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型DM合并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的临床资料及各项测量指标进行比较,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高血压、血尿酸5个因素与2型糖尿病脑梗死发生有关。结论:为了防止2型DM脑梗死发生,必须早期注意血糖、血压、甘油三脂及体重指数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指导。方法:9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脑梗死分为两组,对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吸烟史、餐后2小时血糖、低密度脂蛋白(LDL)、体重指数(BMI)、微量蛋白尿(MAU)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吸烟史、微量蛋白尿(MAU)、餐后2小时血糖是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年龄、吸烟史、微量蛋白尿(MAU)、餐后2小时血糖相关;吸烟史、微量蛋白尿(MAU)、餐后2小时血糖是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莉 《吉林医学》2004,25(1):54-5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3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及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测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H)、24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流变.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24h尿蛋白含量及血流变学有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24h尿蛋含量及血流变学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餐后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莉 《吉林医学》2004,25(2):54-5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3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及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测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24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流变。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24h尿蛋白含量及血流变学有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24h尿蛋含量及血流变学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餐后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包静 《四川医学》2008,29(12):1675-167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8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及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测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流变。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有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注意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为认知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思路。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入院的脑梗死合并T2D的患者资料,将符合入组条件的191例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分为认知障碍组(CD组)和认知正常组(Non-CD组),对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特征和生化检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依赖程度、糖尿病病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与认知障碍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OR=2.249,95%CI=1.172~4.319,P=0.015)和教育程度(OR=0.587,95%CI=0.352~0.978,P=0.041)与脑梗死合并T2D发生认知障碍的显著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和教育程度与脑梗死合并T2D密切相关,也是其发生认知障碍的有效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重庆医学》2006,35(7):666-666
2型糖尿病是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对我院2002~2004年收治的18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生化等指标的观察,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6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脑梗死组72例,无脑梗死组74例,检测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T2DM合并脑梗死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吸烟史、血尿酸、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或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CRP和糖尿病病程与T2DM合并脑梗死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hs-CRP是促使T2DM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是吸烟、高甘油三酯、高血压、LDL-C≥3.6 mmol/L、HDL-C≤0.91 mmol/L。结论在早期干预中,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患者的吸烟进行控制,加强饮食指导,控制血糖和血压,同时对血酯水平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病房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5例(实验组)和糖尿病无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对照组),两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斑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早期干预能降低糖尿病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奕龙  庞渊 《右江医学》2012,40(1):14-16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48例脑梗死患者,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合并糖尿病组(n=70)和非糖尿病组(n=78),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血糖等对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高血脂、偏瘫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在意识障碍、感觉障碍、失语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显示合并糖尿病组多灶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合并糖尿病组患者随着血糖的增高治愈率越低,病死率越高。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以多灶性、腔隙性梗死为主,多伴有高血糖、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其疗效及病情预后较不合并糖尿病患者差,在治疗中应尽早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另外控制高血压、降低血黏度、纠正高脂血症等治疗对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37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性质及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的关系,糖尿病组有32例检查出粥样硬化斑块,而对照组仅有19例,斑块导致颈动脉狭窄多为轻、中度,重度狭窄较少,而且梗死灶的部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的同侧性(P<0.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长而增加(P<0.005),与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有一定关系(P<0.05~P<0.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及脑梗死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及二级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比较分析180例进展性脑梗塞及同期住院治疗的150例非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脑血管狭窄、心房纤颤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危险因素与病情发展的关系.[结果]高血糖及脑血管狭窄与发生进展性脑梗塞关系密切.[结论]高血糖及脑血管狭窄是发生进展性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环境等多种病因共同引起的慢性疾病,起病隐匿且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它的很多危险因素为可控因素,可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改变等方式进行干预,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重庆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庆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重庆市某社区3 668名成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作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血脂谱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和臀围,调查既往病史、家族史、烟酒史及运动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年龄调整后T2DM患病率为7.44%,糖调节受损(IGR)患病率为13.59%,其中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6.43%,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7.16%,影响T2DM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高血压、高TC、高LDL-C、低HDL-C血症及糖尿病家族史,其OR值分别为1.041,1.096,1.366,1.736,1.856,2.144,2.071和1.842.冠心病与T2DM密切相关(OR=1.526,95%CI:1.118~2.082).结论 本市社区T2DM患病率已处于较高水平,高龄、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家族史为T2DM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风险与ALDH2基因G487A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71例和非脑梗死组45例。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ELP)检测受试者血清ALDH2基因G487A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并分析ALDH2基因单核苷酸各基因型与脑梗死风险的关系。结果 ALDH2基因G487A位点基因型有野生GG型、突变杂合子GA型、突变纯合子AA型。与非脑梗死组患者比较,脑梗死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P <0.05),脑梗死组G487A位点AG型、AA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较高(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R=2.396(95% CI:1.029,5.531)]、LDL-C[R=2.512(95% CI:1.012,3.238)]、ALDH2基因G487A位点(以野生GG型为参照)杂合子AG型[R=3.107(95% CI:1.456,6.634)]、纯合子突变AA型[R=3.464(95% CI:1.594,7.528)]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ALDH2基因G487A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高危人群的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与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史、近期感染、吸烟史)、辅助检查、预后与转归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复发组在原发性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吸烟、饮酒、近期感染等均较初发组高。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复发组也高于初发组。复发组治愈、好转率低,无效及死亡率均高于初发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近期感染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性脑梗死治愈、好转率低,无效及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秀慧 《西部医学》2007,19(1):95-96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南阳协和医院住院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8例为观察组,非糖尿病并脑梗死5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头颅CT特点及血胆固醇、甘油三醇、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等指标。结果 老年糖尿病组多灶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体重指数的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老年糖尿病并无症状性脑梗死以多灶性脑梗死多见,老年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肥胖的患者易致脑梗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U)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 2 8例 2型糖尿病病人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同时测定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 两组病人在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2hBG)、甘油三酯 (TG)、舒张压 (DBP)、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而收缩压 (SBP)、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血压控制不良将导致 2型糖尿病病人M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