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收集77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GCS评分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以第3个月GOS评分作为预后指标。采用SPSS10.0,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血肿清除率及其GOS预后评分的差别,观察、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两组病例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在手术时间上,神经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6±0.5)h,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平均手术时间(4.6±1.8)h(P0.01);在手术失血量上,神经内镜微创组平均手术失血量33.2±6.2mL,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平均手术失血量(406.4±305.6)mL(P0.01);在血肿清除率上,神经内镜组脑内血肿平均清除率为88.6%±6.2%,开颅组平均血肿清除率为69.4%±27.9%(P0.05);在GOS预后方面,在26例术后随访满3月神经内镜组患者中恢复良好6例,轻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后院内死亡)。开颅组4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13例,植物状态12例,死亡6例。3例因经济原因在术后放弃治疗脱失。神经内镜微创组患者预后优于开颅组患者预后(P0.05)。结论神经内镜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是一种更具有微创、高效、快速、出血少等特点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颅内血肿的清除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收集10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52,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对照组(n=52,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的一般情况、颅内压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预后良好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ICU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脑水肿显著减小,血肿清除率显著提高,且术后7 d颅内压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NIHSS、ADL评分显著降低,预后良好率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结论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微创高效,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前瞻性收集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78例,应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40例(内镜组),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38例(显微镜组)。结果 内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显微镜组(P<0.01)。两组血肿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估预后,内镜组预后良好率(75.0%)明显高于显微镜组(52.6%;P<0.05)。结论 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相比,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三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GCS在6~12分,原发出血部位均为基底节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分为三组,分别采取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神经内镜组)、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小骨窗开颅组)、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立体定向组)三种手术方式;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2 d内复查CT,计算残余血肿量和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按GOS预后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以小骨窗开颅组最长,达(175.7±55.7)min(P<0.05);术中失血量以小骨窗开颅组较其他两组显著增多(P<0.05),达(296.5±158.6)mL;血肿清除率以神经内镜组最高,达84.5%±8.2%(P<0.05);GOS预后比较中神经内镜组的疗效显著高于立体定向组和小骨窗开颅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既有创伤小,又有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的优点,疗效确切,对不需行去大骨瓣减压的脑出血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改良Kronlein定位神经内镜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12—2022-08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神经内镜术治疗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2例采取改良Kronlein定位神经内镜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神经内镜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残余血肿量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术后第1天及第7天复查颅脑CT残余血肿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及第7天GCS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Kronlein定位神经内镜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利于降低手术损伤,减少术后残余血肿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透明导管鞘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94例幕上脑出血患者,分别行透明导管鞘辅助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GOS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第6个月GOS评分作为预后指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内镜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窗大小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清除率、预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预后方面内镜组有明显优势。结论采用透明导管鞘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恢复好,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和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及保守治疗在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及预后,以期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7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其中神经内镜治疗22例,微骨窗入路开颅手术治疗25例,保守治疗25例,比较手术血肿清除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好转天数、住院期间死亡率及远期疗效。结果三组在血肿清除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远期疗效、住院期间死亡率上相比,三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优于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和保守治疗,是一种损伤轻、疗效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内镜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31例行内镜血肿清除术,47例行钻孔引流术,均使用神经导航定位,比较其疗效。结果小血肿病人中,术后7 d、3个月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血肿病人中,内镜手术疗效优于钻孔引流(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清除血肿,针对较大血肿,内镜手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相较药物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尚存争议,但外科手术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最有前景的方法。目前手术方式主要有3种,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以直视下清除血肿,止血可靠,但手术切口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神经功能恢复常不够理想;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手术切口较小,对正常脑组织影响较小,但血肿清除不彻底,可能增加颅内感染风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手术切口较小,可以有效减少神经纤维束损害,血肿清除彻底。上述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尚缺乏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期待微创手术和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比较(MISICH)研究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数据和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辅助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4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20例采用软性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清除,2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清除,手术均在出血后24 h内进行,术后辅以尿激酶纤溶治疗并引流。两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及血肿量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其疗效。结果预后良好者(GOSⅣ~Ⅴ)内镜组13例,占65%;小骨窗组8例,占40%。内镜组预后良好率略高于小骨窗组,但两者相差无显著性(P0.05)。内镜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5.0%,小骨窗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10.0%。小骨窗组死亡率略高于内镜组,但亦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清除血肿,虽然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略好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但两者疗效相差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连续 纳入 2019 年4 月至2020 年1 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40 例,均经 CT证实为幕上血肿。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40 例患者分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16 例)和开颅血肿 清除组(24 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血肿量、出血部位、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 表( GCS)评分、发病至手术治疗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 症)以及治疗前与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指数)等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40 例患 者中,基底节区血肿32 例,皮质下血肿4 例,丘脑出血4 例。两组间性别、出血部位、年龄、血肿量、术前 GCS 评分、发病至治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 开颅血肿清除组 [2(1,3)h 比3(3,4)h;Z=76.5,P< 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颅血肿清除组[100.0 (62.5,137.5)ml 比500.0(300.0,600.0)ml;Z=33.0,P< 0.0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内镜血肿 清除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开颅血肿清除组[83.84( 75.54, 88.89)%比58.91( 15.27, 84.23)%;Z=21.0, P=0.02]。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入院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高于开颅血肿清除组[35.0( 30.0, 35.0)比25.0(20.0, 30.0);Z=23.0,P=0.03],出院GCS评分高于开颅血肿清除组[15.0( 7.0, 15.0)比8.5( 5.0, 12.0);Z=42.0,P=0.0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开颅血肿清除组术后肺炎发生患者明显多于神经内 镜血肿清除组(9/24 比1/16,χ2=5.00,P=0.03)。结论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方 面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尝试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中的止血方法。方法对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应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术中运用多种方式止血。结果 32例病例手术均获成功,血肿清除满意,再出血1例。术后3个月GOS评分:死亡1例,植物生存3例,重度残疾5例,轻度残疾15例,恢复良好8例。结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中可以妥善止血,多种止血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n=60)和显微镜组(n=60),内镜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显微镜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显微镜组比较,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肺部感染率低,预后良好率显著升高(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快速清除血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分为内镜组(28例)和开颅组(17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及术后6个月ADL评级。结果内镜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方面均比开颅组有显著优势。在ADL评定上,内镜组病死率比开颅组低,好转率大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病人中,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疗效优于开颅手术,内镜血肿清除术为部分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另一种疗效良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3D-Slicer软件辅助下神经内镜与传统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n=39)和开颅组(n=50)。两组病人术前采用3D-Slicer软件计算血肿体积,内镜组病人采用3D-Slicer软件规划手术路径,内镜下清除血肿。开颅组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血肿清除率升高,术后1周GCS评分升高,住院时间缩短,术后6个月GOS评分升高,肺部感染率低(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程度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高血压小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小脑内及第四脑室内血肿均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神经外科清除。结果11例患者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95.7%,术后无再出血,无颅内感染及脑积水发生。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清除小脑出血具有微创、省时、安全等优点,能及时解除梗阻性脑积水,病人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方法与最大程度的神经功能保护。方法6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神经内镜引导下清除血肿,血肿腔壁粘附止血纱后引流,辅助全面正规治疗。结果术后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为Ⅰ级21例,Ⅱ级22例,Ⅲ级12例,Ⅳ级6例,Ⅴ级0例,死亡2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神经内镜技术与立体定向技术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接受神经外科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的30例HICH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神经内科立体定向钻孔血肿抽吸术治疗的30例HICH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GOS评分及预后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GCS评分及B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相比于立体定向钻孔血肿抽吸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近远期疗效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技术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病人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意识状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神经内镜操作时间为46~120 min,平均(58.0 ±8.2)min;血肿清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经额中回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优化高血压脑出血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纳入2016-01—2019-09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0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其中68例采用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内镜组),40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失语、术后1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良好率。结果内镜组与开颅组血肿清除率[(94.9±2.7)%vs (82.8±5.2)%,P0.001)、血肿清除时间[(66.7±4.4)min vs (173.8±47.5)min,P0.001)、术后失语(25.0%vs 6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组术后1周GCS评分(11.0±1.2 vs 9.1±1.5,P0.001)、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开颅组,术后6个月ADL良好率高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额中回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改善病人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