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80例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DLQI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改变情况以及患者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 (1)观察组干预前后DLQI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DLQI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干预后SAS及SDS得分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银屑病知识认知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银屑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状况,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住院的146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银屑病住院患者的DLQI总分(11.78±7.16)分,症状感受(2.90±1.51)分、日常活动(2.21±1.65)分、休闲娱乐(2.45±1.70)分、工作学习(1.71±1.56)分、人际关系(1.17±1.05)分、治疗(1.32±0.95)分。SAS总分(46.10±10.93)分,SDS总分(49.20±9.97)分。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病程及皮损累及部位对银屑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SAS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DL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除工作学习、治疗外与SDS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银屑病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临床护士应通过多元化护理,提高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风险,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院、附二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70例寻常型银屑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常规护理。入院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相应指标测评,以及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及总体疗效情况比较。结果人性化护理组干预后SAS分值小于50分的有23例,占65.71%,对照组小于50分的有8例,占2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评分由干预前的(64.71±5.62)分降低到干预后的(2.65±4.84)分,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分值分别是(64.91±6.15)分和(58.76±5.9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PASI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显著改善皮损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心理治疗对银屑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8周后两组的治疗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指数(PASI)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尤以心理治疗组分值的降低更为显著(P〈0.05)。心理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47%、88.37%,对照组为35.71%、57.14%,心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SAS及SDS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尤以心理治疗组患者显著(P〈0.05)。结论心理治疗对于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具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许文 《广东医学》2012,33(24):3790-3792
目的探讨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方法运用一般情况量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以及银屑病面积和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对273例银屑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将其DLQI得分与对照组(正常体检人群164例)进行比较,探索两组差异;同时对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主要影响因素。结果银屑病患者DLQI 6个维度评分和10项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疾病症状、严重程度、心理状况、发病次数、经济状况是影响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颇多,其中心理因素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结合心理辅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刘艳  路永红  黄晶  卞彩云  陈启文  方建蓉  胡涛 《四川医学》2012,33(10):1736-1738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12个月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皮肤病生命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银屑病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法测评,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有效率。结果两组有效率在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和DLQI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皮损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五行角调音乐对气郁质银屑病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气郁质银屑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五行角调音乐。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Beck抑郁自评量表(第2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Ⅱ,BDI-Ⅱ)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BDI-Ⅱ评分、DLQI评分、PAS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8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行角调音乐能有效减轻气郁质银屑病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PASI评分,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给予口服凉血解毒汤治疗6周,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受累体表面积(BSA)和病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并且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BSA、PASI评分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右江医学》2019,(9):676-679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恐惧症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恐惧症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爱霞  曲琳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199+1260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治疗。对照组90例,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患者的焦虑,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患者抑郁,比较综合性心理治疗前后评分的差别。结果:观察组SAS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9.4±5.2)分、(43.9±4.3)分;SDS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6.5±4.8)分、(41.2±4.9)分。观察组综合性心理治疗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效果明显,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泽漆冲剂对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用皮肤科日常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SA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DLQI和PAS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患者"瘙痒疼痛"、"衣物"及"学习工作"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复方泽漆冲剂能够改善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肤损害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周虹  刘建  常淑芳 《重庆医学》2006,35(1):55-56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度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0月-2003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同期选择68例非子宫肌瘤的健康人作对照,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调查。结果肌瘤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肌瘤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者SAS、SDS评分高于初中度以下者(P〈0.001,P〈0.05),月经量增多者SAS、SDS评分高于月经量正常者(P〈0.05),而在发病时间及年龄方面。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症状,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度心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晓玲  孙家良 《中外医疗》2016,(24):183-185
目的:分析中药药浴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护理。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接受医治的2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医治方案,分设对照组(98例)与研究组(112例),对照组行NB-UVB照射医治,研究组行中药药浴联合NB-UVB 照射医治且予以对症护理,比对两组医治前后PAS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医治4周、6周以及8周后研究组PASI评分(14.66±10.05)、(7.89±8.89)、(4.05±2.29)分优于对照组(24.69±9.47)、(16.76±10.66)、(11.49±6.73)分;研究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以及总体健康评分(72.57±6.91)、(74.73±6.62)、(75.74±7.53)、(73.84±5.63)分优于对照组(66.33±6.10)、(68.56±4.36)、(68.53±4.49)分、(68.08±5.0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干燥、灼烧感等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行中药药浴联合NB-UVB医治可改善患者皮损严重程度与面积,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社会特点。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银屑病患者(病例组)和6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评定。结果病例组SAS、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病程在1~5年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高于病程>5年的患者;病例组的负性生活事件、总生活事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社会支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消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特别是病程较短的患者较明显;银屑病患者在面对应激时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在慢性病程中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银屑病患者发病与复发前遭遇了较多影响精神的生活事件,主要是负性生活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性伴陪护对住院大面积烧伤患者自我接纳、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对入院治疗的大面积烧伤稳定期患者,依陪护角色不同分为性伴陪护组(研究组)、非性伴陪护组(对照组).分别进行自我接纳问卷(SA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的测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性伴陪护患者SAQ总分[(41.37±6.98)分]及自我接纳因子[(20.56±4.87)分]和自我评价因子评分[(22.35±5.82)分]、MCMQ面对、回避因子评分[(21.80±4.07)分,(22.35±5.8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性伴陪护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而SAS及SDS评分和MCMQ的屈服冈子评分显著低于非性伴陪护患者.自我接纳评分与SAS、SDS及MCMQ屈服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与MCMQ面对、回避因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性伴陪护可以消除烧伤患者紧张情绪及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满足患者的亲情需求,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纳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病情.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ex chaperone on self-acceptance,anxiety,depression and coping strategy in stable phase extensive burn patients'.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ole of accompanies,the extensive burn patients in stable phase were divided into sex chaperone accompany groups(treatment group)and non-sex chaperone accompany group(control group).They were assessed by self-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and 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results are as follows:SAQ total score was(41.37±6.98),self-acceptance factor score was(20.56±4.87),self-evaluation factor score was(22.35±5.82),MCMQ facing factor score was(21.80±4.07),MCMQ avoiding factor score was(22.35±5.82).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i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or P<0.01);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scores of SAS,SDS,MCMQ yield facto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t those in the contorl group.The self-acceptance factor score appeared to b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AS score,SDS score and MCMQ yield factor score,while to b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MCMQ facing/avoiding factor score.Conclusion Sex chaperone'accompany can eliminate the extensive burn patients'tension and the effect of adverse psychological factors,and meet family love needs of patients,then improve the level of patient self-acceptance,reverse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and guide patients in a positive way to face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不良情绪、造口自护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5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造口适应情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及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13.45±4.82)h]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5.63±5.21)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85±5.24) h,(33.84±6.87) h,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P <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交往及总分[(171.83±25.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9.53±22.43)分,P < 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iles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患者造口应对能力,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汤治疗脾虚湿盛证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58例辨证为脾虚湿盛证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健脾解毒汤治疗组(30例)和阿维A胶囊对照组(28例),分别予以4w药物治疗,采用银屑病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法观察其临床疗效。问卷调查皮肤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并检测治疗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LQI评分在用药4w后均下降(P<0.05);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较正常组仍偏高。结论健脾解毒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皮损状况和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TNF-α水平调节免疫、改善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