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通过了解南充市中学生睡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南充市4所中学的300名学生,对他们的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通过 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统计分析法。结果:本组学生中约65%平时睡眠时间低于7h,约68%平时就寝时间在23:00后,约50.6%有熬夜的习惯,约60%并不关心自己的睡眠情况;另外影响中学生睡眠情况的因素主要是:学习方面,看电视及电影,手机和游戏等。结论:中学生普遍呈现睡眠不足的现象,且与诸多因素有关,需引起社会、学校、家人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徐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对徐州市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调查表3404份。结果总体网络成瘾率为10.83%,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有关的因素有性别、首次上网的年龄、经常上网的地点、父母的文化程度、学校的态度等。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和控制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伤害,使得中学生的网络接触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州市中学生目前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结论:广州市中学生肥胖情况比较严重,应加强对中学生超重肥胖主要影响因素的干预,以降低成年后相关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胜利油田中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 :对胜利油田部分中学生的营养状况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中学生营养不良率 2 8.2 9% ,肥胖率为 6 .86 %。结论 :胜利油田中学生的营养不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应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与美国中学生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对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安徽省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美国资料来源于CDC1991年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监测,结果:安徽省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低于美国,安徽省和美国中学生攻击行为男生高于女生,自杀行为女生高于男生,吸烟和饮酒行为报告率安徽省男生高于女性,美国男,女生差异无显著性,吸烟和饮酒行为以12年级学生最高,与安徽省一致,故障伤害行为安徽省以初三学生最高,高中各年级产差异无显著性,而美国为12级学生最低,9-11年级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干预应针对相关社会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徐州市中学生近视和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讨近视对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徐州市中学生1 052名进行问卷调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评,并由专业人士对受试中学生的裸眼视力进行调查。结果徐州市中学生的近视率为78.6%(827/1 052)。男生近视率为75.0%(416/555),女生近视率为82.7%(411/497),男女中学生近视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P<0.01)。初一学生近视率为73.5%(285/388),初二学生近视率为75.5%(302/400),初三学生近视率为90.9%(240/264),不同年级中学生近视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1,P<0.01)。徐州市中学生睡眠障碍患病率为20.2%(213/1 052),近视组中学生睡眠障碍患病率(21.5%,178/827)高于视力正常组(15.6%,3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视对中学生睡眠障碍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州市中学生近视率较高,且近视对睡眠障碍有影响,应引起社会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吸烟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会因素与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关系。方法:问卷调查法。结果:学业成绩、授课教师吸烟情况、亲密朋友吸烟情况与学生吸烟行为有关,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影响神经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症患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评定142例神经症患的治疗依从性,并收集其社会、家庭、经济、临床和治疗资料,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患的依从性和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有:副反应、化程度、服药方式和家庭类型。结论:对影响神经症患的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为素质教育创造条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调查的方法,运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CES-D)、抑郁症状危险因素调查表(自制)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病例组、对照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学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家庭负性生活事件、个性特征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学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家庭负性生活事件、个性特征的差别是引起中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针对这些因素,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方法,对成都市某中学学生吸烟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吸烟率为25.39%,男生为42.03%,女生为4.72%。中学阶段以初二学段吸烟率为最高(37.65%)。家长吸烟对学生吸烟有较大影响,在吸烟的各始动因素中伙伴劝烟占有较大比重。提示今后应加强对中学生的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并且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控制中学生吸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对384名城乡中学生心身症状进行调查。结果 除躯体化外,农村中学生其余各因子分与城市学生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影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消极应对和主观支持。结论 善于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并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将有利于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景慎文  于新春  苏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403-2403
目的:了解章丘市城区中学生视力低下状况.方法:2008年11月对章丘市城区3所中学的在校学生11 368例进行视力检测.结果:视力低下率为67.77%,视力低下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高趋势.走读生视力低下率高于住校生,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中度、重度视力低下占视力低下的88.19%.结论:章丘市城区中学生视力低下率较高,视力低下程度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张玲  赵晖  张强 《中国热带医学》2003,3(2):234-235
目的 了解淄博市城区中学生的营养状况,为探讨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1998-2001年淄博市市属11所中学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淄博市中学生平均营养不良率为19.98%,平均超重、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0.9%、10.66%营养不良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超重、肥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同。结论 淄博市中学生营养问题仍较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泸州市初中生视力状况调查,分析近视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对抽到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测。结果:学生的近视率65.9%,不同性别、不同年级近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二学生近视率(77.3%)明显高于初一(63.3%)(χ2=14.524,P〈0.001),女生近视率(68.9%)高于男生近视率(62.5%)(χ2=5.039,P〈0.05)。父母近视、性别、书写姿势不正确、晚上学习太晚、学习时间过长、视力下降不及时矫正是中学生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泸州市初中生近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视力保护应以父母近视的初中生作为重点人群,应把缩短学生连续用眼时间、注意读写姿势、增加体育锻炼、及时矫正视力不良等作为预防近视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学生近视眼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视力减退情况随学龄增高而增高,学龄越长,减退率越高,而且减退程度加重。说明近视眼发病率与学习负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性别看女性显著高于男生。近视对学生危害极大,妨碍了学习,限制了职业的选择,影响了未来的前途;必须引起社会重视。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进行防治,使发病率和严重程序降至最近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中学生饮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武汉市中学生饮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武汉市部分中学生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市中学生饮酒率为21.0%,男生为31.3%,女生为10.9%;随着年级的上升饮酒率逐步上升;中学生饮酒与家庭环境、朋友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影响中学生饮酒的主要因素有对饮酒的态度、性别、性别、年龄、家庭状况、父母及朋友的饮酒行为、父母的文化程度等,故控制中学生饮酒应从家庭入手,与家长配合进行,并注意中学生伙伴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克服护生“厌学”心理的相关对策。方法分析护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寻找相关对策。结果 发现护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有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的因素。结论 通过只有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干扰、改善学校教育环境,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摆脱“厌学”的阴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中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安徽省芜湖6所中学约4572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5.3%,女生的自杀意念报告率显著高于男生(P=0.000);高中生报告率高于初中生(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消极应对方式、家庭满意度得分低、学校满意度得分低和生活环境满意度得分低是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某市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应针对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减少自杀的发生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东莞市市区1240名中学生膳食调查及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群芳  苏惠崧 《四川医学》2005,26(6):691-692
目的了解东莞市市区中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提供科学的营养指导。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东莞市4所中学学生1240名进行膳食调查,按《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营养正常率为66.2%,营养不良率为13.9%,超重率为8.5%,肥胖率为11.3%。男女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有显著差异(P<0.05)。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女生超重率和肥胖率低于男生。结论东莞市中学生膳食结构不甚合理,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林明方 《海南医学》2001,12(3):65-66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明显上升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学生产生心理疾患的原因,主要有:青少年生理发育因素;来自家庭,学校的一些不良环境及教育不当等因素;来自社会存在各种不良因素等等。经明确诊断后,实践证明,多数学生采用:发育特征分析指导;结合特殊疗法;培养个人毅力及坚定信心;再加上家庭成员和学校老师的关心、支持与指导等五个方面的综合治疗方案,均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