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及外侧并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32例极外侧并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经皮椎间孔镜下BEIS技术极外侧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结果术前ODI、VAS评分与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极外侧并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提供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者优良率为(97.78%);治疗后1周、3个月的ODI、VAS评分较治疗前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腰部功能,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9月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孔镜下分型为压迫型61例、瘢痕型32例、钙化型24例、侧隐窝狭窄型15例。对比不同分型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结果 各种类型之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种分型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椎间孔镜下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实施针对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病情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技术、常规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方法:利用随机平行方式,将我院在2017年8月~2018年10月,所撷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50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均为25例。研究组经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参照组经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前腰背疼痛评分相比较,P0.05。但治疗1周、4周、12周后,两组上述指标相比较,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观察,从而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采用的椎间孔镜手术方法,无论在创口的长度以及在手术过程中的的出血量和在术后的恢复时间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所采用的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两者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由于其他在腰椎间盘手术方式,应当予以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经典开窗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疗效,为是否继续开展发扬椎间孔镜技术提理论参考.方法: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31~85岁,平均52.3岁.突出节段L2~3,1例,L3~4,2例,L4~5,12例,L5~S1,5例.全部俯卧位下行经典的开窗手术,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49岁.突出节段L2~3,1例,L3~4,2例,L4~5,5例,L5~S1,3例,在侧卧位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所选病例具备明显手术指征,两种手术方式通过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经典开窗手术的病例优良率为81.82%,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病例优良率54.54%,还不能认为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上有差别(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方式与经典的开窗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兴手术方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发展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LED)与椎板间开窗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F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2%和91.3%,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镜下术野清晰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突向后方或突至椎板内,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约占骨科因腰腿痛住院病例的25%40%,多见于青壮年。现将我院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5例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千山活血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及术后所造成的腰腿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分别使用改良Macnab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21例,良3例,可1例,差1例。所有患者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ODI指数以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疗效。方法对38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前术后护理及护理后临床疗效。结果 38例手术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VAS疼痛评分(2.51±0.98)分显著低于术前VAS疼痛评分(8.34±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住院时间6~9 d,平均住院时间(7.1±0.8)d。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有效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其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是在保守治疗无效下的一种微创手术。我科从2011年2月—2012年6月对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就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实验组(n=46)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对参照组(n=46)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较比二组的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术后的VAS评分的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采用椎间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纳入我院自2015年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治疗,并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 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所有纳入研究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0.5±10.6)min,出血量(30.2±8.6)ml,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的VAS评分不断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4周JOA分数不断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缓解患者疼痛具有重要作用,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使用螺旋骨钻椎间孔成型技术在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螺旋骨钻椎间孔成型技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32~64岁,平均41.6岁,病程1周~3年.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采用疼痛视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方式治疗的特点和优势。方法对57例行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接受4~24个月的随访后,使用Machnab标准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优秀35例,良好16例,有效4例,无效2例,优良率为89.5%,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无感染和椎体滑脱情况。结论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中患者的椎间盘受到的损伤小,恢复时间短,患者承受的痛苦小,因此可以推广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分析该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术中平均出血量(42.75±5.63)m L,平均手术时间为(98.16±7.53)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70±1.82)d;60例患者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为85.00%(51/60);术后患者出现3例痛觉过敏,经对症治疗后明显缓解。患者术后7 d、1个月与2个月的VAS腰痛、腿痛评分明显优于术前,且患者术后7 d、1个月与2个月的ODI评分明显优于术前,手术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改善功能障碍,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镜下环锯改良180°/270°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有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有椎管狭窄)13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镜下环锯改良180°/270°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临床指标。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06%、85.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型臂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镜下环剧改良180°/270°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脱出症或合并腰椎管狭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4,(12):956-957
目的:探讨通过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2例,进行术前训练、心理开导以及术后护理、功能训练。结果:所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经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均恢复良好。结论: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临床上较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运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该疾病疗效确切[1]。目前多采用CT、MRI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2],但由于放射影像学检查存在辐射,部分患者不接受检查。红外热成像本身无辐射,检测结果为可量化的温度,不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感受,且容易被患者接受[3]。本文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85例行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