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采用HSF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热休克因子1及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在慢性心理应激中对工作记忆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基因野生型小鼠(HSF1+/+)和热休克因子1基因敲除小鼠(HSF1-/-)暴露于2个月的慢性心理应激,部分小鼠在暴露于心理应激前给予热休克预处理,2个月后采用T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工作记忆,western blots检测和比较HSP72,HSP25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对各组小鼠T迷宫转换正确数和HSP72,HSP25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HSF1基因野生型小鼠中,慢性心理应激对T迷宫转换正确数(8.90±0.46)次与对照组(9.58±0.48)次没有明显影响(F(1,65)=0.23,P>0.05),HSF1基因敲除小鼠中,慢性心理应激引起T迷宫转换正确数(4.00±0.26)次明显低于对照组(7.33±0.43)次,F(1,65)=32.39,P<0.05).同时野生型小鼠心理应激后海马组织中HSP72表达(1.35±0.11),HSP25表达(1.05±0.03)明显高于HSF1基因敲除小鼠(0.23±0.03),(0.26±0.02),均P<0.05).热应激也诱导HSP72(1.71±0.05),HSP25(1.33±0.05)表达增加,明显高于HSF1基因敲除小鼠[(0.26±0.03),(0.23±0.08),均P<0.05],但未发现热应激预处理对T迷宫转换正确数有影响(F(1,65)=0.32,P>0.05).结论 HSF1以及慢性心理应激诱导的HSP72,HSP25表达,在慢性心理应激中对工作记忆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诱导型热休克蛋白在对小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晓霞  肖献忠 《湖南医学》2001,18(4):241-243
目的:采用HSF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诱导型热休克蛋白(HSP)对小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的保护作用。方法:野生型及HSF1基因敲除小鼠经钳夹左右两肾肾蒂30min以阻断肾动脉血流,松开钳夹24h后聚血测定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浓度;部分动物于肾缺血-再灌注前24h进行热休克处理(肛温42℃,15min)以诱导各种HSP的表达。结果:肾缺血-再灌注导致BUN及血清肌酐浓度明显升高,HSF1基因敲除导致二者上升更加明显。热休克预处理使野生型及杂合子小鼠肾中HSP70,HSP90α及HSP25表达明显升高,并明显减轻了因-再灌注所致BUN及血清肌酐浓度的升高。HSF1基因敲除废除了热休克所致的HSP诱导表达及其对缺血性急性肾衰的保护作用。结论:诱导型HSP在保护缺血所致的小鼠急性肾衰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热休克蛋白核转录因子1(HSF1)对小鼠心肌组成型αB晶体蛋白(αB-Crystallin,αBC)表达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组成型αBC在HSF1基因野生型(hsf1+/+)和HSF1基因敲除型(hsf1-/-)小鼠心肌中的表达.结果:αBC在hsf1-/-和hsf1+/+小鼠心肌表达量分别为68.42±4.16和100.00±7.58(心肌可溶性组分,P<0.05),20.35±1.01和37.55±1.91(心肌不可溶性组分,P<0.05);免疫组化显示αBC在hsf1-/-心肌细胞内的表达信号较hsf1+/+明显减弱.结论:HSF1基因是介导组成型αBC基因表达重要的、但不是惟一的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cDNA芯片从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基因敲除小鼠心肌组织中筛选热休克反应受HSF1调控的靶基因。方法:用cDNA芯片检测热休克反应(42℃ 15 min,恢复3 h)中HSF1 / 小鼠心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以HSF1+/+小鼠为对照);用RT PCR对cDNA芯片筛选结果进行验证;对差异表达的已命名基因进行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分析。结果:共筛选到差异表达基因1 142个;其中在HSF1 / 小鼠心肌中表达下调的基因为398个,已命名基因为173个;在HSF1 / 小鼠心肌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为641个,已命名基因为235个。在HSF1 / 小鼠心肌中表达下调2.5倍的已命名基因中,有5个基因启动子区含有热休克元件(HSE);在HSF1 / 小鼠心肌中表达上调2.5倍的已命名基因中,有6个基因启动子区含有HSE。结论:在热休克反应中,HSF1可对多个基因的表达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HSF1调控的炎症相关基因的筛选及SOCS3基因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筛选热休克因子1(HSF1)调控的炎症相关基因,初步探讨HSF1对下游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HSF1基因敲除小鼠,制备内毒素腹腔注射以及热休克反应后再给予内毒素腹腔注射的内毒素血症模型,分别抽提HSF1缺失突变纯合子和HSF1野生型小鼠肺组织总RNA,用微阵列进行筛选;用转录元件搜索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区;选取启动子区含有热休克元件的基因: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子3(SOCS3),采用热休克反应(HSR)和HSF1过表达的RAW264,7巨噬细胞给予内毒素刺激,抽提总RNA进行RT—PCR,Northern印迹实验,观察HSR和HSF1过表达对内毒素诱导的SOCS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用微阵列的方法筛选到HSF1可能抑制表达的炎症介质基因15个,其中9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含有热休克元件;HSF1可能促进表达的炎症介质基因11个,其中8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含有热休克元件;HSR和HSF1过表达可明显抑制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内毒素诱导的SOCS3mRNA的表达。结论:HSF1可抑制炎症介质SOCS3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SF2通过促进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 HSP) 的表达对肺癌发生以及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癌旁组织, 构建过表达HSF2真核载体 (p IRES2-EGFP-HSF2) , 分别转染BEAS-2B、A549, 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及HSP表达的影响;转染p IRES2-EGFP-HSF2质粒的同时, 共转染HSP27、HSP90的si RNA, 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过表达HSF2可增加BEAS-2B和A549细胞增殖速度 (P<0.01) , 促进HSP27和HSP90的表达;转染HSP27、HSP90的si RNA均可减弱HSF2诱导的BEAS-2B和A549细胞增殖 (P<0.01) .结论 HSF2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促进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热休克蛋白核转录因子1(HSF1)对小鼠心肌组成型αB晶体蛋白(αB-Crystallin,αBC)表达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组成型αBC在HSF1基因野生型(hsf1+/+)和HSF1基因敲除型(hsf1-/-)小鼠心肌中的表达。结果:αBC在hsf1-/-和hsf1+/+小鼠心肌表达量分别为68.42±4.16和100.00±7.58(心肌可溶性组分,P<0.05),20.35±1.01和37.55±1.91(心肌不可溶性组分,P<0.05);免疫组化显示αBC在hsf1-/-心肌细胞内的表达信号较hsf1+/+明显减弱。结论:HSF1基因是介导组成型αBC基因表达重要的、但不是惟一的因子。  相似文献   

8.
热休克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起国 《医学综述》1998,4(9):468-469
<正>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一切生物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及真核细胞在受热或病原体、理化有害因素等应激后发生热休克反应,产生的一类生物进化最保守、由热休克基因所编码的伴随细胞蛋白。热休克基因经顺序测定发现是一个多基因家庭,其首先转录成热休克信使核糖核酸(HSPmRNA),然后再翻译成HSP。迄今为止的研究工作证明,许多除热休克以外的应激因素也能诱导细胞产生HSP,因此称之为“应激蛋白”(Stress Protein,SP)更为适合,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热休克蛋白(HSP)作为分子伴侣的防御机制首先需要热休克转录因子作为热休克反应的媒介。HSP的过度表达有心肌保护作用,能阻碍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血时心肌细胞微管和肌动蛋白骨架以及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参与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如缺氧诱导转录因子(HIF)-1α和热休克转录因子(HSF1)的折叠和激活、黏附NO合成酶以及刺激其活性,还可能下调细胞因子产物。因此,避免任何不良反应,并采用药理学和基因治疗的程序诱导心肌中HSP水平的升高在心肌保护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热休克因子1(HSF1)是调控真核细胞热休克基因转录的关键因子,在应激和正常生理条件下发挥重要作用。HSF1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HSF1的结构、肿瘤对HSF1的调控、HSF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HSF1靶向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热激蛋白(HSP)在协助人类细胞正确折叠、激活以及装配方面起关键作用,并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分化、浸润、血管生成、转移和细胞凋亡。同时,其还能促使肿瘤细胞刺激免疫系统并产生免疫应答,HSP作为新的肿瘤靶向治疗位点已经进入临床应用。最新的研究表明,格尔德霉素类似物以及其他新型小分子HSP抑制剂能抑制与肿瘤相关的HSP伴侣蛋白的活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对其进行评估。该文就HSP抑制剂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70、HSP27在60例宫颈鳞癌,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7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HSP70,HSP27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中HSP70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HSP27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HSP70与HSP2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HSP70、HSP27均在宫颈鳞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SP70可能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热休克蛋白90在防治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志华  卢辉山 《医学综述》2008,14(4):559-562
热体克蛋白9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重要的蛋白之一,其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调控、维持细胞内多种蛋白的构象和功能,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发现,热体克蛋白90作为伴侣蛋白对肿瘤的恶性转变、生长、增殖及侵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肿瘤治疗中的很有希望的药物作用分子靶点。本文对热体克蛋白90与肿瘤的关系及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热休克预处理方式对跟腱末端病的预防性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了44只体重均为100g左右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造模组22只,预处理组15只。预处理组的大鼠先用42℃的热水温浴双足15min,再与造模组的大鼠一起用“电击跳跃法”进行持续造模12周。结果从4周开始,造模组大鼠的最大跳跃高度和有效跳跃次数明显降低。预处理组大鼠的最大跳跃高度和有效跳跃次数在整个造模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结论热休克预处理能有效地预防跟腱末端区病理性变化的发生。运动员在训练前用热水温浴双足可以有效地预防跟腱末端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HSP )70、90α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SP70、90α在30例NHL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指标进行分析。10例坏死性淋巴结炎和12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作为对照。结果HSP70、90α在NHL、坏死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均有高水平表达。HSP70高表达(阳性率大于50%)与NHL恶性程度、分期及治疗反应密切相关(P<0.05),与是否有B症状、是否累及结外无关(P>0.05)。HSP90α高表达与上述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NHL组织中HSP70的表达程度有助于判断NHL的恶性程度、分期及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6.
乔晓霞  陈丽 《当代医学》2011,17(9):39-40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7d生存率以及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LP组和氯胺酮组,各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CLP组),氯胺酮组于制模前腹腔给予80mg/kg。采用颈总动脉穿刺置管,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观察各组大鼠7d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阳性表达。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的MAP趋于稳定,CLP组术后MAP进行性下降,氯胺酮处理能逆转MAP下降;CLP组大鼠存活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及氯胺酮组(4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LP组HSP70阳性产物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显著高于氯胺酮组(P〈0.01)。结论氯胺酮可以提高大鼠7d生存率具有抗感染性休克作用,可能与增加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癌旁正常组织中HSP60、HSP70、HSP90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49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HSP60、HSP70、HSP90α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结直肠癌组织中HSP60、HSP70和HSP90α表达率及过表达率较其癌旁组织中均有明显差异。HSP60、HSP70、HSP90α在结直肠癌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的表达率和过表达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HSP60、HSP70、HSP90α三种蛋白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但是其与病理分级无相关关系,证明这三种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发病机理中具有普遍意义,为进一步探索HSPs在结直肠癌发病中作用及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氯胺酮导致神经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  35只成年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氯胺酮2 0 .0、4 0 .0、6 0 .0、80 .0、1 0 0 .0、1 2 0 .0 mg/ kg腹腔内注射 ;另取 0~ 1 0 ,1 1~ 2 0 ,2 1~ 30 ,31~ 4 5 ,4 6~ 6 0 ,6 1~ 90 ,91~1 2 0 d各年龄段大鼠共 35只 ,分别腹腔内注射氯胺酮 80 .0 mg/ kg。2 4 h后取鼠脑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海马中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的表达 ,并用 MIAS- 2 0 0 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大鼠海马 HSP70阳性细胞百分率、密度和灰度值。结果 氯胺酮可诱导成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表达 HSP70。氯胺酮剂量在 80 .0 m g/ kg以内 ,随剂量的增加 ,HSP70阳性细胞密度、百分率和反应强度均显著增加 (P<0 .0 1 ) ;氯胺酮剂量在 80 .0 m g/ kg以上 ,随剂量的增加 ,HSP70阳性细胞密度、百分率和反应强度显著降低 (P<0 .0 1 )。氯胺酮不能诱导 2 0 d以下的幼鼠神经细胞表达HSP70 ;2 0~ 90 d大鼠 ,随着年龄的增加 ,HSP70表达增强 ;90 d以上的大鼠神经细胞 HSP70的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氯胺酮可诱导 HSP70在大鼠海马中表达 ,提示海马的神经元可能受到损害 ;随剂量的增加 ,其损害作用加强 ;氯胺酮对成年大鼠的脑损害作用较幼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克隆卡介苗(BCG)的热休克蛋白16.3基因(hsp16.3),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BCG中扩增hsp16.3基因,并将其克隆到质粒pProEX HTb中,进行测序.将得到的重组表达质粒pProEX HTb-hsp16.3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结果 成功地克隆了BCG hsp16.3基因.经DNA测序证实,与Gen 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含pProEX HTb- hsp16.3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经诱导后,能够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KDa的融合蛋白.结论 获得了BCG hsp16.3基因,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ProEX HTb- hsp16.3,并在大肠杆菌得到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