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并总结全省消除麻疹工作进展状况.方法对全省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11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18/10万,较2010年下降92.41%,为历史最低水平.许昌、郑州、信阳、漯河、平顶山5个地市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62.13%.年龄别发病率以<1岁组最高(6.57/10万),其次是1岁组、6岁组、4岁组和2岁组.全省2011年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0.69/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h内完整调查率98.12%,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96.96%,血清学检测结果7日内报告率99.23%,麻疹暴发2起,其血清学确诊率和采集病原学标本的起数占暴发总起数的百分比均为100%.结论全省消除麻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应继续做好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和重点地区集中查漏补种,切实提高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做好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牡丹江市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发病和防控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06年麻疹疫情回升,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17例,报告发病率为8.15/10万,发病高峰在3—5月份,发病年龄以0-1岁组婴儿及15岁以上青壮年为主。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常规免疫,防控麻疹暴发;通过对高危人群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加强督导等措施,提高预防效果及时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固原市原州区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探索流行原因和控制策略,对固原市原州区200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固原市原州区2005年麻疹发病435例,发病率为90.37/10万;流动人口发病38例,占发病总数的8.74%,发病率为14.54/10万;全年除11、12月份无发病外,其他各月均有发病,其中1~4月份发病占发病总数的75.63%;病例中<8个月龄占8.28%,8个月龄~4岁占21.38%,5~7岁占24.87%,8~14岁占24.13%,>14岁占21.38%;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占12.12%,免疫史1剂占45.63%,免疫史2剂占21.52%,免疫史不详占20.73%;病例中以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为主,分别占44.14%、47.36%。在局部地区学校出现麻疹暴发流行,流动儿童发病率较高,麻疹疫苗第二剂接种率较低。应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保证麻疹疫苗高接种率,控制学校麻疹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宁夏固原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固原市6年来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固原市2000-2005年麻疹发病率在8.13/10万-44.5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23.90/10万。全市5县(区)均有病例报告,散发和暴发并存,平均发病率泾源县最高(50.24/10万),西吉县最低(8.08/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高峰3-6月(67.74%),9月最低(1.63%)。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14岁以下发病数占85.35%。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55.23%,不详和无免疫史占44.77%。结论宁夏固原市需要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预防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张掖市麻疹暴发流行特征,并提出相应控制对策,以减少暴发流行发生。方法对2005年张掖市麻疹流行情况、暴发疫情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gM抗体。结果全年发生麻疹628例,报告发病率49.54/10万。发生暴发6起,波及5县(区)7个乡镇,发病107例,发病率8.46/10万,发病季节分布在3~5月份,10~19岁中小学生发病居多。无免疫史占1.87%,有免疫史占44.86%,免疫史不详占53.27%。结论为控制麻疹暴发流行,今后必须提高MV复种率;加强冷链运转,提高接种技术,提高常规免疫接种质量和免疫成功率。近期有必要对全市9月龄~14岁儿童开展M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6.
林见  洪平  王霞  周孟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409-1410
目的 探讨麻疹流行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遂溪县2006年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Excel2003软件对分析数据处理.结果 2006年遂溪县麻疹发病共111例,发病率为11.08/10万(111/1 001 566).病例波及面广,82.35%区域(14/17)有麻疹病例发生;流行形式以散发与暴发共存;以5~7月份发病较高,占总发病例数的88.28%(92/111);发病年龄以1~6岁(46例)为主,其次7~14岁组(29例),0岁组(26例,其中<8月龄5例),15~40岁组(10例),分别占总发病例数的41.44%(46/111)、26.13%(29/111)、23.42%(26/111)、9.01%(10/111);男女病例之比为:1.36:1(64/47);患者职业以儿童最多,其次是学生,分别占总发病例数的64.86%(72/111)、27.03%(30/111).结论 遂溪县麻疹仍未完全有效控制,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及加强免疫有待进一步落实;加大宣传力度,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的加强免疫,消除免疫空白,以及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是遂溪县控制和消除麻疹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描述、分析唐山市2015年1~6月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措施,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唐山市2015年1~6月麻疹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唐山市2015年1~6月麻疹发病率为9.15/10万,明显高于2010-2014年平均发病率(3.55/10万),呈麻疹流行态势;全市麻疹发病呈高度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的状态,以散发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8月龄以下及20~岁组人群,该非强化免疫控制人群发病构成占总病例数的89.50%,出现"双相移位"趋势;病例分布在全市14个县(市/区),其中滦县和滦南县发病率超过全市平均发病率。结论唐山市2015年为麻疹流行年,疫情上升迅速且局部地区高发,易感人群的积累是导致流行的因素。及时采取应急强化免疫措施,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减少易感人群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举措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某市2004年~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晋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晋城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报告麻疹病例542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率8.3×10-5,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麻疹病例男女比例为1:0.7;月~5月份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71.03%;发病年龄呈单峰性,2岁~10岁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3.4%.结论:2岁~10岁儿童缺乏加强免疫和免疫失败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控制麻疹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风疹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了解淮坊市麻诊发病及监测情况 ,加速麻疹控制。方法 :分析 1999~ 2 0 0 3年麻疹发病及监测资料。结果 :年发病率在 0 .0 5~ 0 .5 2 / 10万 ,散发病例占 89.16 % ,8~ 11月龄发病率为 7.95 / 10万 ,为最高 ,2 1~ 6 6岁发病占总数的 6 9.88% ;常规免疫接种率可疑或不可信 ;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室麻疹疑似病例报告率 6 2 5 0 %。结论 :提高乡村人员的报告意识 ,减少麻疹漏报 ;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管理 ,建立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 ,是控制麻疹工作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信阳市麻疹流行状况,以达到控制麻疹的目的。方法 对信阳市2002-2004年的麻疹流行病学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全市报告麻疹231例,死亡1例。麻疹发病主要在15岁以下儿童,7-10岁为麻疹高发年龄段,有免疫史的麻疹病例集中在4-10岁。麻疹病例分布广泛,流行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并存,局部麻疹暴发影响了全市麻疹发病强度。结论 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是我市目前控制麻疹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麻疹的流行特征,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榆阳区发生的麻疹病例个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榆阳区2007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14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165例,临床确诊病例49例。病例主要集中在榆阳镇(占发病总数的76.17%),且出现局部暴发现象,男女发病之比为1.97∶1,时间分布以1-5月份发病最高。有免疫史的占发病总数的19.16%,免疫史不详占发病总数的62.15%,未免疫的占发病总数的18.69%。结论麻疹病例的出现与免疫空白有关。应加强对8月龄-6岁儿童的MV常规免疫2剂接种工作。加强卫生网络建设,以便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该区2014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55例,麻疹发病率5.1282/10万。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3-7月份,共51例,占全年发病数92.73%;发病年龄以0~1岁(小于8月龄10例)为主,共31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56.36%,其次是成人组(22~42岁)15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27.27%,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病例最多,共38例,占发病总数的69.09%。所有病例中无免疫史者38例,占全年发病总数69.09%,免疫史不详者15例,有2剂麻疹免疫史者2例。结论: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麻疹高发与易感人群积累及一部分人未接种疫苗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保定市2010-2015年婴幼儿麻疹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婴幼儿麻疹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麻疹疫情为资料,对该市2010-2015年0~24月龄婴幼儿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010-2015年全市0~24月龄婴幼儿麻疹发病3 156例,占总发病数的58.3%;其中8~24月龄2 043例,占婴幼儿病例总数的64.7%,未及时免疫的占婴幼儿病例总数的36.3%;病例最多的是9~18月龄婴幼儿,占婴幼儿病例总数的38.5%,0~7月龄次之,占婴幼儿病例总数的35.3%。2<8月龄婴幼儿还未到接种月龄就感染麻疹病毒,是因为病例存在发病前到过医院与麻疹病例或其家中有接触史的情况,所以人群中麻疹病例的数量导致婴幼儿麻疹发病率持续在较高的水平。结论近年来保定市婴幼儿麻疹发病有升高趋势,建议加大查漏补种工作力度,加强人群麻疹疫情监测和免疫水平监测,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工作,最终预防麻疹的流行暴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焦作市麻疹血清学检测情况,为诊断和控制麻疹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焦作市2004—2008年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血清学检测,分析其流行特征及与标本采集时间的关系。结果实验室共检测合格血清标本553份,其中阳性259份,阳性率46.84%;病例主要发生在0~10岁,占发病总数的92.28%,〈8月龄占8.25%,〉15岁人群占12.54%;3~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82.18%;确诊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了65.83%;病例以武陟县、修武县、孟州市为多;共暴发局部小范围13起,暴发病例占了39.93%;血清标本检测3~28d采集麻疹IgM阳性检测率较3d内采集的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标本中风疹IgM检出也占了一定比例(11.03%)。结论加强麻疹监测,做好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做好儿童入托、入学的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控制麻疹暴发仍是我市今后预防控制麻疹的主要工作;进一步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实验室检测工作,做好麻疹与风疹的实验室鉴别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滨州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做好麻疹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滨州市2009-2016年麻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09-2016年共发生麻疹病例805例,年均发病率为2. 63/10万,各年发病率为0. 05/10万~10. 22/10万。每年麻疹发病高峰为2~5月。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 22∶1。<2岁麻疹病例占27. 95%,≥20岁麻疹病例占64. 47%。麻疹病例以农民(47. 45%)和散居儿童(29. 94%)为主。有明确免疫史者仅占8. 07%。结论滨州市麻疹疫情在可控水平,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水平需做好适龄儿童以及重点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补种工作,同时做好麻疹防控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近年来鲤城区麻疹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定和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鲤城区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数116例,年均发病率为6.55/10万,其中2009~2010年确诊麻疹病例数2例,发病率较前5年比较急剧下降,从2007年的最高发病率18.44/10万,降至2009~2010年的0.39/10万;发病呈现2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3~8月份,第二个高峰在12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聚集的江南街道和浮桥街道,在0~1岁组和20~30岁组发病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免疫规划监测系统共报告确诊病例数123例,其中流动占52.03%,无免疫史或不详占91.87%,流动人口病例的免疫率明显低于本地人口。结论:麻疹监测系统较网络直报系统敏感,影响我区麻疹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是易感者的积累、流动人口的聚集、常规免疫和入托入学查验证后的补种工作不够落实,经过2008年的查漏补种和2009~2010年两轮的强化,麻疹疫情迅速得到遏制,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是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和消除麻疹。方法 对武威市麻疹的流行特点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随着计划免疫冷链运转系统管理加强,麻疹发病率与1990年以前相比下降92.6%,病死率下降96.6%。每年仅有散在病例发生(多数属于输入性),发病率始终保持2-5/10万左右。但在2000年1-8月份(发病高峰3-7月)出现了全市暴发流行,波及32个乡镇,发病乡镇占全市乡镇65%。其特点流行周期长、发病人数多、发病10例以上乡镇占31.3%。发病年龄以5-9岁为高占52.1%。结论 应认真实施控制规划,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活动,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韶关市2003年麻疹发病状况,为制订免疫策略和疫情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3年麻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人群免疫水平实验室监测. 结果 200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病例371例,确诊和临床病例304例,麻疹发病率为9.69/10万.9~12月份发病243例,占发病数的79.93%.发病年龄在1~10岁共270例,占发病数的75.65%.全市发生麻疹爆发8起.人群麻疹免疫IgG抗体阳性率为75.65%. 结论麻疹疫苗接种率仍存在明显薄弱环节,造成无免疫力个体积累,导致麻疹疫情反弹.在提高麻疹初免的同时,更应加强复种和查漏补种工作,才能有效控制麻疹疫情.  相似文献   

19.
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疫情报告和麻疹监测系统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阳江市2005~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 137例,年均发病率为12.14/10万。病例分布于41个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83.7%,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3~7月为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61.65%。8月龄~6岁和7~14岁两个人群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5.88%、23.94%,平均发病年龄为5.74岁。患者以本地居民为主,占68.43%。88.04%的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33.70%为实验室血检确诊病例。在520例病例中有54.04%住院隔离治疗。结论:阳江市麻疹发病近年呈上升趋势,14岁以下儿童麻疹免疫空白人群较多,应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患者住院隔离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20.
赵福河  唐涛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30(3):252-252,256
目的 摸清麻疹暴发的原因及发病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同时,对孕妇血清标本进行IgG抗体检测.结果 该县408例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阳性率为91.18%,风疹IgM抗体全部阴性,说明该县属麻疹暴发.其发病特点是:0~10岁、20~3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其发病构成比分别为45.71%(170/372)、30.38%(113/372).性别上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但20~25岁年龄组,女性发病较高,其发病比例,男女之比为1:2.9(14/41),同时,在疫区采集的未发病的孕妇血清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仅为25%(7/28).结论 该县以0~10岁、20~3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存在着麻疹流行的危险因素.因此,首先,应加强该年龄组、尤其2岁以下幼儿和育龄妇女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其次,应加强基层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确保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同时也要加大麻疹保护性抗体的监测力度,随时掌握全市不同年龄组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为制定全市的麻疹免疫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