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两经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l例患者在上肢手术中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腋路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并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两经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更大地满足了手术要求,且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经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单一经路的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2.
臂丛麻醉是我院上肢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通过术前对病人指导,使病人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臂丛麻醉的特点并主动配合,提高麻醉效果,缩短麻醉等待时间,有利于顺利完成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改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最为简便的麻醉方法,病人清醒且安全系数大。传统的肌间沟阻滞法,反复寻找异感或探触G横突,可引起较多并发症,而且进针过深,难保穿刺针进入神经血管周围鞘内,导致穿刺失败。笔者根据臂丛神经的解剖和实践经验,对传统的肌间沟臂丛阻滞法加以改进,取得了满意效果。上肢手术,从锁骨、肩、臂到手,麻醉效果均优良,并且无1例由穿刺引起的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用于小儿麻醉时,则常因得不到配合而影响疗效的判断,我院采用小儿基础麻醉下经肌间沟入路,抵触感法行臂丛神经阻滞,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最常采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存在尺神经阻滞不全及并发症较多的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80例上肢手术中运用第六颈椎横突及周围三点阻滞法,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2000年开始对小儿上肢肘部以下手术50例应用臂丛(腋路一针法)麻醉辅以丙泊酚镇静,结果臂丛神经阻滞完善,丙泊酚镇静良好,术后苏醒快。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远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37例择期上肢骨科尺桡侧手术的患者,取肌间沟入路和尺骨鹰嘴沟入路二点行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入路注入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20ml,尺骨鹰嘴沟入路注入1%利多卡因5ml,二点共注入局麻药1%利多卡因25ml。注射完毕于5,10,20分观察麻醉效果并评估;术后24小时随诊并记录。结果 在没有神经刺激仪定位的情况下,二点法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科尺桡侧手术中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续臂丛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与其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臂丛麻醉和连续臂丛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中情况、术后镇痛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平均加药量少于对照组,Ramsay 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手术采取连续臂丛麻醉安全性高、可控性强、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基础麻醉分别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患儿肌注氯胺酮8~10mg/kg,或静注异丙酚1~2mg/kg,常规心电监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及给氧,待患儿入睡后行臂丛神经阻滞,据手术部位不同,可分别选肌间沟法或腋路法。结果:麻醉完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患儿苏醒,紧张不安者追加适量基础麻醉药物。此法大部分无需追加均能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小儿上肢手术应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基础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臂丛神经阻滞作为局部麻醉的一种方法,其广泛应用于上肢及肩关节手术或肩关节复位。本人在2004年2月-2004年12月,对35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术患者围麻醉期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上肢手术治疗的82例患儿,采用硬币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研究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解剖定位臂丛阻滞麻醉,对比麻醉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完成时间研究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实施上肢手术时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佳、安全性高,同时可减少麻药使用剂量,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求臂丛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利多卡因对32例患儿在基础麻醉上行臂丛神经阻滞。结果:32例患儿中30例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结论:在基础麻醉状态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可以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鄢陵县人民医院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5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7例。观察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实施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气道插管实施全身麻醉。对比两组临床各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去除喉罩时DBP、S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拔出气道插管时(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可稳定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等,且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镇静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观察.方法 选择小儿上肢手术80例,根据患儿手术部位选择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手术开始辅以丙泊酚镇静,术中持续监测患儿生命征,观察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全部患儿术中生命征平稳,有3例改插管全麻,余手术均在臂丛麻醉复合丙泊酚下顺利完成,苏醒期无躁动,术后不良反应少,术者及患儿满意度高.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镇静应用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效果确切,呼吸、循环平稳,对机体影响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离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60例上肢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复合组和分离组。复合组氯胺酮分离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分离组单纯氯胺酮分离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对比生命体征BP、SPO2、HR的变化、麻醉效果、术毕清醒时间及程度。结果复合组患儿麻醉效果,患儿苏醒状况明显优于分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分离组。结论氯胺酮分离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安全可靠,麻醉效果完善,患儿苏醒迅速,适合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臂丛阻滞不完善加静脉局部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6日~2011年12月26日在我院住院时臂丛阻滞不完善加静脉局部麻醉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麻醉效果Ⅰ级56例,麻醉效果Ⅱ级4例。结论臂丛阻滞不完善加静脉局部麻醉,可用于上肢大型手术,止血带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肌间沟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摘要)郭卫华我院在上肢手术中应用肌间沟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10例,男74例,女36例;年龄16~65岁。腕部手术42例,尺桡骨手术30例,肱骨及肘关节手术分别为3...  相似文献   

18.
陆雁 《吉林医学》2014,(12):2618-2618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毁损伤手术提供长时间麻醉维持的可行性,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经典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置入套管针连续、分次小剂量给予适量的局部麻醉药。结果:全组23例麻醉效果优良,满足手术要求,未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能为上肢毁损伤手术提供可靠实用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83例上肢手术患者分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75),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53),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55),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结果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肌间沟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及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麻醉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效果较为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现察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肩部和上肢手术应用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32倒ASA Ⅰ~Ⅱ级、年龄2~6岁的肩部和上肢手术患儿,先基础麻醉后,施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持续鼻导管给氧,监测RR、ECG、HR、BP、SpO2.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麻醉效果优良率91%,无并发症.结论 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肩部和上肢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