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的姆趾C形皮瓣。方法在姆趾近节设计C形皮瓣移植于手指软组织缺损处结果本次临床应用姆趾C形皮瓣,受区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修复后的手指,外形近似健指,感觉、运动功能均达优良。供区给予植皮,供区外观满意且足趾功能不受影响,受区及供区的瘢痕均不明显。结论姆趾C形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是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临床经验,探讨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外伤性拇手指缺损患者122例,清创后急诊再造者98例,择期再造者24例,采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102例,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同时再造拇食指20例。结果再造拇手指122例中119例成活,无一例感染,经0.5—2年随访,所有再造拇手指血运丰富,感觉恢复良好,对指和对掌灵活。结论对于外伤性拇手指缺损,经过彻底清创,精细设计,采用游离足趾移植再造,可以获得满意的再造效果。  相似文献   

3.
足趾游离小组织块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臧谋圣  王徽  王卓  黄俊 《安徽医药》2013,34(8):1117-1119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类型的足趾游离小组织块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9月分别应用吻合血管的趾腹皮瓣、甲皮瓣、重建末节指骨的甲瓣、趾腓侧半复合组织瓣及第2足趾节段5种类型游离小组织块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缺损25例患者。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经6个月~5年(平均2.5年)随访,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平均为52,指腹饱满,外形逼真,耐磨,指甲生长良好,两点分辨觉为4~7 mm,供区行走良好,无疼痛及足部肿胀,植皮处肤色深,关节活动无影响。结论以足趾为供区的不同类型游离小组织块移植是修复手指部分缺损的较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背桡侧筋膜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利用拇指背桡侧筋膜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患者52例。结果5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皮瓣有轻微肿胀,但未出现血管危象,创面修复满意,供区均一期愈合。手指外形修复满意。6例患者因皮瓣面积较大,术后出现水泡、肿胀,经消肿、活血、换药等积极治疗后肿胀消退、水泡消失,皮瓣均成活。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血运良好。皮瓣的质地、色泽与受区接近,外形美观。皮瓣早期感觉较差,后期深感觉大部分逐渐恢复。结论应用拇指背桡侧筋膜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缺损手术安全、创伤小,切取方便、简单,疗效满意,是一种修复指端皮肤缺损较好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指再造的方法 及术后再造指的外观和功能.方法 采用足拇甲瓣、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趾等方式治疗手指缺失65例,其中再造拇指42例、示指12例、拇示指联合再造11例,共76指.结果 65例再造指全部成活,按上肢功能标准评定[1]:再造拇指优62指、良8指、可6指,结论 足趾移植再造是治疗手指缺损较为的理想方法 .可获得相当满意疗效,且供区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吴斌  杨斌  顾立强  刘小容 《江西医药》2004,39(5):346-347
外伤致多个手指缺损,造成手畸形和手功能部分丧失,一般都需要行手指再造修复治疗。但再造手指与供趾的选择、血管吻合的方式、伴有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手术时机及是否分期修复等均需要根据手创伤的类型、严重程度、患者足部血管解剖类型和特点等来确定。最近,我们收治了2例多手指缺失病人,并施行了足趾移植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16岁,因刀伤致右拇、食、中指离断,急诊行断指再植术,数天后断指坏死;6个月后行右足第2趾移植,右中指再造术。术后功能尚好,外观满意。例2,男,17岁,因机器轧伤致右食、中、无名指缺如,右拇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拇手指毁损伤急诊修复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15指拇手指末节毁损伤,予急诊清创,移植踇趾末节及足2、3趾中末节再造。其中移植踇趾末节7例,第2趾5例,第3趾3例。结果 12例15指再造手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0.5~5年,再造拇指手指末节红润,外形满意,指腹两点辨别觉为6~8mm。自指间关节以远再造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屈伸正常,供区无不适感,负重行走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9例、良5例、可1例。结论急诊一期移植足趾再造毁损的拇手指末节,是此类损伤一种较为满意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成功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以自体足趾为供体,急诊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8例9指,围手术期间实施系统、严谨的整体护理。结果本组8例9指急诊移植再造手术全部存活,再造手指外形佳,具有伸屈及捏握功能,能恢复原感觉功能,效果满意。结论自体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手术一期完成,围手术期实施系统科学的整体护理是再造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岛状瓣在外伤性指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指缺损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在修复过程中首先应考虑手指的功能和形态,根据不同指缺损的部位,选择一种对供区损伤小、手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99年8月~2001年12月,共使用5种不同的岛状瓣修复手指各种部位的缺损32例,并进行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多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带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64例的病例资料。结果 64例78指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2年,皮瓣色泽基本与邻近皮肤相同,手功能恢复满意。皮瓣供区植皮区创面全部成活,手指屈伸活动无影响。结论以含掌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操作方便,手术可同时切取多块皮瓣修复多指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正>拇指缺损对整个手的功能影响极大,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是将患者自己的足趾经过一次手术移植于手上以替代手指。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手术难度大,如发生血管危象处理不当就可造成手术失败,而且还会损失一个足趾,给患者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与研究足趾组织再造拇手指及其功能重建的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了70例拇手指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足趾组织再造拇手指手术,首先切取患者足趾,与此同时,游离并且将趾腓侧切取八角或者是四角形的带翼状组织瓣,再在足趾跖侧嵌入趾腓侧皮瓣,在足趾跖腹侧相应的位置上嵌入多角形的趾腓侧皮瓣,而带翼状组织瓣则嵌入到两角间的皮肤之下.结果 本文选择的这70例71指以及进行嵌入手术的趾腓侧皮瓣都得以存活,在手术结束后的3~12个月进行随访,接受手指、拇指再造手术的患者,其外形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并且与健侧的手指以及拇指非常接近.结论 足趾组织再造拇手指及其功能重建的手术方法简单、效果可靠,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足趾的狭细外形.可以保证患者对拇手指美观以及功能的两重要求.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游离髂腹股皮瓣移植修复足趾侧方皮瓣供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首先确定足趾侧方皮瓣切取后供区的面积,于髂腹股设计略大于供区面积的皮瓣,切取皮瓣血管蒂时至少保留1动2静3条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后,按移植术后常规处理。结果本组临床应用11例,皮瓣均全部成活,有1例皮瓣术后第2天出现动脉危象,及时处理后恢复血运,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为6~17个月,2例皮瓣臃肿,行皮瓣整形术。所有患者术后行动无影响,外观满意。结论游离髂腹股皮瓣修复足趾侧方皮瓣供区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成活率高,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用拇趾腓侧皮瓣修饰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新方法。方法 对 13例手指缺如病人利用第一跖背动脉、第一跖底动脉与趾底固有动脉之间存在的相互吻合 ,在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携带拇趾腓侧皮瓣 ,并将其嵌入第二足趾跖侧 ,消除第二足趾中段狭细的形态。结果  13例 14个再造的拇、手指及携带的皮瓣全部成活 ,再造拇手、指外形非常满意 ,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该方法是游离足趾移植再造形态更佳的手指的良好方法 ,且对拇趾供区的外形及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携带微型组织第二趾皮瓣游离修复拇、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拇、手指复合组织损伤患者20例(23指)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携带微型组织第二趾皮瓣游离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入选患者皮瓣均成活,供区植皮一期成活22趾,其中1趾植皮出现部分坏死,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愈合;患者在术后进行理疗以及功能锻炼,皮瓣为发生明显的萎缩以及色素沉着,感觉恢复良好2-PD5~8mm,患者对手指外形比较满意,修复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携带微型组织第二趾皮瓣游离修复拇、手指复合组织缺损是一种一期修复效果显著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手部组织缺损是手创伤后较为常见的损伤结果.由于手部组织结构复杂,功能要求高,故修复较为困难.1966年杨东岳等创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获得成功以来,利用足部组织瓣移植修复手部组织缺损已成为有效的修复手段[1].我们采用足部7种不同的组织瓣移植修复手部缺损4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入院的48例手部缺损患者行切取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48例全部成活,外形良好;其中1例皮瓣出现张力性水泡予拆线后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术后8例经6~24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及供区功能满意,皮瓣色泽、质地、弹性及感觉恢复良好。结论利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和手指掌侧推进皮瓣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手足组织缺损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程  王新正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41-1641
目的:总结足背皮瓣修复手足组织缺损的经验,探讨足背皮瓣的应用价值。方法:切取足背皮瓣及其携带肌腱、拇甲瓣、足趾的复合组织瓣21例。采用游离移植及带蒂转移的方法,分别修复手部缺损17例及足踝部皮肤缺损4例。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大部分成活。20例随访1~3年,皮瓣血液循环佳,皮肤质量好,感觉恢复好。复合移植修复的手部肌腱及再造的拇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足背皮瓣切取方便,移植成功率高,修复效果好。游离移植的最佳适应证是修复手部组织缺损,带蒂转移主要用于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手背较大软组织与伸肌腱缺损病例采用二期移植的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17例手背部软组织与伸肌腱缺损病人,手术采用一期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二期手术断蒂同时肌腱移植修复伸肌腱缺损。术后采用TAM法评定手部肌腱功能。结果 17例病人,术后平均随访6.5个月,手术全部成功,皮瓣成活良好。采用TAM法评定手部肌腱功能,优12例,良5例。结论 该方法手术简单安全,对供区组织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手部肌腱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0.
指腹缺损是临床常见手部损伤,有多种修复方法,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我院对52例60指手指指腹缺损患者,分别采用3种吻合神经的微型皮瓣进行修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