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和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n Nephelometry)对正常人、各类肝病(AH、FVH、CPH、CAH、LC、HCC)、特别是AFP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血清进行α1-抗胰蛋白酶含量测定,以探讨α1AT与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联系及其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α1-AG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值,与其它肝病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若以340 mg/L为肝癌诊断界限,肝癌组达79.54%(35/4 4),其中AFP阴性组达85%(17/20),慢性活动性肝炎占4.34%(1/23),重症肝炎占12.5%(1/8),肝硬化患者占6.06%(2/33),AH、CPH则无一人超过.结论α1AT作为一种肝癌标记物,临床上与AFP结合使用可大大提高肝癌检出率,特别是对AFP阴性肝癌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外周血中AFPmRNA检测对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AFPmRNA检测对原发性肝癌 (以下简称肝癌 )高危人群监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采取AFP升高 2次以上的慢性肝病患者 6 3例、12例肝癌、2 1例肝癌术后患者静脉血 5ml,用RT -PCR进行AFPmRNA检测。结果 :AFP定量与AFPmRNA阳性率无显著关系 (P >0 .0 5 ) ,AFP进行升高组、持续升高组和波动组间AFPmRNA阳性率无显著关系(6 4.71%、40 %、40 .5 8% ,P >0 .0 5 ) ,AFP进行升高组、持续升高组发癌率为 5 8.82 % (10 / 17) ,30 % (3/ 10 )显著高于AFP波动组 4.35 % (3/ 6 9,P <0 .0 1)。AFPmRNA阳性检出肝癌 41.6 7% (5 / 12 ) ,高危结节 6 0 % (6 / 10 )、肝癌术后复发 10 0 % (4/ 4)。AFP大于 2 0 0 μg/L能检出 5 8.82 % (10 / 17)肝癌和 2 5 % (1/ 4)的术后复发灶 ,AFP大于 2 0 0 μg/L、AFPmRNA阳性结合影像检测能检出 91.6 7% (11/ 12 )的肝癌和 10 0 % (4/ 4)的术后复发灶。结论AFP进行和持续升高是肝癌发生的高危人群 ,AFPmR NA阳性也是肝癌发生的高危人群 ,AFPmRNA能检测部分AFP阴性的肝癌患者 ,因此 ,AFP、AFPmRNA和影像联合检测能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a-L-岩藻糖苷酶(a-L-fucosidase,AFU)、a1-抗胰蛋白酶(alphao-antitrypsin,AAT)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97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206名健康对照者,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新型CNPF(2-氯-4-硝基苯-a-L-岩藻吡喃糖苷)连续监测法测定AFU,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AAT。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AFU、APT与良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独检测对PHC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73.8%、85.7%、84.1%,三者联合检测可将PHC诊断阳性率提高到96%。结论血清AFU、AAT、与AFP互为补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α L 岩藻糖苷酶 (AFU) ,甲胎蛋白 (AFP)及其异质体 (AFP L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设定原发性肝癌(PHC)组 ,慢性肝炎肝硬变组 ,正常对照组 ,测定各组的AFU、AFP及AFP L3。AFU采用比色法 ,AFP采用电化学发光法 ,AFP L3采用扁豆凝集素 (LCA)亲合电泳印迹法。结果在 1 0 0例PHC患者中 ,AFP >2 0ng/ml的阳性率为 68.0 % ,AFU阳性率为 76 .0 % ,AFP L3阳性率为 78.0 %。AFP <2 0ng/ml的 2 0例PHC患者中 ,AFU阳性率为 70 .0 % ,AFP L3阳性率为 1 0 .0 % ;AFP在 2 0~ 40 0ng/ml的 30例PHC患者中 ,AFU阳性率为 80 .0 % ,AFP L3阳性率为 90 .0 % ;AFP >40 0ng/ml的 50例PHC患者中 ,AFU阳性率为 76 .0 % ,AFP L3阳性率为98.0 % ,三者联合应用的PHC患者中阳性者 91例 ,阳性率为 91 .0 % ,三者同时阳性者 55例 ,阳性率为 55 .0 %。结论AFU、AFP L3联合检测在AFP <40 0ng/ml的PHC患者中可优势互补 ,阳性率显著提高 ,尤其是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及其与良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移酶(GG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泸州市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80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者,均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联合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肝病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而阴性率显著低于单项检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AFU、AFP、CEA、GGT)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能够提高诊断的阳性率,从而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苯甲酰-DL-精氨酸-p-硝基苯胺(BAPNA)作为胰蛋白酶的底物,依据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对标准胰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检测了原发性肝癌与良性肝病患者血清α_1AT的含量,并对检测方法的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22例原发性肝癌血清α_1AT均值明显高于肝炎(30例)及正常人(p值<0.001)。肝癌的检出率为72.7%,与肝炎的交叉在8%以内。在所检测的肝癌患者中,4例为AFP阴性,但这4例中有3例α_1AT为阳性,故对AFP阴性肝癌患者也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在乙型肝炎感染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08例,其中原发性肝癌50例、肝硬化42例、慢性肝炎16例。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AFP)及AFP-L3水平,计算AFP-L3%。结果以AFP≥400ng/mL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阈值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36%、84%;以AFP-L3%≥10%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阈值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2%、83%。结论 AFP-L3%更能区分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临床上可结合AFP-L3%作为鉴别诊断HBV感染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与甲胎蛋白比值(AFP-L3/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作为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继发性肝癌等)50例作为良性肝病组.采用德国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AFP-L3水平,采用日本富士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PIVKA-Ⅱ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FP、AFP-L3/AFP、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P、AFP-L3/AFP、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单独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64.00%,特异度为48.00%;AFP-L3/AFP单独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4.00%,特异度为90.00%;PIVKA-Ⅱ单独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76.00%,特异度为84.00%;AFP、AFP-L3/AFP、PIVKA-Ⅱ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94.00%,特异度为78.0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AFP-L3/AFP、PIVKA-Ⅱ单独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1、0.843、0.770、0.905.结论 血清AFP、AFP-L3/AFP、PIVKA-Ⅱ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836-1837
探讨AFP、AFU及TSGF、SF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收集原发性肝癌(PHC)患者57例,良性肝病患者57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进行AFP、AFU与TSGF、SF水平检测,评价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PHC组的AFP(452±410.04ng/ml)、AFU(62.72±33.16U/L)、TSGF(88.12±15.11U/ml)、SF(445.09l±52.42ng/ml)水平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AFP、AFU、TSGF、SF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8.95%、89.47%、66.67%、87.71%;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AFP最高(92.30%),灵敏度AFU最高(89.47%);若将四项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可达94.74%。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2种肿瘤标志物在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PHC组90例,肝硬化组30例,良性肝病组3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血清中AFP、GPC3、TGF-β1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PHC组患者血清AFP、GPC3、TGF-β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良性肝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阴性PHC患者血清AFP、GPC3、TGF-β1水平与AFP阳性PHC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阴性PHC患者血清GPC3、TGF-β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良性肝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3与TGF-β1联合检测对AFP阴性PHC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GPC3与TGF-β1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联合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曙于  张金华 《临床医学》2003,23(10):15-16
目的 :综合评价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 (AFP) ,癌胚抗原 (CEA)、血清铁蛋白 (SF)及B2 微球蛋白 (B2 MG)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2 0例肝外恶性肿瘤 (NHC)患者 ,3 0例良性肝病患者 ,40例正常对照者 ,联合检测AFP、CEA、SF及B2 MG。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 ,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 ( 97 5 %)与AFP检测阳性率 ( 60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应用AFP、SF、CEA及B2 MG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率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沈铮  沈霞 《检验医学》2000,15(6):361-362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异质体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良性肝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扁豆凝集素对AFP不同的亲和力,采用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FP-L3的百分含量.结果以AFP-L3≥15%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其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92.9%.结论 AFP及其异质体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尤其是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与良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赵以森 《临床荟萃》1991,6(12):643-646
尽管原发性肝癌(PLC)诊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下列难题①20~30%甲脸蛋白(AFP)阴性的肝癌如何作出诊断;②10~20%伴有肝病活动的AFP阳性肝癌为何与20%伴有AFP升高的慢性肝病相鉴别:③1~2cm微小肝癌如何定位.为此近年来对已知的肝癌标志物和寻找新的标志物及其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进行了深入研究,现结合国内外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AFP、AFU、β2-MG联合检测对提高原发性肝癌检出率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AFP、AFU、β2-MG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和生化法检测72例原发性肝癌和67例良性肝病(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血清AFP、AFU和β2-MG的水平.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AFU和β2-MG阳性率分别为75.0%,70.8%,77.8%,与良性肝病相比AFP、AFU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β2-MG差异不明显(P>0.05).三项联合检测可将肝癌阳性率提高至97.2%,与单项检测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FP、AFU和β2-MG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苷酶(AFU)和5'-核苷酸酶(5'-NT)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AFU;用酶法检测5'-NT。结果单项AFP、AFU、5'-N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AFP、AFU、5LNT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AFU、5'-N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阳性率达95.2%,显著高于单项AFP阳性率54.2%(P〈0.01)。结论AFP、AFU、5'-NT等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阳性检出率,特别是对单项AFP检测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和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的升高被认为是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指标,但是在某些继发性肝病和肝细胞再生的非恶性肝病患者中也可见升高。作者根据AFP与刀豆球蛋白A结合特性的差别,用亲和层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病患者的血清总AFP含量和与刀豆球蛋白A无反应的AFP含量,计算出后者占总AFP的百分率,这个百分率是区分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病的良好指标。作者研究了21例原发性肝癌和8例继发性肝病患者,如果单独根据血清AFP含量则无法区别出来(继发性肝病患者中有1例血清AFP含量很高),但根据无反应AFP百分率则可很好地区分两组病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无反应AFP含量低于20%(1.6~18.8%),而继发性肝病患者的无反应AFP含量高于26%(26.6~91.7%)。因此,作者建议该试验可作为两类肝病患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阴性误诊84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我院 1991- 0 3~ 2 0 0 3- 0 3收治的甲胎蛋白 (AFP)检测阴性的原发性肝癌 (PHC) 10 9例 ,其中误诊 84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6 7例 ,女 17例 ;年龄 17~ 72岁 ,35岁以上者 79例。误诊时间 17~ 81d。既往 HBs Ag阳性者 4 6例 ,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者 2 2例。经手术肝组织病理确诊 38例 ,肝穿细胞学检查证实 4例 ;经超声波、CT、MRI等综合检查且排除转移性癌及其他肝肿瘤而确诊 33例 ;其余 9例出院后随访 1~ 3个月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 ,B超及动态观察 AFP异常而确诊。AFP检测阴性是指参照有关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标准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199(CA199)、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肿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清AFP、AFU、CA199、GP73水平,与50例肝硬化患者(良性对照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对照,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分析AFP、AFU、CA199、GP7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及监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CA199、GP73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2)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腹水、肝硬化、复发、转移明显相关(P<0.05);(3)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4)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分别达到96.00%、93.71%、89.80%,与各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AFP、AFU、CA199、GP73联合动态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漏诊,并对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复发转移及预后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测定外周血中甲胎蛋白(AFP)的含量常作为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指标。我院在1992年1~7月采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甲眙蛋白酶联免疫测定ELISA试剂盒(包括定性、定量),对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进行了血清AFP测定。检测对象:正常组170名,体检及肝功能各项均正常。肝病组35名,均经临床确诊。其中急性肝炎住院病人11名:慢性肝炎(慢活肝+慢迁肝)7名;肝硬化10名;原发性肝癌4名;继发性肝癌2名;药  相似文献   

20.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根据小扁豆凝集素对甲胎蛋白(AFP)的亲和力不同,采用亲和免疫电泳印迹法检测52例原发性肝癌和57例良性肝病患者的AFP-L3的血清含量;以AFP-L3>15%作为PHC阳性的诊断标准。结果PHC患者的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患者的AFP-L3阳性率与AFP水平无正相关。AFP≤400μg/L和>400μg/L的PHC病例,AFP-L3阳性率分别是76.9%和84.6%,AFP-L3含量与血清AFP浓度无关;AFP含量与癌肿直径大小呈正相关(r=0.453,P<0.01)。在癌肿直径>2 cm的PHC病例,AFP-L3阳性率与癌肿直径无相关性(r=0.012,P>0.05)。结论AFP-L3对于低水平AFP的PHC,尤其是小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