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比较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0例哮喘患儿以及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毛支组、哮喘组和对照组.比较三组儿童CD4、CD8淋巴细胞以及IFN-γ、IL-4的差异;根据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将毛支组患儿分为轻、重型两个亚组,比较CD4、CD8,IFN-γ、IL-4的差异;随访2个月,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缓解期CD4、CD8,IFN-γ、IL-4的变化.结果:①三组儿童CD4、CD8、IL-4、IFN-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或毛支组均有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升高,IL-4升高,IFN-γ降低的趋势;哮喘组与毛支组比较,上述趋势更为明显.②与轻型亚组比较,重型亚组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升高,IL-4升高,IFN-y降低,提示重型组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失衡更明显.③与急性期比较,缓解期患儿CD4降低、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IL-4降低,IFN-γ升高,提示缓解期患儿淋巴细胞亚群逐步恢复,细胞因子水平趋于正常.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与哮喘免疫学机制相似,患儿体内CD4、CD8比例和IL-4,IFN-γ水平处于失衡状态,其失衡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核病鼠T细胞亚群中CD4~+、CD8~+及CD4~+CD8~+(DP)T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的表达水平.方法 将3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结核病组,饲养6周后取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CD4~+、CD8~+及(DP)T细胞内表达IFN-γ、IL-2的阳性细胞计数和各自占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 表达IFN-γ的CD4~+T细胞占同亚群细胞总数的比值(t=1.83±0.59)高于对照组(t=1.04±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IL-2的CD4~+T细胞、CD4~+CD8~+(DP)T细胞占同亚群细胞总数的比值(t=2.13±0.93,t=0.06±0.04)低于对照组(t=2.86±1.78,t=0.26±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病鼠CD4~+T细胞表达IFN-γ的水平升高;结核病鼠CD4~+、DPT细胞表达IL-2的水平降低;结核病进展期早期T细胞亚群表达IFN-γ与IL-2呈矛盾现象,提示该阶段虽然保护性免疫已经启动,但仍为非特异性免疫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骨科非感染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分析骨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和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占57.14%,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0株占40.8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占2.04%。感染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55.28±3.35)%、CD4^+(34.01±6.32)%、CD4^+/CD8^+(1.52±0.21)水平较非感染组CD3^+(60.21±2.03)%、CD4^+(40.18±7.05)%、CD4^+/CD8^+(1.74±0.25)均明显降低(P<0.05);感染组细胞因子IL-4(2.40±0.23)%、IL-6(3.11±0.35)%较非感染组(2.12±0.27)%、(2.64±0.3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CD8^+,IL-17,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医院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水平,细胞因子IL-4、IL-6、IL-17和IFN-γ水平的监测,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液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60例为观察对象,对血液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比较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不同程度和不同治疗时间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治疗时间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血液CD4~+T淋巴细胞亚群下降(F=34.68,P0.01);血液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升高(F=43.52,P0.01);CD4~+/CD8~+下降(F=28.07,P0.01);随着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加重,血液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升高(F=17.44,P0.01);而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降(F=6.75,P0.01);CD4~+/CD8~+升高(F=38.42,P0.01);血液CD4~+/CD8~+比值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和治疗时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0.64,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和治疗时间与血液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关,血液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用于评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程度和缓解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E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 选取同期的3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TNF-α、IFN-γ及CD3+高于对照组,sFas、CD3+、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且急性患者的变化幅度较慢性患者更大.[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且与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脾氨肽冻干粉对其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住院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RMPP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2组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RMPP组脾氨肽不同治疗时间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RMPP组和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RMPP组脾氨肽冻干粉治疗时间延长,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下降(F=12.09,P0.01);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升高(F=32.27,P0.01),CD4~+/CD8~+水平显著下降(F=39.15,P0.01);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水平与脾氨肽治疗时间呈负相关(r=-0.55,P0.01)。结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与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关,动态观察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水平对RMP诊断和疗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 IT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与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P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IL-17)水平.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CD8 +/CD3+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3+、CD4+ CD25、CD4 +/CD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CD3+、CD4 +/CD3、CD4+ CD25+、CD4 +/CD8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入院时,观察组IFN-γ、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IL-17水平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细胞亚群发生失衡,同时出现细胞因子紊乱,ITP患者血液中T细胞亚群及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布鲁氏菌病患者菌型鉴定及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干扰素-γ(IFN-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1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布鲁氏菌给予生物学及菌种鉴定。根据病程将其分为急性组与慢性组,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IFN-γ水平,分析其与布鲁氏菌病慢性化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对急性组患者均给予针对性治疗,根据治疗后临床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IFN-γ及对临床疗效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分析得,106株临床分离的布鲁氏菌株中检出布鲁氏菌羊种生物3型菌株86株、羊种生物2型菌株17株、猪种生物1型菌株3株;急性组CD4+、CD4+/CD8+比例高于慢性组,CD8+比例及IL-6、IFN-γ低于慢性组(P<0.05); 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在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监测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86例肺结核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活动性肺结核组3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组54例,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7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实验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集肘正中静脉血4mL,用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P<0.05),其中,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降低最多,CD8+升高最明显,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IL-4、IL-10、TNF-α明显升高,IFN-γ明显降低(P<0.05),其中,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IL-4、IL-10、TNF-α升高最多,IFN-γ降低最明显,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IL-4、IL-10、TNF-α、IFN-γ细胞因子的检测,对判断肺结核患者病情变化和结核活动情况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93例)及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93例)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行标本处理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参数含CD3~+、CD4~+、CD8~+、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L-17,并计算CD4~+/CD8~+、Th1/Th2、Th17/Treg的比值。结果哮喘组患儿的CD4~+细胞表达升高、CD8~+细胞表达降低,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Th1细胞表达降低、Th2细胞表达升高,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Th17细胞表达升高、Treg细胞表达降低,Th17/Treg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哮喘组的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异常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可间接评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鼠衣原体感染小鼠生殖道,探讨γ干扰素(IFN-γ)在小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小鼠进行鼠衣原体阴道接种得到生殖道感染模型,观察野生型小鼠、IFN-γ基因缺陷小鼠的生存状态,测定体温、体质量、血细胞分类及计数、鼠衣原体(Cm)包涵体计数,观察生殖道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分析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17A、IL-12)表达水平。结果小鼠被Cm感染2周后,生存状态差,无干扰基因缺陷组小鼠体温显著高于野生组和注射IFN-γ的基因缺陷组小鼠(P<0.05),体质量低于野生组和注射IFN-γ的基因缺陷组小鼠(P<0.05);无干扰基因缺陷组巨噬细胞水平低于野生组和注射IFN-γ的基因缺陷组(P<0.01);无干扰基因缺陷组Cm包涵体计数最高,野生组次之,注射IFN-γ的基因缺陷组最低(P<0.01),无干扰基因缺陷组外周血中的IL-17A、IgG、IgM水平最低,注射IFN-γ的基因缺陷组的免疫因子水平与野生组接近(P<0.05)。结论IFN-γ通过影响巨噬细胞活化水平,介导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后的免疫应答,促进IL-1β、IL-17A分泌量﹐达到沙眼衣原体清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 - 19)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0年1月31日 - 3月31日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91例确诊COVID - 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入院后第一次实验室检查的淋巴细胞计数及各类亚群计数,通过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逐渐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7.966,P<0.001;F = 53.574,P<0.001;F = 42.563,P<0.001;F = 34.949,P<0.001)。危重型CD4+/CD8+比值呈异常升高状态,高于普通型、重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849,P = 0.010)。危重型B淋巴细胞计数(CD19+)、NK淋巴细胞计数(CD16+CD56+)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048,P = 0.021;F = 3.667,P = 0.030),普通型、重症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VID - 19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对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烹调烟雾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烹调烟雾职业暴露人群外周血免疫指标的测定了解烹调烟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被试者 70人 ,其中暴露组 41人 ,对照组 2 9人。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直接荧光法、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生物素 -亲和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ABC- EL ISA)技术分析人外周血 T、B淋巴细胞及亚群、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活性、白细胞介素 - 2 (IL- 2 )、γ-干扰素 (IFN- γ)水平。结果 经成组 t检验 ,暴露组 CD3+细胞百分率、NK细胞杀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工龄 7年以上被调查者中暴露组 CD4+ CD8- T细胞百分率、CD4+ / CD8+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而 CD8+ CD4- T、CD19+细胞百分率、IL- 2、IFN- γ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长期接触烹调烟雾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弓形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TAg)联合蜂胶和γ干扰素(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后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将96只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以弓形虫复合疫苗(20μg STAg+40μg蜂胶+1 000 U IFN-γ)滴鼻免疫,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滴鼻;分别于滴鼻2次(间隔2周)后第1、2、3、4、6、8、10和12周处死小鼠,分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免疫组小鼠IEL的T淋巴细胞增生第2周达高峰(2.27×105),之后逐渐降低;在第1、2、3和4周对照组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0.81×105)、(0.74×105)、(0.87×105)、(0.74×105)个,免疫组IEL中T淋巴细胞数分别为(1.79×105)、(2.27×105)、(2.07×105)、(1.69×105)个,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2,P<0.01);IEL中以CD8+T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免疫组CD8+T细胞明显增生,第2周达峰值(50.5%),随后逐渐下降,第1、2、3、4和第6周分别为43.60%、50.51%、44.70%、40.45%、39.73%,与对照组的25.71%、26.37%、29.31%、27.54%、26.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8,P<0.05);第1、2周免疫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5)。结论 STAg联合蜂胶和IFN-γ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持续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继发肺部感染的炎性因子及Toll样受体7/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Toll like receptor-7/Interleukin-23/Interleukin-17,TLR7/IL-23/IL-17)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1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分组,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患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部分置于含有EDTA的抗凝管中,部分离心上清,-80℃保存待测。取部分血液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7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C及T细胞亚群比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结果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TLR7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TLR7表达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IL-6、IL-17、IL-23、TNF-α、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和重度感染组的pDC、CD4^+、CD4^+/CD8^+比例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pDC、CD4^+、CD4^+/CD8^+比例高于未感染组,CD8^+低于未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的IgA、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P<0.05)。结论COPD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TLR7表达上升,抑炎因子水平下降,促炎因子分泌增加,提示炎症反应持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对22例正常儿童及24例IM患儿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IM组CD3^+CD19^-(总T淋巴细胞)及CD3^+CD8^+(抑制性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23,14.982,P〈0.01),而CD3^-CD19^+(总B淋巴细胞)、CD3^+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CD3^+CD8^+(辅助/抑制性T淋巴细胞比值)及CD3^-/CD16^+cD56^+(NK细胞)的表达则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090、-9.355、-14.973、-6.652.均P〈0.01)。结论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变化,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可能对评估IM患儿的免疫功能情况、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药物的指导以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随机收集AD患者125例与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2组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gA、IgG、IgM、C3、C4、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干扰素(IFN)-γ等指标来评定受试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AD患者的血清C3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5),AD患者的静脉血CD4^+浓度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5),AD患者的静脉血CD8^+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0. 05),AD患者的血清IL-1β、IL-2、IL-6、IFN-γ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外周血C3与IL-6升高增加AD患病风险。结论 AD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后者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非耐药(DS)及耐多药(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某医院及某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7月-2012年7月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其中DS肺结核患者20例,MDR肺结核患者15例)以及医院同期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干扰素(IFN) γ、白细胞介素(IL) 10,对3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DS肺结核组、MDR肺结核组及对照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CD3+[(1 426±485)/μL]、CD4+[(825±306)/μL]、CD8+T淋巴细胞[(516±213)/μL]绝对值最高,MDR肺结核组最低[分别为(746±358)/μL、(461±204)/μL、(213±101)/μL]。3组间IFN γ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浓度 [(65.04±36.31)pg/mL]最高,MDR肺结核组 [(23.32±14.04)pg/mL]最低。3组间IL 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痰菌阳性肺结核及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血清IFN γ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下降可能促进了结核病情进展,且可能为耐药肺结核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期辐射对男性放射人员T、B、NK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32名男性放射工作人员T、B、NK细胞中各亚群在淋巴细胞中的百分率,按受照辐射总剂量进行分组比较。[结果]CD3^+CD8^+T在≤20mSv和〉20mSv组间的百分比分别为(24.91±7.21)%和(18.68±6.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0,P〈0.05),CD8^+CD45RO^+T在≤20mSv和〉20mSv组间的百分比分别为(6.54±2.65)%和(4.15±1.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0,P〈0.01)。[结论]长期电离辐射能引起CD3^+CD8^+T和CD8^+CD45RO^+T的降低,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内分泌及胰岛素抵抗的角度探讨CD8^+CD28^+及CD8^+CD28^-T(杀伤性/抑制性)T细胞平衡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收集胰岛素抵抗(IR)与非抵抗(Non-IR)PCOS患者各25例,选取同龄段健康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CD28^+及CD8^+CD28^-T细胞及其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百分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胰岛素水平,并比较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分析以上几者的相关性。结果IR组CD8^+CD28^+T细胞、IFN-γ及胰岛素显著低于健康组及Non-IR组,但IR组CD8^+CD28^-T细胞、IL-4及HOMA-IR显著高于另外两组,以上任意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0.719~5.892,均P〈0.05)。3组的LH有组间差异(F=3.762,P=0.010),以IR患者最高,但IR与Non-IR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0.976,P=0.362)。相关性分析表明CD8^+CD28^+T细胞与CD8^+CD28^-T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816,P=0.000),CD8^+CD28^-抑制性T细胞与LH及HOMA指数均呈正相关(r=0.701,r=0.719,均P〈0.05),但与血清胰岛素水平及均呈负相关性(r=-0.631,P=0.038)。结论PCOS患者的免疫平衡向CD8^+CD28^-抑制T细胞倾斜,表现为过度抑制,该细胞数量的升高与内分泌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