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功能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灯消毒控制急诊病房医院感染的效果,为降低急诊病房的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10间急诊病房461例入住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选择同期环境结构相同的10间病房536例入住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房空气细菌总数、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结果消毒前两组病房内空气细菌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毒1、2、3h观察组病房空气细菌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房空气细菌总数(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31例,感染率为5.78%,对照组患者感染58例,感染率为12.58%,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株占66.67%,革兰阳性菌11株占28.20%,真菌2株占5.13%;对照组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64.06%,革兰阳性菌22株占34.38%,真菌1株占1.56%。结论采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在急诊病房中运用效果优于紫外线灯,并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降低急诊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实证数据为手段的管理模式对脊柱手术后医院感染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在天津医院脊柱外科进行脊柱手术后治疗9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对照组采用病房内常规护理流程进行管理,病例组采用以实证数据为手段的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比较实证数据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无菌物品的细菌培养合格率。结果对照组有18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91%,病例组有9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96%,病例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6,P=0.013);对照组18例感染患者共检测出22株病原菌,病例组9例感染患者检测出13株病原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感染与有无糖尿病、抗菌药物使用、侵袭性操作是否发生有关(P<0.05);病例组实施实证数据管理模式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无菌物品的细菌培养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以实证数据为手段的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脊柱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艾条熏蒸空气消毒预防流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艾条熏蒸空气消毒对流感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从医院感染监控的角度判断艾条熏蒸空气预防流感的有效性。方法将病室分A、B、C 3组,分别用自然通风、动态空气消毒机和艾条熏蒸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空气消毒,并对流感发病率调查。结果艾条熏蒸组(C组)与动态空气消毒机组(B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分别为8.47%和7.6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流感发病率艾条熏蒸组为0,动态空气消毒机组为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消毒能够有效的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艾条熏蒸空气消毒对流感预防效果更明显,便于社会和家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在患者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2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实施抗菌药物治疗(100例),观察组于抗菌药物管理基础上实施治疗(100例),分析其作用。结果观察组用药种类不合理比率0.00%、用药剂量不合理比率0.00%、用药时机不合理比率1.00%、给药方法不合理比率0.00%、联合用药不合理比率1.00%,低于对照组的6.00%、5.00%、7.00%、5.0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0、5.130、4.690、5.130、5.700,P<0.05)。观察组单一抗菌药物使用比率67.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0,P<0.05);观察组三联抗菌药物使用比率4.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5);观察组、对照组二联抗菌药物使用比率29.00%、3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0,P>0.05)。观察组Ⅰ类切口感染率0.00%、Ⅱ类切口感染率0.00%、Ⅲ类切口感染率1.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0、5.130、4.690,P<0.05)。结论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在患者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显著,可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联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持续改良病房空气消毒方案对医院感染感染及病原菌谱影响,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0年5月-2012年12月于某医院NICU连续制定多个空气环境消毒方案,将其中收治3~6例患者的大NICU单元作为A组,收治1~2例患者的小NICU单元作为B组,调查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46例、184例次,医院感染率24.66%、例次感染率31.08%;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75.69%;146例医院感染患者中有129例送检了病原学检查,送检率88.36%;病房空气环境及患者被服的细菌数超标、侵入性操作是N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NICU空气消毒是预防控制革兰阳性菌菌和真菌性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制定优良的病房空气消毒方案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控制NICU医院感染和避免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和未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 经单因素χ^2分析发现,住院总天数、接受介入性诊疗、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及使用种数等与医院感染有关;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感染前接受介入性诊疗和使用抗菌药物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趋势χ^2分析发现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的种数与医院感染之间存在等级效应关系,随着使用种数的增加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增大。结论 有指征地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执行介入性诊疗,将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持续改良病房空气消毒方案对医院感染感染及病原菌谱影响,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0年5月-2012年12月于某医院NICU连续制定多个空气环境消毒方案,将其中收治3~6例患者的大NICU单元作为A组,收治1~2例患者的小NICU单元作为B组,调查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2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46例、184例次,医院感染率24.66%、例次感染率31.08%;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75.69%;146例医院感染患者中有129例送检了病原学检查,送检率88.36%;病房空气环境及患者被服的细菌数超标、侵入性操作是N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NICU空气消毒是预防控制革兰阳性菌菌和真菌性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制定优良的病房空气消毒方案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控制NICU医院感染和避免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目视控制方案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为目视管理方案实施阶段,医院共收治796例精神分裂患者为观察组;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为目视管理方案未实施阶段,医院收治761例精神分裂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管理;观察组实施目视管理方案,统计两组发生医院感染的人数,计算医院感染,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分别取样进行菌株鉴定,统计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器械质量检查、环境卫生抽查监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无菌操作的合格率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结果对照组共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4.73%,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19例,感染率2.39%,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5例精神分裂感染患者共检出6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69.35%,革兰阳性菌17株占27.42%,真菌2株占3.23%;观察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85.25±3.5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6.50±2.15)分(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器械质量检查、环境卫生抽查监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无菌操作的合格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目视管理有助于提高精神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感染患者中的效果,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照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处理,发生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按照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病原菌种类,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检出病原菌34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8株,3株为产ESBLs菌,检出率为37.50%,观察组患者检出病原菌33株,其中检出肠杆菌科细菌6株,5株为产ESBLs菌,检出率为83.33%,对照组ESBLs菌检出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不仅不能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降低感染率,反而导致真菌和耐药菌株的比例增加,增加了治疗心肌梗死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期痴呆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老年期痴呆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7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感染的7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诊疗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老年期痴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期痴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合并糖尿病、使用抗菌药物、吞咽障碍、持续导尿以及住院时间>120 d;观察组患者中合并有肿瘤、低蛋白血症及使用抗精神药物、长期卧床且病房规模>3张床位的患者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6例80例次医院感染病例中,共培养出65株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真菌.结论 对有较高危险性的医院感染致病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降低老年期痴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采取不同消毒方法对介入导管室环境的影响,为寻找合适的消毒方法对介入导管室进行消毒提供参考.方法 将介入导管室2010年1-12月收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1-12月收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方式对介入导管室清洁卫生和紫外线消毒;观察组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方式对介入导管室清洁卫生和空气消毒机消毒;对两组研究期间介入导管室的环境进行监测和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采取空气消毒机消毒,期间环境沉降菌静态和动态监测均值分别为(0.0±0.0) CFU/皿和(2.0±0.5) CFU/皿;对照组的静态和动态沉降菌均值分别为(2.0±0.5) CFU/皿和(20.0±10.5) CFU/皿;观察组医院治疗患者感染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导管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也是医院预防感染与控制的重点对象,对其采取空气消毒机消毒可提高环境无菌控制,明显降低手术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老年科病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监测老年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其耐药性,指导老年科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老年科病房送检的各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对细菌培养阳性病例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质量控制科确诊为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科病房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的发生率最高;223株老年科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老年科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多黏菌素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98%~100%),对其他常规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结论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缩短住院天数等可以降低老年科医院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某大型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流行特征及有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某大型综合性医院2006-2010年住院患者信息系统相关资料及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6-2010年住院患者共266 514例,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下降(x2=153.25,P=0.000);医院感染漏报率逐年呈下降趋势(x2=194.82,P=0.000);下呼吸道感染在易感部位的构成中占第1位为35.52%;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的关系呈现不规则“U”型特证;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8月份,为3.26%,最低的是5月份为2.53%;住院院时间与感染率呈正相关,住院时间60 d的患者感染率明显增高;手术与否和医院感染有相关性(x2=530.54,P=0.000);不同科室之间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所不同,以血液内科最高为17.25%;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6%.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有关,建立快速准确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是做好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部门合作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部门合作管理实施前(2019年1~12月)期间所有住院患者1 478例进行检测统计,从2020年1月开始实施多部门合作管理,具体包括:(1)建立多部门合作管理组织体系;(2)建立MDRO三级管理网络;(3)多学科联合培训;(4)临床科室配备临床药师;(5)采用医院感染监控系统对微生物标本的送检、MDRO的检出率、耐药菌普的变迁、抗菌药物的使用等进行实时监控;(6)由院感科、医务处牵头,定期对MDRO检出率高的科室和重点科室进行联合查房检查;(7)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各个环节质控;对多部门合作管理实施后(2020年1~12月)所有住院患者1 849例进行检测统计,对比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MDRO检出率、手卫生依从率和接触隔离执行率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结果 多部门合作管理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MDRO检出率明显低于实施前(χ2=46.611,χ2=16.814,P<0.05);手卫生依从率和接触隔离执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强化健康宣传教育在降低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信息.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306例住院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3例采用常规住院治疗及护理,观察组1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健康宣传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28,P<0.05).结论 临床工作中对住院患者强化健康宣传教育,能够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保证患者的安全及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科住院感染患者菌种分布、相关因素及管理小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呼吸科住院患者5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确诊为院内感染患者作为院内感染组,450例未出现院内感染患者作为非院内感染组,统计院内感染组感染部位、菌种分布,并对比院内感染组和非院内感染组一般资料;将院内感染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给予管理小组干预,记录干预后两组管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本组78例院内感染患者,73.1%为呼吸系统感染,15.4%为泌尿系统感染,11.5%为消化系统感染;78例患者共检出14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82.4%,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3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OR=2.61)、侵入性操作(OR=5.68)、抗生素不合理应用(OR=2.23)、住院时间≥15 d(OR=1.71)是呼吸科患者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干预后,医院人员管理、环境管理、器械管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科住院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与年龄、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不合理应用、住院时间有关,应加强呼吸科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刘凤  李金凤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517-1518
目的了解天津市南开区医院的消毒现状,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方法及标准》(GB 15981-1995)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的要求进行监测。结果共采集样品699份,合格649份,总合格率为92.8%。医院环境空气合格率为79.4%,明显低于其他检测项目;环境空气合格率市级高于区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P0.05)。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分别为96.2%、91.8%、95.3%、100%。结论各医院要足够重视消毒工作,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监测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医院消毒效果的质量,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实施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质量控制等综合干预措施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院内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治疗的10 57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住院日期,将其分为干预前组(n=4 122,住院日期为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和干预后组(n=6 455,住院日期为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干预后组采取院内感染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院内感染例数发生率(6.23% vs.5.31%)和例次感染率(7.52% vs.6.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和5.42;P<0.05).两组患儿胃肠道、血液系统、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率比较(5.81% vs.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院内感染病原菌构成方面,干预前组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9.52%)和肺炎克雷伯菌(25.71%),干预后组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36.50%),两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2,P<0.05).干预后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合计隔离率可达90.25%.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70.32% vs.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P<0.001).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敏感送检率及特殊类型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师会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87.58,440.14,-;P<0.05).结论 对NICU进行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抗菌药物使用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精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12月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实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精细管理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相同时段内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室卫生学和消毒效果。结果 对照组中有18例出现感染,感染率0.22%;观察组有5例出现感染,感染率0.05%,观察组手术室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47,P<0.01)。对照组空气菌落数为(110.29±23.41)CFU/m3,观察组空气菌落数为(12.61±7.57)CFU/m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采用精细化管理后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消毒剂和无菌物品的采样合格率显著高于于实施前(χ2=4.556,4.630,0.729,1.565;P<0.05)。结论 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应用精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个体化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χ^2=3.9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000,P=1.000),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个体化联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