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医学"治未病"的特色与优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1].古医籍<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其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论篇>记有:"病虽未发,见赤者刺之,名日治未病"等论述.所谓中医"治未病",一是"未病先防",即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二是"既病防变",即突出了着重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这些理论和经验是中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金燕 《长寿》2005,(4):45
原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是《黄帝内经》养生之道的总纲。《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之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并对懂得治未病、积极做好预防的医生,给以很高的赞誉,称之为“上工”,是最高明的医生。  相似文献   

4.
脑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给患者造成身体痛苦,若做好预防可减少其发生或延缓发作,同时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的重要环节,<素问·血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阀而铸锥,不易晚乎!"说明预防思想对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此学说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随着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有才能的人。懂得防患于未然。病已经形成再治疗它,混乱的状况已经形成再去治理它,就好像口渴了再打井,开始争斗再制造兵器。“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行之,则可延年益寿、颐养天年;背之,则疾病缠身。苦熬时日。  相似文献   

7.
正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也就是说真正医术高明的人,不仅要擅长诊断和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要精通防病于未然的理论和实践。《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的理论,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和完善.目前经典的中医治未病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未病先防是未雨绸缪,保身防病,首要目标是不生病;既病防变则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就是未雨绸缪 《黄帝内经》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充分说明祖国医学早已认识到对疾病应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治未病”就是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9.
养生观点集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提示了人类益寿延年的奥秘。与此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养生的自然观、防治观、意志观、精气观、动静观及食疗观,归纳简述如下:  1.自然观:“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2.防治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10.
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调养身心,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实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乱治未乱"。养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通过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并持之以恒,才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运行的有序协调,实现健康状态,达到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健康大视野》2009,(10):126-126
性格活泼、开朗的叶蓝天女士,今年23岁,预防医学本科学历。刚走出校园的她就经常出现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抵抗力差、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等症状,虽然拥有一些医学相关知识,但仍然无法缓解。《黄帝内经》有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先贤的医学经典之作《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题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报告中庄严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卫生预防工作中道德的重要性卫生预防工作面向群体、面向社会,是医疗卫生事业中具有广泛群众意义、社会意义和深远道德意义的一项工作。自古以来,医学上对卫生预防就赋予了应有的重视。《易经》记载:“君子以思患而防之”。《内经·素问四气调经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已经知道注意公共环境卫生。建有排污暗沟、饮水工程等。在公元前五世纪颁布的法律中规定,城市不准埋葬死人,地方官有监督清扫街道的责任等。我国宋代沈括《忘怀录》中记载,当时水井周围已设栏杆,并经常锁好,以免虫、鼠、杂物掉入井内或被儿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1]。古医籍《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其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  相似文献   

15.
《人人健康》2001,(4):59
"不治已病治未病",出自我国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说明防病重于治病,导出了"养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返朴归真,无污染、纯天然的功能食品倍受欢迎.蜂产品是其中的姣姣者,蜂蜜被人类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少数优良的食品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医养生观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孔令乾 《家庭医学》2021,(12):18-19
预防为主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医药健康文化中的瑰宝之一.《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治未病",简单地说,就是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之后,历代中医大家对疾病预防的思想均有论述,逐渐形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三防"理论体系.探讨中医以"三防"为主的预防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所提倡的"三级预防"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完善、独特的理论体系,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中医学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五脏相关等视角认识生命和健康。以天人相应、阴阳、精气神、体质、脏腑、经络腧穴、气血津液、天癸、天年、饮食、道德等不同维度来阐述中医健康观。综合中医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其健康观包括以下十个方面:1.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观:以“治未病”为研究对象,阐述其重视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三层涵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相似文献   

19.
<正>"《黄帝内经》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医一直强调的是‘上工治未病’,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一方书案,一杯清茶,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北京市朝阳区的一间屋子里,樊正伦先生在冬日暖阳映衬下更显神采奕奕,兴起处还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甲骨文,细细讲解每个字背后蕴含的养生智慧和养生规律。樊正伦是"平心堂"诊所超高人气的专家之一,挂号的病人排到了半年之后。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中医大家,看看他究竟有怎样的四季养生与情志养生的秘诀。  相似文献   

20.
中医注重未病先防,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对心律失常的预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保持精神愉快中医认为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但七情太过,超过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则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七情之中,唯有喜属于良性刺激,经常保持乐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