哑铃"形高信号4例,点状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均无强化.结论 SCD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对SCD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瘤样炎性脱髓鞘病的影像学特点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IDD)影像特点,探讨磁共振(MRI)特别是强化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技术对于TID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TIDD患者行头颅CT和MRI扫描。结果病灶在头颅CT均为低信号,在MRI平扫上呈T1WI低、T2WI高信号,强化像上可见强化,57%可见开环征,发病早期DWI可见高信号,FLAIR较T1WI及T2WI能显示更清晰的病灶及范围。结论使用多种影像技术可以辅助诊断TIDD,并与脑缺血或肿瘤相鉴别,能区分病灶所处时期,因此,影像检查是诊断TIDD的有效辅诊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48岁.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1年,头痛、头晕10 d.查体:视力左眼0.3,右眼0.4,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结果正常.颅脑MRI示:鞍内短T1异常信号,12.5 mm×12.5 mm×14.4 mm,病灶内信号欠均匀,环形强化,视交叉受压上抬,鞍底下陷(图1a).诊断为"垂体腺瘤".行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病理为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平卧位并行腰大池引流3d,未见缓解,遂行经鼻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术后继续腰大池引流,术后3d出现高热,脑脊液出现感染征象(细胞数1 121×106/L,白细胞121×106/L,葡萄糖1.2 mrnol/L),脑膜刺激征阳性,给予抗感染+腰大池外引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病人的影像学资料,着重探究其MRI影像学特点。结果 10例病人中,MRI平扫缺乏恒定的影像学特征;在动态增强MRI影像上,肿瘤周边均呈“环形强化征”,其中明显环形强化8例,中度环形强化2例;肿瘤内部质地欠均匀,瘤内出现斑片状强化7例。结论 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在MRI平扫缺乏诊断的特异性;在垂体动态增强MRI上,肿瘤周边“环形强化征”伴瘤内斑片状强化的影像学特点具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腺垂体增生     
患者女性,23岁。主诉右侧面部麻木感1年伴阵发性针刺样头痛2个月,无头晕及恶心、呕吐等症状。MRI检查鞍内呈团块状软组织影,T1WI呈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信号强度均匀,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图1);CT检查鞍内扁圆形高密度影。临床拟诊为垂体腺瘤。实验室检查:血清催乳素(PRL)3.17n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150m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