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认为,“肾”是人的生命之本,“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三焦之源”。根据现代医学对某些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生理作用的研究。中医学“肾”的功能与锌(Zn)、锰(Mn)、硒(Se)等微量元素有密切的关系,微量元素很可能是“肾”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本文试从中医学“肾”与微量元素作用的关系方面探讨“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肾为先天之本”理论质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肾为先天之本”是中医学肾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 ,但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中医学“肾为先天之本”观点本身存在明显的悖论 ,严重阻碍了中医学肾藏象理论的研究。为了给“肾为先天之本”以正确定义 ,我们从相关概念入手 ,对此作一探讨。1 先天之精不同于生殖之精关于先天之精与生殖之精的关系问题 ,中医学理论中比较公认的看法是 :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对此我们持有不同认识。因为 ,生殖之精在中医学理论中有“父母的生殖之精”与“自身的生殖之精”之分。先天之内涵 ,亦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父母的生殖之精结合之前 ,也可以说是新的生命蕴…  相似文献   

3.
八纲及脏腑辩证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脏象学说中“肾”,在分析、推理疾病发生、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及命门火,为气之根”,“久病及肾”,以及治则上的“治病必求于本”,均与“肾”有密切关系。中医学根据“肾”的功能改变,归纳成“肾阳虚”,“肾不纳气”,“肾虚水泛”,“肾气不固”等  相似文献   

4.
在中医学的“五脏”中,肾居重要地位,认为肾是“先天之本”和“生命之根”。在中医临证中很重视肾的作用,在许多慢性病中多出现“肾虚”,即所谓“病久伤肾”。有人更强调指出“久病肾中求”。采用“补肾”疗法,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人的机体在抵御疾病以维持健康状态的努力中,中国医学认为“脾肾”两脏尤显重要,“肾”者,是生命的原动力,并是构建人体的精华与讯息所在,有“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源”之称;“脾”者,主人体营运受纳,新陈代谢以濡养全身,包括“肾”所藏的元精,元阴与元阳,亦只在脾功能健全时,才能不断生存不息,因此“脾”亦被称为“后天之本,生命之土基”。五脏六腑虚衰,而“脾”亦虚弱或衰竭致难司濡养运化之职能。中医学称之为“虚不受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医学元气的实质及肾先天之本的意义。方法 从中医传统元气观点出发,结合现代生物学、细胞学、中药药理学等理论,从细胞水平综研阐明。结果 中医学元气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与细胞的生理特征和病理变化有其本质的联系,由此发现肾对本体不俱有“先天之本”的意义。结论 元气的实质是构成人体生命基本单位的细胞的物质结构和生命特征及遗传信息;肾“先天之本”的意义,只是对子代而言;补肾疗法用以我种病症的实质是由于方药俱高选择性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
中医“肾”的时间医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 :肾在全身脏腑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肾藏精 ,内寓真阴真阳 ,主生殖 ,生长发育 ,主水 ,主纳气 ,主骨生髓通于脑 ,为“先天之本”。近年来 ,随着时间生物医学的长足发展 ,人们也从时间医学角度对中医的肾进行了研究 ,现将其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1 中医肾的生理节律1.1 “肾气通于冬”的研究 “肾气通于冬”是中医学时脏相应理论的一部分。从理论上讲 ,肾的功能当在冬季增强 ,即肾主闭藏精气的功能应当在冬季旺盛 ,相应地使肾主精气消耗减少 ,因此在生殖方面应表现为冬季生殖机能减弱[1] 。促间质细胞素(LH)、睾酮 (T)是男…  相似文献   

8.
论"左肾右命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为生命之本,生之本,本于阴阳,水火本不相容,但皆为生命的要素,缺一不可。水火是肾与命门的分歧所在,从中医学中左右的含义,以及水火对生命的意义,探讨“左肾右命门”说的根源。“左肾右命门”在肾藏精,水火俱具中得到统一,使肾为生命之本得到更充分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1正虚是前列腺增生症发病之本前列腺增生症,依其临床表现归于中医学“癃闭”范畴。“膀胱不利为癃”(《素问·宣明五气篇》),病位虽在膀胱,但与肾密切相关。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贮藏与排泄水液的功能由肾所主,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以肾虚为先,迁延不愈而多脏受累.从中医传统理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肾藏真阴而寓元阳”“肾为五脏六腑之根”“久病及肾”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提出肾虚乃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之始、生殖障碍之本、临床多态表现之根、疾病进展之源、漫长病程之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范畴,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肾虚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根源,由其而致的心血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胸痹心痛可取得较好疗效,兹浅述如下:1理论探讨1.1肾虚为本肾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之根,内藏元阴元阳,“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肾阳的温煦、肾阴的化生、元气的充足是各脏腑生理活动和气血运行的动力之源。生理状况下,心肾同属少阴,心属上焦,属阳属火,肾居下焦,属阴属水,心火下潜以温肾阳,肾水上济以资心阴,共奏阴阳协调、水火…  相似文献   

12.
“肾耳相关”与“肾脑相关”论的现代科学方法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耳相关”与“肾脑相关”论的现代科学方法验证朱世明,牛金萍,陈克忠,朱家雁一、中医“肾”与耳和脑的理论概述及其实践意义祖国医学有关“肾”的理论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基本形成。“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的范畴,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是多见的辨证证候,临床上应用益气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疼痛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症状之一,其胸骨后心前区固定性疼痛与中医血瘀的辨证关系密切。活血化瘀便是根据中医血瘀以及“不通则痛”的道理而选用的治则,以祛除瘀阻、疏通脉道,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另外,中医学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本虚的特点,在治疗上强调治本——益气补肾,已受到普遍重视。肾为先天之本,又为元阴元阳之宅,五脏之阴,非此不滋;五脏之阳,非此不发。肾之盛衰,与机体的生长壮老己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体具阴阳,系水火之宅,人体五脏六腑和经络的生理活动,皆发源于肾。脑为髓海,内胎元神、神机,为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经络、皮肌筋骨等互根。故《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脑为精灵之官,元神之府,神机之源,植根于精,人体若一,精力充沛,意志开发,与人体各部是上下相召,一气相感,统摄五神。若肾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可出现神机与伎巧等诸多方面的改变。通过任继学经验集的学习,本文仅就肾的生理与病理改变,对神机与伎巧影响,谈一下粗浅看法。1肾与脑之神机肾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主骨生髓通…  相似文献   

15.
补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主要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的不足,或补益某一脏腑虚损的一种治法,以达到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恢复健康之目的,即《内经》“虚者补之”、“损者益之”之义。因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补法首先要重视脾肾。  相似文献   

16.
"肾为先天之本"是中医学约定俗成的概念.考其源流,概因<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灵枢·本神>亦云"肾藏精";同时于<内经>一书中又有"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生之来,谓之精"(<灵枢·本神>),"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以及"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等记载,致使后人将人体先天之精的寄存之处定位于肾而有"肾为先天之本"之称.  相似文献   

17.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为生命之根,主宰着人的生老病死。人步入老年,先天之本衰退,就会产生疾病而致肾虚,肾虚又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肾虚,体内各脏器功能的减弱,又可致体内血流不畅而致瘀。所以,肾虚与血瘀是不可分割的病机,在治疗老年病时都应补肾兼以活血化瘀,在治瘀的同时不要忘了补肾。 1 肾虚与血瘀近年对中医理论研究表明,中医学的“肾”包括现代  相似文献   

18.
肾为先天之本,立命之根.其禀于先天父母之精血,依赖于后天水谷之充养,借三然之通道,上下升降、内外出入、流布全身,以温养脏腑经络、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直接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祖国医学认为“肾”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肾”所藏之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肾精”所化之气是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李中梓云:“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三焦之源,而人资元以为始者也.” 所以“肾”在整个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并决定着人的生、长、壮、老的全过程,这一全过程“肾的精气”是始终起决定作用的.为此,就有关肾的精气阴阳及肾虚不同学术见解作一些初步分析,并提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保健。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有关养生的论述。然而,养生保健,调理脾肾最为重要。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藏真阴,为人体诸阴之本;寓元阳,为人体诸阳之根。对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润滋养温煦生化的作用。为元气之所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肾功能的强弱决定着人体元气的盛衰。而内在元气是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健脾补肾在养生、保健、防病和抗衰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养生保健被日益重视的今天,更具现实意义。1…  相似文献   

20.
“心肾不交”辩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19(2001)01-0010-01   《中医诊断学》本科教材脏腑辨证部分,有“心肾不交”一证,该证是以心烦失眠为主症而伴有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头晕目眩,或遗精、梦交等表现的一个证候。病涉心肾两脏,而称其为“心肾不交”是否恰当则值得推敲,就此剖析如下。 1 心火肾水是否相交   “不交”的前提是本应“相交”,笔者认为,教材解释心肾两脏的“相交”就颇存在问题。其解释是:“心为火脏,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为水脏,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水火互济,则心肾阴阳得以协调,故有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之称。”[1]心在五行划分中虽属火,但称“心为火脏”,其所具有的火之温煦功能到底有多大?是否真的“下温肾水”?众所周知,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严格而言,当是两肾所藏之元阳(命门之火,又称真火),为一身阳气之本,包括心脏在内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元阳的温煦,而心脏并无多少温煦能力,所谓的火脏之称实来源于五行的机械归类,因此,不存在心火“下温肾水”,更不存在它使“肾水不寒”的问题。肾虽在五行属水脏,落实到具体功能而言,主要是指对水液代谢的调控能力,而其本身应为水火之脏,内藏真水真火,真水真火滋润温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由此可见,只有肾火(命门之火)对心脏有温煦功能,即“肾水暖心火”,而心脏对肾脏没有这一作用,肾脏也由其本身所藏之真火暖煦。所以“心火暖肾水”、“心火肾水相交”之解显然有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