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11~1997-10,我们应用日本MISONOME-800mAX光机,配合临床经B起检查明确为中、重度肾积水或不适于行常规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以及由于尿路梗阻、常规静脉肾盂造影患侧尿路显影不满意者,行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并配合电视动态进行观察,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判定,获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0例中,男72例,女18例,年龄17~69岁.肾、输尿管结石刀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9例,肾结核3例,省下垂并肾积水2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1例,肾萎缩1例,盆腔脂肪过多症1例.2讨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输尿管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对重度肾积水患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从B超检查的患者中选取确诊为肾脏中度或者重度积水的患者37例,积水的肾脏共计40只。对37例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测定40只患肾的功能;并且同时进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最后比较这两种常用的肾功能的检查方法评价患肾的剩余功能的差异。结果①在接受检查的40只中重度肾积水的患肾中,有23只患肾静脉肾盂造影和核素肾动态显像均显示有残余功能,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结果 GFR为(26.32±2.65)mL/min;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的肾脏17只,其中9只核素肾动态显像显示患肾有残余功能,GFR结果为(13.36±3.66)mL/min;剩余8只患肾核素肾动态显像显示无功能。②静脉肾盂造影结果显示有功能的肾脏少于核素肾动态显像的结果显示有功能肾脏,显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影的检查方式用于评价中重度肾积水患肾剩余功能的方法较静脉肾盂造影评价中重度肾积水患肾剩余功能的方法更为灵敏,并且能准确的定量分析肾小球的滤过率。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45岁。因左腰部持续疼痛15天于1997年10月13日收住院。既往无血尿史,半年前查体B超报告“左肾积水”。因无自觉症状未做进一步检查。入院后查体:腹平软,肝脾未及,全腹未及明显压痛及包块。左肾区叩击痛,尿常规正常。行静脉肾盂造影,右肾盂肾盏显影正常,左肾未显影,遂行逆行性肾盂造影示:左肾盂肾盏显影:淡薄,轮廓不清。加大造影剂剂量,注入25%泛影钠10ml后,左肾盂肾盏显影清晰,呈极度扩张形如云朵(图1),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显示一约1cm×1cm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图2)透视下观察变换各种体位均无明显变化。X线诊断: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左肾盂积水。手术发现左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明显狭窄,只能  相似文献   

4.
静脉肾盂造影又称排泄性尿路造影,是临床上对发生在肾、输尿管及膀胱疾病的常规检查,特别是对肾脏分泌功能检验显得更为重要。1 一般资料我院1998年以前采用传统加压静脉肾盂造影病例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18~75岁,正常者8例,肾结石9例,肾积水7例,输尿管结石17例,肾囊肿2例,未显影2例,同时收集了自1998年以后采用电视监视下低张免压静脉肾造影病例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20~65岁。正常5例,肾结石8例,肾积水8例,输尿管结石27例,未显影1例。2 造影方法①肠道准备,检查前一中午开始严格的流质软食,至晚饭后将9g番泻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监视下辅以加压进行动态尿路造影术,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静脉肾盂造影的诊疗论据。方法采用腹部加压技术进行加压,人为造成输尿管梗阻,透视下观察76例尿路造影中双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显影情况,适时摄取双肾区及输尿造影片。结果 76例肾盂造影术,经临床验证,泌尿系结石48例,输尿管良性狭窄、梗阻2例,肾区及肾周肿瘤致肾盂、肾盏变形、受压移位4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单纯肾积水6例,其中合并肾积水及肾功下降显影延迟者分别24例和8例。正常14例。此方法能获得满意的显影效果。结论应用电视监视下进行加压造影术,均取得满意的诊断要求,既提高了造影质量和速度,又减少了摄片数量。此造影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11月至2005年3月,我院在88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pelv ic junction,UPJ)梗阻患者中,采用肾(盂)输尿管导管作支架、引流,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及方法本组88例中,男51例,女37例;年龄9~48岁,平均32岁。病变位于左侧47例,右侧30例,双侧11例。有腰腹部疼痛33例,腹部肿块9例,合并结石15例,发热8例,血尿16例,无症状体检发现7例。中度积水4例,重度积水47例,其余均为轻度积水。术前均行B超检查、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插管肾盂输尿管造影或肾穿刺造影或磁共振尿路成像(MR…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8O年~1998年间共收治肾盂恶性肿瘤72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72例,男58例,女14例,发病年龄21~73岁,平均57岁。左侧38例,右侧34例。二、临床症状血尿68例,腰痛24例,肿块7例,贫血26例,发热4例,尿路刺激症状8例。病程7天~11年,平均1年6个月。三、诊断68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提示肾盂肾盏破坏变形40例(588%),其中2例误诊为肾结核病变;肾盂肾盏不显影28例(41.2%)。56例行膀胱镜检查及逆行肾盂造影,发现患侧输尿管口喷血19例(33.9%)、膀胱肿瘤6例(10.7%),提…  相似文献   

8.
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所引起的重度肾积水,由于病程进展缓慢,症状隐蔽,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失去保留肾脏的手术治疗机会。目前在临床上对重度肾积水的手术时机及术后肾功能的恢复程度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以往对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的积水肾常诊断为“无功能肾”,而实际上有部分患者当梗阻解除后肾功能可全部或部分恢复。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用此办法治疗8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时,术前先置入输尿管导管与双J管的方法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成功率、手术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肾盂、肾盏结石27例,经皮肾镜手术前先经尿道置入F4~5输尿管导管与F4.7双J管,并留置导尿管,膀胱内灌注盐水,并夹闭导尿管,后改俯卧位做人工积水,常规经皮肾穿刺,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结果 27例病例中,2例因输尿管管腔狭窄,预先经尿道置入双J管失败,2例因结石与肾盂粘连严重无缝隙,双J管置入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对人工肾积水无明显影响,肾穿刺次数不同,但无1例穿刺失败。结论经皮肾镜术前,预先置入输尿管导管与双J管的方法,在肾盂、肾盏结石PCNL中,一次性双J管置入成功率高,双J管置入需要时间短,对人工肾积水制作影响不大,并不影响肾穿刺成功率,适应于各种肾结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近4年来收治的8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病人的资料进行了介绍,其中有2例是因意外原因而发现。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和膀胱镜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巨输尿管的重要检查方法。8例患者中,2例自觉症状轻,肾功能正常,IVP示肾显影良好,肾积水不严重者采用保守疗法,余6例行肾及输尿管切除或行输尿管裁剪整形、折叠后加leadbelter-Politano氏输尿管膀胱再移植术,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为先天性发育异常,临床甚为少见,我们自1996年~2000年共收治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9~42岁,平均27岁,均感右腰部酸胀或疼痛,伴有肉眼血尿6例,并发右肾结石2例。所有病例B超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静脉尿路造影检查(IUP)4例显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向中线呈“S”形移位,2例右肾不显影,2例右肾显影延迟,输尿管未显影,该4例采用逆行造影检查显示右输尿管向中线呈“S”形移位,该8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盂成型并肾折叠固定治疗巨大肾积水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采用肾盂成型并肾折叠固定治疗巨大肾积水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采用肾盂成型并肾折叠固定治疗巨大肾积水患者均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尿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经随访半年至1年采用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进行复查,手术治疗的患肾肾盂容积显著缩小,肾盏无膨出、扩张,吻合引流畅通,无积水发生,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通过肾盂成型并肾折叠固定治疗巨大肾积水,既能够治疗原发疾病,解除泌尿系梗阻,又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肾脏功能,促进了肾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肾形态及功能的早期恢复,防止了肾盂肾炎的发生及结石的再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近4年来收治的8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病人的资料进行了介绍,其中有2例是因意外原因而发现。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造影和膀胱镜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巨输尿管的重要检查方法。8例患者中,2例自觉症状轻,肾功能正常,IVP示肾显影良好,肾积水不严重者采用保守疗法,余6例行肾及输尿管切除或行输尿管裁剪整形、折叠后加leadbelter-Politano氏输尿管膀胱再移植术,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蒋荣江  张炜 《江苏医药》2001,27(7):538-538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 ,发病率为 1∶150 0。 1992年~ 1999年我院收治 5例 ,1989年~ 2 0 0 0年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 6例 ,现一并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3例。年龄 18~55岁 ,平均 39 6岁。右腰胀痛 9例 ,体检时B超发现右肾积水 2例 ,镜下血尿 5例 ,肉眼血尿 2例。B超检查 11例 ,均显示不同程度右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 11例IVP检查 ,其中 9例中度右肾积水 ,2例重度肾积水 ,输尿管上段均不同程度扩张 ,远端输尿管均显影不清。 11例均行右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 ,显示右输尿管移位于第 3、4腰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时摄影在直接数字化摄影(DR)静脉肾盂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2008年8月均经B超、CT检查或临床手术证实50例在直接数字化摄影(DR)静脉肾盂造影中常规时间里肾、输尿管显影不满意或未显影的患者进行延时摄影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延时摄影发现肾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32例(5例阴性结石),输尿管狭窄4例,肾结核2例,肾肿瘤2例。结论延时摄影在直接数字化摄影(DR)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影像显影效果及病变诊断率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主要症状有腰部酸胀,右肾绞痛,血尿等.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多可明确诊断.11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 随访1~10年,临床症状消失,右肾积水好转,输尿管通畅,肾功能正常.结论 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多能确诊,诊断困难时联合MRU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R(计算机X线摄影)静脉肾盂造影延时摄片在诊断尿路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东莞石碣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均经B超、CT检查或临床手术证实27例在CR静脉肾盂造影中常规时间里肾盂肾盏、输尿管显影不满意或不显影的患者进行延时摄片,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延时摄片诊断肾结石、输尿管结石22例,肾盂肾盏重复畸形1例,泌尿系结核2例,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1例,多发肾囊肿并肾功能丧失1例。结论 CR静脉肾盂造影延时摄片对明确尿路梗阻病例的病因、部位较常规造影有明显提高,并能给临床更清晰、直观的图像资料,延时摄片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5岁。因间断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2年,伴右腰痛1年,于1984年10月12日入院。体检:右肾区叩击痛,余无阳性发现。尿常规(-),血 BUN、Cr 正常。IVU(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左肾输尿管显影正常,右肾盂中等积水,右输尿管上段及中段上部充盈缺损。右侧逆行肾盂造影:输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我院100例静脉肾盂造影(IVP),男60例,女40例,年龄15~77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腰酸、腰胀,镜下血尿( )以上81例。 造影表现:造影片上结石为形状不一的密度均匀增高影,边缘清晰,如位于肾盂肾盏内可见充盈缺损区,参见附表。肾盂积水轻度表现为肾盂肾盏的轻度扩张,肾盏杯口仍然存在,若结石位于输尿管,可见与输尿管长轴走行基本一致的密度增高影,在结石的近  相似文献   

20.
周乙正  何涛 《贵州医药》2002,26(4):357-358
1990年以来 ,我科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 Hynes手术 )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 2 1例 2 5侧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5~ 37岁 ,平均 19 8岁。左侧 9例 ,右侧 7例 ,双侧 5例。 13例肾脏重度积水 ;1例一侧肾脏无功能 ,对侧肾积水。合并结石 7例。腰痛 17例 ,9例伴有腹部包块。 2 1例B超检查 ,示不同程度肾盂积水。IVU检查示肾积水 ,造影剂中止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连接部以下输尿管无造影剂充盈。 12例侧肾脏未显影 ,11例侧逆行造影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