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192Ir高剂量率腔内与敷贴后装近距离放疗配合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治疗Ⅱ、Ⅲ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123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颈癌患者,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敷贴近距离放疗配合外照射,首先全盆腔前-后野外照射,每次1.8~2 Gy,5次/周,盆腔平面中心剂量30~32 Gy/3~3.5周完成,然后盆腔中间挡铅3 cm,子宫旁剂量追加20~24 Gy/2.5~3周;同时采用近距离放疗,腔内18~24 Gy/3~4次/3~3.5周,敷贴12~18 Gy/2~3次/2~3周,总剂量30~42 Gy/5~6.5周(A点)。结果:123例随访均满5年,5年生存率为62.6%,Ⅱ、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8%和45.8%。RTOG/EROTC≥2级放射性直肠损伤22例,膀胱损伤8例;晚期放射性直肠、乙状结肠损伤40例,膀胱损伤为10例,直肠阴道瘘2例。结论: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敷贴后装近距离放疗配合体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疗效肯定,应用方便,晚期直肠损伤发生率稍高,但总体上放射性损伤可以接受,是安全的近距离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2.
盆腔外照加铱源腔内治疗宫颈癌1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全盆腔外照后加192Ir腔内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直肠膀胱的影响。方法:对135例首治宫颈癌患者采用先全盆腔外照3 000 cGy~4 000 cGy;然后行中央铅挡外照射1 600 cGy~2 000 cGy,并同时行腔内放疗:A点剂量500 cGy/次~700 cGy/次、2次/周,A点总剂量为2 800 cGy~3 600 cGy。结果:近期有效率为100%;1a3、a生存率分别为94.82%及85.53%;1 a及3 a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8.15%9、.86%;1 a及3 a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为2.96%、4.23%。结论:先全盆腔外照一定剂量后再加192Ir放射源腔内治疗宫颈癌具有很好的疗效。治疗方法得当可以减少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高剂量率^192Ir近距离治疗加体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生存率。方法:1993年5月至1997年5月,54例子宫颈癌采用高剂量率^192Ir近距离加体外照射治疗,其中I期2例,Ⅱ期29例,Ⅲ期21例,IV期2例。体外和腔内照射A点总量为65-85Gy,治疗时间6-8周。结果:本组总的1、3、4年生存率81.5%、68.5%、61.1%。Ⅰ、Ⅱ、Ⅲ、Ⅳ期4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5.9%、42.8%和0%。临床分期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是31.5%和11.1%。结论:宫颈癌的腔内与体外放射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仍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照射、体外照射配合腔内镭疗、体外照射配合192Ir高剂量率腔内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对1986年-1997年我院收治的接受放射治疗的463例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1%,47.1%,36.2%,25.7%.Ⅱ期、Ⅲ期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0.4% 28.8%和37.1%,26.4%.三种治疗方法比较3,5,10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存率随着期别的增加而下降。镭内照射加外照射优于192Ir高剂量率内照射加外照射和单纯外照射。  相似文献   

5.
林少民  王奋  陈显钊 《广东医学》2008,29(11):1811-1812
目的探讨盆腔外照射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不能手术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先用6MV-X线常规盆腔外照射,盆腔中心总剂量40~52Gy。然后观察组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2.5Gy/次,5次/周,DT20~30Gy。对照组行高剂量率192Ir腔内照射,6Gy/次,1次/周,DT18~30Gy。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CR PR)分别为91.1和88.9(P>0.05),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72.5、65.5和90.8、73.3、64.6(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化道反应Ⅱ级分别为4.4和20(P<0.05),阴道粘连狭窄分别为6.7和33.3(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6.7,较对照组的17.8低(P>0.05)。结论盆腔外照射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宫颈癌近期疗效与常规放疗相似,但减少近期放射反应和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宫颈癌腔内放疗时采用超分割的治疗模式,探讨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体外放疗+腔内放疗:体外照射采用西门子加速器6MV-X线,全盆腔前后2野等中心技术照射,DT=2Gy(/次·d),5次/周,总剂量DT:46-50Gy(/25次·5周),外照射全盆腔剂量DT=30Gy/15次时盆腔中央挡铅(中央遮挡铅块5HVL,4cm宽)并开始配合腔内近距离治疗,采用铱-192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Ⅱb,Ⅲ期A点4Gy/次,2次/d,两次间隔≥6h,每5d重复治疗1次,总计10次/5d,在3-4周内完成,A点剂量DT=40Gy。腔内照射当天不做体外照射。结果:近期有效率(CR+PR)Ⅱ期、Ⅲ期均为100%。1年生存率Ⅱ期100%(12/12),Ⅲ期95%(19/20)。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2.50%(4/32)和6.25%(2/32)。结论:该方法可行,近期疗效满意。HDR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应用足够的分割(包括次数及剂量)是提高疗效、减少晚期并发症的关键,但晚反应组织损伤、远期生存率尚有待进一步随访及评诂。  相似文献   

7.
赵永生  辛芳  尹卫东 《实用全科医学》2009,7(4):359-360,402
目的观察252锎(252Cf)中子腔内后装加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36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临床分期为Ⅱ、Ⅲ期的宫颈癌患者,其中Ⅱa期6例,Ⅱb期18例,Ⅲa期8例,Ⅲb期4例。252Cf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旁A点剂量为6—10Gy/次,1次/周,共4~6次,使宫旁A点累积剂量达30~42Gy。全盆腔外照射和中子后装同期进行,后装治疗当天不进行外照射,前后对穿野,1.8—2.0Gy/次,4次/周,外照射20—34Gy后,盆腔野中间挡铅4cm,使总剂量达到45~50GY,总疗程5—7周。结果36例患者均随访2年,2年局部控制率为97%,2年生存率为92%,其中Ⅱa期100%,Ⅱb期94%,Ⅲa期88%,Ⅲb期75%。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6%,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8%。结论252Cf中子腔内后装加外照射治疗宫颈癌,患者能较好耐受,同常规γ射线后装治疗比较,临床Ⅱ、Ⅲ期患者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52锎(252Cf)中子腔内后装加外照射治疗对老年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31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临床分期为Ⅱ、Ⅲ期的老年宫颈癌患者,其中Ⅱb期19例,Ⅲa期8例,Ⅲb期4例。252Cf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旁A点剂量为6~10Gy/次,1次/周,共4~6次,使宫旁A点累积剂量达30~42Gy。:全盆腔外照射和中子后装同期进行,后装治疗当天不进行外照射,前后对穿野,2.0Gv/次,4次/周,外照射24—34Gy后,盆腔野中间挡铅4em,使总剂量达到45~50Gy,总疗程5~7周。结果31例患者均随访2年,2年局部控制率为90%,2年生存率为87%,其中Ⅱb期89%,Ⅲa期88%,Ⅲb期75%。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3%,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6%。结论252锎中子近距离治疗宫颈癌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全盆加四野体外照射与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射治疗32例宫颈癌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应用192Ir后装治疗机和60CO对32例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疗,其中Ⅱ期15例,Ⅲ期17例.结果:Ⅱ、Ⅲ期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3.3%、58.8%,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9.4%和6.3%.结论:高剂量率192Ir后装腔内治疗加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盆腔复发是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配合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方法:行根治性放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46例,随机分为常规放疗加微波热疗组24例和常规放疗组22例。两组外照射总剂量DT:5~6周50 Gy/25次。外照射DT1:1周10 Gy/5次后,两组行腔内照射。常规放疗加微波热疗组内照射A点剂量为每周6 Gy/次;常规放疗组A点剂量为每周7 Gy/次。加微波热疗组先进行腔内照射后,行微波热疗。微波热疗次数同腔内近距离治疗,两组均为6~7次。结果:两组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微波热疗组为58.3%,常规放疗组为86.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热疗配合根治性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生存率无明显提高,但对降低中晚期宫颈癌病人的近、远期放射毒副反应作用较显著,微波热疗配合放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能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Radiotherapy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place of radio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oesophageal cancer. Many of these tumours are locally curable with radiotherapy. This is so particularly with the proliferative, poorly differentiated tumour. The upper and middle thirds of the oesophagus are the most suitable sites for attempted cure by radiotherapy; surgery is always the better method in the lower third.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再程放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食管癌放疗后复发行再程放疗的近期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1 997年 1月~2 0 0 3年 1 2月间收治的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行再程放疗的病人 42例 ,均为首程放疗结束后疗效达到基本痊愈或明显缓解者 ,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吞咽情况恶化等临床症状 ,经病理检查或X线检查确诊为复发 ,治疗方法采用60 Co体外等中心照射或前后对穿照射 ,每次 2Gy ,每周 5次 ,照射剂量不等 ,2 7.5Gy~ 70 .1 2Gy。结果 :进行X线检查客观评价 ,有效 5 9.5 2 % ,无变化 1 9.0 5 % ,恶化 2 1 .43%。相关因素分析 :近期疗效与年龄、病变部位、病变长度、梗阻程度、两次放疗间隔时间无显著关系 (P >0 .0 5 ) ,与放疗剂量关系显著 ,<5 0Gy组疗效最差 ,与≥ 5 0Gy的其余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5 0Gy~ 60Gy组与 >60Gy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再程放疗近期失败原因 :肿瘤无变化或病变进展 ,考虑与放疗剂量不足或肿瘤对放疗不敏感有关。进展者以溃疡发生率较高 ,且多发生于高龄病人。结论 :再程放疗是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较适宜的照射剂量为 ( 5 0Gy~ 60Gy) / 5W~ 6W ,放疗甲应警惕溃疡穿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廖宁  ;钱学珂 《循证医学》2014,14(3):157-159
1文献来源 Vaidya JS, Wenz F, Bulsara M, et al. Riskadapted targeted intraoperative radiotherapy versus whole-breast radi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5-year results for local control and overall survival from the TARGIT-A 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2014,383 (9917) :603-613.  相似文献   

15.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18.
放射治疗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放疗对肿瘤放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APAAP法(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检测细胞免疫功能;透影比浊法检测体液免疫功能。结果 放疗前、后,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放疗后,各检测指标进一步下降,且放疗前、后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体液免流功能指标,鼻咽癌患者表现为IgG升高,IgA、IgM下降,且IgG、IgA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乳腺癌,放疗后IgA、IgM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疗会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20.
回顾性地分析了 3 9例脑干肿瘤的单纯放疗组和手术后放疗组疗效 ,同时分析了 3 9例病例肿瘤放射吸收剂量(DT)为 4 5、5 0、5 5和 60Gy时的疗效 ,结果发现手术加术后放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组 ,照射剂量以 5 0~ 5 5Gy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