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复习11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WHO标准重新分类,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分三类:良性者6例,交界者4例,恶性者1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易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此外,还要与癌肉瘤、其他肉瘤及化生性癌鉴别.结论 临床及病理均易误诊,病理诊断时应多部位取材,镜下以细胞最密集区为准,并做综合分析.此瘤易复发,良性者应做乳腺扩大切除术,复发的交界性和恶性者应行乳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52例中良性42例,交界性8例,恶性2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8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乳腺癌肉瘤和乳腺肉瘤等鉴别,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乳腺叶状肿瘤23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3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良性7例,交界性14例,恶性2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0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不同异型性的间质成分混合组成。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分叶状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乳腺癌肉瘤和乳腺肉瘤等鉴别,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的情况.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11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良性8例,交界性2例,恶性1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3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包含间质和上皮两种成分.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细胞型纤维腺瘤、幼年性纤维腺瘤、癌肉瘤及原发或转移性肉瘤等鉴别,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扩大范围局部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黎炎  王柯萍  陈椿林  顾新军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097-1097,1102,F000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7例乳腺叶状肿瘤作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7例均为女性,年龄26~59岁。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乳腺肿块,以单侧单发性为主,肿块直径2.5~18.5 cm。良性叶状肿瘤8例,交界性6例,恶性3例。镜下见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丰富的间质细胞组成,大部分形成叶状结构。4例患者发生局部复发。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好发于40~50岁女性,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可血行转移,易复发。组织学上需与巨大纤维腺瘤、乳腺肉瘤等鉴别。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叶状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病理明确诊断的乳腺分叶状肿瘤9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及误诊原因分析。结果确诊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各3例。术前主要误诊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青春期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组从良性、交界性到恶性的谱系性疾病,组织学形态变化较大,生物学行为不定,容易复发和恶变。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术前临床误诊率高,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改变,免疫组化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鉴别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年轻患者反复复发的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例年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预后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6岁、20岁及25岁。复发1~4次,最后病理诊断均为乳腺叶状肿瘤,1例良性,2例交界性(中间性)。结论:年轻患者乳腺叶状肿瘤容易复发,不易转移。诊断要根据组织学特征、肿瘤大小、边缘状态、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等综合评估,要与幼年性纤维腺瘤和管内型纤维腺瘤等鉴别。确诊后应做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8.
乳腺叶状肿瘤(PT)作为一组与纤维腺瘤类似的乳腺双向分化的肿瘤,占全部乳腺原发肿瘤的0.3%~1%,占乳腺所有纤维上皮性肿瘤的 2.5%[1].国外有学者首先报道并将其命名为叶状囊肉瘤,2003年WHO乳腺肿瘤分类中将其命名为叶状肿瘤,并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型.其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临床上常被当作纤维腺瘤处理而导致肿瘤复发.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P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预后、治疗方法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雪芬  陈红  滕娟 《右江医学》2004,32(1):58-58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 ,分类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 5 8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良性 2 6例 ,交界性 19例 ,恶性 13例 ,均为女性 ,发病平均年龄为 48.9岁 ,通过对其病理特点的研究 ,完善了诊断标准。结论 良性的治疗应选择肿物扩大切除术、对于复发的交界性和恶性应作乳房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叶状肿瘤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20例均为女性,其中良性9例,交界性7例,恶性4例。镜下瘤组织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不同分化程度、活跃增生的间质细胞组成,形成明显的叶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CD34、CD10在良、恶性叶状肿瘤鉴别诊断中有一定意义。结论乳腺叶状肿瘤较为少见,多发生于35~50岁女性,组织形态变化多样,交界性和恶性病例复发率高,少数可发生血道转移,淋巴结转移少见,组织学上应与富于细胞性腺纤维瘤和真性肉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病理形态依据。方法:对10例乳腺叶状囊肉瘤作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发病年龄12~48岁,平均27.3岁,病程6天~5年,多数起病隐袭,后期骤然增大。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分叶状有小囊腔,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间质恶笥间叶性肉瘤混合组成。获访7例均健在,1例术后5年复发。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生物学行为变化无常,预后较,好,需与乳腺癌肉瘤、乳腺肉瘤及巨纤维腺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生物学行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1988年~2005年18年间收治的15例乳腺叶状肿瘤复习并分析、随访.结果 10例中作快速诊断误诊4例,局部复发5例,肺转移1例.结论 乳腺PT由良性上皮成分和过度增生的间质构成,乳腺叶状肿瘤易误诊,其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交界性和恶性PT较易复发和转移,手术以广泛局部切除或全乳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3.
乳腺叶状肿瘤在女性疾病中发病率较低,占所有乳腺肿瘤性疾病的0.3%~0.5%,好发年龄较纤维腺瘤大,多见于45~49岁[1]。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将其分为良性、恶性和交界性三个亚型,其中良性叶状肿瘤占35%~64%,恶性占10%~30%[2]。目前乳腺叶状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保乳或单乳切除,有文献报道交界性及恶性叶状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达10%~65%,远处转移率亦波动在5%~40%之间[3],预后一般,故不少学者开始研究是否可以术后常规行放疗以进一步降低叶状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但结论却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陈守菊  刘福川 《广西医学》2006,28(2):217-218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这一少见疾病的诊治要领.方法收集我院1990年至2004年病理诊断为叶状囊肉瘤或分叶状肿瘤17例,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为27~62岁(平均43岁).左右侧比10:7;11例位于乳头下、6例位于乳头旁外上象限,具有近乳头之特点.12例良性,2例交界性,3例恶性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包块,较长时间(1年~7年余)后出现包块增大、乳腺外形改变,1例伴腋窝淋巴结肿大.14例行肿块单纯切除术,其中有3例术后半年复发、1例术后半年复发(单纯切除)及再次术后3个月复发而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包括腺体、胸大肌膜及皮肤)随访3年无复发,复发率达28.57%(4/14);复发中良恶性各2例,交界性2例尚未复发.结论分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表现及预后往往不符,良恶性均可能复发,复发率恶性者较高,良性者较低;多方面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复发者行单纯乳房切除术、恶性及腋窝淋巴结肿大者行根治术即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就诊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0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按照WHO标准重新分类,进行回顾性研究及分析。结果:1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全部进行手术治疗,肿瘤分为三类,良性6例、交接3例、恶性1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是从良性、交界性、到恶性的疾病,组织学形态和生物学行为变化不规律,容易复发和恶变。在临床治疗中,临床医生需把乳腺叶状肿瘤当做恶性病变处理,从而提高临床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总结17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治状况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施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其中良性11例,交界性4例,恶性2例。3例行局部切除术,5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8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部患者获随访;复发4例,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年半死于肺转移。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诊断困难,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价值有限,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乳腺叶状肿瘤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复发、转移因素,为术式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8年1月-2009年10月间经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6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66例中,恶性11例,交界性3例,良性52例。初次手术即在我院者57例,随访39例,6例局部复发(15.4%),其中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3例。复发后来我院诊治9例,随诊7例,再次复发4例(57.1%)。因肺转移死亡3例,均为多次局部复发的恶性叶状肿瘤患者。结论再次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仍复发的良性病例,及初次复发的恶性病例,应尽早行乳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良 性 乳 腺 叶 状 肿 瘤 的 诊 治 体 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叶状肿瘤约占全部乳腺肿瘤的 0.3%~ 0.5% [1],组织类型与临床表现不统一,预后难测 [1~ 3]。下面就 9例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治疗、预后浅谈我们的体会。 1临床资料   1994年至 1998年收治 9例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病人。全部为女性,年龄 18岁~ 56岁,平均 38岁。均可触及肿物,肿物大小 3cm~ 15cm,平均 7cm。 4例彩超检查,显示实质性肿物中有不均匀的低回声区。全部病例未行术前穿刺检查,仅 2例术前疑为叶状肿瘤,余者误诊为纤维腺瘤或乳腺癌。 7例行乳腺肿物切除术,在病理诊断后其中 1例行补救性扩大肿物切除术, 1例行…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病理特点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鸣  张绪鹏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8):137-138
目的提高外科医生对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83~2004年收治的乳腺叶状囊肉瘤8例。按Azzpoprai分类:良性6例,临界1例,恶性1例。术式选择:局部肿瘤切除3例,广泛局部切除3例,单纯乳腺切除1例,改良根治1例。结果术前诊断为乳腺叶状囊肉瘤4例,误诊为为纤维瘤复发1例、乳腺癌2例,误诊率为37%。术后无并发症。全组随访4个月-21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本组发病率低,临床应注意鉴别,减少误诊。对于年轻病人特别是未婚者.首选局部肿瘤切除或广泛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42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成  包家林 《上海医学》2006,29(2):120-121
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少见,其形态多样,至今其命名、分类尚未完全统一。乳腺分叶状肿瘤是双相分化的肿瘤,由良性的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组成,以往因其切面具有囊状、分叶状特殊外观而得名叶状囊肉瘤。目前根据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乳腺疾病分类标准,将叶状囊肉瘤更名为乳腺分叶状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1]。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42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以下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42例均为女性,年龄26~67岁,平均47岁;病程为2个月至15年,平均20个月。42例早期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