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剖宫产术中催产素静脉推注与宫壁注射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秀 《华夏医学》2004,17(3):371-372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时快速静脉推注催产素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研究组 :对 1 0 0例剖宫产手术在胎头娩出时用 2 5 %葡萄糖 2 0 ml加催产素 2 0 U静脉快速推注 ,记录术中出血量及胎盘剥离时间 ,并与对照组 1 0 0例胎儿娩出后宫壁注射催产素 2 0 U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子宫收缩好 ,子宫切口边缘出血少 ,胎盘自行剥离快 ,术中出血明显减少 (P<0 .0 1 )。结论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时静脉快速推注催产素对减少术中出血明显优于宫壁注射催产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新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 84例新剖宫产与 42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新剖宫产方法包括 :使用Joel-Cohen法开腹 ,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与腹膜 ,一层缝合子宫下段切口 ,腹壁切口仅缝合2~ 3针。结果 观察组胎儿娩出的平均时间为 (5± 3 )min ,对照组为 (9± 4)min ,P <0 0 1;观察组术中出血为 (13 2± 5 8)ml,对照组 (198± 10 8)ml,P <0 0 1;观察组均术后 5d拆线。结论 新剖宫产术具有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7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3年2月收治的7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例资料。结果 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0.344%。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与孕周呈正相关(r=0.35,P=0.015),与胎盘主体的位置有关,后壁胎盘的出血量少于前壁胎盘(P=0.01)。胎盘主体在前壁者,术中推开胎盘边缘破膜娩出胎儿法的出血量少于切开胎盘法(P=0.027)。胎盘自然剥离的出血最少,人工剥离的出血最多(P=0.03)。结论 对于中央性前置胎盘者选择性剖宫产的时间宜在孕35~37周。主体胎盘在前壁者,术中切开子宫时应尽量避免切开胎盘,应于推开胎盘后快速破膜娩出胎儿。胎儿娩出后若无活动性出血应尽量等待胎盘自然剥离,以减少手术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米索前列醇+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1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素芬  刘杰 《重庆医学》2004,33(12):1857-185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86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146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胎儿娩出后宫壁注射催产素20 IU.催产素组140例,胎儿娩出后宫壁注射催产素20 I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I U.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为(220±43.4)ml;催产素组为(355±60.6)ml.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单用催产素,两者联合应用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36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试验组)及催产素组(对照组)。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132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催产素组104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静脉注射催产素10U,静脉滴注催产素10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为175.43±55.89mL;催产素组206.10±98.74mL。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与催产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寻安全、方便、快速、可靠的预防剖宫产产后 2小时 (第四产程 )出血的方法 ,本研究观察米索前列醇宫腔放置预防剖宫产第四产程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 36 6例剖宫产病例 ,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 (简称米索组 )和催产素组 ,米索组 132例 ;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 2 0U ,胎盘、胎膜娩出后宫腔放置米索 2 0 0 μg ;催产素组 2 34例 ;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 2 0U ,再静脉滴注催产素 2 0U ,以上两组观察第四产程的出血量。结果 :第四产程平均出血量 :米索组为 (80 .1± 31.3)ml,催产素组为 (14 0± 80 .7)ml ,两组比较差异性极显著 (P <0 .0 1)。结论 :米索前列醇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第四产程的出血 ,且用药安全、方便、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7.
杨冬梅 《黑龙江医学》2004,28(9):700-700
剖宫产术中出血影响母体健康 ,甚至威胁产妇生命。现将我院 2 0 0 0 - 0 1~ 2 0 0 4 - 0 1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 70例进行分析 ,以探讨相关因素 ,提出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剖宫产 70 0例 ,术式主要为腹膜外剖宫产 (子宫下段横切口 ) ,胎儿娩出 2 4h内出血量超过 5 0 0mL称为产后出血。其中 ,70例术中及产后发生出血。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4 0岁。初产妇 5 2例 ,经产妇18例。剖宫产主要手术指征为 :头盆不称 34例 ,前置胎盘 7例 ,胎儿宫内窘迫 10例 ,臀位 6例 ,疤痕子宫 2例 ,胎盘早剥 1例 ,双胎 3例 ,3胎 1例 ,妊高征 3例 …  相似文献   

8.
产科手术     
041 8 99 米索前列醇预防妊高征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李 强∥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 0 0 4 ,1 2 ( 6) — 35 5~ 35 7选择 1 0 7例妊高征剖宫产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5 2例 ,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 60 0 μg;对照组 5 5例 ,胎儿娩出后 ,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 2 0U ,再静脉滴注缩宫素 2 0U。两组观察术中及术后 2h内出血量。结果 :术中及术后 2h平均出血量 ,研究组为 ( 2 32 6± 89 2 )ml,对照组为 ( 334 3± 1 71 2 )ml,差异显著 (P <0 0 0 1 )。结论 :米索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强 ,能较好地预防妊高征剖宫产术后出血。表2参 6(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卡孕栓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07例剖宫产者分为A组(卡孕栓加催产素组)和B组(催产素组)。A组48例,在术中准备切开子宫时舌下含卡孕栓1枚,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10U,当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B组59例,于切开子宫前静脉滴注催产素10U,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20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4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4h内A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50.21±49.55)及(314.69±55.40)ml,B组分别为(351.19±72.71)及(435.00±92.61)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为一种较好的子宫收缩剂,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的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李玉梅 《黑龙江医学》2002,26(3):235-236
我院近 1年来做剖宫产术发生 3例子宫收缩乏力性大出血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1,2 5岁。孕 1产 0、孕 4 2周 ,因头盆不称于 1999-10 - 0 4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麻醉过程顺利 ,术中娩出 1男婴 ,体重 36 0 0g。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 10 u 子宫前壁肌层注入 ;10 u 加入输液莫非氏管滴入。当胎盘娩出后见宫腔内涌出大量鲜血 ,宫体柔软 ,即以麦角新硷0 2mg注入宫体 ,催产素 30 u 加入 10 %葡萄糖 5 0 0ml内静滴 ,术者双手按摩宫体无效 ,吸引器瓶内吸出血液 2 0 0 0ml,病人血压下降至 9/7kpa ,心率由 8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配合催产素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 2 0 0例剖宫产者 ,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配合催产素组 (实验组 )和催产素组 (对照组 ) ,各 10 0例。实验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层注射催产素 2 0u ,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 0 .2mg ,对照组仅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层注射催产素 2 0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 ,而实验组术后出血量 (12 4± 5 0 .2ml)较对照组 (186± 5 6.3ml)明显减少 ,总出血量 (3 61± 61.2ml)也明显少于对照组 (4 2 7± 64 .4ml) ,P 均 <0 .0 1。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 ,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用药方便 ,安全。  相似文献   

12.
妊高征剖宫产术中宫腔内置入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妊高征产妇剖宫产术中宫腔内置入米索前列醇(米索)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妊高征施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 9例)于胎盘娩出、消毒子宫下段后置入米索40 0 μg于宫腔内,代替宫体内注射催产素。对照组为取出胎儿后,随即宫体注射催产素2 0u ,术后催产素维持静滴。观察两组间血压、阴道出血量、副作用等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血压均维持在正常水平(P >0 .0 5 ) ,但治疗组术后1h、2h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术后2h最明显,而对照组呈上升趋势(P <0 .0 5或0 .0 1)。治疗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 =3 .0 8,P <0 .0 1)。结论 妊高症孕妇剖宫产术中宫腔内置入米索能有效地预防阴道出血,且简便、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适宜的剖宫产术式。方法分析29例腹膜外剖宫产(A组)及44例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B组)对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影响,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果切开皮肤至胎儿娩出时间A组较B组显著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在前置胎盘中央型患者A组较B组显著增加(P<0.05);胎盘附着子宫前壁及侧壁患者术中出血量A组较B组显著增加(P均<0.05);术中产钳助产率A组较B组显著增加(P<0.05);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A组较B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以腹膜内子宫下段方式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中出血16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渝荪 《重庆医学》2001,30(4):376-376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呈上升趋势,为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提高其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现将我院1988~2000年经治的剖宫产术中出血164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年间我科分娩总数6 097例,其中剖宫产为1 585例,术中发生出血164例占10.3%,164例中初产妇为153例占93.3%,经产妇为11例占6.7%. 1.2 出血原因剖宫产手术均选用经腹子宫下段横切口.本组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出血100例占62%,胎盘因素导致出血32例占19%,子宫下段切口撕裂出血32例占19%.子宫收缩乏力出血中,估计出血量500ml 25例,500~1 000ml 70例,1 000ml以上5例.其中双胎5例,巨大儿10例,枕后位20例,前不均4例,过期妊娠7例,宫腔感染5例,产程延长者26例,子宫畸形2例,择期手术21例.胎盘因素出血多见于胎盘附着在子宫前壁之中央性前置胎盘占20例,部分性前置胎盘6例,胎盘粘连6例,出血500~1 000ml24例,出血1 000ml以上8例,子宫下段切口撕裂出血500~1 000ml21例,出血1 000ml以上11例. 1.3 出血的处理本组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在术中使用催产素、按摩子宫、局部胎盘剥离出血处用肠线缝合,结扎双侧子宫动脉等处理方法.对前置胎盘术者在术前多有准备,术中迅速娩出胎儿及胎盘,局部缝合止血,特别是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之出血,同时使用催产素,切口撕裂者均经缝合止血. 2 结果 本组无死亡,术后经治疗均康复出院.子宫切口撕裂出血者中有1例因左侧角较大血管撕裂,出血迅猛量多,视野差,术者忙于缝合切口而未能及时发现和结扎断裂血管,术后虽然输血,使用催产素均未奏效,出血致休克,再次进腹时子宫已卒中而作子宫次全切除.另一例术中右侧角撕裂反复缝合止血,一个月后因切口感染行子宫切除术.子宫收缩乏力出血者中有2例在术中经各种处理无效而施子宫次全切除术. 3 讨论 3.1 出血的认识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术中出血亦相当常见.有的出血迅猛,量大,短时间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近年来不少文献相继有报道并强调要重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防治. 3.2 出血原因分析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最多见,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多与产前存在子宫体积过大,如双胎、巨大儿、妊高症产程过长、择期手术、术中过早剥离胎盘等因素有关.中央性前置胎盘特别是胎盘附着在子宫前壁者,剖宫产时从切开下段切口到胎儿和胎盘娩出均可能发生大出血.子宫切口撕裂常由于切口过小或切口位置过高、过低、使娩头困难.胎头过大,胎头深固,胎位异常特别是枕后位,子宫过度右旋,产程延长,择期手术下段形成差,娩头时手法粗暴等原因造成子宫切口撕裂. 3.3 出血的防治剖宫产手术术前,术中都应警惕并有突遇出血的防范措施和输血准备.近6年我科剖宫产术中出血率已明显下降,由6年前的11%降至目前的4%.其防治体会有以下几点: 3.3.1 避免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在剖宫产术中对有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高危因素存在时可在胎头最大径线即将娩出子宫切口时,由输液中加入催产素20~30单位,胎儿娩出后,再宫体注射催产素20单位,胎盘尽量待其自行剥离(出血多时例外)或手在宫腔有紧缩感时行人工剥离,一旦发生子宫收缩乏力出血,除用催产素外同时按摩子宫,剥离出血面.经上述措施处理无效时可采用宫腔内纱条填塞,结扎双侧子宫动脉甚至髂内动脉.在抢救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出血量,超过800ml者应立即输血.如保守治疗无效病人垂危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子宫切除术,以挽救生命. 3.3.2 前置胎盘在术前应了解胎盘种植部位及类型,备血以供术中使用.术中切开下段后应迅速取出胎儿、胎盘,及时使用催产素,并立即用肠线局部缝合胎盘剥离出血面,同时局部注射立止血以达到止血的目的[1].我们在术中多采用一字间断缝合,针数视出血面积而定,针脚排列方向与子宫纵轴垂直,针距1~1.5cm,缝合下段后壁时,勿缝穿子宫浆膜层,避免损伤邻近脏器;胎盘附着于前壁者,可在宫体表面缝合,但不穿透子宫粘膜层,针距排列同前. 3.3.3 切口撕裂的防范 (1)切口不能<10cm,对胎头过大者,切口需延长时,应避免向两侧延伸,对过度右旋的子宫应扶正后再作切口. (2)切口位置应根据下段形成的长度,胎头下降的高低作适当选择.以在子宫膀胱腹膜反折下2~3cm处切开最合适.位置太高(<2cm),不利组织对合,太低(>3cm),容易发生子宫切口裂伤[2]. (3)术中娩头动作需轻柔,娩头时手应先向上托头,填到掌指关节完全高出切口下沿时才能向外娩头,对枕后位,枕横位均应将其转或枕前娩出. (4)严密观察产程,正确估计胎儿,产道产力等关系,掌握好剖宫产指征与时机,避免产程延长,对择期手术严格控制指征,减少人为因素. (5)对胎头深固者,术前严格消毒外阴作好由阴道向上推头的准备,头盆关系过分紧张者可用产钳娩头. 术中一旦发生切口撕裂出血时,切忌慌张及盲目缝合切口,可迅速用卵圆钳夹住出血处,清理腹腔积血,看清局部解剖关系后,仔细寻找出血处之断裂血予以缝扎止血.缝合切口应从切口顶端外0.5cm处开始,针距1cm左右,过稀切口易出血,过密影响血运及伤口愈合,甚至造成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中使用剖宫产产钳助娩4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 ,手术时间缩短 ,手术损伤和感染等显著减少 ;麻醉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 ,使剖宫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间隔 (Ururus Delivery ,U DI)延长是影响新生儿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1 ] 。新生儿 1分钟Apgar评分与U DI呈负相关 ,随着U DI的延长 ,Apgar评分呈下降趋势[2 ,3] 。我院从1 997年 4月到 2 0 0 2年 1 2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 ,有 46例因手娩胎头失败或其手娩胎头困难 ,直接用剖宫产产钳助娩 ,缩短了U DI时间。1 资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16.
魏文珠 《海南医学》2011,22(12):64-65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20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产妇在术中打开腹膜时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 mg舌下含化,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U;对照组产妇仅在胎儿娩出后给...  相似文献   

17.
产科出血作为孕产妇死亡的因素已被当今产科界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剖宫产时术中静脉滴注加子空局部注射催产素减少术中出血做报道分析。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我院1993年1月至1994年12月剖它产中的296例。其中200例在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壁注射Zo单位催产素作为对照组,另外96例除上述处理外,在胎儿娩出同时静脉快速滴入催产素10单位为观察组。出血量以负压吸瓶除去羊水量,加术中纱布,无菌单浸血,阴道探查排出血相加而计。以上无古典式剖宫产及重度血管裂伤病例。2结果两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见附表。附表两组出血量出血率比较P<0.…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式的研究——附3 34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比较各种剖宫产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 2 436例简单腹膜外剖宫产术、6 45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 2 6 7例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各术式的手术效果、新生儿评分及手术副损伤情况 ,并进行比较。结果 :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的手术时间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无差别 (P >0 .0 5 ) ,但长于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P <0 .0 5 ) ;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P<0 .0 5 ) ,而后两种术式无差别 (P >0 .0 5 ) ;三种术式的新生儿评分无差别 (P >0 .0 5 )。结论 :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式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病率低的优点 ,可在临床上取代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成为常规术式 ;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因手术时间短 ,特别适用于胎儿宫内窘迫等紧急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半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剖宫产术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实施剖宫产新术式-半腹膜外剖宫产术80例(半腹膜外组),分别与腹膜外剖宫产术(腹膜外组)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内组)各80例比较.结果半腹膜外组与腹膜外组比较,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总时间缩短(分别P<0.01);胎头娩出困难及肉眼血尿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半腹膜外组及腹膜外组与腹膜内组比较,术后病率显著下降,术后发热反应轻,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分别P<0.01).三组间手术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半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邓曼 《中国医学创新》2006,3(11):142-143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我院123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为米索前列醇组,对照组为催产素组.研究组62例,术中打开腹腔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4 mg;对照组61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 I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为(223±55.4)ml,对照组为(356±60.7)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强于催产素,能很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