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于1990~1991年在山东省境内6个县(市)林区及山区首次进行了莱姆病血清学调查,结果证实省内部分林区及山区人群中存在莱姆病感染。经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结合血清学及临床症状,共确诊典型病人19例。山区及平原林区均存在和发生莱姆病患者,各年龄组间莱姆病感染无显著性差别(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兴安岭林区莱姆病流行情况,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宿主调查,病原分离,结果:林区人群普遍易感,平均感染率11.73%,确诊48例莱姆病患者,临床症状以慢性游走性红斑(33.33%)关节炎(27.09%)和神经系统损害(27.09%)为主。全沟硬蜱是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属野鼠是重要动物宿主,从神经麻痹和游走性红斑病人,全沟硬蜱,棕背,花鼠分离出6株病原体,结论:首次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1991~1992年在湖南省怀化地区进行了莱姆病调查,首次证实该地区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对怀化所属6个县(市)的875名林区居民进行了调查,抗莱姆病螺旋体血清抗体(IgG)阳性者62例,感染率为7.09%。经临床和血清学检测,确诊莱姆病患者43例,患病率为4.91%。临床表现有环形或游走性红斑(ECM)、关节炎、慢性脑膜炎、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炎和心脏损害等多种类型。从野兔(华南兔)体内分离出1株莱姆病螺旋体,这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四川东部南川县是莱姆病流行区。本文对300例居民进行了血清学调查,抗莱姆病螺旋体IgG抗体阳性54人,人群自然感染率为18%。35例经临床和血清学确诊的莱姆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7例,关节炎13例,面神经麻痹7例,多发性神经炎7例,脑膜炎2例和心脏异常1例。47只微小牛蜱的中肠标本,有3只检出了螺旋体,带菌率为6.4%。  相似文献   

5.
宁夏六盘山地区莱姆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宁夏六盘山及周边地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状况。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ELISA法,检测人、畜血清莱姆病抗体.采集蜱类进行病原分离。结果:检测757人,抗莱姆病螺旋体IgG抗体阳性(≥1:128)24人,自然感染率3.17%,并查出典型莱姆病病例;黄牛、绵羊、山羊抗莱姆病抗体阳性水分别为23.88%(16/67)、15.82%(25/158)、20.31%(13/64)。共采集硬蜱4属5种141只,其中1属4种为宁夏首次记录;全沟硬蜱带菌率为50.0%(5/10),从80只全沟硬蜱分离出3株莱姆病疏螺旋体。结论:首次证实宁夏六盘山地两侧及前山丘陵地区、盐池县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莱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6年5-8月,在黑龙江省海林区进行了莱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慢性游走性红斑的侵袭率为8.4%(132/157),男性高于女性,30-39岁较其他年龄组为高。五、六月为多发季节,病例按旬分布与蜱咬人数相一致。莱姆病神经型和关节炎型的流行率分别为4.6%和6.6%。心脏病型和皮肤良性淋巴细胞增生病少见。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存在本病疫源地。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莱姆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兴安岭林区莱姆病流行情况。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宿主调查、病原分离。结果:林区人群普遍易感,平均感染率1173%。确诊48例莱姆病患者,临床症状以慢性游走性红斑(3333%)、关节炎(2709%)和神经系统损害(2709%)为主。全沟硬蜱是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属野鼠是重要动物宿主。从神经麻痹和游走性红斑病人、全沟硬蜱、棕背、花鼠分离出6株病原体。结论:首次确证该地区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8.
莱姆病是由蜱传播的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机体引起的全身多系统受损的感染性疾病。它既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又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本文就莱姆病临床表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湖南省平江县莱姆病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和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于1999-2000年在平江县选点调查。结果:共查山林地区居民500人,血清抗莱姆病螺旋体抗体(IgG)阳性者32人,阳性率6.40%。38例临床和血清学确诊的莱姆病患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环形或慢性游走性红斑、关节炎、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炎、脑膜炎和心脏损害等。当地的蜱类以二棘血蜱为优势种,占85%,该蜱中肠携带莱姆病螺旋体率为12.0%(6/50)。结论:平江县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莱姆病与蜱的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宿主动物主要是野鼠、家畜和鸟类;主要由全沟硬蜱传播。患者有蜱咬史,早期常表现为具有特征性的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 chronicum m igrans,ECM),并伴有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某些病人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关节炎、心脏与神经系统等病变,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传染病。1我国莱姆病疫情动态1986年,在黑龙江省海林县经血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发现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1]。随后的调查研究证实我国东北林区人群中莱姆病的…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莱姆病的发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清学调查证实福建省8个县(市)林区人群存在莱姆病感染。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学和血清学确诊莱姆病典型病例6例,疑似病例9例。从蜱类中肠涂片见到典型的莱姆病螺旋体。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明湖北省人群莱姆病感染情况。方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1192人中检出阳性152份,排除钩体MAT阳性30份,实际莱姆病IgG抗体阳性122份,阳性率10.49%(122/1162)。其中五峰县14.39%,南漳县9.92%,保康县7.12%。男性阳性率10.71%,女性阳性率9.94%,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人群年龄为9~68岁,20~40岁青壮年感染阳性率最高。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农民8.93%,林业工人13.65%,学生3.57%。人群蜱叮咬率为5.92%。有蜱叮咬史者莱姆病阳性率高达56.71%;而无明确蜱叮咬史者阳性率仅为7.67%。确诊莱姆病关节炎4例。结论:湖北省人群中有莱姆病的感染存在,并有莱姆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牡丹江林区莱姆病分布的地理特点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在牡丹江林区对4个不同地理地貌的林场进行了莱姆病的调查。在访问和检查的2 718人中,发现74例患者,其中54例是慢性游走性红斑,12例是神经系统损伤,8例是关节炎。从深山区到丘陵地均有莱姆病患者存在和发生。4个林场的患病率分布在11.6~45‰,深山区莱姆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丘陵地带。
从1例精神紊乱病人血液中分离到1株莱姆病螺旋体。
全沟硬蜱季节消长曲线和慢性游走性红斑病例曲线相一致,确证全沟硬蜱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莱姆病感染及其蜱类生物媒介的感染情况。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检测人群血清莱姆病IgG抗体,以PCR法检测蜱类可能携带的病原体DNA片段。结果检测239份人血清,IgG抗体阳性5份,阳性率为2.09%,检测蜱媒499只均为阴性。结论厦门地区人群血清中检测出莱姆病螺旋体抗体,证实厦门地区存在莱姆病感染者。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我省莱姆病生物媒介一蜱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及其带菌情况、采用布旗法及动物体外捕捉法在山林地区采集蜱分类鉴定,并进行季节消长调查;应用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查蜱中肠带菌率,BSK培养基分离病原体。结果表明,我省长江南北均有蜱存在,隶属1科3属5种;蜱菜明显的季节性,4月初出现,5 ̄6月为高峰,8月逐渐下降,至10月下旬消失;二棘血蜱中肠带螺旋体率为13.0%;1998年 ̄1999年捕捉活蜱4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了解莱姆病在河南省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河南省登封市和济源市的居民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IFA)检测人群血清抗莱姆病螺旋体抗体(IgG)。结果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两个调查地区人群中均有莱姆病的自然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67%和11.46%,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间的人群莱姆病伯氏螺旋体血清抗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河南省登封市和济源市人群中存在莱姆病的感染,很可能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有待进一步调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宁波口岸蜱的种群特征和莱姆病病原携带情况。方法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采蜱,用PCR法检测蜱类中携带的莱姆病DNA片段。结果采集蜱872只,隶属于1科3属3种,分别为中华硬蜱、长角血蜱、镰形扇头蜱,其中长角血蜱占97.36%,为优势种;3-9月均可捕获蜱,3-6月为高峰期,7月下旬种群数量开始急剧减少;莱姆病螺旋体DNA片段检测均呈阴性。结论查清宁波口岸蜱的种群结构,宁波口岸尚无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