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喘息发作性疾病与肺炎支原体病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住院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病原学检测结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尤其是喘息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2003~2007年呼吸道疾病患儿,查血MP-IgM抗体检测肺炎支原体,对检测标本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42份标本中,非喘息性疾病1524例,喘息性疾病718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232例,占标本例数的10.4%,其中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154例,占标本例数的21.5%,非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78例,占标本例数的5.2%;而且喘息性疾病患儿MP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结论 MP可能是2003~2007年南阳市喘息性疾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且具有年龄和病种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2.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总称,近年来,患病率明显增加,为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我科于2002年3月-2003年9月对住院的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了支原体检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实  王灵  吴少皎  曾霞 《海南医学》2011,22(10):14-15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对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迪尔肺功能测定系统分别对9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发作期、缓解期和48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肺功能测定及临床分析。结果喘息性疾病患儿发作期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FEF25、FEF50、均明显低于预计值,气道阻抗RINT值明显增高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P〈0.05,说明喘息性疾病患儿存在气道高反应和气流受限,肺功能减损程度与病情及病程一致。结论儿童肺功能检测客观而重复性强,与临床相关性好,动态观察可早期识别喘息性疾病并发现哮喘,有利于早期干预及时治疗,特别对年幼儿哮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潮气肺功能测定在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喘息儿与哮喘预测指数阴性喘息患儿不同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在2~3岁同期住院患儿,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喘息患儿40例,哮喘预测指数阴性喘息患儿40例,正常幼儿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潮气肺功能测定,然后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雾化吸入15分钟后再次进行潮气肺功能检查。结果 (1)哮喘预测指数阳性患儿、哮喘预测指数阴性喘息患儿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TPTEF/Te、VPTEF/Ve明显降低,流速-容量曲线环呼气降支明显凹陷。(2)哮喘预测指数阳性患儿与哮喘预测指数阴性患儿比较,未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时TPTEF/Te、VPTEF/Ve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TPTEF/Te、VPTEF/Ve改变明显,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增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数意义。结论 (1)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可以应用于喘息性疾病诊断;(2)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可以提高婴幼儿哮喘患儿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以及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对同期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并收集特异性体质的表现及家族史,对有喘息症状的部分患儿进行随访。结果:喘息组患儿以上3种病原体感染率高于非喘息组;89例喘息患儿随访中,有68.91%的患儿转为哮喘,这部分患儿的特异性体质表现及家族史经统计分析与发病密切相关。结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但是否发展为哮喘主要与特异性体质及家族史有关。  相似文献   

6.
吕佳守 《西部医学》2020,51(1):65-66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总IgE)在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55例为哮喘组,支气管肺炎患儿55例为肺炎组,并选取同一时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5例为健康组,收集3组儿童的一般资料;比较健康组儿童与哮喘组患儿的FeNO、EOS及血清总IgE 的水平差异;对比肺炎组患儿与喘息组患儿的FeNO、EOS及血清总IgE的水平差异;对比3组儿童的各项肺功能指标。 结果 哮喘组患儿FeNO、EOS及血清总IgE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哮喘组患儿的FeNO、EOS及血清总IgE指标均显著高于肺炎组患儿(P<0.05);3组儿童的呼吸通气量(Vt)、呼吸频率(RR)、呼吸量/容积E(VPTEF/V)、达峰时间比(TPTEF/T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eNO、EOS及IgE在诊断及鉴别儿童支气管哮喘时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3项指标在喘息性疾病患儿中都显著升高,临床相关医护可根据以上三项指标给予患儿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袁娜 《浙江医学》2005,27(8):607-608
儿童喘息性疾病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哮喘.表现为喘息的儿童肺结核因易被误诊为喘息性疾病而盲目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治疗延误和不良预后.为减少此类疾病的误诊和误治,现将本院1996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10例被误诊为喘息性疾病的肺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佐  王昊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19-1119,1145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后喘息发作的预防方法。方法收集儿科住院的0~2岁的喘息性疾病患儿186例,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对其中87例加用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时间为7~12d;其余99例患儿为对照组。观察1年内2组患儿喘息、咳嗽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在1年内的喘息、咳嗽发生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疗程吸入布地奈德悬液可减少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后喘息、咳嗽的发作,对降低哮喘发病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谭杰  覃敏  庞夏玲  张晓菲  冯燕华  杨晓祥  黄丽莲 《浙江医学》2019,41(24):2616-2618,2626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LPR)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住院和门诊的喘息性疾病患儿60例(观察组)及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对照组),采用美国Dx-pH检测系统进行检查。记录两组站立及卧位时Ryan指数、LPR发生率。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观察组抽取LPR患儿5例(A亚组)予以多潘立酮治疗;5例(B亚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5例(C亚组)予以常规治疗,2个月后评估3个亚组喘息性疾病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站立时Ryan指数、LPR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卧位时Rya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喘息性疾病治疗有效率A亚组>B亚组>C亚组。结论LPR的发生与小儿喘息性疾病有密切相关性,以气道酸性反流较为常见,且多发生于站立位。对LPR患儿予以有效的抗LPR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LPR及喘息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EMS [环境管理(environment management,E)、用药指导(medicine direction,M)与自我监测(self monitoring,S)]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学龄前喘息性疾病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7例0~6岁喘息性疾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其中失访3例,最终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基于EMS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电话随访。2组患儿出院后1、3、6个月随访评估儿童呼吸和哮喘测试(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 Control in Kids,TRACK)结果、喘息复发情况;出院后6个月随访采用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评分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eport Scale for Asthma,MARS-A)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估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2组患儿人口学特征及临床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组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0例,另选择同期正常对照组健康儿童30例,比较正常对照组及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hs-CRP、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3.126、7.835,P<0.05),经治疗3个月后,支气管哮喘患儿hs-CRP、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6.937,P<0.05).且治疗后的支气管哮喘患儿hs-CRP、IL-10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7、0.375,P> 0.05).结论 通过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hs-CRP和IL-10的变化,有利于了解哮喘患儿的病情变化、判断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儿童和哮喘儿童血清25-OHD水平是否存在差异,观察哮喘儿童经维生素D,干预治疗后发作次数及肺功能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3~10岁健康儿童和支气管哮喘患儿各100例,哮喘儿童在3、6、9、12月份的缓解期各采集1次静脉血,健康儿童也在同期各采集1次静脉血测定25-OHD,比较支气管哮喘患儿在缓解期和健康儿童25-OHD的水平;另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和对照2组各50例,干预组在哮喘GINA方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3 800IU·d-1辅助治疗6个月,监测2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25-OHD的水平和全年哮喘发作次数及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4个月缓解期血清25-OHD水平均低于同期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哮喘患儿的25-OHD水平在急性发作期均明显低于缓解期(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补充维生素D3治疗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哮喘儿童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维生素D3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37例哮喘患者分为有夜间症状组(NA组)和无夜间症状组(NNA组),根据控制情况分为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33例COPD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轻-中度组与重-极重度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分别测定上午8时与下午4时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上午8时皮质醇水平哮喘组较COPD组显著下降,NA组较NNA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1和〈0.01);未控制组与部分控制组、重-极重度组COPD患者与轻-中度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午4时皮质醇水平除NA组较NN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哮喘组与COPD、未控制组与部分控制组、重-极重度组与轻-中度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患者上午8时平均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下午4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患者上午8时与下午4时的平均皮质醇水平接近甚至倒置。结论哮喘患者较COPD患者可能存在更明显的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和昼夜节律的紊乱,哮喘夜间症状的发生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6例哮喘、27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以及20例正常人血清Eotaxin的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Eotaxin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持续期组(P〈0.05)以及其余三组(P〈0.01),哮喘慢性持续期组显著高于COPD组(P〈O.05)及健康对照组(P〈O.01),但与缓解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缓解期组、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otaxin可能通过对过敏性炎性细胞的激活和从血中向支气管粘膜浸润过程的调控,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尤其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哮喘组血清Eotaxin水平与COPD比较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聚肌胞滴鼻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哮喘患儿22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112例,B组(药物组)114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处理的基础上,B组连用0.1%聚肌胞滴鼻剂9个月,在相等时间段内记录两组哮喘发作次数,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每次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时间,计算并比较两组各分数,判断其近、远期疗效。结果B组比A组在近、远期疗效中平均哮喘分数及次数分数、症状分数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平均病程分数在近期疗效中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远期疗效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0.1%聚肌胞滴鼻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近远期疗效确切,可使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每次发作症状减轻、病程缩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和瘦素在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浆中的水平变化以及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法对108例支气管哮喘和60例正常儿童血浆NPY和瘦素进行了检测。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浆NPY及瘦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哮喘缓解期瘦素和NPY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NPY与瘦素水平之间有轻度相关关系(r=0.65,P〈0.05)。结论NPY和瘦素在血浆中的升高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且与哮喘病情严重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袁林  王姝 《海南医学》2014,25(6):847-849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病毒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60例病毒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和40例恢复期患儿以及40例健康儿童血清Eotaxin水平,比较三组儿童的血清Eotaxin水平,分析病毒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反复发作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急性期血清Eotaxin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血清Eotaxin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有20例患儿喘息反复发作,其血清Eotaxin水平为(139.45±41.631pg/ml。有特应质性疾病史、家族遗传史和体重肥胖患儿血清Eotaxin水平显著高于无特应质性疾病史、家族遗传史和体重正常患儿,组间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otaxin在病毒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参与了喘息复发和其他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易喘息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半胱氨酰白三烯(Cys LTs)受体拈抗剂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2年1月收治人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吸氧、平喘、抗炎、抗感染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选择性CysLTs受体拈抗剂孟鲁司特片4~5mg/,每天1次口服,3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进行白细胞介素4(IL-)和γ-扰素(IFN-γ)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患儿经选择性Cys LTs受体拮抗剂治疗后,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均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5、4.16、3.26,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t=3.18、3.47、2.64,均P〈0.05)。两组治疗后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2.92、3.02,均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行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CysLTs受体拮抗剂可明显提高哮喘患儿IFN-γ和IL-4水平,尤以前者为著,在促进Th细胞成熟的同时上调Th1功能,改善哮喘患儿Th1/Th2功能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哮喘人群的超重对肺功能、哮喘控制水平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体质量正常和超重(BMI≥24 kg/m2并且<28 kg/m2)2组,测定所有对象的BMI、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含量,开始规范治疗后哮喘患者记录哮喘日记,按照GINA指南进行ACT(哮喘控制测试表)评分.结果:超重组的1称钟用力呼气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较体质量正常组显著降低,同时气道阻力显著增高(P值均<0.05).两组中哮喘控制良好(ACT≥20)的患者人数与控制不佳(ACT<20)的患者人数相比后,超重组的比值显著低于正常体质量组(0.92:1.86,P<O.05).两组的FENO含量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天津地区哮喘人群中,超重可影响肺功能(主要表现在肺通气功能)及导致哮喘控制不佳,但并不引起FENO含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练世刚 《四川医学》2010,31(10):1497-1498
目的探讨地震前后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地震后3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分析,并与地震前22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对比。结果地震后急性肺动脉栓塞住院患者增多,与地震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地震伤与外伤患者尤为突出(P〈0.05)。其余基础疾病(慢性肺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高血压、骨折、肿瘤、脑梗死、心肌梗死、妊娠分娩、上消化道出血、吸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震后急性肺动脉栓塞住院患者增多,可能与地震伤与外伤患者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