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55-5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联合丁苯酞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通过观察NIHSS评分的变化评价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BI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血浆黏度、纤维蛋白酶原、血沉低于对照组,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联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及残障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功能独立性,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3.
林晓光 《河北医学》2012,18(6):787-789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72h内的进展性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改善微循环、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并且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肽0.2g,3次/d,疗程14d;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d,丁苯肽0.2g,3次/d,疗程14d.将两组病例进行NIHSS评分及BI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在治疗后14d、1个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优于仅丁苯酞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14d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HISS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改善更明显.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74%,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6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25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阿司匹林、尼莫地平、胞二磷胆碱)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bid,而对照组仅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分别在7d、14d、21d进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疗效评定以及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d(69.23%),14d(90.77%),21d(93.8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d(40.0%),14d(63.33%),21d(73.3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王丽  刘书芳 《华夏医学》2022,35(2):109-113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IS患者13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和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颈动脉功能状态[中膜中层厚度(IMT)、血...  相似文献   

8.
宋杰 《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557-558
目的:探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淮阳县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2.3%,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丁苯酞组每日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滴注,2次/d,联合用药组在丁苯酞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估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 8、IL 6和TNF α含量,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浓度。结果: 治疗后1周、2周,联合用药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丁苯酞组(均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3.8%(45/48),明显高于丁苯酞组[75.0%(36/48),P<0.05];联合用药组血清hs CRP、TNF α、IL 8以及IL 6浓度均明显低于丁苯酞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丁苯酞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功能与神经标志物、脑血管血流、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和氧化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VEGF与FMD高于对照组,NSE与PTX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动脉血管内径与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阻力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脑血管血流,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急性IS病人,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于治疗后7 d、14 d、30 d比较2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指数评分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7 d、14 d和30 d的S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后14 d和30 d的AD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病人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能明显改善IS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8例发病时间在72 h内、病情呈进展性加重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急性期老年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管斑块稳定性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老年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依...  相似文献   

14.
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展性脑卒中63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两组均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0mg,奥扎格雷8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用14d。对照组据病情单用奥扎格雷或加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或加用706代血浆50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用14d。结果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两药具有协同作用,疗效高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唪运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唪运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对照组49例,在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依达拉唪,两组均治疗4用.结果 治疗前后各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1次,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依达拉唪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减轻其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进展性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奥扎格雷钠8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2次/d,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  相似文献   

17.
李萍  苏涛 《河南医学研究》2012,21(2):170-171,174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及他汀类药物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替米沙坦及他汀类药物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4天、第28天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在第28天时与治疗前相比较,评分均显著下降。结论:替米沙坦及阿托伐他汀钙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生理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250 mL生理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采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结果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7 d,2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28 d,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2.86%)(P<0.05)。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外伤后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照组(15例)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以10 d为1个疗程。比较头颅CT两组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治疗外伤后脑梗死较单一使用依达拉奉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SA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配对分为SAA组(n=20)与药物治疗组(n=20)。药物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降压药等常规治疗;SAA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高度狭窄或伴不稳定斑块的主干动脉予以球囊扩张和SA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发病后第21天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治疗后第9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发病后第21天,SA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AA组与药物治疗组mRS评分为0~1分的患者分别为16例和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治疗组有1例患者再发脑梗死,SAA组无复发病例。结论 SAA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