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4月份,我的血糖指标偏高,空腹6.4(标准是6.1),餐后2小时9.6(标准是7.8)。我很恐慌。已经有了高血压,再来个高血糖,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我下决心控制住自己的血糖指标。  相似文献   

2.
三是买了一台血糖仪,自测血糖不间断。在此之前,我光测尿糖不测血糖。血糖尿糖均很难控制平稳。后来在医生的推荐下.我买了一台血糖仪.坚持定期测空腹和餐后血糖,使自己对自身血糖控制情况心中有数。这样虽然多花一些钱.但我觉得健康是最宝贵的,花点钱买健康也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3.
张老师年逾六旬,5年前刚从学校退休不久就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这些年来,他没少学习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深知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自己在生活上很注意,坚持用药从不马虎,血糖控制得一直不错,多次查空腹血糖都在7.0mmol几以下。最近张老师到医院检查身体却被医生告知惠有冠心病。对此,他深感疑惑:本人血糖控制良好,怎么还会出现并发症呢?  相似文献   

4.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检测血糖是治疗的关键环节。然而,河南省人民医院主管护师谢福萍对门诊100位糖尿病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40%的患者认为,检查血糖是医生护士的事,自己伸出胳膊或手指就行了。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配合血糖检查。血糖检查一般包括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或馒头餐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些最常用的血糖检测知识.  相似文献   

5.
杨成 《健康人生》2005,(3):47-47
一位中年人按照预约时间走进干细胞银行的医生办公室,“医生.我的血糖出现了问题,医生诊断说我的胰腺已经完全丧失了工作的能力。他建议我来取回自己的干细胞以便重建胰腺。”  相似文献   

6.
早餐对大学生血糖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徐承水  王文房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33-933,936
目的探讨早餐对大学生血糖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为加强高校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选取长期不进食早餐和进食早餐的大学生247名和262名,采用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含量,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长期不进早餐学生的血糖均值为4.12mmol/L,低血糖症人数占45.42%,血红蛋白均值为122.92g/L,贫血率为72.45%;进早餐学生的血糖均值为5.11mmol/L,低血糖症人数占14.17%,血红蛋白均值为139.68g/L,贫血率为1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餐对大学生血糖和血红蛋白含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逃跑的爸爸     
就是到了现在我也不能接受程剑已经离开的事实,有时候睡着睡着就醒了,摸摸身边冰凉的床单,寂寞会像潮水般袭来。每每这时.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挺住.你是一个妈妈了.儿子需要你.母亲也需要你!”可是,内心的脆弱不会放过我,我还是止不住伤心.止不住落泪。  相似文献   

8.
你自信吗?     
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恰当、适度的信心,它是心理健康的支柱和第一要因。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如果盲目自信,就会过高评价自己,成了自大;而自信不足,会过低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它们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心理的稳定性,而且也是当今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请仔细阅读下面30个小问题,理解题意后,按照你的第一印象,回答“是”或“否”。1.我想要做的事,就一定能够做到。2.我的观点常与众不同,具有独特性。3.我感到心身不易放松。4.我常认为我是正确的。5.我常思考别人会用什么方式对待我。6.我…  相似文献   

9.
刘骏 《家庭医学》2006,(1):43-43
本人今年74岁,患2型糖尿病已15年,平时血糖控制在7.6毫摩尔/升左右。但生活中若有某些方面不注意,血糖就会明显升高,病情加重。后来我接受教训,注意了某些生活细节,使血糖相对稳定下来。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育民 《健康生活》2007,(13):22-22
众所周知.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最重要的依据之一。自从被诊断为糖尿病的那一天起,糖尿病就和血糖结下了不解之缘。但不少糖尿病人的血糖就是“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因为影响血糖的因素很多,涉及到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等方面。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了问题,均会影响到对血糖的控制。一般说来,血糖“居高不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5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从心理、技术及血糖观察,疾病知识教育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使用胰岛素泵治疗5~7天后,患者血糖理想控制(空腹血糖≤6.10mmol/L)30例,血糖较好控制(空腹血糖6.11—7.22mmol/L)20例,用泵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对糖尿病和胰岛素泵治疗的特殊性,对患者进行良好系统的护理,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教育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286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受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3例,受教育组至少接受过一个阶段(1个月,每周1次)的糖尿病正规讲座教育,两者患者在教育前和受教育后(4周,6个月)时分别测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受教育组在教育后4周,6个月时血糖控制满意率分别为92.3%,80.42%明显优于对照组60.14%,41.96%(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有利于病人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3.
张老师年逾六旬,5年前查出有2型糖尿病。这些年来,他没少学习糖尿病方面的知识,自己深知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生活上非常注意,坚持用药从不马虎,血糖控制得一直不错,多次查空腹血糖都在7.0毫摩尔/升以下。最近张老师到医院全面检查,却被医生告知患有冠心病。对此,他深感疑惑:本人血糖控制良好,怎么还会出现并发症呢?  相似文献   

14.
我的烦恼:我今年26岁,患有腋臭症已经好几年了.一到夏天看着其他女生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就很难受,因为无论怎样精心打扮,只要自己出点计身上的异味就特别难闻,连自己都觉得恶心,就更不用说别人了。上班同事都尽量回避我,下班后在车上能感觉周围异样的目光,大家都对我敬而远之。外面阳光明嵋,可我这心里阴沉沉的,都是因为这除不掉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我被诊断出糖尿病是在1980年。那时患糖尿病的人很少,连病名都感到很陌生的我,根本谈不上了解什么糖尿病的治疗知识了。至于什么叫控制饮食,什么是监测血糖,什么是膳食均衡……这些名词我连听都没听说过。所以当时自己以为就象治疗感冒一样,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社区糖调节受损者进行行为干预,提高糖调节受损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知,为开展社区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站街道社区53例糖调节受损者,采用人户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运动干预指导。随访半年后再次测试受损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和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糖调节受损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P〈0.01),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G)也明显下降(P值均〈0.01)。结论在糖调节受损阶段进行早期行为干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使血糖水平下降,对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海燕 《家庭健康》2012,(7):52-52
总想起我治疗过的那个男孩的故事。那是个被诊断为I型糖尿病.需要终身用胰岛素替代治疗的孩子。那天.我走进病房,又看到了那个快耍和我一样高的男孩。这已经是当月的第二次住院了.他的血糖控制得不好。发生了酸中毒。控制不好的原因是不好好配合治疗。孩子不能坚持每天都皮下注射胰岛素。孩子的母亲说:“虽然孩子很听话.每次都是自己打针.但家长稍微不留神.孩子就逃避打针了。有时候说得多了.孩子就和家长发脾气。”  相似文献   

18.
我今年67岁,是一名糖龄11年的糖友。 2000年,发现患有糖尿病,当时只服用中药治疗,同时控制饮食。天天步行,每天走一个多小时(6公里)。走了两三年。体重减下来了。从80千克降到70千克.自己以为这样做就行了。结果误了大事,血糖不降反升。于是改服西药二甲双胍和拜唐苹,血糖控制住了。  相似文献   

19.
保持血糖平稳是每位糖尿病患者梦寐以求的事,我当然不也不例外.从去年检查出糖尿病的那一天开始,我就与糖魔进行着不屈不饶的抗争,半年多来,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自己的血糖逐渐趋于平稳.心得之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态对糖尿病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觉得,当今糖尿病已经"大众化"了,我成了"糖人",不足为怪.只要我能够勇敢面对现实,树立必胜信心,科学施治,迎"糖"而上,糖尿病没有什么可怕的.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我上网查资料交朋友,在许多糖友的帮助和鼓励下,学到了不少糖尿病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初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疗之路.当然,在这之前,我也痛苦过.但是痛苦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在这两者之间,我选择了快乐.  相似文献   

20.
树英 《家庭育儿》2011,(8):88-89
怜与惜的拥抱 因为备战广州亚运会的训练比较紧张,我不能去澳大利亚,于是林梅就带着婷婷回来看我。我去机场接她们母女的时候.心里竟然有些激动。多少年了。总是林梅在机场或是火车站接自己。而今,我忽然明白.等待有时候是一种痛苦。我觉得自己只有努力地带出好成绩,才能不辜负林梅对自己的理解和宽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