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职业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1990~2005年全区各市县(区)统一时间内报出的“尘肺病例卡”、“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05年全区共发生职业病1139例,其中尘肺、急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中毒分别占总数的62.95%、7.38%和1.41%,尘肺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急性职业中毒主要为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氨气中毒;慢性职业中毒主要为铅中毒;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主要为职业性白内障。累计死亡317例,其中尘肺占死亡总数的90.53%。急性中毒占总死亡数的9.47%。表明全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煤炭系统的尘肺和化工系统的急慢性职业中毒。  相似文献   

2.
农药中毒4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玲  王兵 《河北医学》1997,3(4):53-53
我院自1986年至1995年共收治农药中毒476例,现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农药中毒的种类和比例在476例农药中毒中,共有五大类18种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411例,占总数的86.34%,死亡38例,死亡率9.25%。其中DDVP中毒最多见共316例,占有机磷中毒76.89%.死亡32例,死亡率10.12%。1059中毒4例,死亡1例,死亡串为25%,死亡率最高.有机氮类中毒24例,占5.04%,其中杀虫脒中毒14例。氨基甲酸酯类中毒22例,占4.62%;叶蝉散中毒20例。除虫药中毒14例,占2.94%。其中敌杀死中毒10例。有机氯中毒5例,占1.25%。有机磷中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职业病的发病情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2-2005年广西职业病诊治资料,对广西职业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年间共发生职业病新病例1475例,其中尘肺占总数的74.6%,职业中毒占17.4%;工人占62.5%,农民工占34.3%。职业病发生的行业前3位为有色金属、煤炭、化工。结论广西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防治的重点是有色金属、煤炭、化工等行业,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宝安区1993~2009年职业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近年来职业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993~2009年宝安区所发生的职业病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993~2009年宝安区共发生职业病437例。死亡19例;其中职业中毒340例(77.80%),尘肺病57例(13.0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5例(3.43%)。职业性皮肤病15例(3.43%),职业性眼病6例(1.37%),职业性肿瘤4例(0.91%);职业中毒以三氯乙烯(139例,40.88%)及正己烷(135例.39.71%)高发,苯相关的职业病近年来上升明显,职业中毒多发生在电子、五金、印刷行业;尘肺病近年来明显增多,多发于宝石、五金、建材石场企业。结论在电子、五金、印刷行业应进一步规范使用有机溶剂,须加强对宝石、五金、建材石场等重点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5.
瑞安市2004—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瑞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调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瑞安市2004—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调查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瑞安市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3起,合计波及人数26658人,发病或中毒人数1417人,死亡4人,病死率为0.28%。事件类型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占报告事件总数的84.85%,占发病或中毒总人数的84.90%。幼托机构和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占报告事件总数的66.67%和发病或中毒总人数的90.47%,以外来民工子女集中的乡村小学为主,高发月份为夏、冬季,以水痘暴发最为常见;而较大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为甲类传染病暴发和化学毒物中毒所致,好发为夏秋季。结论瑞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多数发生在民工子女集中的乡村小学,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应高度关注甲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和职业中毒等,避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2004~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郑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通过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郑州市2004-2007年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3起,发生病例738例,死亡3例;传染病爆发疫情12起,占52.17%,食物中毒和其他中毒7起,占30.43%,职业中毒2起,占0.70%。发生在中小学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大多数,共14起,占52.77%;农村15起,占65.22%,城市包括县级市8起,占34.78%;3—4月(34.78%)和12月份(13.04%)为高发月份。结论2007年郑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总数高于2005、2006年,全市除新密市、矿区外,均有发生。尤其发生在乡镇小学传染病事件较多,中小学校必须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志青 《中国热带医学》2008,8(8):1433-1434
目的了解梅州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07年梅州市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和检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3-2007年梅州市共发生47宗食物中毒事件,其中中毒829人,死亡9人,病死率1.08%;中毒原因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占34.04%;中毒人数占54.16%;中毒场所以家庭为多,占44.68%;中毒人数以集体食堂为多,占总人数的36.31%。结论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中毒人数以集体食堂为多,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应加强食物中毒预防控制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患意识。  相似文献   

8.
卢敏 《中华实用医学》2003,5(20):113-114
对本地区1995年—2001年新生儿死亡状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7年期间0—5岁儿童死亡60例,其中新生儿死亡31胎35例、占死亡儿58.3%,占同期出生儿(出生儿3286例)1.07%。主要死亡原因:疾病方面主要是新生儿窒息,占31.4%,新生儿畸形占22.9%,死产11.4%,多胎8.6%。社会因素:母亲无职业占91%,暂住户籍86%,住院分娩69%,院外分娩31%。同时提出了我们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监控和措施,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生存质量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宁夏2008-2012年职业病新发病例进行汇总,分析发病规律和特征,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全区职业病报告卡,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宁夏共发生职业病751例,其中尘肺病648例、急性职业中毒75例、慢性职业中毒19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2例、职业性皮肤病1例、其他职业病2例。我区职业病主要发生在石嘴山市,共计582例,占77.5%;职业病主要发病行业为煤炭、冶金和化工等行业,其中煤炭556例(占74.03%)、冶金77例(占10.25%)和化工37例(占4.93%)。结论尘肺病仍是宁夏常见的职业病,应加强接触粉尘工人的防护。重视职业中毒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将导致死亡或中枢神经后遗症。笔者通过对190例新生儿窒息原因的临床分析.探讨其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和监护要点。临床资料1995年1月1日~1995年11月30日分娩1445例。新生儿窒息190例,中轻度窒息91例、死亡7例;重度窒息99例,死亡36例。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以出生后1~5分钟,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3为重度窒息,新生儿窒息原因及死亡率见表。表1新生儿窒息原因及死亡率结果新生儿窒息190例,占分娩总数的13.15%;轻度窒息占新生儿窒息总数的47.89%;重度窒息占新生儿窒息总数的52.11%;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有机溶剂职业危害现况研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有机溶剂危害现状与职业卫生服务需求,为有机溶剂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近年来诊断的职业病资料与职业危害因素构成,调查有机溶剂职业卫生服务需求。结果有机溶剂职业中毒是本地区的主要职业病病种,以三氟乙烯、正己烷中毒为主要的两种有机溶剂中毒病种增长速度最快;尚有30%有机溶剂作业工人未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各种劳保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规程有待加强,尤其是有一半以上工人不经常配戴防护用品,岗前培训有待加强;对有机溶剂的预防、中毒表现以及发生疑似职业病时如何就诊尚有30%左右的工人不了解;作业工人希望加强职业卫生健康教育,进行上岗前培训,在工作场所竖立“职业危害警示”牌,学习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等。结论有机溶剂是本地区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因素,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尚有待加强,应加强防护与健康教育,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龙岗区1995~2008年职业病发病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职业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该区1995~2008年诊断的职业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各年份发病总数为参考数列,分辨系数P=0.5,按照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公式求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分析历年职业病发病的变化和发展态势。结果根据其排序,致病因素对职业病发病总数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是:三氯乙烯〉尘肺〉苯〉正己烷〉甲苯〉职业性耳聋〉铬镍化合物〉铅〉混合溶剂〉二氯乙烷〉中暑〉酸雾〉有机锡〉氮氧化合物〉化学性眼部灼伤〉职业性哮喘〉二甲基甲酰胺〉甲醇。结论三氯乙烯是该区职业病发病影响因素中危害最大的毒物,苯、正己烷、二氯乙烷、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的中毒在该区的职业病发病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铅、粉尘、噪声、有机锡等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该区近年来开展的专项整治工作卓有成效,应积极地对职业病的危害因素进行干预,保障职业危害因素的早发现问题、早整治、早预防。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2000~2002年食源性疾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规律,以便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方法:收集食物中毒和五个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病数据和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类食源性疾病中,以食源性传染病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3.69%.病死数以食物中毒为多,占65%;前者以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为多,后者以微生物(其中沙门氏茵属为多,占36.86%)、农药及化学物(其中鼠药中毒比例大,占52.82%)为主;24起重大食物中毒案件中,发生在学校的有15起,占62.50%,病例数占71.60%;食源性传染病发病高峰在6~9月份,病例数、病死数均以5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最大。结论病例数经漏报调查校正,估计湖南每年有23200人患病,病死110人,由于本文数据未能涵盖所有的食源性疾病,故此数据仍为冰山一角;应重点加强中小学校食堂卫生与管理;在农村则要加强采食野蘑菇以防中毒的宣传教育;预防食源性传染病应以预防霍乱、痢疾和伤寒为重点;关注的人群主要为10岁以下的儿童学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长沙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2015—2017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长沙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发生场所、事件原因和致病因子等因素,描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5—2017年,长沙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73起,发病174人,死亡20人。6—9月是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高峰,事件发生起数和发病人数分别占总数的75.14%和65.67%;事件发生较多的地区是浏阳市和宁乡市,事件报告数占总数的27.17%和17.34%;事件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事件总数的67.05%,其次是农村聚餐;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食品主要是毒蘑菇,占事件总数的58.96%。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死亡病例90%由毒蘑菇中毒所致。结论 毒蘑菇中毒是长沙市危害严重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针对高发季节、高发地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点管理。做好毒蘑菇相关科普宣传,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有关毒蘑菇中毒知识和救治措施的培训,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武鸣县近年来农村农药中毒的现状,探讨农村农药中毒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农药中毒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武呜县2007—2009年上报的《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及农药中毒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累计农药中毒113例,死亡5例,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69例,死亡0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44例,死亡5例,均为女性多于男性。生产性中毒病例主要集中在20。50岁。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占71.67%。中毒农药的品种以有机磷农药中毒为主,占67.26%。结论武鸣县农村农药中毒以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因此必须加强农药的危害性及相关防护知识的的宣传,采取加强个人防护、加大对农药的监管、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措施,积极预防和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预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并分析其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经验法、类比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液体化工品、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等。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主要化学毒物有苯类、酮类、酯类、醇类、一氧化碳、硫化氢、氨和锰化合物等。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复杂,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戎 《当代医学》2010,16(32):157-158
目的为掌握和了解白山市矿山企业职业病健康监护现状,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完全随机选择19家矿山企业采用流行病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组织与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情况、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健康监护情况。结果白山市矿山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现状不容乐观,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不完善,个体私营矿山企业健康监护现状令人堪忧,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开展的普遍不好。结论白山市提出了强化宣传,形成氛围;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加大科技投入,改善作业环境;强化过程监督,确保个体防护效果;完善监管体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六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全国2005~2009年学校重大食物中毒特点及发生规律,探讨防止食物中毒发生的对策和措施。方法:根据2005~2009年中国卫生部重大食物中毒通报资料,对历年学校食物中毒的发生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以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全国通报学校重大食物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为543起、20 541人和17人,病死率为0.83‰。其中微生物性、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人数分别占总中毒人数53.59%和21.66%。5年间发生在学校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起数、总中毒人数及总死亡人数的72.01%、75.95%和29.41%。结论:微生物和有毒动植物是学校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学校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场所,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宝安区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宝安区2007-2012年确诊为食物中毒的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食物中毒23起,中毒255人,死亡4人。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共11起,中毒166人,占中毒总人数的65.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共10起,中毒173人,占中毒总人数的67.8%。结论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场所。应加大集体食堂的监管力度,提高预防食物中毒的意识,以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分析供应室护士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市4所三甲医院的128名供应室护士采用面对面形式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标准.结果 被调查的护士中,社会心理性因素影响范围最广,80.5%表示工作压力大;生物性因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吸入冲洗形成水雾、消毒的前锐器刺伤和被病人体液血液溅射分别有16.4%、33.6%和40.6%;物理性因素损害健康及影响日常工作,锐器刺伤、高温烫伤分别为52.3%和28.9%,噪音引起听力下降和明显损伤分别为21.1%和3.1%;由化学性因素引起的皮肤过敏、眼不适及呼吸系统损伤分别有14.1%、8.6%和6.3%;强迫性体位工作导致劳动功能性职业危害,患有腰椎疾病、轻度及严重颈椎病分别为13.3%、29.7%和11.7%.结论 供应室存在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劳动功能性、社会心理性多种方面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加强组织培训,规范工作流程,改善供应室工作环境,积极有效减少或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促进供应室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