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 7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SL E早发癫痫多为青年女性 ,且以大发作为主 (1 1 /1 7)。结论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早期诊断困难 ,对青年女性癫痫患者应进行定期随访 ,注意排除 SLE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陈赛玉  郑婵如  张尤桥  吴少银 《河北医学》2007,13(10):1201-1203
目的:探讨以脑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0例以脑损害为首发症状的SLE患者进行其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观察要点及护理过程进行分析,制定应对护理措施。结果:经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收集资料,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恢复良好,仅1例患者出院3个月后复发再次住院,无死亡病例。结论:以脑损害为首发症状的SLE早期诊断困难,对年轻女性不明原因的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头痛、偏瘫等症状应仔细观察,通过全面细致的病情观察与应对,使以脑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症状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庄超  常红  张秋业  朱海燕 《齐鲁医学杂志》2012,27(2):139-140,143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SLE病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SLE病儿,女∶男=5.4∶1,中位数年龄为11.5岁;首发症状以皮疹(37.5%)、发热(37.5%)、关节痛(15.6%)、水肿(12.5%)最多见;临床表现以发热(71.9%)、皮疹(62.5%)、水肿(28.1%)、头痛(28.1%)、出血(25.0%)、关节痛(25.0%)最多见。辅助检查:血液系统以贫血最多见(40.6%);泌尿系统以血尿(56.3%)、蛋白尿(43.8%)最多见;免疫学指标以抗核抗体(ANA)阳性(96.9%)、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阳性(84.4%)、抗核小体抗体阳性(43.8%)、抗SSA抗体阳性(34.4%)多见;C3下降(65.6%),C4下降(59.4%),ESR增快(62.5%)。易误诊疾病依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明原因发热、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等。结论儿童SLE临床表现复杂,以发热、皮疹、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最多见,其中狼疮性肾炎是儿童SLE诊治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14例腹型HSP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及结肠镜检查资料,14例患者均接受了胃镜检查,8例患者接受了胃镜及结肠镜检查。结果 14例HSP患者的发病年龄以青年为主,秋冬和春季高发,8例(57%)有发病诱因。所有患者均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有腹痛症状,消化道症状先于皮肤紫癜3~14 d。14例患者中呕吐2例(14.3%),暗红色血便3例(21.4%),黑便4例(28.6%),粪潜血阳性7例(50.0%),嗜酸性粒细胞增高2例(14.3%)。尿常规异常12例(85.7%),其中尿蛋白及隐血均阳性8例(57.1%),4例(28.6%)仅尿蛋白阳性。内镜下胃或者十二指肠黏膜表现为点状或者片状出血、糜烂或者溃疡呈多发性、不规则性,伴或不伴出血,病灶之间黏膜正常。病变相对严重的部位依次为十二指肠降部、胃窦、十二指肠球部、胃体。8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7例有不同程度的回肠末端及结肠受累,内镜下主要表现为多发的黏膜下出血斑、糜烂及不规则溃疡,覆有白苔,病变部位以回盲部及升结肠相对较重。结论对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腹型HSP患者,熟悉内镜下的特征对提高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年女性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冠脉造影结果,了解青年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人选2003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5520例,冠心病862例,女性冠心病234例,其中青年女性冠心病35例。结果:青年女性冠心病35例中,合并高血压24例(68.6%),糖尿病21例(60.0%),高血脂20例(57.1%),肥胖30例(85.7%),吸烟18例(51.4%),典型胸痛占14.2%,2支以上病变27例(77.1%)。结论:青年女性冠心病症状多不典型,如青年女性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心前区不适症状,应想到冠心病可能,并尽早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apathicthrombocyocytopenicpurpura,ITP)为首发表现的SLE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首发的SLE以青年女性好发;初发症状为全身皮肤散在性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月经过多、甚至肉眼血尿、消化道出血;可伴有其他血液学异常,如贫血、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等;其特点为ITP反复复发,复发次数2~8次,平均复发3.2次。90.9%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从最初发病到最后确诊时间4~35月,平均22月。合并出现SLE表现有发热、皮肤损害、脱发、肾脏损害、关节炎、浆膜腔积液、神经系统损害、免疫学异常、抗核抗体阳性等。结论:以ITP为首发表现的SLE并非少见,其可经数月,甚至数年后才出现SLE的典型表现,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ANA)表达及首发临床表现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军区总医院住院并确诊的263例S L 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年龄、性别、起病时首发临床表现、ANA及荧光核型实验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 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4.29%,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A免疫荧光核型以核颗粒型最为多见(64.64%),两种核型(核颗粒和着丝点)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Ro-52和NUC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5).抗组蛋白抗体(HI)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首发临床表现中肾损害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皮肤损害和关节炎.男性患者皮肤损害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但关节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结论 SLE患者ANA核型、ANA谱和首发临床表现分布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其ANA表达和临床表现分布特点可为SL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心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 169例伴有心脏损害SLE患者临床资料 ,并与 3 96例无心脏损害S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只占 2 5 .4%,超声心动图检出率占 66.8%,以心包炎多见 ,心电图异常者占 80 .4%,以ST -T异常最为常见 ;SLE患者心脏外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对SLE心脏损害无特殊诊断价值。结论 SLE心脏损害临床表现不明显 ,对SLE患者常规作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 ,有助于提高心脏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9年10月~02年8月湘雅医院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200例SLE住院病人.结果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SLE患者共23例,在SLE病例中占11.5%,均误诊,误诊率100%.最易误诊为消化系统性疾病.结论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SLE极易误诊,应提高对其认识,熟悉其复杂多变的特点,提高SLE的警惕性,对于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同时合并多系统损害的病人早期行免疫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02年1月-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SLE伴CNS损害患者49例,分析CNS损害出现时间、首诊科室、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颅脑CT和/或MRI检查、外周血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CNS损害出现时间≤1年的患者17例(34.7%),>1~3年的患者19例(38.8%),>3~5年的患者7例(14.3%),>5年的患者6例(12.2%)。以肾内科为首诊科室14例(28.6%),皮肤科12例(24.5%),血液科8例(16.3%),呼吸内科7例(14.3%),神经内科6例(12.2%),消化内科2例(4.1%)。SLE伴CNS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发生率为26.5%(13/49),精神障碍和脑梗死发生率均为14.3%(7/49)。49例患者中34例完成脑脊液检查,其中脑脊液蛋白升高7例(14.3%),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CSF-IgG)指数异常4例(8.2%)。颅脑CT和/或MRI检查发现新发脑梗死10例(20.4%),脑白质脱髓鞘改变9例(18.4%),微出血6例(12.2%)。外周血检查抗核抗体(ANA)阳性21例(42.9%),抗ds-DNA抗体阳性19例(38.8%)。34例患者应用甲泼尼龙联合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等、神经营养药、抗凝剂和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随访3年好转18例、无改变9例、加重7例;15例患者应用神经营养药、改善脑循环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随访3年病情加重7例、无改变6例、死亡2例。结论 SLE起病到CNS损害出现时间较短,首诊科室以肾内科和皮肤科多见,CNS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精神障碍和脑梗死,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脑脊液及颅脑CT和/或MRI异常,应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损的发病特点。方法对21例SLE患者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损组中面部红斑(71.4%)、血液系统损害(71.4%)、关节痛(71.4%)、发热(57.1%)、12腔溃疡(50.0%)、肌肉痛(35.7%)、浆膜炎(19.0%)、神经症状(14.3%)等肾外表现和抗双链DNA抗体(57.1%)、抗SSA抗体(85.7%)、抗SSB抗体(35.7%)、抗核小体抗体(42.3%)、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35.7%)、血清补体C3(71.4%)、血清补体C4(7S,6%)、血沉(78.6%)等免疫学特征阳性发生率较无肾损组有明显升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LE肾损患者的肾外表现和免疫学特征复杂,但仍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为诊断及预防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17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诊断并住院治疗的307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7例SLE患者中61例(19.9%)合并消化系统症状,多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合并消化系统症状SLE患者出现血液系统损害、多浆膜炎、肾盂输尿管扩张的概率高于未合并消化系统症状患者(P?<0.05)。且白蛋白(Alb)、补体C3、血小板(PLT)降低,以及C反应蛋白(CR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与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系统损害、多浆膜炎、Alb降低,以及ALT升高为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模型预测的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92.1%,总正确率为87.5%。结论 消化系统症状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的SLE患者住院时间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影像学表现多为非特异性。血液系统损害、多浆膜炎、Alb降低、ALT升高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SLE合并消化系统症状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狼疮性肝损害的临床和免疫学特点(附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免疫学特点,方法:对符合SLE诊断的520例病人的肝损害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520例病人中狼疮性肝损害者有32例(6.1%),其中75%病人无肝损害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的转氨酶升高,4例出现黄疸;狼疮性肝损者血清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Rib-P)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肝损者,而ANA、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重叠综合征(Rhupus综合征)的临床和血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21例Rhupu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81例单纯RA及51例单纯SLE作为对照,比较Rhupus综合征与单纯RA组、单纯SLE组关节受累、自身抗体及临床特点。结果: 21例Rhupus综合征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9.43±11.66)岁,高于单纯SLE组患者 的(40.59±12.73)岁(P=0.008)。以RA起病的Rhupus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年龄小于单纯RA组[(32.58±11.14)岁 vs. (43.11±11.83),P=0.0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例Rhupus综合征患者中,以RA起病者12例,除2例为男性外,其余10例女性患者在出现SLE表现时均处于围绝经期或已绝经,平均闭经或绝经年龄(44.30±5.33)岁(36~50岁);出现SLE表现与RA起病的间隔时间为10.83年。以SLE起病者2例。就诊时同时存在RA与SLE表现者7例,除1例为男性外,其余6例为女性(3例处于围绝经期)。Rhupus综合征组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率与单纯RA组相似,SLE相关表现中肾损害相对少见,但间质性肺病的发生率较高。Rhupus综合征和单纯SLE患者补体C3、补体C4、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upus综合征是一种RA与SLE表现共存的重叠综合征,多以RA起病且RA表现较SLE表现严重。Rhupus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原发性癫痫脑组织中病毒感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临床诊断原发性癫痫手术标本中3种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30例原发性癫痫手术标本中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 virus,HSV)、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柯萨奇病毒B(coxsackievirus B,CVB)感染情况,并选用10例无癫痫病史的尸体解剖及脑肿瘤周围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30例癫痫标本中8例(26%)HSV阳性,14例(46%)CVB阳性,其中有3例HSV和CVB共同阳性.HCMV均阴性.10例正常脑组织3种病毒均阳性,其中有3例HSV和CVB共同阳性.HCMV均阴性.10例正常脑组织3种病毒均阴性.结论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癫痫的病人有相当部分存在病毒感染,尤其是CVB和HSV.但因感染症状为一过性或处于亚临床状态或以癫痫为首要表现,而常被临床医生忽视.所以,对不明原因的癫痫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病毒血清学、脑脊液检查对正确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有时甚至可以使用实验性抗病毒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点(附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总结 48例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及自身抗体分布特点 ,并与中青年患者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脱发、雷诺氏现象等皮肤表现及肾损害较中青年组明显少见 (P<0 .0 5 ) ,浆膜炎、肺部病变、肌痛和肌无力、疲乏、血液系统损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而狼疮的两项特异性抗体 (抗ds-DNA和抗Sm抗体 )、非特异性抗体 (抗SS -A和抗SS -B抗体 )以及补体C3 下降的阳性率都低于中青年组 (P <0 .0 5 )。结论 老年性与中青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相比在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 ,在临床诊断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CVST病人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急性起病(<1周)38例,亚急性起病(1周至1个月)31 例,慢性起病(>1个月)11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67例.病变累及单个静脉窦32例,累及多个静脉窦48例.头颅CT平扫直接征象显示率15.00%,间接征象显示率21.25%.头颅MRI/MRV阳性率100%.72例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凝治疗,有效率85.00%,复发率1.25%.结论:CVST多见于中青年,起病形式多样,病因复杂,感染、产褥相关及口服避孕药是最常见的病因.头痛是最多见的症状及首发症状,临床症状各异,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结合MRI/MRV可明确诊断,抗凝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胰腺炎2例并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我院确诊SLE合并AP 2例,并对国内报道的SLE合并AP病例进行文献回顾,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分析死亡危险因素。结果轻中度AP和重症AP分别占67.2%和32.8%,均以腹痛为最常见症状(98.3%)。与轻中度AP相比,SLE合并重症AP的病死率显著增高(10.3%,68.4%;P〈0.05)。合并急性肾功衰竭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急性肾功衰竭者(100%,19.0%;P=0.01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4个(或)以上器官系统受累为SLE合并AP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11.7,95%CI:1.75,78.0)。而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保护性因素(OR值0.148,95%CI:0.035,0.627)。结论 SLE患者出现腹痛,应考虑胰腺炎可能。4个(或)以上器官系统受累是SLE合并AP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SLE合并重症AP或同时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的预后差,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