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分析该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术中平均出血量(42.75±5.63)m L,平均手术时间为(98.16±7.53)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70±1.82)d;60例患者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为85.00%(51/60);术后患者出现3例痛觉过敏,经对症治疗后明显缓解。患者术后7 d、1个月与2个月的VAS腰痛、腿痛评分明显优于术前,且患者术后7 d、1个月与2个月的ODI评分明显优于术前,手术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改善功能障碍,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3.
李军勇  张竞予  杨雪梅  刘青柏 《安徽医药》2017,38(10):1319-1321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TED)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在局麻下行PTED手术治疗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评定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周及3个月采用Macnab进行疗效评级。结果 术后1周优良率为81.0%,术后3个月为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VAS评分较术前下降(P<0.05),而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ODI评分较术前下降,且术后3个月较术后1周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术后1周症状无明显改善,再次行椎间盘镜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4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水肿,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 PTED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逐渐呈现微创化趋势,尤其是自从德国医生Hoogland发明TESSYS技术以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更是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我们引进该技术后,总结经验,逐渐取得了与Hoogland医生相似的疗效。同时,我们在镜下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表现分为多种,根据这种镜下分型指导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我们还拓展了TESSYS技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经皮椎间孔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4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评分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术前VAS评分为(8.46±0.88)分,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1.33±1.24)、(2.50±1.53)、(2.08±1.56)、(2.00±1.62)、(2.00±1.50)分,与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评分标准,患者术后优良率达87.50%,其中优17例,良4例,可3例。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LED)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F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2%和91.3%,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镜下术野清晰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8月,在c臂X线透视引导下采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对1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术前、术后测量患侧直腿抬高角度,行疼痛视觉评分(VAS),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按改良Ma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例患者俯卧位后疼痛加剧,不能耐受而改行开放手术。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00min,平均70min;术前患侧直腿抬高角度为(28.4±.5)°,术后为(69.7±3.9)°;术前VAS评分为(83±1.2)分,术后为(2.6±1.5)分;术前ODI指数为(77.5±17.5)%,末次随访为(19.6±8.6炀,术后直腿抬高角度改善、VAS评分、末次随访ODI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165例,良15例,可8例。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微创、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19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ODI评分显示,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治疗效果满意,可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配合地塞米松可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单盲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参照组患者以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以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25.72±1.49)分与VAS评分(1.04±0.33)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20.06±1.68)、(1.71±0.5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8.76±4.11)ml少于参照组的(41.22±3.78)ml,住院时间(4.92±1.99)d短于参照组的(9.06±2.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190)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n=185)采用椎间盘镜系统(MED)治疗,随访时间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h标准评估术后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1月时的腰痛情况,ODI评分评估患者腰腿疼痛不适和日常生活情况,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77.9%)明显高于对照组(65.4%)(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轻、腰部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药实践》2014,(12):956-957
目的:探讨通过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2例,进行术前训练、心理开导以及术后护理、功能训练。结果:所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经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均恢复良好。结论: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与探讨椎间孔镜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方法选择腰椎间盘中央型、旁中央型突出物>3mm、症状明显、影像典型病例90例,将之分为"孔镜治疗组"即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方法是:L4~5突出多用侧路镜术、L5~S1突出用后路镜术,在C型臂X线导引下,针对病灶靶点建立工作通道,用6.3mm直径的耐三氧的椎间孔镜,在镜下进行钳夹术、等离子体消融气化术、三氧注射术、摘除其突入骨性椎管的游离型或包裹型的髓核。结果椎间孔镜微创疗法与常规疗法相比,其疗效有明显提高,P<0.01,且安全系数高,所以全部病例都没有发生负面损伤与感染。结论治疗组较好疗效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摘除了突出的髓核组织;调整了纤维环的张力失衡;减轻了椎间盘内的压力,缩小或消除了挤压病灶;并能调整纤维环、肌肉、软组织的力矩;增加脊神经根活动度,从而能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疼痛麻木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1月,抽取在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术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开窗髓核摘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腰腿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量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疼痛评分(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腿疼痛评分(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达到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32.5%)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科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术后2~4d出院,住院期间及术后近期随访3个月无一例并发症。结论: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正确的体位训练,术后科学系统的专科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裴少保  江渟  祁家龙  董洲  刘敏  王燕杰  韩国嵩 《安徽医药》2019,40(11):1240-1242
目的 探讨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穿刺过程中应用偏心导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合肥市滨湖医院36例L4/5或L5/S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拟行手术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以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分别纳入A组(普通穿刺组)、B组(偏心导杆穿刺组),每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时间、透视次数、术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和影像学结果差异。结果 B组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穿刺置套管时间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变和影像学改变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两组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偏心导杆穿刺可减少经皮椎间孔镜腰椎手术穿刺时间和次数。  相似文献   

16.
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纳入我院自2015年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治疗,并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 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所有纳入研究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0.5±10.6)min,出血量(30.2±8.6)ml,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的VAS评分不断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JOA分数不断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缓解患者疼痛具有重要作用,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9月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孔镜下分型为压迫型61例、瘢痕型32例、钙化型24例、侧隐窝狭窄型15例。对比不同分型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结果 各种类型之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种分型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椎间孔镜下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实施针对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病情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可视内镜联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采用俯卧位下可视经皮椎间孔镜下技术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脱出不同类型采取偏心环锯技术和可视内镜下椎间孔成形技术。建立工作通道后,取出脱垂游离的髓核组织,解除相应解剖区域的神经压迫。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椎间孔镜下顺利取出脱垂游离髓核。VAS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患者术后随访优占69.6%(39/56),良占23.2%(13/56),可占5.4%(3/56),差占1.8%(1/56),优良率为92.8%。术后患者下肢放射痛均得到明显缓解,即刻患肢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为阴性。有1例患者硬膜轻度撕裂致术后出现双下肢麻木感,1 h后麻木消失,逐出现患下肢刺痛感,1周治疗后逐步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及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5年3-1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引导下进行手术操作,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YESS、TESSYS及BEIS技术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TED),通过观察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标准以及直腿抬高试验角度等指标评价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均未发生术中神经根损伤、皮下血肿及椎间盘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因第一次PTED术后出现再突出,而再次行PTED手术,后取得满意疗效.VAS评分由术前的(7.2 ±1.3)分降至(2.1 ±0.4)分(t=32.255,P<0.001),ODI指数则由术前的(79.37 ±12.58)%降至末次随访的(15.83 ±3.13)%(t=42.164,P<0.001),直腿抬高试验则由术前的(34.71 ±8.52)°提升至(68.29 ±3.31)°(t=31.603,P<0.001),上述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52例,良1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4.7%,其中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神经感觉功能改变,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侧方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经皮侧方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56例.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25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无一例出现脊柱不稳、神经粘连、神经根损伤、感染或硬脊膜撕裂等并发症.术后1周与术前在腰腿痛VA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比较时,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JOA评分标准,优225例,良18例,可13例,评分的优良率达94.9%.结论 经皮侧方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康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与传统开放的手术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