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云南鼠疫流行态势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省鼠疫流行历史悠久,据考证在公元前就有发生,公元1108年就有人间鼠疫流行,此后的652年间有16次“大疫”不能排除鼠疫,从1772~1955年鼠疫连年流行,疫情较重,解放后全面开展了鼠疫防治工作,疫情得到了控制,70年代发现了野鼠鼠疫疫源地,80年代家鼠鼠疫又复燃。1 家、野鼠鼠疫目前流行态势1.1 野鼠鼠疫疫源地 1974年在剑川山区检出鼠疫F_1抗体,1975年在查源中,由1只自死小林姬鼠检出1株甘油阳性鼠疫菌株,从而发现我省有野鼠鼠疫疫源地的存在。十几年来先后发现染疫动物有20多种,检出率最高的是大绒鼠和齐氏姬鼠,分别占动物检出菌株的  相似文献   

2.
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是我国新近发现的第11类鼠疫自然疫源地,石渠县是四川省唯一被确定为国家级鼠疫监测点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3.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野生啮齿动物寄生的蚤类、捕食或污染的土壤在啮齿动物和其他动物间传播,病原体为鼠疫菌,同时也可以感染人类,鼠疫不依赖人类及其活动而存在于自然疫源地中[1].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发现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疫情呈上升趋势.我国鼠疫的现状也同世界各地一样,新的鼠疫疫源地不断被发现.动物间和人间鼠疫疫情正在进一步扩大.现将世界人间鼠疫50年疫情态势和中国鼠疫疫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建平县鼠疫自然疫源地东、西、北三面与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疫源地相邻 ,为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于 1 94 7~ 1 94 9年发生人间鼠疫流行 ,1 95 0~ 1 95 2年 2次于野外啮齿动物体内检出鼠疫菌 ,但其后再没发生动物鼠疫及人间鼠疫流行。 5 0多年来 ,对疫区的主要宿主达乌尔黄鼠进行了大量的药物捕杀 ,平均密度降低为 0 .1只 /hm2 。自 1 979年开展鼠疫监测以来 ,共剖检黄鼠累计达 1 82 5 0余只 ,经病原学与血清学检验 1 782 0只 ,结果均为阴性 ,此外 ,检昆虫 4 82 90只 ,亦未发现鼠疫菌。可是 ,是否可以判定建平县疫源地已经净化 …  相似文献   

5.
鼠疫自然疫源地是在鼠疫流行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本文就鼠疫疫源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目的是更好的研究新发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认识其鼠疫生态系统要素及其特征,指导预防和控制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动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自然染疫动物及其寄生蚤种类、构成,以探讨其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地位和保菌作用。方法 统计分析本所1953~2003年间有关鼠疫监测资料。结果 疫源地共判定染疫动物6种,其中狭颅田鼠是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首次记录的疫鼠种类。结论 长爪沙鼠是该疫源地内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每次鼠疫流行是以长爪沙鼠为主要染疫动物的沙鼠型鼠疫,其他动物参与流行,对动物鼠疫的保存延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肃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疫情流行状态,提出改进措施,预防和控制人间疫情的发生。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2001~2010年甘肃省鼠疫疫源地人间疫情和动物间疫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人间疫情均发生在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高山草原旱獭疫源地,均由主动接触旱獭等染疫动物引起,祁连山中西段—阿尔金山疫源地旱獭密度比较稳定,年际变化不大;在动物鼠疫已间歇多年的夏河、天祝,旱獭密度较高,而鼠疫动物病持续流行的肃南、肃北和阿克赛等地,旱獭密度却处于相对低的水平;10年间总体黄鼠密度明显呈逐年单边下降趋势,共分离鼠疫菌453株,其中动物检菌327株、媒介材料检菌123株、人分离鼠疫菌3株;IHA检测发现阳性数435份,阳性率3.08%;RIHA检验阳性数62份,阳性率4.71%。结论甘肃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疫情流行状态与鼠疫监测技术落后、疫源地时空变化特征、旱獭猎捕外运、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疫情的有效控制需要改进鼠疫监测技术、加强鼠疫自然疫源地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促进立法,加大旱獭猎捕外运打击力度、完善鼠疫健康教育核心内容,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的经济、有效、可行的鼠疫健康教育模式,开展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大型工程项目的鼠疫卫生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平川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属于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自1977年从阿拉善黄鼠和阿巴盖新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菌而被判定为疫源地以来,始终将严防发生人间鼠疫放在鼠疫防治工作的首位,坚持“三报、三不”制度,经过20多年的科学监测和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本区疫源地的自然景观、宿主动物、传播媒介动物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锡林浩特市境内鼠疫自然疫源地现状,主要宿主动物种群的变化;了解啮齿动物及蚤类种群变化趋势,为科学防治及监测提供依据。方法自2001年至2010年,对锡林浩特市鼠疫疫源地内的主要宿主、传播媒介、病原体等进行系统监测,并对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锡林浩特市境内共发现啮齿动物12种,其中布氏田鼠占40.92%;长爪沙鼠占40.72%。2005年及2010年判定的鼠疫菌,菌型为鄂尔多斯高原型,2008年判定的鼠疫菌,菌型为锡林郭勒高原型。结论锡林浩特鼠疫自然疫源地已由单宿主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逐渐演变成布氏田鼠与长爪沙鼠并存的双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鼠疫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地处京津周围特殊地理位置 ,同时又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 ,故做好鼠疫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做好鼠疫防治工作 ,就必须掌握鼠疫发生和流行的因素 ,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治对策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对毗邻省区制订鼠疫防治对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1 鼠疫自然疫源地及鼠疫流行概况河北省北部被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和内蒙古高原长抓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包围。康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和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交错地带 ,面积约 10 0 0 km2 ,主要宿主动物为长爪…  相似文献   

11.
甘肃有3块2类鼠疫自然疫源地,即祁连山-阿尔金山高山草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甘南高寒草甸草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陇中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10个县(区)96个乡(镇),面积达80198.72km^2,截至2010年共分离鼠疫菌1671株,  相似文献   

12.
会宁鼠疫自然疫源地是甘宁黄土高原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为该疫源地的西部边缘区,疫源地面积37000hm~2,占整个疫源面积的12.91%。分布在刘寨、新原、土高山、草滩、八里、河畔、平头川、汉岔、桃花山等9个乡,45个村,人口约11万。自1962年刘寨黑窑洞暴发人间鼠疫流行后,1963年从主要宿主动物黄鼠及主要媒介动物黄鼠蚤蒙古亚种、阿巴盖新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菌,证实为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3.
1969年在灵武县首次分离出鼠疫菌后,证实了宁夏长爪沙土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该疫源地动物鼠疫“静息”10年后再次暴发流行。本实验采用分子生物学质粒图谱分析方法,对宁夏沙土鼠疫源地鼠疫菌的流行特性进行比较,现将历年来分离的鼠疫菌毒力及相关质粒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鼠疫菌株生化性状及地理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我国现有11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2 370株鼠疫菌酵解麦芽糖、鼠李糖、蜜二糖、阿胶糖、甘油及脱氮反应的变化。结果 根据测定结果,与地理分布生物群落联系起来,可将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分为新的17个生化型: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定名为川青高原型,新疆准噶尔盆地大沙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定名为准噶尔型,云南省玉龙县大绒鼠、齐氏姬鼠分离暂定名为玉龙型。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生化性状较为复杂,含5种类型生化型,其中藏南地区1983年后新增加了27个疫源县,本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型菌株不仅只分部在藏北高原,在藏南地区已有分布,且岗底斯山型菌株原来只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仲巴、普兰,现已延伸到藏南地区。还发现一些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有交串现象,如云南省家、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结论 中国鼠疫菌对糖酵解特性较稳定,鼠疫菌生化型在各疫源地呈明显的地区性分布,与主要宿主、地理气候条件、植被等密切相关,分为17个生化型。  相似文献   

15.
新疆精河县位于天山西部北坡中段准葛尔盆地南缘,地处312国道旁,精河南山鼠疫自然疫源地,1956年被证实为典型的长尾黄鼠—灰旱獭双宿主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面积600㎞^2,历史上曾发生过2次人间鼠疫,死亡多人。该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比较猛烈,为了进一步掌握该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动态,2009年5月7日~9月20日,精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格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对南山鼠疫疫源地开展了鼠疫监测防治工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史书文等(1983)研究证明,中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中大多数生态型鼠疫菌可产生PstI但对PstI不敏感,仅在锡林格勒高原疫源地分离出的鼠疫菌能产生PstI且对PstI敏感,这也是锡林格勒高原布氏田鼠型菌株的一项重要特征。四川省石渠县及青海省称多县于1997年和2001年相继被发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李敏等对该疫源地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鼠疫杆菌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为青海  相似文献   

17.
世界鼠疫态势及流行特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传染病。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发现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世界鼠疫疫情也呈上升趋势,现将1980-1999年世界鼠疫疫情态势和2000年我国鼠疫流行状况及其流行特点概要叙述如下。1 世界鼠疫态势1.1 世界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 世界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三大洲的49个国家。1.1.1 亚洲 中国、蒙古、越南、缅甸、老挝、印度、尼泊尔、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也门、巴基斯坦、阿富汗、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  相似文献   

18.
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在云南鼠疫监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云南鼠疫流行历史较久,家、野两型疫源地并存,疫区范围广,5O年代全省鼠疫得到基本控制。但是从1973年起,全省先后有46个县(市)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其中22个县(市)涉及到人间,共发生 鼠疫患者273例。面对云南鼠疫疫情发展的严峻态势,从1985年开始本省应用高度敏感和特异的RIP进行鼠疫监测和查源,现将1985~1998年RIP应用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云南鼠疫耶尔森菌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来自云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155株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了解鼠疫菌的进化规律。方法根据22个差异区段(differentregions,DFR)设计引物,PCR扩增鼠疫菌的每个DFR。结果滇西山地闽广沿海居民区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37株鼠疫菌的基因型均为9型。滇西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18株鼠疫菌,有10株菌为7型,8株菌为9型。结论滇西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的基因型为7型和9型,而滇闽广沿海居民区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的基因型主要为9型。两疫源地鼠疫菌在遗传关系上有亲缘性,后者可能由前者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20.
美国自1900年在旧金山发现鼠疫感染者以来,人间鼠疫和鼠疫自然疫源地从最初太平洋沿岸的加州局部范围不断向中东部扩展,至今已有13个州发现人间鼠疫病例,动物间疫情范围已扩展至中西部的17个州,疫源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3%,美国现在是世界上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