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优点、并发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912例子宫肌瘤的发生部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结果:912例子宫肌瘤手术全子宫切除占87.5%。肌瘤剔除术占8.2%;经阴道粘膜下肌瘤拧除占4.3%。术后并发症127例,除阴道残端出血和刀口感染外,膀胱损伤和肠梗阻各1例。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在子宫切除组中,以子宫次全切除和经阴子宫切除优点多。  相似文献   

2.
李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136-1137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采用腺肌瘤剔除术与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随机分为腺肌瘤剔除组和子宫次全切除组各58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法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进行血红蛋白水平组间比较,腺肌瘤剔除组患者低于子宫次全切除组患者的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痛经缓解方面,腺肌瘤剔除组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74.14%,子宫次全切除组总有效率100.00%,子宫次全切除组患者水平高于腺肌瘤剔除组患者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实践过程中,与腺肌瘤剔除术相比较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比较分析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及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利弊。方法对309例经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多发性子宫肌瘤进行分析,为排除干扰因素,筛选出:全子宫切除组48例,肌瘤切除组34例,对其进行术前资料分析,术中、术后临床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均显著增大(>孕12周子宫);肌瘤切除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全切组为短,恢复快(P<0.05);术后发热及术中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切组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较切除组多发。结论多发性子宫肌瘤应用肌瘤切除术治疗较之全子宫切除术,其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且保留了子宫,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流产2例,早产6例.多发生于孕21~28周黏膜下肌瘤和较大肌壁间肌瘤患者;臀位5例,产后出血3例,均发生在剖宫产术后,手术时间(58±12)min.12例经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患者均在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其中切除子宫3例:2例为肌瘤多发,直径6-8cm,术中创面大,出血多,为避免术后感染、出血而切除子宫;1例为肌瘤过大,直径约12cm,肌壁间肌瘤,突向宫腔,切除后子宫内膜缺损过多而行次全子宫切除.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使子宫肌瘤患者避免了二次开腹手术,故认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梁俊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827-1828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7年12月—2011年5月行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105例,其中因子宫肌瘤要求切除子宫的患者61例,肌瘤的直径40 mm-75 mm;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药物治疗无效要求切除子宫28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要求切除子宫10例;因妇科普查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子宫的患者6例。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05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0.2±10.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0.0±30.4)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0±1.3)d,术后满意率均达到100%.结论对患有子宫肌瘤(同时无盆腔粘连,阴道无畸形)的患者,肌瘤直径在40 mm-75 mm、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药物治疗无效、宫颈上皮内瘤变需切除子宫者,均可经行阴道子宫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252例,年龄28~59岁,平均43.8岁。有临床症状208例(82.54%),其中月经改变141例,腹块35例,腰腹酸痛21例,白带增多23例,尿频19例,便秘12例,不孕21例,继发性贫血22例。无临床症状者44例,其中妇科体检发现34例,剖宫产术中发现10例。处理:238例施行手术治疗,术式:全子宫切除术157例,全子宫切除加单附件切除术27例,全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术8例,次全子宫切除术29例,肌瘤剜除术10例,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7例。未手术14例,因阴道流血量多经保守治疗流血停止,且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因不愿手术出院。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郑莉 《吉林医学》2014,(1):23-24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78例非脱垂子宫<18周、活动、无严重粘连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患者,开展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结果:78例患者非脱垂子宫全部经阴道切除,手术成功率为100%,无一例盆腔脏器损伤。结论:经过适当的病例选择,改良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及意义. 方法对我院2006年至2008年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84例就其临床症状、肌瘤大小、生长部位及有无并发症、手术方式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子宫肌瘤伴随有临床症状者294例,占76.6%;无临床症状者90例,占23.4%.手术方式:全子宫切除术190例,占49.5%,子宫肌瘤剔除术158例,占41.2%,子宫次全切除术12例,阴式粘膜下肌瘤摘除24例,子宫肌瘤并变性4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结论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定期行妇科普查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一般情况、肌瘤的大小、数量、有无生育要求来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多见的肿瘤。到目前为止 ,处理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仍然是切除子宫和剜出肌瘤。现将我院 1987年 1月~ 1998年 12月间 ,共施行的2 34例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重点对子宫肌瘤术式的选择及优缺点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1 1 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及手术率 :1987年 1月~ 1998年12月间 ,我院妇科住院总数 2 0 47例 ,子宫肌瘤 2 5 7例(12 5 5 % ) ,手术治疗 2 34例 (91 0 5 % ) ,其中全子宫切除术10 9例 ,次全子宫切除术 93例 ,肌瘤剜出术 (粘膜下肌瘤摘除术 ) 32例。1 2 手术方式的选择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仍占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效果与术式选择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1年至2000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25例子宫肌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5例经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因手术方式不同,治疗效果不同.从腹膜内子宫切除为主占494%,其次为筋膜内子宫切除,肌瘤剔除,阴式粘膜下肌瘤除术等6种不同术式.结论:应根据子宫肌瘤生长的部位,数目、大小、患者有无并发症及是否需要保留生育功能选择不同术式,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药物治疗多无效,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切除手术及保留子宫的肌瘤剔除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对子宫生理功能的进一步认识,采用保留子宫的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已成为妇科医生和子宫肌瘤患者的共同愿望。我院近年来开展了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并与同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两者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6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10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子宫肌瘤可以进行肌瘤切除手术或子宫全切手术,宫腔粘连可以采用分离手术;配合妇科全身的综合治疗,才能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缩短病人病程。子宫肌瘤发病率集中于30~49岁之间;手术方法是子宫肌瘤的治疗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黄翠洁 《右江医学》1991,19(4):147-149
本文对经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2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子宫肌瘤占妇科手术总病例,25.84%。资料表明,子宫肌瘤以41~50岁多见(58.60%);早婚者占较大的重比(53.02%);类型以宫体肌瘤为主(97.21%)。认为手术治疗应根据年龄、生育要求、肌瘤大小和数量的不同情况选择全宫切除或单纯肌瘤切除术,提出宫颈和阔韧带肌瘤者先切除瘤体对预防输尿管损伤有重要意义;应用子宫止血带能有效地防止术中出血。主张对绝经前的肌瘤患者行全宫切除时应尽量保留卵巢。  相似文献   

14.
李明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0):1053-1054
<正>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就切除范围而言,有全子宫切除及次全子宫切除。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作过20例子宫全切。现将子宫全切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20例,年龄35~62岁,其中粘膜下子宫肌瘤1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6例。子宫壁间肌瘤3例,宫颈肌瘤1例。术前相当一部分病人出现情绪波动,手术均进展顺利,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护理人员要耐心向病人讲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及临床注意事项。方法:对434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肌瘤生长部位、大小、数目、症状、手术方式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34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322例。占74.19%:无临床症状112例,占25.81%;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为主,占86.17%。结论: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而决定,尤其注意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早期无症状。提示定期体检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和术式效果。方法:对86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对选择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864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具备临床症状者643例(74.4%),无临床症状者221例。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为主(86.03%)。结论:部分子宫肌瘤患者缺乏临床症状,定期查体可早期发现。术式应以年龄、对生育功能的要求而定。要尽量选择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尽可能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7.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治疗及预后分析(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艳  陈延龄 《北京医学》2008,30(5):289-291
目的 探讨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治疗方法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住院手术的11例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全切术6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例.随访:术后2例足月妊娠,1例产后出血.复发2例,再次手术切除全子宫,病理同前.无一例恶变及死亡.4例富于细胞型;2例奇异型;3例核分裂活跃型;2例恶性潜能不定型平滑肌瘤.结论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预后较好,可以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安全范围内尽可能替代开腹子宫切除术,克服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的缺陷,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良性子宫肌瘤患者、15例顽固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实行腹腔镜筋膜鞘内全子宫切除术。对15例浆膜下子宫肌瘤、浅肌壁间肌瘤患者行肌瘤剔除术,保留子宫。结果8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出现并发症,近期随访保留子宫者,月经正常,切除子宫者无残端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淑珍  方以琛 《华夏医学》2004,17(6):953-95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术式。方法:对20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并对进行手术的173例术式进行探讨。结果:208例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145例,占69.71%,无症状63例,占30.29%。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为主,占81.28%。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无症状,定期的妇科检查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术式应根据患者的肌瘤大小、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而定,并尽量保留卵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伴盆腔复杂粘连患者l例,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临床症状、手术术式及机器人手术的优势。方法 患者1998年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后未予治疗,定期复查提示肌瘤逐渐增长。超声提示多发子宫肌瘤,盆腔MRI提示巨大子宫肌瘤伴出血。结果 完善相关检查后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进展顺利,患者术后4 d出院,腹壁美观,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因其特有的优势,为巨大子宫切除伴盆腔复杂粘连患者提供了微创手术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