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明花  胡冰 《当代医学》2021,27(14):37-39
目的 比较CT与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CT与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检查误诊率、漏诊率、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疾病类型诊断检出率及发作时间.结果 80例疑似患者中,经临床诊断确诊75例,MRI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CT诊断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漏诊率低于CT诊断(P<0.05).MRI检测在<24 h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24~72 h和>72 h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I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均较高,但MRI在发病早期诊断中检出率更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使用MRI技术与颅脑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诊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的8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患者实施MRI技术、颅脑CT检查并评估二者的诊断情况。结果与颅脑CT相比,MRI技术检出的病灶数量、病灶大小与诊断时间均有明显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技术的检出率为95.0%,与颅脑CT的检出率68.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使用MRI技术检查,诊断效果较颅脑CT更理想、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0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塞CT、MRI征象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200例多发性脑梗塞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RI和CT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比较不同部位梗死部位的检出率及检出时间。结果 CT检查的病灶数量要比MRI检查的病灶数量少,患者CT检查多发性脑梗塞微小病灶的能力显著低于MRI检查,但是在检查时间上,CT检查时间较MRI检查方法明显缩短(P<0.05)。CT检查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准确率为71.00%;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5.00%,明显高于CT,且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发病24h内CT扫描缺血区可见水肿。局部脑沟消失;患者局部显示多处低密度灶。发病24小时后,梗死灶呈低密度区,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我们可以看到质量效应。MRI平扫急性期病变的血管内无流空效应,T1图像可见局部皮质信号减低,皮髓界限小时,脑沟变浅消失。T2图像病变呈浅淡的长T2现象。增强时可出现梗塞区和临近血管腔的曲线强化,增强血管主要为动脉,脑实质片状轻微强化,边界模糊不清;脑膜条状强化。亚急性期梗塞区呈典型的长T1、...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100-102
目的通过对比MRI与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探寻一种有效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医学影像学手段。方法收集于我院接受诊疗的5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T与MRI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变检出率、误诊率、不同时间脑梗死检出率、病灶数量、检查时间、发病-检查时间。结果 MRI组病变检出率及误诊率分别为92.00%、0,CT组分别为58.00%、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T组在发病时间24 h、24~72 h以及72 h三个时间脑梗死检出率分别为35.29%、50.00%及84.21%,MRI组分别为88.24%、92.86%及94.74%,两组在发病时间24 h及24~72 h时脑梗死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检查出的病灶数量显著高于CT组(P均0.05),MRI组检查时间及发病-检查时间均显著短于CT组(P均0.05);MRI检查的脑部结构要清晰于CT。结论与CT相比,MRI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应在临床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共106例.分别用MRI和CT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MRI在梗死病灶个数的检查要比CT检查要多,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CT检查的小病灶的检出率明显要低于MRI检查手段,两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T和MRI对于大病灶的检出率没有统计学上差异(P<0.01);而对于基底节出血,则MRI的检查率要高于CT检查结果.结论 MRI对于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较高,特别是小病灶的检出率和基底节的检出率明显要高于CT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影像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2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CT影像及病理检查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影像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152例拟诊患者中,经CT影像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正确率达96.77%(120/124),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未达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影像检查提高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早期正确诊断率,有利于患者的及时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曾鸣 《当代医学》2014,(28):50-50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MRI与CT检查的优缺点,提高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江西省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例行MRI与CT检查,以检查患者的病灶大小、检查耗时、病灶个数、检查病灶距发病间隔等各项指标为参照标准,全面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6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CT共检查出136个梗死病灶,而MRI共检查出242个梗死病灶,两种检查方法病灶检出率、病灶大小以及检出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CT检查,MRI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更高、更准确、更及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诊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5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MRI与CT检查。结果:通过使用CT检查,诊断出42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其检出率为72.4%,而通过使用MRI检查,诊断出56例脑梗死患者,其检出率为96.6%,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结论:MRI在老年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MRI和CT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96例,均进行颅脑MRI和CT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梗死时间、不同梗死部位以及不同梗死灶大小的检出情况。结果:MRI的总检出率、梗死时间<24h、24-72h的梗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P<0.05);MRI、CT在梗死>72h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梗死部位,MRI的检出灶数均多于CT;其中,与CT相比,MRI在基底节区和顶叶的检出提高率均>100%,其次为丘脑(81.82%)。≤2mm和>2mm的梗死灶,MRI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MRI对于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150例,均给予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病灶检出情况。结果 MRI检出率为96.00%,明显高于CT检查(59.33%,P<0.05);在梗死时间<24h、24h~72h患者中,MRI检出率分别为93.75%和96.10%,明显高于CT检查(40.63%、50.65%,P<0.05);在梗死时间>72h患者中,MRI和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平均病灶检出数、检查时间分别为(2.40±0.60)个和(19.20±3.22)min,明显高于CT检查(P<0.05),而平均病灶检出大小为(8.44±1.03)mm2,明显低于CT检查(P<0.05);MRI检查额叶、基底节区、丘脑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5.33%、78.6 7%和44.00%,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MRI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ND)的影像标志物,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急诊或神经内、外科收治的SAP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94-98+169
目的评估和比较超声、增强CT、增强MRI以及三种方法联合诊断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05例,术前均行乳腺超声、腋窝增强CT以及乳腺增强MRI检查,以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影像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 105例乳腺癌患者中,经术后病理证实共有59例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超声、增强CT、增强MRI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1.2%、84.7%、57.6%、88.1%;特异度分别为65.2%、76.1%、78.3%、56.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2.4%、82.0%、77.3%、72.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8%、79.5%、59.0%、78.8%;准确性分别为68.6%、81.0%、66.7%、74.3%。其中增强CT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超声及增强MRI(P=0.005,P=0.043);联合诊断的灵敏度(88.1%)分别高于超声(71.2%)和增强MRI(57.6%)(P=0.022,P=0.000);联合诊断特异度(56.5%)分别低于增强CT和增强MRI(P=0.047,P=0.026)。结论虽然增强CT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高于超声和增强MRI,但术前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时,应综合运用超声、增强CT及增强MRI等影像学检查,才能决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对比分析MRI(磁共振成像)联合CT和单一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为治疗脑梗死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46例,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 3例。实验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CT的诊断方法,对照组应用单一CT的诊断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正确诊断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CT图像、磁共振成像图像等。结果实验组诊断检查发现有20例脑梗死疾病患者,42个梗死病灶,正确检出率为86.96%(20/23),对照组诊断检查发现有15例脑梗死疾病患者,31个梗死病灶,正确检出率为65.22%(15/23),实验组的正确诊断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3%、82.3%,对照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3%、75.6%,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相关诊断中,MRI(磁共振成像)联合CT的诊断效果远远优于单一CT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影像学检查对脑静脉窦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放射科诊治的85例疑似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评估CT联合MRI诊断价值。结果 CT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总准确率为70.64%,CT诊断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Kappa值为0.184(P<0.001);MIR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总准确率为83.53%,MIR诊断结果与DSA Kappa值为0.478(P<0.001);两种方式联合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总准确率为90.61%,两种方式联合诊断与DSA Kappa值为0.640(P<0.001);两者联合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与DSA的一致性优于单独的MIR与CT。结论 CT联合MRI对脑静脉窦血栓早期诊断准确率较高,且优于CT和MRI检查手段的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与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NSCL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进行CT和MRI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果: 100例患者术中共清除淋巴结758组,平均每例7.58组;有41例发现淋巴转移;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5.37%、特异度为77.97%、阳性预测值为72.92%、阴性预测值为88.46%;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0.49%、特异度为81.36%、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85.71%;第4R、5、6和7组淋巴结MRI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77%、94.59%、92.86%和86.00%,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第9、11和12组淋巴结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22%、88.75%和85.28%,明显高于MRI检查(P<0.05)。结论:MRI与CT在NSCLC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各具有优势,有较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在检测颅脑胶质瘤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颅脑胶质瘤术后疑为肿瘤复发或残留的患者均同时行11C-胆碱及18F-FDG颅脑显像,最后诊断结合手术后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 20例患者18F-FDG 显像真阳性4例,真阴性3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1例,准确性35.0%(7/20例),敏感性26.6%(4/15例),特异性60%(3/5例),阳性预测值66.6%(4/6例),阴性预测值20%(3/15例);11C-胆碱显像,真阳性16例,真阴性3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0例,准确性95.0%(19/20例),敏感性100%(16/16例),特异性75%(3/4例),阳性预测值94.1%(16/17例),阴性预测值18.7%(3/16例).结论 11C-胆碱检测颅脑胶质瘤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病灶价值优于18F-FDG显像.  相似文献   

17.
曹国平  罗松  邓小毅  顾红梅 《安徽医学》2019,40(11):1215-1218
目的探讨MRI对痛风性膝关节炎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张家港澳洋医院2015年7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31例慢性痛风患者膝关节双能量CT和MRI检查图像,以双能量CT为金标准,检验MRI对痛风石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 4例患者行双侧膝关节双能量CT和MRI检查,共35个膝关节纳入研究。MRI对痛风石检出的特异性为0. 977(95%CI:0. 930~0. 994),敏感性为0. 648(95%CI:0. 551~0. 735),阳性预测值为96. 0%,阴性预测值为77. 0%,准确性为82. 8%。结论与双能量CT相比,MRI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诊断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疑为胶质瘤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和PET-CT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比MRI与MRI联合PET-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Kappa值,并采用ROC曲线分析两种检查在评估胶质瘤中的价值。结果 MRI检查胶质瘤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71.43%,准确度为88.57%,Kappa值为0.494;MRI联合PET-CT检查胶质瘤的敏感度为98.41%,特异度为85.71%,准确度为97.14%,Kappa值为0.841。MRI联合PET-CT诊断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明显高于MRI(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RI联合PET-CT预测胶质瘤的敏感度高于MRI(P<0.05)。结论 MRI联合PET-CT可提高检测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和佛山市中医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患者的MRI、CT表现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扫描共诊断出脑膜瘤58例,其中55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MRI检查共诊断出脑膜瘤65例,其中62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CT联合MRI检查共诊断出脑膜瘤69例,68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对脑膜瘤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0.67%、80.00%、98.55%、36.36%。CT联合MRI检查对脑膜瘤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均明显高于CT扫描和MRI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CT都是诊断脑膜瘤的有效手段,二者联用能够有效提高脑膜瘤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