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硬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导硬缘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可行性和作用。方法298例硬缘ASD患者,术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组织谐波功能经胸测量各切面ASD大小及周缘情况,ASD封堵术中TTE监测封堵过程、封堵器的牢固性,彩色多普勒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封堵器释放后测量其腰部大小,并与术前TTE测量的ASD最大径进行比较。结果用TTE术前检查ASD最大径3~40 mm[平均(20.0±8.5)mm],选用的封堵器6~46 mm[平均(24.9±9.4)mm],释放后封堵器腰径3~40 mm[平均(20.5±8.6)mm]。TTE测量的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Y=1.11X+2.67,r=0.98,P<0.0001)。TTE测量的ASD大小与释放后封堵器腰径相关关系极佳(Y=0.99X+0.24,r=0.99,P<0.0001)。所有患者ASD封堵器固定牢固,无脱落。结论TTE结合组织谐波功能可以准确测量硬缘ASD大小,是指导ASD封堵的可行、有效、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胸超声心动图术前及术中指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前测量房间隔缺损(ASD)大小及术中监测ASD封堵的作用.方法60例ASD患者,年龄1.17~65(25.0±18.6)岁.术前用HP Sonos 1500及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胸测量各切面ASD大小及周缘情况,经心导管ASD封堵术中TTE监测封堵过程、伞释出后牢固程度及彩色多普勒有无分流.结果用TTE术前检查ASD大小2~36(17.8±7.3)mm,选用ASD封堵器大小为5~40(22.9±8.0)mm.超声测量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r=0.94(P<0.001).硬缘ASD的封堵器选择比超声所测ASD大1~6mm.软缘ASD通常不考虑摆动较大部分为有效缘而予以去除,封堵器选择比超声所测ASD大7~13mm不等.所有封堵器封堵牢固,无脱落.结论TTE术前检查及术中指导ASD封堵是一种可行、有效、简便的方法.缺损较大、边缘较短或TTE不易显示清楚的薄缘ASD应进行术中经食道超声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中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的临床价值。方法继发孔型ASD患者42例,均行TEE引导下ASD封堵术,并于术前、术后24h及出院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比较术前TEE及TTE测量的ASD最大径及残缘长度;Pearson相关分析TEE及TTE测量的术前ASD最大径与术中使用封堵器直径的相关性;TEE术后即刻、TTE术后24h及出院前评价封堵效果。结果 42例均封堵成功,封堵器直径为(21.54±6.82)mm;TEE测量的术前ASD最大径[(18.56±5.27)mm]、上缘长度[(11.69±3.84)mm]大于TTE[(16.27±4.93)、(10.14±2.76)mm],下缘长度[(10.43±3.72)mm]小于TTE[(12.28±4.04)mm](P0.05),前下缘长度[(12.14±3.77)mm]、后上缘长度[(11.57±3.43)mm]、前缘长度[(4.64±1.24)mm]、后缘长度[(7.34±2.54)mm]与TTE[(12.37±3.86)、(11.68±3.85)、(4.57±1.39)、(7.48±2.36)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EE、TTE测量ASD最大径与术中使用封堵器直径均呈高度正相关(r=0.954,P0.001;r=0.912,P0.001);术后即刻TEE显示封堵器位置正常,塑形良好,房室瓣运动正常,心房水平分流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h及出院前复查TTE患者情况良好。结论继发孔型ASD患者采用TEE引导下介入封堵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TE术前检查继发ASD患者49例,确定ASD大小、形态及缺损周边残存房间隔的长度,观测有无分流及瓣膜异常.结果 41例患者封堵成功,ASD大小平均为(16.5±6.3)mm,封堵器大小平均为(18.5±8.3)mm,TTE测量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P<0.001),8例患者封堵失败.结论 TTE通过剑下双房矢状切面、大血管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观察ASD及其周边结构,即可确保封堵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指导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胸实时三维超卢心动图(RT-3DE)指导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选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ASD患者,术前应用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观测ASD大小及周缘情况,RT-3DE及彩色RT-3DE观察ASD形态,测量ASD面积及最大径,并计算出圆形面积代换内径.封堵器释放后测量其面积及腰径.结果 ASD以非类圆形为主22例(73.3%).在各种ASD形态中,封堵器释放后腰部形态仍为类圆形,其面积与RT-3DE及彩色RT-3DE所测量ASD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测量ASD内径小于封堵器释放后腰径,RT-3DE测量ASD最大内径大于封堵器释放后腰径,但圆形面积代换内径与封堵器释放后腰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圆形面积代换内径与封堵器大小(Y=0.29+1.132 X,r=0.93,P<0.0001)及释放后封堵器腰径(Y=一0.160+1.063 X,r=0.98,P<0.0001)显著相关.所有患者ASD封堵器牢固无脱落.结论 经胸RT-3DE在指导ASD封堵器选择中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筛选房间隔缺损行封堵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筛选评价介入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33例确诊的ASD患者,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测量缺损大小、形态、位置及周边结构,所有病例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31例封堵成功,TEE测量ASD最大径32mm,最小径5mm(16.3±5.8),选用封堵器大小10~36mm(20.9±6.1),二者呈直线相关(r=0.95),2例失败。对ASD边缘较软、较薄、摆动或飘动者,设为无效边缘,所测缺损孔直径更接近封堵器直径。结论TEE是可对拟行封堵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筛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直接依据超声心动图测量值选择Amplatzer封堵器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全组130例,年龄1~66(28.4±18.6)岁.按照选择封堵器的最终依据不同,分为球囊测量组41例,术中用球囊充盈测量ASD伸展径,根据ASD伸展径选择封堵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组33例,根据TEE测量ASD大小直接选择封堵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组56例,根据TTE测量ASD大小直接选择封堵器.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超声心动图测量值和封堵器直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球囊测量组手术时间78.1±16.8min和透视时间15.4±6.1min均明显长于TEE组的56.6±12.5min和10.1±4.3min,TTE组的42.3±10.2min和7.1±5.3min(P<0.01).三组技术成功率为100%,完全闭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球囊组食道超声所测房缺大小和球囊伸展径均与所用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 和0.973(P均<0.01).结论直接依据TEE或TTE测量值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对部分ASD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对于房缺周缘较长、较硬者;及边缘为硬缘和极软缘组成,而剔除极软缘者,TEE或TTE可直接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对于房缺缘较软者,应结合球囊测量房缺伸展径选择封堵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术前经胸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以及周缘情况;TTE法指导非体外循环经右胸ASD封堵术,评价封堵器牢固程度以及有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TTE观察封堵器位置及有无分流。结果术前TTE测量ASD最大直径为11~48mm[(26.76±10.53)mm],封堵器大小为16~58mm[(34.35±11.54)mm]。除2例术后三天及术后1h脱落改行直视修补术外,其余38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成功率95%。应用此方法,缺损最大直径大于30mm的病例的疗效与小于30mm的病例疗效无差别。结论在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筛选病例、测量缺损大小、术中指导手术全过程以及术后追踪随访病例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 (TTE)对房间隔缺损 (ASD)封堵术病例的选择和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封堵术前对 4 8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经胸彩色超声测量房间隔的前后径、左右径 ,及房间隔残留端的长度 ,距离房间隔顶部、距离主动脉壁的距离 ,和三尖瓣、二尖瓣、上、下腔静脉口的距离。封堵术中观察封堵器释放的全过程 ,主要观察封堵器的房间隔缺损处的位置及张开是否正常 ,封堵器是否牢固 ,对瓣膜运动有无阻碍。封堵术后观察心房水平有无残留分流 ,封堵伞有无脱落 ,右房、右室、肺动脉内径有无变化 ,有无二尖瓣、三尖瓣返流。结果 :TTE检测 4 8例ASD封堵术患者 ,TTE测量房间隔缺损左右径平均 2 2 2 7± 6 0 5mm ,上下径 18mm ,平均分流速度 1 5± 0 2 8ml/s。术后 2天复查 ,4 8例右房右室内径缩小 ,心房水平分流消失。封堵器选择大于TTE测量值的 2mm~ 4mm。结论 :TTE检查对于术前选择合适的ASD患者 ,选择ASD封堵器的大小 ,术中监测封堵器位置是否合适 ,术后观察有无残余分流 ,评价疗效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9月~2012年12月,126例继发型房间隔缺损患儿,其中男38例,女88例,年龄2.3~17.0岁,平均6.7±3.5岁。单一ASD 117例,多发性ASD 9例。其中1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3例合并房间隔膨出瘤(ASA)。126例患儿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少数肥胖患儿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封堵器型号,术中用TTE或TEE引导封堵器释放。术后采用TTE随访。结果124例患儿其中含边缘不足的7例疑难病例,应用进口或国产封堵器均成功封堵,成功率98.4%。经TTE或TEE测量ASD最大直径3.3~26.0mm,平均16.5±3.4mm。所选封堵器直径6.0~30.0mm,平均19.0±4.0mm。7例多发性ASD选用1枚封堵器,1例选用2枚封堵器获得成功。1例合并PS者同时完成介入治疗。124例患儿术后TTE随访发现,2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并于1个月后自愈。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小儿ASD介入适应症选择及介入过程中引导、术后随访中的作用仍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房间隔瘤(ASA)合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19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2例,年龄20-72(43±14.9)岁。经临床症状、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证实为ASA合并Ⅱ孔型ASD,瘤体均凸向右房。测量瘤底直径15-29(21.7±3.9)mm,ASD直径3-28(13.1±6.6)mm。其中单孔型ASD患者14例,2孔型ASD患者2例,多孔型ASD患者3例。空间距离小于7mm1例,大于7mm4例。结果:19例患者中18例一次封堵成功,1例2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封堵器直径14-34(22.1±6.9)mm,所有患者均植入一个封堵器。术后即刻TTE检查穿隔血流消失,ASD完全闭合率为100%。术后1-12个月随访,患者右心房和右心室恢复正常大小17例,2例右房室缩小,无封堵器移位和其他并发症。结论:ASA合并继发孔型ASD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堵闭房间隔缺损(ASD)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3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TEE术前确诊为Ⅱ孔ASD的患者,经右心导管在TEE引导下用球囊测量ASD最大伸展径,并以此径再加1~2mm选择相应型号Amplatzer封堵器,在TEE监测下置入ASD处,于术后即刻及24小时观察疗效。结果30例ASD患者(男8例,女22例)在TEE引导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成功率100%,无并发症。TTE测量ASD直径=(15.0±4.1)mm及TEE测量直径=(16.6±4.9)mm,ASD径线与球囊测量直径=(20.4±6.0)mm结果差别均有显著性(P=0.0001及P=0.009)。结论Amplatzer封堵器安全可靠,只有在TEE引导下才能准确放置;TEE在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并发症监测,术后即刻疗效观察中是必须的。但在选择封堵器型号时不能以TTE及TEE代替球囊测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筛选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病例并引导Amplatzer封堵伞介入方法关闭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按Amplatzer封堵法适应证条件筛选7例Ⅱ孔型ASD,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X线引导进行Amplatzer封堵术。结果1例患者因ASD最大伸展径大于34mm,无相应的封堵伞而放弃封堵术,另1例患者因ASD缺损口距右房顶距离小于3mm,置入Amplatzer封堵伞未能封堵成功,放弃手术治疗,余5例成功进行了Amplatzer封堵术。所有病例TEE测量的ASD直径显著小于ASD最大伸展径[(17.2±1.9)mmvs(26.8±1.3)mm],5例成功病例术后即刻、24h、1个月、3个月行TTE检查,术后无残余分流,术中、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心动图在Ⅱ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占有极为重要、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关闭房间隔缺损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超声引导Am 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ASD)。方法 19例待外科手术Ⅱ孔ASD患者,16例经食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EE)、3例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符合条件而行经导管ASD封堵术。在TEE引导(3例TTE)下,以ASD最大伸展径或加1~2 m m 为标准,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型号,导管送封堵器到ASD处,依次释放其左房伞、腰部和右房伞,腰部卡于ASD口处,两伞贴于房间隔两侧。结果 3例患者ASD最大伸展径> 34 mm ,没有相应大的封堵器而放弃封堵术,其余16例成功地进行了ASD封堵。超声测量的ASD径[(18.06±7.00)mm ]小于ASD最大伸展径[(22.56±6.25)m m ],差异有显著性(P< 0.01)。术后立即、24 h、1个月、3个月行TTE检查,16例患者封堵器位置合适、稳定,均无残余分流。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用Am platzerASD封堵器经导管关闭ASD,超声在病例选择、引导封堵器置入及术后疗效观察等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人工模拟各种形态房间隔缺损(ASD)封堵的作用。方法采用医用乳胶片人工模拟20个各种形态ASD,用数码图片法、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测其面积、长径及短径,并计算出三维面积代换内径。放置封堵器后用放射摄片法测量其面积及腰部最大径。将数码图片法及放射摄片法的测量值作为标准验证值。结果在14例以非类圆形为主(14/20)的模拟ASD中,二维超声测量的缺损长径小于数码图片法测量值,短径及计算面积大于数码图片法测量值,而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与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各种形态的缺损封堵器释放后腰部均为类圆形。面积代换内径与放射摄片法测量封堵器释放后腰部最大径具有极高的相关性(Y=0.0828+0.97X,r=0.965,P0.0001)。结论在指导模拟ASD封堵实验中,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面积代换内径是较为准确的封堵器选择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在测量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最大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单中心筛查的继发孔中央型单孔ASD并接受封堵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RT3D-TEE、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2D-TTE)、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2DTEE)测得的ASD最大径,并将三者与封堵器释放后的实际腰部直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31例患者入选,经RT3DTEE[(21.81±8.57)mm]、2D-TEE[(20.31±8.50)mm]、2D-TTE[(23.08±10.89)mm]测得的缺损最大径与封堵器释放后实际腰部直径[(20.99±8.15)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RT3D-TEE、2D-TEE、2D-TTE测得的缺损最大径与实际腰部直径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02、0.981、0.897(P=0.000)。结论:RT3D-TEE在测定ASD最大径方面较二维超声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国产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膜部囊袋型多出口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总结其技术难点和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20例膜部囊袋型室缺患者,左前斜位45°~60°加头位20°~25°行左室造影,测量室间隔缺损左室面入口直径7~21(10.9±5.2)mm,右室面均有2个或2个以上出口,最大出口直径3~10(4.8±2.9)mm.根据经胸超声和造影的结果判断囊袋的大小、形态、位置、囊袋组织粘连程度、稳固性,植入不同类型小腰大边型堵闭器,封堵器直径为5~14(4.6±2.8)mm.封堵15 min后重复左心室造影和胸超声,观察堵闭即刻效果.术后住院5~7 d,术后1,3,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服用拜阿司匹林片6个月.结果:20例患者17例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左室面入口封堵成功,2例采用对称性封堵成功,1例失败.术中堵闭后均未影响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的功能.术中出现左束支传导阻碍滞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经用激素治疗,1周内均恢复.6个月后心超声复查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对膜部囊袋型多出口室缺使用国产小腰大边型堵闭器堵闭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技术的关键根据囊袋的大小,形态、牢固性、出口方向、入口大小、主动脉侧残端大小确定封堵部位和选择合适的堵闭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探讨一种有效可靠的经胸超声检测方法。方法 对所选36例患进行术前超声检测:以二维超声为主,多切面观察缺损的部位、大小及周边情况,剑下双房心切面尤为重要;术中超声检测:封堵器位置的确定、残余分流和瓣膜返流的显示及疗效评价等重要过程均依赖于经胸超声的监测;术后超声检测:封堵器内回声状况决定抗凝药物的应用时间。结果 应用大于术前超声经线3~5mm封堵器进行封堵,所有病例均获得成功。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人性治疗术中一项有重要意义的检测手段,熟练超声手法.良好的心脏解剖概念是应用经胸超声对房间隔缺损口进行全面正确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