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明显高于同龄一般人群。除了传统的CVD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以外,许多尿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成为CVD危险因素,如:贫血、高半胱胺酸血症、高磷血症、血管钙化以及炎症、氧化应激等。有些学者认为,铁可能也是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肾衰竭(CR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的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导致肾衰竭。近年研究表明,ESRD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除了与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一些特殊因素,如血透间期容量超负荷、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过氧化反应状态有关外,还与患者存在微炎症反应状态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日益加剧的动脉硬化与心血管死亡密切相关。传统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不足以解释ESRD患者如此之高的动脉硬化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本文就ESRD患者动脉硬化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中炎症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尽管在近20年来透析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但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的生存率仍不理想.导致ESR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虽然传统的Framingham危险因素在ESRD患者中发生率相当高,但仍不能够解释ESRD患者中心血管并发症的范围和严重程度[1].因此,近年研究发现ESRD存在着一些非传统性心血管危险因素,诸如炎症、氧化应激及营养不良等[2].由于炎症在ESRD患者中的高发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并最终导致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3].为此,本文中将着重阐述在接受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中炎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后果.  相似文献   

5.
心肾综合征的发病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43.6%的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CRF患者心脏原因的病死率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ESRD患者中,左室肥厚(LVH)和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75%和40%,大约半数的ESRD患者在开始透析2年内发生心肌梗死。已知即使轻度的肾功能减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蛋白尿与GFR降低是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尽管心力衰竭是否为CRF进展的危险因素尚未确定,但心衰患者常常伴有肾衰竭,且预后不良,其肾衰竭随着患者的临床状况和治疗反应而表现程度不同。同时合并存在心、肾功能不全,也称为“心肾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钙化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末期肾病患者较正常人有很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其中心血管疾病占死亡原因的首位,而心血管系统的普遍钙化是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钙化异常在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高通量血透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关。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并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有关高通量透析(HFD)对尿毒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及微炎症状态影响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HFD和普通血液透析(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L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氨基酸(AAs)浓度的影响,探讨HFD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RsD)患者中睡眠障碍(sleepdisorder,SD)较为常见,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失眠、日间嗜睡、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legssyndrome,RLS)、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等。这些表现不单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增加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的发生率,进而影响ESRD患者的长期生存。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透析充分性、透析方式、年龄、贫血、细胞因子等可能影响CVD)事件的因素同样参与了ESR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据此,本文拟针对ESR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电子束CT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钙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血管疾病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有特殊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钙化是ERS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明显表现。电子束CT能无创地显现冠状动脉钙化并能对冠状动脉钙化进行钙化积分定量测量,精确地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的程度,可能成为用来评估ESRD患者心血管的危险程度的理想方法,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它能加速肾功能恶化,并且影响患者的预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是多种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MTHFR基因纯合突变的缺陷可引起酶的不耐热性,导致Hcy水平的升高。但是高Hcy血症与血压相关性,尤其是与CRF患者高血压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MTHFR基因多态性与CRF患者高血压的关系及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