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5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经验。结果:①0~3岁患儿20例,占全部患儿的35.7%。②婴幼儿肺部体征明显,常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年长儿肺部体征轻,X线胸片阴影明显;部分患儿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③有肺外合并症22例(39.1%),心血管、泌尿、消化、血液、神经系统均可受累。④应用阿奇霉素有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多见于较大儿童,但婴幼儿感染不容忽视,各年龄段患儿临床症状侧重各不相同,并可累及肺外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年长儿应警惕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小儿胸腔积液71例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胸腔积液的病因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胸腔积液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①71例胸腔积液患儿中以感染为首位原因,肺炎旁胸腔积液66例(占93%),3例为肿瘤(占4.2%),外伤1例(占1.4%),病因不明1例(占1.4%).遭肠例肺炎旁胸腔积液中,支原体感染居首位,43例(65.15%),其次是细菌感染5例(7,58%),结核感染2例(3.03%).③支原体感染有明显的年龄特点,6-12岁支原体感染占此年龄组肺炎旁胸腔积液的86.84%,同3-5岁和1-2岁患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7.885,P<0.01;8.829,P<0.01).细菌感染无明显年龄差别(3.111,P>0.05),结核感染无明显年龄差别(X2=0.P>0.05).结论 小儿胸腔积液的病因仍以感染为主,但支原体感染占首位,有明显的年龄特点,而细菌和结核感染比例明显下降,没有年龄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旨在探讨6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MSCT影像征象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65例,收集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胸部CT等,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CT病变部位的显示和各年龄段胸部CT影像特征。结果 肺部病变部位CT成像显示:双侧者为26.15%(17/65),单侧者为73.84%(48/65),单个叶段受累40%(26/65),多个叶段受累60%(39/65)。肺内病变影像表现类别:大片实变状影52.30%(34/65),斑点片状及斑点状变实影38.46%(25/65),其他病变含胸腔积液23.07%(15/65),肺不张13.84%(9/65),肺门淋巴结肿大12.30%(8/65),双肺散在斑片状影13.84%(9/65),斑点状及斑片状状与非单个叶段受累者大片实变同时存在。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胸部CT成像以散在斑片影是婴幼儿时期的主要表现,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以年幼儿为主,大片实变影则多表现为年长儿。结论 胸部MSCT有助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辅助诊断,其影像学特点表现与年龄相关,影像学特点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难治性肺炎患儿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 01 6年7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将难治性肺炎患儿纳入难治组,普通肺炎患儿纳入普通组,均行CT检查,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热程等一般资料,分析肺炎患儿CT影像特征,比较两组CT影像特点。结果难治组性别、肺部啰音发生率与普通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年龄(9.56±1.32)岁、热程(11.20±1.5 7)d大于普通组(P0.05);50例肺炎患儿中,单侧肺叶病变37例,双侧病变1 3例,单叶段病变22例,双叶段病变2 8例,单侧肺叶病变率7 4%高于双侧26.0%,双叶段病变率56.0%高于单叶段病变44.0%;病变主要表现为大片实变影、斑点状或斑片状实变影、胸腔积液、散在斑点及斑片状影,累及左肺与右肺肺上叶、中叶、下叶;难治组少量胸腔积液4 5.0%、胸膜肥厚6 0.0%及肺外改变70.0%显著多于普通组,难治组树芽征发生率10.0%较普通组43.3%少(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患儿发热时间长、年龄大,CT影像主要表现为肺段实变,伴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增多,树芽征较普通肺炎患儿减少,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173例小儿胸腔积液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为儿童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1月收住的173例经胸部放射学和(或)胸部B超确诊为胸腔积液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73例胸腔积液患儿中感染性因素居首位,感染性胸腔积液145例(83.8%),其中化脓性胸腔积液76例(43.9%),支原体感染41例(23.7%),结核感染26例(15.0%),肺吸虫感染2例(1.2%);非感染因素28例(16.2%),其中恶性肿瘤6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纵隔肿瘤1例,胸部恶性肿瘤1例,白血病2例),先天性乳糜胸4例,肾病综合征1例,外伤17例。(2)69例做胸腔穿刺抽液检查,符合渗出性改变的64例(血性11例),漏出性改变的5例。(3)胸腔积液细菌培养阳性26例,肺炎支原体8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G+球菌5例、真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找到抗酸杆菌2例、食酸从毛单胞菌1例。(4)各年龄组胸腔积液不同病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岁组儿童病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3岁组儿童出现化脓性、结核性、支原体性及其他疾病的概率有差异,其中主要以化脓性感染所占的比例最高;就某一病因而言,有明显的年龄特点,结核组各年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7岁组患儿结核性胸腔积液发生率高最高;支原体组各年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3岁组患儿支原体性胸腔积液发生率最低。结论 (1)小儿胸腔积液的病因以感染为主,依次为化脓、支原体、结核,其次为外伤、肿瘤及其他。(2)其临床特点有别于成年人,主要体现在病因及临床表现上,儿童胸腔积液随着年龄不同其病因有所不同。(3)胸部放射学和(或)胸部B超是早期发现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支原体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冬季更为常见。近年来,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临床较为多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对其具有较好效果。本文对38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2010年6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儿科收治的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8~14(10.2±1.3)岁。所有患  相似文献   

7.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器官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器官损害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肺外器官损害的临床特征,并将肺外器官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组,无肺外器官感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①262例患儿中肺外器官受损的113例,占43.1%。其中消化系统受累57例,占50.4%;泌尿系统受累38例,占33.6%;心血管系统受累25例,占22.1%;血液系统受累22例,占19.5%;神经系统受累7例,占6.2%,皮肤黏膜肌肉关节受累5例,占4.4%。2个脏器受累患儿22例,占19.5%;3个以上脏器受累8例,占7.1%;②研究组热程≥10 d、中等至大量胸腔积液、右上叶病变、肺部大片状阴影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发病7 d内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发病10 d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研究组热程≥10 d、中至大量胸腔积液、肺部大片状阴影是支原体肺炎肺外器官受损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易发生肺外器官损害,其中热程≥10 d、中至大量胸腔积液、肺部大片状阴影患儿易发生肺外器官损害,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部后遗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6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访6~24个月,记录性别、年龄、MP-IgM滴度、痰细菌培养、热程、剧烈咳嗽、喘息、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肺外并发症、肺部大片浸润、有效抗生素(均为大环内酯类)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等临床指标及肺部后遗症的发生情况,并对肺部后遗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肺部后遗症的发生率为22.84%(37/162),其中肺不张为5.56%(9/162),支气管扩张为4.94%(8/162),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为4.94%(8/162),哮喘4.32%(7/162),单侧透明肺为0.62%(1/162),肺纤维化为2.47%(4/162);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MP-IgM滴度(≥1∶160)、热程(≥7 d)、肺外并发症是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肺部后遗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的肺部后遗症有肺不张、支气管扩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哮喘、单侧透明肺及肺纤维化;MP-IgM滴度≥1∶160、热程≥7 d、肺外并发症是发生肺部后遗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儿童细菌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至大量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20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55例肺炎合并中至大量胸腔积液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病原菌分为细菌组和肺炎支原体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等情况。结果 55例肺炎合并中至大量胸腔积液患儿,其中细菌组23例,肺炎支原体组32例。与肺炎支原体组比较,细菌组患儿年龄小,住院时间长,更易出现呼吸急促症状,需要吸氧和胸腔闭式引流的例数明显增多,而肺内形成痰栓的例数明显减少。实验室检查发现,与肺炎支原体组比较,细菌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胸腔积液白细胞计数、胸腔积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而CD3+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胸腔积液葡萄糖较肺炎支原体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胸腔积液白细胞计数、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胸腔积液葡萄糖、C反应蛋白4个因素可作为细菌或肺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与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计50例与普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计5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其一般资料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和普通的支原体肺炎进行比较,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年龄比较大、热程比较长,肺部的大片实变影合并胸腔积液的比例比较高,患儿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与C反应蛋白的水平也比较高,经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影像学检测表现为合并胸腔积液、是不是在早期运用了激素、CRP上升是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表现为大片的实变影合并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上升显著,这是诊断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依据,对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要早期应用激素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胸部CT在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MPP)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03月至201 6年2月确诊为MPP 98例患儿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结果单侧肺叶病变64例中,局限于右侧44例,局限于左侧20例,其中右侧病变例数44例多于左侧20例,而多叶段病变62例,明显多于单叶段病变例数34例,其中多叶段病变中以右侧下叶受累例数最多为32例。患儿病变以大片实变状影为主(79.59%),明显多于其他影像学病变例数,其余影像学病变主要变现为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32.65%)、胸腔积液(25.51%)、肺不张(20.41%)、散在斑片状影(13.27%)、肺门淋巴结肿大(12.24%)。婴幼儿多表现为散在斑片状影和肺不张,年幼儿多表现为大片实变状影、斑点及斑片状实影,也伴随胸腔积液。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存在年龄差异,胸部CT诊断有助于不同年龄段患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有助于指导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入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作重症组,同时选取同期65例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轻症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测指标等临床资料,并分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影像学表现的特点。结果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患儿临床特点以心动过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平均热程长为主,病变特点以大片状阴影为主,重症组患儿血清中CRP、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加(P<0.05),并出现肺不张、胸腔积液、坏死性肺炎或肺脓肿等肺内并发症,还会累及呼吸、神经、血液、消化、泌尿等系统出现功能障碍;同时,随访发现重症组患儿转归情况明显差于轻症组;典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显示患儿症状好转后,仍存在肺组织结构的损伤。结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临床表现为:症状重、发热时间长、肺部出现大片状阴影,易发生肺内并发症,且伴有明显其他系统功能受损,及时干预控制病情,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且需要长期随访观察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刘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29-130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方法对21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易合并胸腔积液,患儿经阿奇霉素并适时加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效果好。结论支原体肺炎需警惕发生胸腔积液,要注意早期诊断,及时规范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何林  袁艺  曹玲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9):1470-1474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肺炎链球菌(SP)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药敏结果,为SP肺炎的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用χ2检验统计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住院S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 结果 共纳入SP肺炎患儿250例;轻症99例,重症151例,5岁及以下患儿200例,占80%;患儿以咳嗽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累及单肺者多见。重症者的中性粒细胞比率>60%者(76.20%)、CRP>50 mg/L者(24.00%)、D-二聚体 ≥ 0.243 mg/L者(57.00%)的比率分别显著高于轻症者。SP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生胸腔积液、肺不张、大片肺实变比率分别为36.20%、18.80%、27.50%,显著高于非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合并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出现喘息比率为53.30%,显著高于非合并副流感病毒感染患儿。SP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9.59%,未发现对利奈唑胺、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泰利霉素、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的SP菌株。SP多重耐药率为72.00%,多重耐药模式多包含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这4类抗生素中的2类及以上。 结论 儿童SP肺炎以5岁及以下患儿多见,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需完善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SP肺炎患儿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大片肺实变时应警惕合并支原体感染,出现喘息时应警惕合并副流感等病毒感染;当中性粒细胞比率、CRP以及D-二聚体显著升高时,需警惕重症SP肺炎的可能。SP对红霉素、四环素以及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现象突出,SP多重耐药现象常见,应加强SP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行CT检查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CT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斑片影12例,实变影9例,肺间质浸润性影5例,胸腔积液5例,腺泡结节影4例,肺门淋巴结增大5例。结论支原体肺炎CT影像可呈多种表现,部分患者可同时存在多种影像学改变。  相似文献   

16.
曹香叶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35-1135,1154
目的探讨小儿胸腔积液的病因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上蔡县人民医院儿科1996年1月-2007年6月有明确病因的71例胸腔积液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①71例胸腔积液患儿中以感染为首位原因,其中化脓性感染38例(53.5%),结核感染16例(22.5%),支原体感染9例(12.7%);非感染疾病8例,恶性肿瘤(胸膜间皮瘤)1例,川崎病2例,肾病综合征5例;②44例行胸腔穿刺抽液常规生化检查,符合渗出液改变41例,符合漏出液3例。胸腔积液细胞培养阳性8例,其中肺炎链球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支原体-IgM(+)3例;③胸腔积液原因随不同年龄组有所差异;≤3岁组以化脓性最多见,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胸腔积液呈明显化脓性改变,合并肺炎为特征;结核感染中,〉7岁儿童多见;在支原体感染中,〉3岁儿童较≤3岁儿童多见。结论小儿胸腔积液的病因以感染为主,而感染以化脓、结核、支原体为三大主因,随年龄不同其病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林清芳 《中外医疗》2012,31(22):15+17-15,17
目的探讨与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8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0~3岁患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表现以喘息、干湿啰音多见,发热不明显,肺外表现不明显,肺部阳性体征明显,胸片表现以小斑片状阴影多见。7~14岁患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多见,肺外表现明显,胸片表现以大片状阴影多见。4~6岁患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则居中。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血清与胸腔积液炎性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8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为A组,28例单纯支原体肺炎患儿为B组,28名健康体检儿童为C组,然后将三组儿童的血清与胸腔积液IL-6、IL-2及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的血清与胸腔积液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C组,A组则高于B组,A组和B组的血清及胸腔积液IL-2低于C组,A组则低于B组,A组中大量积液患儿上述指标波动大于少量及中等量积液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血清与胸腔积液炎性指标呈现异常情况,可将其作为了解肺炎及胸腔积液发展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范雪娟  赵润梅 《中外医疗》2016,(12):102-103
目的:分析支原体肺炎并胸腔积液临床特点。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1年4月—2015年5月收治78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常规对症处理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组患者有效率97.4%,对照组84.6%,P<0.05。结论给予患儿对症处理,适当加用中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