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护士长:今天我们请科护士长来我科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进行护理查房,该病本科少见,查房的目的是请科护士长对我们的护理提出指导意见,让大家掌握本病的护理问题、护理要点.下面请负责护士介绍病情.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临床特点(一)定义·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指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脉血管腔内形成凝血块(血栓)———DVT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临床比较常见,引起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DVT(二)危险因素·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4项反映血管壁、凝血、抗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指标,对112例DVT患者和120例正常人进行检测;并对8只家兔做颈总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结果表明,Fg:Ag和rWFAg的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值(P<0.001);AT-Ⅲ:Ag、pc:Ag和pc:a明显低于正常值(P<0.001);PLG:Ag、PLG:a和PL:a也降低(P<0.01,<0.001和<0.05)。由此可见,DVT的发病机理与血流郁滞、血液成分改变和血管壁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其并发症及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1~2]。近几年随着我国DVT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医疗知识的深入普及和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国内同仁对此病的认识渐趋深刻,治疗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治疗主要是抗凝、溶栓和手术取栓,微创技术发展迅猛有广阔的前景。但每种治疗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及弊端,应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以达到临床治疗效果。现就DVT的主要治疗方法及有关问题予以探讨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300例DVT病人,共312条患肢,其中周围型DVT者63例,中央型DVT者158例,混合型DVT者79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69例。所有病人均行经颈静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术,同时行抗凝治疗,122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93例行滤器取出),64例行髂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21例PTA后植入支架。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共出现并发症58例,死亡2例。其中出血37例,腔静脉滤器相关性并发症11例,肺栓塞4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6例。结论 DVT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以出血和肺栓塞最为严重,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状态,如不积极治疗可致残,甚至因严重肺栓塞而死亡。据统计住院病人中有2.2%并发此症,其中94.1%有晚期后遗症,中老年人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总发病率达28%,全髋置换术后更高达45%,尸解发现住院病人中的发病率为27%~80%。仅美国每年就有约20万人死于肺栓塞。国内也并非罕见,仅我科1988年11月~1989年11月一年中  相似文献   

7.
蒋劲松 《浙江临床医学》2023,(3):317-322+476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凝结形成血栓,严重者由股白肿进展为股青肿,造成肢体静脉性坏疽。而血栓一旦脱落,可引起致死性或非致死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DVT的后期,由于近端静脉堵塞致静脉回流障碍以及由静脉瓣膜永久损毁致静脉逆流两者并存,引起下肢静脉高压及相应的临床表现,即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ombosis syndrome,PTS)。  相似文献   

8.
我科2003—02/2007—06对急性期、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柃形成(DTV)患者分别采用Fogarty导管手术取栓和经患肢药物溶栓的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4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溶栓疗法和抗凝疗法。结果:溶栓疗法显效率为80%,抗凝疗法显效率为66.7%。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尿激酶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麻醉方法与用药的不同.可导致深静脉炎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同.其机理可归纳为:麻醉对神经-体液的影响;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麻醉药物和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 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通常见于虚弱或手术后病人,其诱发因素有长期卧床休息、恶性肿瘤、播散性血管内凝固、分娩、服雌激素、瘫痪和创伤。典型症状为局部深压痛和紧束感或患肢明显疼痛,行走时加剧。常见的体征为局部红、肿、热,表浅静脉分支怒张和踝强力背伸时小腿疼痛(Homan 氏征),也可能有发烧和心动过速等征象。然而,长跑运动员发生此症时,其征象不一定典型。本文报道的2例DVT 病人最初被误诊为肌内血肿和Baker 氏囊肿。病例1:男、34岁,发病七年前开始整年的马拉松跑训练,每周跑80哩。于一次以2:39的成绩跑完马拉松赛后五天,当其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跑步时,右踝关节连续2次急剧内翻,没有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运用综合介入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探讨。方法 根据血栓形成的不同特点,结合治疗手术的配合要求,防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以人为本的护理措施。结果 32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积极的护理配合;术后周密的预防措施.为综合介入治疗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袁正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6):618-61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1990年1月-2000年5月间收治的36例LDVT的病人资料。结果:36例LDVT中8例有手术史,8例近期有患肢静脉注射史,2例因肿物压迫所致,18例无明显临床原因。有原因的大多数为中青年组(13/18例),无原因者大多数为老年组(14/18例),全部经彩色多普勒确诊。4例手术治疗,其他经保守治疗得以痊愈出院。结论:LDVT的原因很多,提高对LDVT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LDVT的发生。早期开始治疗不管手术或保守治疗效果都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常见病,但又常不被人们所重视,凡是能引起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高及静脉损害的疾病和因素,均可引起此病,如长期卧床、创伤及大中型手术后等。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肤色改变、活动受限、局部压痛,甚至肢体重度肿胀、青紫,可因栓子的突然脱落而导致患者肺动脉栓塞和猝死。本文就创伤及手术后1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预防及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高达25%~50%,是40岁以上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因此应加强观察,早期诊断,积极预防。其早期表现是肿胀和疼痛,下肢呈弥漫性浮肿,可伴有瘀血和静…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本院自2001年1月~2003年7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探静脉血栓形成(DVT)多发生于下肢,是由于纤维蛋白酶诱使血液凝集在骨盆及下肢探静脉而致的一种疾病。发病48小时之内明确部位后以手术取栓子为主,但失去手术机会则以保守治疗为主。自90年1月~98年12月共收治失去手术时机的DVT患者86例,经保守治疗,均症状缓解,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将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17.
1概念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胀、疼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拌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给予预防和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截肢。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生栓塞,尤其多见于下肢。根据作者14年的临床经验及调查分析验证,早期预防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邵逸夫医院2000年1月~2003年3月收治的DVT病人共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DVT患者治疗后下肢肿胀明显好转,复查下肢周径,患侧大腿年均周径为(43.74±3.29)cm,小腿平均周径为(33.46±2.48)cm(与治疗前对比,P<0.05),健侧大腿平均周径(43.68±2.82)cm,小腿平均周径为(33.45±2.32)cm(与治疗前对比,P>0.05)。多普勒超声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流变细21例,血流完全正常57例。77例(98.7%)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溶栓抗凝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手段,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DVT)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术难度的增加,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腹腔镜手术需要在气腹状态下实施,而气腹压力相当于妊娠末期子宫对盆腔血管的压力,阻碍下肢静脉的回流,故可诱发DVT的形成,进一步导致肺栓塞(PE)的发生,如不及时治疗,60%~70%的患者会因PE而造成猝死。现对妇科腹腔镜术后DVT形成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