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脑梗死患者82例,40例发病24h后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2例发病6h内治疗患者为超早期治疗组,其中22例发病3h内治疗患者为超早期甲组,20例发病3h后治疗患者为超早期乙组,对比三组临床疗效。超早期甲组与乙组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间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与超早期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超早期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尽量在发病后6h内展开超早期治疗,从而实现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康复锻炼时间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2004年6月,我们对34例急性脑梗死患在时间窗24h内进行有效、及时、个体化超早期康复锻炼,效果满意,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康复锻炼时间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5月~2004年6月,我们对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时间窗24h内进行有效、及时、个体化超早期康复锻炼,效果满意,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对急性脑梗死超时间窗溶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超过溶栓治疗时间窗的病人 ,作静脉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的初步探讨。方法 将 9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用国产尿激酶 ,联合甘露醇、葡萄糖 -胰岛素 -钾溶液、尼莫地平作为脑保护剂。溶栓组的病人 ,根据其能够得到溶栓治疗的时间 ,再分为时间窗内溶栓组 (6小时以内 )和超时间窗溶栓组 (12~ 2 4小时 ) ,对其疗效和安全性作对比观察。结果 超时溶栓组起效时间中位数 6小时 ,低于溶栓组 ,高于对照组 (10天 ) ;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低于溶栓组 ;恶化率与溶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无严重副作用。治疗后脑CT扫描梗死面积大于溶栓组 ,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在联合应用脑保护剂 ,注意治疗时间窗个体化前提下 ,适当延长溶栓治疗时间窗的超时溶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r-tPA动脉溶栓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T灌注指导下r-tPA动脉溶栓治疗6~9h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前瞻对照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将63例发病6~9h内CT灌注成像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A组给予r-tPA动脉接触溶栓,B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等治疗.各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和7d行NIHSS评分,90 d行mRS及BI评分以评定临床预后;A组患者术前、术后行脑血管DSA检查,判定闭塞血管再通情况;两组患者24 h内均复查颅脑CT,观察是否合并脑出血.结果 A组30例,B组33例;治疗前后比较,NIHSS评分差异24 h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时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A组较B组在治疗后24 h、7d时NIHS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后90 d良好预后者A组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溶栓治疗后成功再通20例(66.67%),24h内有2例并发脑出血,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指导下r-tPA动脉溶栓是治疗6~9h时间窗内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急诊超时间窗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急诊超时间窗(4.5~9.0 h)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rt-PA溶栓组(B组),各组按静脉干预时间再分为<4.5 h亚组及4.5~9.0 h亚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和常规治疗.治疗前急诊行头颅CT和多模式MRI检查,治疗后24 h复查头颅CT,分别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进行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B组两个亚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A组亚组(P<0.05),且B组两个亚组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B组<4.5 h亚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B组4.5~9.0 h亚组(P<0.05);各组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急诊<4.5 h静脉应用rt-PA溶栓疗效确切,多模式MRI指导下急诊超时间窗(4.5~9.0 h)静脉溶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塞早期治疗“时间窗”的探讨王宇航徐继跃张善亮王琦缺血性半影区(Ischemicpenumbra,IP)是指脑梗塞后围绕在梗塞中心周围的缺血性脑组织,其中电活动中止,但保持正常的离子平衡和结构上的完整。假如再适当增加局部脑血流(rCBF),至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时间窗”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发病6h内开始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设为超治疗组,其中49例发病3h内开始治疗者为超早期治疗组A组,31例发病3h后开始治疗者为超早期治疗组B组。76例发病24h后开始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开始愈早,显效率愈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时间窗”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发病6h内开始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设为超早期治疗组,其中49例发病3h内开始治疗者为超早期治疗组A组,31例发病3h后开始治疗者为超早期治疗组B组。76例发病24h后开始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开始愈早,显效率愈高。超早期治疗组中A组显效率达到837%,较对照组之553%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078,P<001);超早期治疗组B组显效率为774%,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457,P<005)。A、B组相比,A组疗效更好,但差异尚未达到显著性(χ2=045,P>005)。治疗后超早期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123±52,对照组减少87±60,超早期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t=3996,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尽可能在6h内(ultraearly,超早期)进行,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中国疗养医学》2017,(9)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中风科2010-04—2016-06收治确诊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时间窗(发病3 h以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行超时间窗(发病3~9 h)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14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临床疗效、Bathel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筛选患者情况下,通过适当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运用rt-PA治疗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中认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3~9 h静脉溶栓仍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压氧在不同时间窗治疗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A组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开始高压氧治疗,B组患者在发病后24~72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C组患者在发病后72h。7d内进行高压氧治疗,D组患者未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在治疗后第14,28及90天时,发现4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A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B、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C、D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治疗时间窗对首次发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疗效具有重要影响,开始治疗时间越早则疗效越佳,以发病后24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疗效最佳,24—72h内干预则疗效次之,超过72h则无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尿激酶(UK)对急性脑梗死(发病6小时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溶栓组(54例)先予UK 150万U静脉滴注,随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7例)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DS)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溶栓后NDS迅速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溶栓组基本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溶栓后患者凝血功能下降明显(P<0.01),6例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无1例发生脑出血. 结论 UK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且相对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胡荣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5(23):59
目的探讨从发病至超早期功能锻炼开始时间窗与预后的关系 . 方法观察组发病 24 h内采取被动与主动相结合功能锻炼 ; 对照组发病 24 h后采取常规功能锻炼 . 进行观察比较 . 结果两组功能锻炼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P<0.01), 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 结论急性脑卒中在超早期 < 24 h时间窗内进行功能锻炼对疾病的预后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卒中超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从发病至超早期功能锻炼开始时间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组发病24h内采取被动与主动相结合功能锻炼;对照组发病24h后采取常规功能锻炼,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功能锻炼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卒中在超早期<24h时间窗内进行功能锻炼对疾病的预后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志勤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0):1394-1395
我科从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采用超早期(脑梗死发病在6h以内)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8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超早期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以UK50—8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内,30min内滴完。同时加用碟脉灵20ml加入5%GNS250ml静滴,1次/d,连用10天。对照组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两组同时加用脑保护剂FDP10g,静滴,1次/d,25%硫酸镁100ml加入能量合剂静滴。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15例,UK用量平均为65万u,溶栓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显著。未出现脑出血和死亡病例。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配合中药碟脉灵静滴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尿激酶(UK)对超早期脑梗死(发病6h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85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给予UK 150万U,在30~40min内静滴,随后的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法。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2h、6h、24h、2周、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随访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1)治疗后2h、6h、24h、2周、4周时,溶栓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2)治疗后4周末溶栓组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48.9%和82.2%,高于对照组的15%和50%(P<0.01、<0.05);(3)随访6个月,溶栓组ADL_(1,2)占64.2%,ADL_(4,5)4.8%,与对照组的30.6%、27.8%比较差异呈极其显著性和显著性(P<0.01、<0.05);(4)脑实质出血死亡率溶栓组的2%,对照组无一例死于脑实质出血。结论UK用于超早期脑梗死的治疗比常规治疗起效快、效果好,致残率低,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早期治疗预后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抗抑郁药物干预组(干预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非抗抑郁药物组(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不同时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生活能力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结果治疗后14d及3,6个月,2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均逐渐减低,MBI评分逐渐增加,干预组HAMD评分、NIHSS评分减降低程度及MBI评分增高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梗死灶面积、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灶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