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彬  李克义 《山东医药》1999,39(16):19-20
1980年1月~1998年10月,我院共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38例,其中44例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4例并发症患者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14~71岁,平均468岁。原发肿瘤为:下颌牙龈癌15例,舌癌14例,颊癌5例,口底癌4例,软腭癌3例,唇癌、腮腺癌、颌下腺癌各1例。其中行联合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4例,6例行联合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侧舌骨上淋巴结清扫术,14例行单纯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454%),切口感染28例(6363%),乳糜…  相似文献   

2.
周志国 《山东医药》2005,45(9):52-52
舌鳞状细胞癌(下称舌癌)常早期发生淋巴转移,术后易复发。2001年3月至2003年6月,我们采用舌癌局部切除及同侧舌骨上淋巴结清扫保留下颌骨手术加同期局部及全身应用化疗药物治疗该病1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 2 8例舌鳞癌患者采用不同的颈部方法处理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19例 ,女 9例 ;年龄 41~ 70岁 ,平均5 2 .6岁。原发灶均为单例 ,治疗前均无远处转移。发病部位在舌尖 3例 ,舌背 5例 ,舌侧缘 8例 ,舌腹部 8例 ,舌腹部累及口底 2例 ,舌根部 2例。 U ICC法 TNM分类为 T1 N0 M0 18例 ,T2 N0 M0 5例 ,T2 N1 M0 3例 ,T3N0 M0 1例 ,T3N1 M0 1例。T1 N0 M0患者行患侧舌骨上淋巴清扫术 ,T2 N0 M0 、T3N0 M0 患者行患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 ,T2 N1 M0 、T3N1 M0 患者行患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术中将颈上、中、下三…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上较少见。目前一般认为在对侧肾脏健全的情况下行肾脏输尿管全程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是为最合理的治疗办法。我院从 1991~ 2 0 0 2年共收治原发性输尿管癌 11例 ,其中 8例行病灶段切除 ,8例病人中 2例分别于术后第 14个月、18个月死于肿瘤转移 ,其余均生存至今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8例病人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68~ 89岁 ,平均 76岁。肿瘤位于右侧 6例 ,左侧 2例 ,均为单侧孤立病灶。 8例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慢性病。其中高血压 5例 ,糖尿病 4例 ,慢性支气管炎 3例 ,心电图改变 6例。8例病人均因间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手术清扫范围的选择。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2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术前超声结果、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结果 2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采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40例单纯采取Ⅵ区淋巴结清扫,其中1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4例单纯采取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其中9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46例采取Ⅵ区淋巴结联合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其中45例Ⅵ区和侧颈区同时出现淋巴结转移,25例出现Ⅵ区转移而未见侧颈区淋巴结转移,28例出现跳跃式侧颈区淋巴结转移而无Ⅵ区转移。男性、年龄45岁、侵袭至甲状腺被膜、肿瘤直径10.0 mm、术前超声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更高。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被膜的侵袭情况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可作为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当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建议同时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甲状腺乳头状癌较为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Ⅵ区,建议行首次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原发病灶切除联合Ⅵ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胃癌穿孔2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永斌  邵军  孙思敬 《山东医药》2008,48(15):79-80
手术治疗29例胃癌穿孔,其中16例行胃远端大部切除术(9例行根治性切除加D1淋巴结清扫,7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8例行穿孔修补术,5例行胃造瘘术.术后死亡9例.18例获随访,中位生存期13.3个月.认为胃癌切除加D1淋巴结清扫是胃癌穿孔的合理术式;手术风险大者可行局部修补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所胸外科1980~1990年间52例气管、支气管成型术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全组男性44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5岁,52例患者均为中心型癌:鳞癌42例、腺癌6例,鳞腺癌3例,类癌1例,其中Ⅲa期45例,Ⅲb期7例。结果显示:52例患者中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25%、21%、8.8%。其中3年以上生存者中除1例类癌外,全部为鳞癌。全组N230例,仅3例存治超过3、5年。本组残端阳性发生率占38%,在残端阳性病例中,伴淋巴转移者无1例长期生存。结论认为: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宜在鳞癌、类癌及非N2病例中严格、慎重的选择性应用。术中残端冰冻检查对成型的效果有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5年 2月~ 2 0 0 1年 5月 ,我院对 15 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了持续心电监护 ,发现心律失常 2 8例 ,发生率为 17.9%。现报告如下 ,并就其发生原因和围术期预防及处理进行讨论。临床资料 :本组 15 6例中 ,男 97例 ,女 5 8例 ;年龄 37~ 78岁 ,平均年龄 5 7.8岁。其中 142例行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术 ,14例行开胸探查术 ;术后均进入 ICU病房 ,所有患者均给予持续心电监护 ,且均在 72小时以上。有 2 8例在术后 3~ 5 8小时发生心律失常 (术前患有心律失常者除外 ) ,其中室性早搏12例 ,房性早搏 8例 ,心房纤颤 4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 1…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起,我们对74例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6例,女28例;年龄32~75岁,平均63.3岁。其中鳞癌36例,腺癌2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小细胞肺癌3例。Ⅰ期14例,Ⅱ期25例,Ⅲa期35例。本组病例中行左肺上叶切除术18例,左肺下叶切除术10例,左全肺切除7例,右肺上叶切除术17例,右肺中叶切除术5例,右肺下叶切除术11例。右肺中下叶切除术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 N0)期单病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预防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连续收治的112例术前c N0期单病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2例患者均行患侧腺叶全切术,并预防性清扫同侧淋巴结,将同期因良性甲状腺疾病行单侧腺叶切除9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清扫组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10.71%(12/112)。两组患者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功能受损。清扫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4 min(56-97 min)长于对照组65 min(45-8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清扫组平均滞留引流管时间2.6 d(2-4 d),平均住院时间6.4 d(5-9 d);与对照组平均滞留引流管时间2.3 d(2-4 d)及平均住院天数5.9 d(4-8 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c N0期单病灶PTMC患者行预防性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是必要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远侧残胃复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我院1984年1月~2006年3月外科治疗的8例远侧残胃复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远端残胃复发癌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l~77岁、平均58岁,6例为初次手术后3 a内复发,2例为初次手术后3~5 a复发.采用开腹探查与姑息手术各2例,全胃切除术、全胃联合脾切除术、全胃联合胰体尾部切除术、全胃联合肝左叶切除术各1例.术后病理示低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1例,淋巴结转移阳性6例.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主要指胰外分泌腺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死亡率高,各国统计5年生存率仅2%-10%^[1]。现将本院2006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经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并进行系统复查的26例胰腺癌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位年龄65.5岁(44-86岁),8例获得病理诊断,其余依据影像学、血清肿瘤标志物及PET-CT获得诊断。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50-90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及腰背部疼痛(15例)、食欲减退、消瘦、黄疸。临床分期I B期6例,Ⅲ期14例,Ⅳ期6例。淋巴结转移2例,远处转移6例,侵犯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17例。胰头癌18例,胰体尾癌8例。4例有吸烟史,6例有饮酒史,6例有高血压,1例有冠心病,5例有糖尿病,15例有体重下降。3例行剖腹探查无法切除肿瘤仅取活检明确诊断(其中1例胰头癌行术中放射治疗DT 13Gy),1例胰体尾癌术后胰头复发,1例胰头癌术后复发;获得诊断后12例曾行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实行胰十二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14例。现将围术期护理方法与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4例;年龄45~76岁,平均65岁。其中胰头癌9例,壶腹部癌5例。术后并发胰瘘1例,无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4.
老年直肠癌保肛术1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共收治老年中下段直肠癌43 7例 ,其中施行各类保肛术 13 8例 ,占 3 1.5 8% ,现报告并分析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81例 ,女 5 7例 ,年龄 60~ 83岁 ( 70岁以上者 5 2例 ) ,平均 66.5岁。直肠指诊癌肿下缘距肛缘 8~12 cm198例 ,4~ 8cm3 0例 ;肿瘤浸润肠壁周径 1/ 6~ 2 / 3。按改良的 Dukes分期 :A期 3 5例 ,B期 82例 ,C期 2 1例 ;腺癌 68例 ,粘液腺癌及低分化腺癌 2 8例 ,印戒细胞癌 5例 ,类癌 7例 ,腺瘤或息肉恶变 10例。保肛术式 :经腹骶切除 3例 ,经耻骨切除 2例 ,Dixon术式91例 ,拉下式吻合 ( Pa…  相似文献   

15.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通用的化疗方案是VAC、PVB、BEP。VAC方案中的更生霉素在国内购买困难。PVB和BEP方案中的药物价格昂贵,并且在限量内无法完成足够疗程。1985年以来我们选用VCR(长春新碱)、CTX(环磷酰胺)、DDP(顺铂)三种药物设计了VPC方案治疗21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1例患者的年龄为9~43岁,平均20.5岁。其中无性细胞瘤12例,内胚窦瘤4例,原发性绒癌1例,未成熟畸胎瘤4例。期12例,期6例,期3例。13例行根治性手术,5例保留健侧卵巢,3例保留子宫和健侧附件。手术均基本切净。术后随诊20例,1例失访(以死亡计)…  相似文献   

16.
李光  金保庚  孙健  向从明 《山东医药》2006,46(33):49-50
回顾性分析31例阴茎癌的临床资料。鳞状细胞癌30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28例,阴茎全切并尿道会阴造口术3例;同时或二期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7例。28例获得随访,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者1、2、5a生存率分别为89.2%、82.1%、71.4%。认为阴茎部分切除治疗Ⅰ、Ⅱ期阴茎癌合理有效,有明显转移者应积极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7.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们为 178例行肺、食管手术患者取腋下微创切口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8例 ,女 4 0例 ;年龄 4 2~ 72岁 ,平均5 8岁。其中肺癌 12 9例 ,肺炎性假瘤 5例 ,肺结核 17例 ,支气管扩张症 17例 ,食管癌 8例 ,贲门癌 2例。 16 8例肺手术中 ,肺叶切除术 (包括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 115例 ,袖状肺叶切除术 16例 ,全肺切除术 2 8例 ,心包内全肺切除术 9例。 8例食管癌手术中 ,经左颈、右胸、上腹部三切口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 1例 ,经左胸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用吻合器颈主动脉弓上机械…  相似文献   

18.
食管重建术后胃肠道梗阻是一种少见的手术并发症,文献仅见少数病例报道。我科1978-01/2000-07在1964例各类疾病行食管重建术后发生胃肠道梗阻16例,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全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3~68(平均51.1)岁;2例因食管化学烧伤分别接受空肠和结肠代食管术;14例食管癌中,上段癌5例,中段癌5例,中上段癌4例,下段食管责门癌3例,均行部分食管或食管胃切除术,其中4例行结肠代食管术,4例行弓上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术,2例行弓下食管胃隧道式吻  相似文献   

19.
对象:1997年1月至2002年10月共行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203例,年龄60~76岁,平均(67.5 5.2)岁,其中男153例,女50例。术前行副鼻窦CT扫描,术后经病理证实。除1例死亡外,根据1997海口标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总计393侧。Ⅰ型16侧;Ⅱ型1、2、3期分别为18侧、60侧和119侧;Ⅲ型为180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探讨其颈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对行颈淋巴结清除术的117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7例患者中,共行颈淋巴结清除术139侧,其中137侧有淋巴结转移,包括Ⅱ区淋巴结内癌转移112侧、Ⅲ区68侧、Ⅳ区24侧、Ⅵ区3侧、Ⅴ区1侧、Ⅰ区1侧,另2侧未见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内癌生长情况分别为Ⅰ期17例、Ⅱ期29例、Ⅲ期34例、Ⅳ期37例.结论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尤多见Ⅱ、Ⅲ区,淋巴结转移癌以Ⅲ、Ⅳ期多见.术中应以清除Ⅱ、Ⅲ、Ⅳ区颈淋巴结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