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观察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肠道炎症指数评分和结肠镜评分均明显低于治...  相似文献   

2.
王磊 《医疗装备》2022,(8):105-107
目的 分析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盘锦市双台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抛掷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反面,43例)与试验组(正面,4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单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样本为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即研究组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美沙拉嗪,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研究比较组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血清丙二醛浓度等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歧红阳  王云溪  肖占宇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431-1432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分为2组,试验组27例,给予美沙拉嗪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照组23例,给予美沙拉嗪。观察2组患者治愈率及治疗前后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试验组治愈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78.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14 d后,IL-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且不良反应少,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见我院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以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7月收治的UC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丙二醛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比较两组疗效、肠粘膜修复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为9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3,P0.05)。治疗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丙二醛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分别为(8.76±0.95)mg/L、(7.32±0.61)nmol/ml、(1.36±0.09)U/ml,观察组分别为(6.13±0.72)mg/L、(6.20±0.55)nmol/ml、(1.54±0.12)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79、8.516、7.494,均P0.05)。对照组肠粘膜恢复率为20.51%,观察组为4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8,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观察组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肠粘膜细胞损伤,促进肠粘膜恢复,并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0月治疗UC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复发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可以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口服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进行治疗,3次/d,1.0 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沙拉嗪灌肠剂保留灌肠,1次/晚,每次4 g/100 ml。连续治疗1个疗程,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84.2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为(2.21±1.62)mg/L,Fid为(2.56±0.35)g/L,MPV为(10.87±0.68)fl。对照组患者的CRP为(5.62±2.61)mg/L,Fid为(2.89±0.62)g/L,MPV为(10.11±1.03)f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的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机体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人;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机体炎性因子的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2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炎性因子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临床症状评分、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0.
罗华 《医疗装备》2021,(10):114-115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江西省吉安市泰和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肠道菌群分布及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文昌市某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按年龄相差0.5岁,性别相同招揽志愿者参与本研究)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肠道菌群检测及炎症因子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溃疡性结肠炎病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00例,男性各99例,女性各101例,病例组平均年龄(43.17±8.7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3.54±9.11)岁,2组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主要检出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除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L-6、IL-17、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饮酒(OR=3.526)、吸烟(OR=1.272)、饮食不洁(OR=4.592)、存在合并感染(OR=2.146)、情绪紧张(OR=3.919)均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种类、数量分布不平衡,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上升。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积极地健康教育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EN)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常规组(n=11)和常规+ EN组(n=13),分别给予美沙拉秦+少渣饮食治疗和美沙拉秦+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治疗14 d。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尿液中乳果糖及甘露醇的浓度,计算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的比值(L/M)。结果 治疗前常规组和常规+ EN组的L/M分别为0.039±0.025和0.072±0.019,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治疗2周后,常规+EN组的L/M为0.038±0.012,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43),常规组的L/M为0.032±0.022,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0)。结论 EN可以降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通透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理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2012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患者资料。结果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45例已经痊愈,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继续治疗,2例效果不明显,总有效率高达97.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灌肠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营养与免疫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营养与免疫状况,评价全面的主观评价(SGA)方法对该病的应用价值。检测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浆白、球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反应蛋白(CRP)及B因子水平,同时用SGA方法对患者作营养评价。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转铁IgA、IgM明显低于健康人。SGA评价显示20例为中度营养不良,2例为重度营养不良,8例为营养正常。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多数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异常,用SGA评估营养状况结果与其内脏蛋白质及细胞免疫指标的改变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分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择未患溃疡性结肠炎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肠道菌群检测,肠黏膜TLR2、TLR4、TLR5、TLR9分子表达检测和外周血IL-4、IL-6、IL-17、IL-23、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检测,分析炎性细胞因子和TLRs表达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结果 试验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肠黏膜组织中TLR2、TLR4、TLR5、TLR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外周血IL-4表达低于对照组,IL-6、IL-17、IL-23、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LR2、TLR4、TLR5、TLR9表达与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含量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呈负相关;与IL-6、IL-17、IL-23、TNF-α表达呈正相关,与IL-4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促炎因子表达增加,抑炎因子表达减少,TLRs分子表达增加.肠道菌群紊乱可能通过增强TLRs分子表达来促进促炎因子的分泌,介导肠黏膜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肠化湿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焦炉工黏膜损伤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焦炉工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联用清肠化湿汤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指标、肠道微生态检测,并给予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D-乳酸、降钙素原、丙二醛、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一氧化氮、大肠杆菌、肠球菌、Mayo评分、Baron内镜分级评分、临床症状积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但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D-乳酸、降钙素原、丙二醛、晚期氧化蛋白产物、一氧化氮、大肠杆菌、肠球菌、Mayo评分、Baron内镜分级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但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化湿汤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焦炉工的黏膜损伤程度,改善肠道微生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观察组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TNF-α、IL-6、IL-8、IL-10)以及CD4+CD25+Treg细胞占CD4比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NF-α、 IL-6、 IL-8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10、CD4+CD25+Treg/CD4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IL-10、CD4+CD25+Treg/CD4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白头翁汤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清中TNF-α、IL-6、IL-8,提高IL-10,提高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从而维持机体内免疫平衡,有效降低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n=8):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100mg·kg-1·d-1)以及低、中、高剂量TGP(60、120、240mg·kg-1·d-1)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均以恶唑酮灌肠造模。灌肠1d后,SASP组和TGP组开始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3d,同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处死小鼠后,行结肠大体损伤和组织学损伤评分,以ELISA方法检测结肠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黏膜中核因子-kB(NF—kB)p65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低剂量TGP治疗组相似(P〉0.05),SASP组、中剂量和高剂量TGP治疗组小鼠DAI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结肠大体评分、组织学评分、TNF—a水平和NF—kB 065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ASP组、中剂量和高剂量TGP治疗组(P均〈0.01),与低剂量TGP治疗组相似(P〉0.05);高剂量TGP治疗组疗效优于SASP组。结论TGP对实验性UC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kB的活化,减少TNF-a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邹婉婧 《现代保健》2011,(13):188-19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对本病的治疗要点是阻断炎症过程,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近几年有很多新疗法的研究,尤以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较为突出.本文主要对近几年该病的治疗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