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腰椎管狭窄症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CT主要表现为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椎体小关节增生、内聚,椎体骨赘,黄韧带肥厚、钙化,椎板增厚,椎弓根发育不良,后纵韧带肥厚、钙化、骨化等多种病理变化。结论:CT可以清楚的显示腰椎管狭窄的各种组织病理变化,诊断符合率高,并对分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LPMN)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CT诊断及其有关的发病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6例LPMN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CT特征性表现、手术方式。结果 LPMN典型的CT表现为:椎体后上缘或下缘局限性骨缺损,边缘较致密硬化;缺损区后方有一骨块突入椎管(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在矢状位上见骨块“翘起”征,缺损区呈“V”形或三角形;椎管狭窄,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多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 CT能明确诊断LPMN导致的椎管狭窄症,并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螺旋CT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证实的4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完整CT资料。结果:4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腰椎间盘膨出和/或突出继发椎管狭窄17例,椎体边缘及椎小关节骨质增生致侧隐窝、椎间孔及椎管狭窄10例,黄韧带增厚、钙化引起椎管狭窄11例。其他如椎体滑脱、手术等引起椎管狭窄4例。结论:螺旋CT对椎间盘病变、黄韧带增厚及椎体、椎小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椎管狭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疾病之一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临床上对该疾病的研究和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近年来出现的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给人们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三维立体椎管图像 ,使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更为具体和充分。本文选取 2 1例腰椎管狭窄症在治疗中使用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的体会做一下总结。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1例患者 ,男 1 3例 ,女 8例 ;年龄 31~ 58岁 ,平均 47 1岁。均有间歇性跛行症状 ,其中同时伴有神经根压迫症状的有 8例 ;有腰部过伸试验阳性体征的 1 7例 ,Laseque征阳性 8例。1 2 影像…  相似文献   

5.
腰椎管狭窄症CT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48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CT检查并进行CT分型诊断,其中250例手术证实。结果 CT诊断分三型,I型;中心椎管狭窄82例(17.1%);Ⅱ型;脊神经根管狭窄134例(27.9%);Ⅲ型,混合型,即Ⅰ,Ⅱ型并存264例(55%),250例手术病例中,238例术前CT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符合率为95.2%。结论 CT对腰椎管狭窄症的分型诊断对临床诊断治疗,特别是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中央椎管和外侧椎间孔任何部位容量的减少与内容物的不相适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1] 。CT能显示椎管内的各种软组织结构及相邻结构的解剖关系 ,能明确狭窄的病因 ,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 临床资料1.1 病例  1994年 3月~ 1995年 6月腰椎扫描有椎管狭窄症者 135例 ,男 75例 ,女 6 0例 ,年龄 2 0~ 76岁。扫描方法为椎间盘常规扫描 ,即椎间隙中间层为中心 5mm层厚连续扫描 ,如临床怀疑有椎管狭窄症 ,则于每个椎骨再加 1层 ,扫描平面位于椎板上部水平 ,通过两侧椎弓根 ,并与椎体上缘平行。扫描包括L2 …  相似文献   

7.
腰椎管狭窄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的 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3例腰椎管狭窄的 CT表现。结果 :1L1~ 3压缩性骨折 2 3例 (其中 L1 15例 ,L2 6例 ,L32例 ) ;2 L3~ S1 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 2 1例 (其中 L32例 ,L413例 ,L53例 ,L4~ 52例 ,L5~ S1 1例 ) ;3 L3~ S1 椎体小关节增生内突及 /或黄韧带肥厚 18例 (其中小关节增生内突 6例 ,黄韧带肥厚 4例 ,两者并存 8例 ) ;4L4~ 5椎体滑脱 8例 (其中 L45例 ,L53例 ) ;5先天发育性椎管狭窄 3例。结论 :CT检查可以明确腰椎管狭窄的原因、部位、程度、范围、类型 ,为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方法对541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前CT分型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分为4型,Ⅰ型:中心椎管狭窄型,Ⅱ型:侧隐窝狭窄型;Ⅲ型:椎间孔狭窄型;Ⅳ型:混合型。其中Ⅰ型104例(19.22%),Ⅱ型125例(23.11%),Ⅲ型48例(8.87%),Ⅳ型264型(48.80%)。结论CT分型对腰椎管症的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腰椎管狭窄症(LSS)狭窄因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59例LSS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总结各狭窄节段管壁狭窄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59例患者共88个狭窄节段10类椎管管壁狭窄因素,其发生情况为:上关节突增生82节,下关节突增生71节,椎板增厚或重叠64节,椎板间黄韧带增厚62节,椎间盘突出(包括合并椎间盘钙化)52节,关节囊黄韧带增厚45节,椎弓根内聚或增生8节,椎体后缘骨赘6节,椎板间黄韧带钙化4节,后纵韧带钙化3节。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CT检查是全面和准确把握LSS各管壁狭窄因素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减压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CT表现。结果:椎间盘突出41例(其中L3~4 17例,L4~5 37例,L5~S1 32例),伴有左侧突21例,右侧突18例,23例L3~S1椎小关节增生、内突,35例黄韧带肥厚,两者并存1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有黄韧带肥厚27例,L3~S1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15例(其中L4 12例);L3~5椎体压缩性骨折7例,L4~5椎体滑脱14例(其中L4 9例,L5 5例)。结论:CT检查可以明确腰椎管狭窄的原因、部位、程度、范围,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骨质异常致椎管狭窄的病因、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椎体后缘骨质异常致椎管狭窄150例的临床表现及CT所见。结果:椎体后缘软骨结节(67例,占44.67%);椎间盘钙化(45例,占30%);椎体后缘骨质增生(29例,占19.33%);后纵韧带骨化(9例,占6%)。结论:CT扫描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骨质异常所致的腰椎管狭窄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腰腿痛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腰椎椎管的研究提供临床参考资料。用220例整套成人骨骼的1100个腰椎,对腰椎椎管的横径和矢径进行了直接测量:腰段椎管的总均值,横径男23.6mm,女22.8mm;矢径男、女均为16.1mm;腰椎管矢径小于13.0mm为狭窄计18例共30个腰椎,其中29个腰椎位于L_3~L_5;连续二个以上腰椎狭窄的有9例.椎管横径与矢径乘积和椎体中横径与中矢径乘积的比值越小表示椎管矢径也小,这个比值在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 MPR、VRT、SSD重建技术在腰椎椎弓峡部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8例临床怀疑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均经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将数据传输至工作站,采用轴位薄层重建及平行于左/右椎弓根方向的斜矢状位进行MPR、SSD和VRT图像重组后处理。结果本组28例中,双侧腰椎椎弓峡部裂24例(85.7%)、单侧腰椎椎弓峡部裂4例(14.2%);其中,L5椎体24例(85.7%),L4椎体3例(10.7%),L3椎体1例(3.5%);L4与L5椎体同时受累者2例(7.1%)。本组28例共检出54处椎弓峡部裂病灶。轴位图像上均见"环裂征",斜矢状位MPR图像能清晰直观地显示小关节和椎弓的"猎狗征"图像及峡部断裂形成的"断颈征",对椎弓峡部裂及其状态的显示及峡部裂断端是否有错位、是否有碎骨片及假关节形成等方面效果更好。结论多层螺旋CT尤其是MPR和VRT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作为首选的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对假性腰椎间盘膨出的认识,分析了17例因椎体引起的假性椎间盘腰膨出的CT表现,其中相邻腰椎缘平面大小不一10例,椎体缘磨用样改变4例,二者并存的2例,脊柱过度前凸1例。CT显示的17例L4-L5椎间盘膨出并不大于相邻较大椎缘平面,且无腰椎间盘膨出的伴随征象。因此,CT诊断腰椎间盘膨出时应注意膨出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平面大小比较,以发现假性椎间盘膨出。  相似文献   

15.
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症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或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的矢状径变短,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腰腿痛、间歇性跛行和症状重体征轻,以退变性狭窄最为常见,是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就其手术治疗来讲,传统手术治疗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已成现实,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脊柱微创技术诞生并不断发展,这对脊柱外科疾病,特别是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为此,现我们对脊柱微创技术治疗LSS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冠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脉CT检查,所得图像以CPR、MPR、MIP、VR技术重建,对狭窄部位进行诊断分析,并与冠状动脉照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染MPR、ePR对冠脉不同程度狭窄判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了90%以上,但难以显示复杂的空间结构:MIP的敏感性达到81%以上,特异性9O%以上,但较小的虎块容易漏诊:VR图像对冠脉狭窄判定的敏感性较低,尤其是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血管,但所得图像立体直观、准确逼真;各种后处理方法所得图像的阴性预测值较高,达到91%以上。结论不同的后处理技术对冠脉的显示有不同的优缺点,在图像分析过程中,只有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才能对冠脉病变做出较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5-01~2005-03间,对42例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病例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并采用Nakai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4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病例通过双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经过平均1.8年的随访,以Nakai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2.9%。结论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的同时有腰椎管狭窄并存的可能,双侧开窗减压+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疗效优。  相似文献   

18.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椎小关节病的主要CT表现:关节突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改变,关节囊改变以及伴随的椎间盘膨出、突出,椎间孔、侧隐窝和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钙化、关节脱位及半脱位等征象。结论CT可以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提供直观、充分的影像学根据,可作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