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50例临床标本进行ELISA、IRMA、SPPIA法进行检测,并行血清HBV-DNA荧光检测.结果 用IRMA、SPPIA定量法检测在HBSAg浓度为0.5ng/ml时即能检出,还可动态监测各项指标浓度.而用ELISA定性法,在HBSAg浓度为2ng/ml时方能检出,易出现假阴性,且只提供阳性或阴性指标.讨论用IRMA、SPPIA定量法检测HBSAg,其灵敏度高,与HBV-DNA可互补,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荧光PCR法检测HBV-DNA定量ELISA定性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临床价值比较.方法 取受试者空腹血清标本同时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和酶联免疫法捡测乙肝病毒两对半.结果 HBV-DNA定量在9.99×10^8 IU/mL~1.00×10^6 IU/mL之间的404例,大三阳比例为85.89%;HBV-DNA定量在9.99×10^5 IU/mL~1.00×10^3 IU/mL之间的416例,小三阳比例为59.38%;HBV-DNA定量在1.00×10^3 IU/ml~1.00×10^2 IU/mL的140例中,HBsAg、HBcAb阳性患者比例为71.43%;HBV-DNA定量<1.00×102 IU/mL的992例中,HBsAg、HBeAg阴性模式比例为95.67%.结论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和ELISA定性检测HBV表面标记物呈正相关,即HBV-DNA拷贝数多的以大三阳居多,HBV-DNA拷贝数少的以无传染性病毒携带者和阴性者居多.荧光定量PCR可以直接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及病毒载量情况,较ELISA更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染性,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血金标试纸法检测无偿献血者HBsAg漏检原因。方法:用ELISA法双试荆双孔复检1256份全血金标法HBsAg阴性血.同时再用全血金标试纸测HBsAg。另用ELISA法和金标法检测0.5、1、2、5和10ng/ml HBsAg定值标本。结果:与ELISA法比较,金标法检测HBsAg漏检率为0.48%(6/1256),这6份HBsAg漏检血均为ELISA法弱阳性(S/CO值为1.0~3.0),其中有3份血在金标法再测时出现弱阳性。ELISA法可检出0.5ng/ml HBsAg,金标法最低检出量为1~10ng/ml,纸条间重复性较差。结论:金标法漏检HBsAg的原因有三:灵敏度低于ELISA,且纸条间差异大;人为操作因素:实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找到用酶促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结果复检确认的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漏检或误检.方法 将高浓度值血清标本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同时用酶促化学发光法、ELISA法和金标法检验,研究发现三种方法的相关性,从中找出规律性.结果 酶促化学发光法检测线性范围较宽,但在0.15ng/ml附近易出现不确定检测结果,ELISA法检测线性范围稍窄,在0.30ng/ml浓度值以下易产生不确定检测结果,金标法检测灵敏度最低,在3.5ng/ml浓度值以下易产生不确定检测结果,更低的浓度则出现假阴性的结果.结论 根据酶促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值,可选择金标法、单孔ELISA法或选择用抗-HBs阳性血清进行中和确认乙肝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5.
乙肝病毒Pre-S1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前S1蛋白(Pre-S1)、HBV-DNA与HBeAg的检出情况,评估Pre-S1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1月至3月175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BV Pre-S1与HBV血清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以HBV-DNA>5×102拷贝·ml1为阳性诊断标准.结果 不同HBV-M模式中,Pre-S1与HBV-DNA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re-S1与HBV-DNA的阳性符合率高于HBeAg与HBV-DNA的符合率;在HBeAg阴性患者血清中仍可不同程度地检出Pre-S1与HBV-DNA.结论 Pre-S1可作为HBV感染、复制的一项新指标,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定量检测结果分布状况及其与HBV-DNA和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77例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组115例、HBeAg阴性组62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定量检测HBsA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BV-DNA,贝克曼AU6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ALP、γ-GT).统计分析组间HBsAg与HBV-DNA含量的差异性,各组内血清HBsAg与HBV-DNA及肝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数据以中位数与四分位数表示,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中HBsAg与HBV-DNA含量(对数转换后表示)分别为4678.5 IU/ml(2806,6128.7)、2770.0IU/ml(1228,5440);5.56(3.86,7.54)、3.66(3.16,4.5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BeAg阳性组中HBsAg与HBV-DNA总体存在相关性(r=0.537,P<0.01),在HBV-DNA处于103 ~ 105、105~ 107、> 107IU/ml复制量时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205、0.443、0.712(P均<0.05).HBeAg阴性组HBsAg与HBV-DNA间相关系数为0.22,P=0.083;在HBV-DNA≤104IU/ml与>104IU/ml复制量时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03和0.08;在ALT、AST升高与正常时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23和0.17.两组定量HBsAg与主要肝功能指标ALT、AST、ALP、γ-GT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含量可反映HBV-DNA复制程度,可辅助衡量肝脏炎症状况.  相似文献   

7.
ECLIA定量检测HBsAg及HBeAg与HBV-DNA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ECLIA)定量检测HBeAg和HBsAg,并分析与DNA(HBV-DN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方法筛选乙肝病人标本500份,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以HBV-DNA>500 copies/ml为阳性),按DNA含量不同分9组,同步以ECLIA检测HBeAb、HBeAg、HBsAg。结果HBeAg的含量(IU/ml)与HBV-DNA的含量(copies/ml)成正相关(r=0.99),在HBV-DNA 5×102~1×106copies/ml时,HBV-DNA的阳性率比HBeAg高(P<0.05),在HBV-DNA大于1×106copies/ml时,HBV-DNA的阳性率与HBeA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HBV-DNA在500~1×106copies/ml之间,HBeAb有较高的阳性率,并随着HBV-DNA含量增加而逐渐下降。HBsAg的含量COI(cut off index)与HBV-DNA含量呈负相关(r=-0.94)。结论ECLIA的HBeAg定量检查可指示病人的传染性强弱,但尚不是最可靠的指标;HBeAg阴性、HBeAb阳性不是传染性消失的可靠指标;HBsAg的定量检测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母婴血清HBV-DNA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乙肝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血清学指标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找出可致胎儿宫内感染的孕妇血清HBV-DNA临界值,以指导临床。方法:对孕妇于分娩前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标志物5项指标,选择64例阳性病例再用FQ-PCR技术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同样对64例新生儿脐血分别进行上述两项检测。结果:①HBsAg、HBeAg阳性组血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模式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HBV-DNA含量与HBeAg的存在有明显的关系;②对孕妇血清HBV-DNA含量与脐血HBV-DNA含量进行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③当孕妇血清HBV-DNA含量≥105拷贝/ml时其宫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含量≤104拷贝/ml组,HBV母婴传播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HBV-DNA定量分析可准确测量孕妇体内HBV复制水平,且优于ELISA法,二者结合更有意义;②孕妇血清HBV-DNA含量的高低反映HBV垂直感染的强弱,脐血中HBV-DNA含量与母血含量呈正相关;③孕妇血清HBV-DNA含量≥105拷贝/ml时其宫内感染率明显增高,可以作为HBV母婴传播的预测指标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RFIA法和ELISA法用于HBsAb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TRFIA定量检测结果与ELISA定性检测S/CO值之间的关系。方法用TRFIA法和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和89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结果 TRFIA法用于HBsAb检测的灵敏度10mIU/ml,ELISA法用于HBsAb检测,当HBsAb浓度为10.00~40.00mIU/ml时呈弱阳性;当HBsAb浓度定量检测为100mIU/ml时,定性检测的S/CO值为6.00。结论 TRFIA法用于HBsAb定量检测更为灵敏、准确,有利于临床诊断、分型和治疗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120例标本,分别采用IRMA、SPRIA、ELISA方法分别测定乙肝两对半和临床观察。发现由于受检抗原抗体定性结果不是阳性就是阴性,无法动态观察病情和疗效的变化,为临床所能提供的信息有限;定量检测可与血清HBV-DNA荧光测定相互补充,可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与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代表机型TRITURUS变色龙、微粒子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MEIA)代表机型雅培12000两种仪器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特殊模式分析.方法 用ELISA法筛选出特殊模式用MEIA法再次检测,并进行HBV-DNA含量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LISA与MEIA两种仪器及检测方法对特殊模式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与HBV-DNA定量检测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特殊模式灵敏度、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均较高,是目前临床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较好方法.特殊模式检出明显高于ELISA试验.在实际工作中ELISA法检测特殊模式时应联合HBV-DNA含量检测结果共同分析,有利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和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患者采用ELISA检测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同时采用PCR对其血清HBV-DNA进行定量分析;对照组为同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45例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24.44%。结论ELISA法检测HBV是不全面的,但PCR只能检出复制状态的病毒,难以表达非复制状态的感染,因而用PCR方法检测HBV-DNA也不能完全代替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建议必要时两者结合加强对患者的检测,以避免临床不必要的漏检。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含量与HBeAg及ALT,AST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慢性轻、中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含量与血清标志物HBeAg和肝功能(ALT,AST)的关系.方法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77例轻、中型乙肝患者HBV DNA含量,ELISA法检测HBeAg,速率法检测ALT和AST.结果HBV DNA拷贝数量<105拷贝/ml时HBeAg阳性率低,>105拷贝/ml时HBeAg阳性率高,HBeAg阳性者HBV-DNA拷贝数为(6.71±1.24)lg,HBeAg阴性者HBV-DNA拷贝数是(3.48土0.11)lg,HBeAg阳性者HBV-DNA拷贝数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HBV-DNA含量与ALT和AS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BV-DNA含量与HBeAg阳性率有很好的一致性,HBV-DNA含量与ALT和AST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模式与其HBV-DNA含量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确认213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模式,用FQ-PCR法定量检测HBV-DNA含量.结果 HBsAg、HBcAb、HBeAg模式即大三阳患者93例HBV-DNA定量全部阳性,平均值为8.78×107copy/ml;HBsAg、HBcAb、HBeAb模式即小三阳患者75例HBV-DNA定量有43例阳性,阳性患者HBV-DNA含量平均值为9.01×104copy/ml;HBsAg、HBcAb模式45例HBV-DNA定量有29例阳性,阳性患者HBV-DNA含量平均值为5.3×105copy/ml.结论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定性检测不同模式反映患者体内HBV-DNA含量不同,传染性和致病性也不同,要准确揭示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含量,建议患者应做HBV-DNA定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和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5例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患者采用EUSA检测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同时采用PCR对其血清HBV-DNA进行定量分析;对照组为同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 45例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24.44%.结论 ELISA法检测HBV是不全面的,但PCR只能检出复制状态的病毒,难以表达非复制状态的感染,因而用PCR方法检测HBV-DNA也不能完全代替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建议必要时两者结合加强对患者的检测,以避免临床不必要的漏检.  相似文献   

16.
宋海容 《中原医刊》2009,(21):57-58
目的探讨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乙肝患者血清标本200侈4(HBV-DNA阳性),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ELISA法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结果200例血清标本五项定量值为HBsAg(1.28±0.20)ng/ml,HBsAb(8.0±0.68)mIU/ml,HBeAg(0.60±0.11)ncu/ml,HBeAb(2.65±0.51)ncu/ml,HBcAb(3.5±0.60)ncu/ml;HBsAg检测灵敏度为0.5ng/ml,ELISA法HBsAg检测灵敏度为2n∥ml。针对HbsAg检测,两者χ^2值为30.1,P〈0.01。结论电化学发光技术优于ELISA法,其检测结果可与HBV—DNA互补,为临床提供诊疗提供更加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了解用ELISA法检测 HBV-M不同的标志物组合时,其对应的HBV-DNA阴、阳性及阳性的拷贝数.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定量检测800例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临界值为500copies/ml),同时用ELISA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结果 经FQ-PCR检测,347份HBsAg,HBeAg,抗-HBcAb,ProS1-Ag都阳性的标本,HBV-DNA阳性率为98.7%,平均拷贝数为1.87×108copies/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BsAg,HBeAg,ProS1-Ag一项或多项阳性者的HBV-DNA阳性率和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三项抗原全阴者.结论 FQ-PCR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检测HBV-DNA拷贝数.HBV-DNA可准确、灵敏地反映HBV复制.与HBV血清标记物联合应用可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的监测,预后监控及药效评价等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敏感度和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8月用安图化学发光法确诊的乙肝患者465例,乙肝阴性健康体检者150例,采用GICA、ELISA和CMIA进行检测并比较其敏感度。结果在CMIA检测结果 HBsAg<0.05IU/ml阴性者中,三种检测方法全部为阴性;在CMIA检出HBsAg浓度值3.001~250.00IU/ml时,三种方法全部检出阳性结果,检出率一致;在HBsAg处于低水平表达时即CMIA检出HBsAg0.050~3.000IU/ml时,CMIA、ELISA、GICA三种方法检出阳性标本分别为310例(100.00%)、245例(79.03%)、31例(10.00%),CMIA检出率均高于ELISA(χ~2=72.613,P<0.001)和GICA(χ~2=507.273,P<0.001);ELISA检出率高于GICA(χ2=299.05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检测低浓度HBsAg时,三种方法中以CMIA的敏感度最高,其次为ELISA,GICA敏感度最低。当GICA检测出阴性结果与临床不符以及ELISA遇到灰区时可选择CMIA进行复查,以免漏检。CMIA可在早期感染及血清转换期患者中检测出低浓度HBsAg,为临床及时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BV血清标志物ELISA法与HBV-DNA荧光定量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与PCR荧光定量法同时检测378份血清标本。结果用ELISA法测定HBsAg(+)、HBeAg(+)、抗-HBc(+)时,HBV-DNA荧光定量阳性率高达91.2%;用ELISA法测定HB-sAg(+)、抗-HBe(+)、抗-HBc(+),HBV-DNA阳性率为47.3%。而在133例HBV血清标志物全国性的标本中,仍有3例检出HBV-DNA阳性。结论在各种HBV模式中,以HBeAg阳性者的病毒复制水平最高,而血清中未检出标志物者并不能排除HBV感染。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临床有不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我院乙肝标志物定性试验试剂的精密度、准确度、最低检出限进行方法学评价,为实验室选用合格方法和试剂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中乙肝标志物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nosorbent assay,ELISA).对试剂的方法学性能评价为:批内精密度评价用40例(包括阴、阳性)乙肝标志物标本进行重复性检测;批间精密度评价用120例(包括阴、阳性)室内质控结果进行统计;并用阳性一致率和阴性一致率作为精密度评价指标.准确度评价用近3年165例室间质评(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质控和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质控)的返馈数据进行统计,以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表示试验的准确度.试剂最低检出限的评估,将已知浓度的乙肝标志物作梯度稀释后进行检测,以能发生反应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检出限.结果:实验方法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准确度其阴阳性符合率均≥95%;其一致性检验Kappa≥0.75.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6 IU/ml、20 MIU/ml、2 NCU/mI、3 NCU/ml、0.5 NCU/ml.结论:本实验室乙肝标志物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最低检出限均符合检测性能要求,检测质量可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