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0岁,公交车司机。在开车中突发左下腹剧痛,向左下肢放射,当时以急腹症收住外科。外科医生发现患者双下肢无力,左下肢偏重,急请神经内科会诊。当时查体颅神经正常,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双上肢肌力Ⅴ级,胸7以下痛温、触觉减退,巴宾斯基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考虑急性脊髓病变,急诊做以胸7为中心的MRI检查,脊髓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3.
4.
5.
资料与方法 例1:患者,女,32岁,因背部疼痛3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小时在田间劳动时突然出现背部剧烈疼痛,无头痛、呕吐、胸闷、气促、腹痛等症状.查体:T36.5℃,P96次/分,R24次/分,BP120/65mmHg;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双侧瞳孔3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部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肌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脊柱无压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克氏征阴性.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均正常.初步诊断: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给予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止痛、镇静等治疗无效.入院10小时后患者渐出现双下肢无力,肌力仅3级.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淡红色,无凝块,镜检红细胞满视野.修正诊断为急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转上级医院,经核磁共振及脊髓血管造影确诊为T 3~5脊髓动静脉畸形并出血,后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63岁,主因双膝关节疼痛十余年,加重3年,发热2个月。于2010-11-20 15:00入院。入院查体:T 39℃,P 106次/分,R 20次/分,BP 133/64 mmHg。神志清楚,语言流利,精神差,双膝关节肿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4例特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例特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李琦,周衣伦特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系指非脊髓外伤所致血液流入脊椎管内或颅内而言。目前多数学者仅就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临床研究与病因分析,而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报道尚少。国内自张秉枢1959年首先报道3例后,迄今仅见21例... 相似文献
8.
不典型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病例资料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少见,症状不典型者易误诊,现报告如下。 例1,李某,男,39岁,因“头痛、呕吐5d,加重1d”入院。3年前曾两次因“头痛呕吐”,腰穿为血性脑脊液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行颅脑CT、MR和DSA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本次入院查体:T36℃,R64次/min,R18次/min,BP20/12kPa。内 相似文献
9.
陈炜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2,16(2):129-129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比较少见。误诊率甚高。现将我院自 1 995~ 2 0 0 0年收住的 1 1例自发性脊髓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一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1 1例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1~ 6 8岁 ,其中30~ 6 0岁 8例。本组 5例有诱因 ,其中酗酒 2例 ,癫痫发作、拾重物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四大脑血管疾病之一,患病率约为31/10万,SAH与其他脑血管疾病相比,其特点是死亡率最高,致残率最低,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以下为1例由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而得出的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为脊髓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珠网膜下腔所致,临床上较颅内珠网膜下腔出血少见。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较少见,约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1%[1].症状不典型者较易漏诊误诊.本文就笔者近年诊治的2例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结合文献检索的26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文金风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3):237-23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急性脑血管病中预后较差的急重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情急骤、凶险,病死率高,急性期病死率约25%,而存活者大部分还可生活自理,恢复正常工作。因此,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是治疗关键。2002年1月以来,我院收住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例1、男性,38岁。1986年5月28日。突然出现右侧肩背部及同侧腋下放射剧痛,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伴头痛恶心,以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收住院。入院时神志清,颈项强硬,双下肢感觉迟钝,肌力右下肢Ⅲ级,左下肢Ⅳ级,病理反射(一)。 4小时后,出现截瘫,尿潴留。检查:双侧肋弓以下感觉完全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一)。化验:白细胞8300,尿蛋白(+)。诊断为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手术探查证 相似文献
16.
例1男,70岁。因突发背部疼痛1h,以高血压病、心绞痛收住心内科。查体:血压180/100mmHg,神清,语利,颅神经无异常所见,颈软,四肢活动自如,病理征未引出,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V3-6ST段下移1mV,T波倒置。入院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经降压、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15h,血压降至140/80mmHg,但患者背痛症状不减轻,且出现颈项疼痛,左上下肢瘫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 例1,男,61岁。1986年6月4日下午7时洗淋浴后20分钟,感腰部剧烈疼痛,并向臀部及两侧大腿放射,伴尿意紧迫感,双下肢麻木,2小时后送入医院住院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23/13kpa,神清,眼底示动脉硬化Ⅱ度,颈软,双上肢正常,双下肢肌力Ⅲ度,膝踝反射(+),病理征(-),胸7.8以下痛觉减退,血常规正常,腰穿脑脊液为均匀血性,椎管碘剂造影末见异常。诊断为脊髓SAH。例2,男,38岁,1988年8月4日晨起刷牙后突感胸闷,背部有烧灼样剧痛,约10分钟后自觉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站立,发病后有轻微头痛、头昏,无恶心、呕吐。发病后4小时入院。病前体键,无外伤及高血压病史。查体:神清,颅神经及双上腹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Ⅱ度,膝踝反射末引出,病理征(一),胸6以下痛觉丧失。入院第二天行腰穿,脑脊液为均匀血性,胸腰椎X线平片及椎管碘剂造影末见异常。诊断为脊髓SAH。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的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临床表现的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男性患者,均以突然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方式起病,脑膜刺激征阳性。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均由腰穿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MRI可见脊髓表面血管流空信号,脊髓血管造影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结论脊髓血管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罕见病因,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脊髓MRI作为无创筛选检查有诊断意义,脊髓血管造影是脊髓血管畸形诊断的金标准,对其分类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远较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少见,前者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所占的百分比,国外报告为0.4~0.6%,国内青岛医学院报告为3.9%。现将我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男,36岁,农民。住院号424807。主诉:突发胸背疼痛并双下肢瘫痪8小时。患者于1984年5月5日长途乘坐汽车约二小时后,突然感到胸背部剧烈疼痛,胸前发闷呈束带感,气顶不适,继而双下肢麻痹无力至完全不能行走,大小便困难。当时无头痛、头晕、呕吐等。继续乘车到来急诊入院。既往无高血压、鼻衄、紫癜等病史。体查:神志清,语言清晰。体温37.3℃,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痛苦面容。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脊柱无畸形。眼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基层脑表或脊髓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综合征[1]。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重,病死率高,剧烈头痛、呕吐及腰穿血性脑积液。为临床常见病,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等,以40岁~70岁发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患者除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外,无中枢性瘫痪,使患者及家属易忽视治疗。我院于2011年收治了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现将其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