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阎世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5):437-438
目的通过对哮喘患者的护理与宣教,使患者掌握哮喘的防治知识,从而减少和控制哮喘的发作。方法根据不同心理状态,对68例哮喘患者予以对症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均不同程度地掌握了哮喘的防治知识和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结论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了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哮喘治疗的新概念认为:哮喘治疗目标不只限于尽快控制哮喘急性加剧,而且应预防和减少反复发作。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哮喘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哮喘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极大地危害了儿童身心健康。加强对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是哮喘防治的重要内容,可指导父母对儿童喘鸣监测,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狭窄为特征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哮喘。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属采取语言教育、示范性教育及文字教育等方法讲解小儿支气管哮喘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结果通过科学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实施,使患儿及家属对支气管哮喘有了正确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的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支气管哮喘患儿得到了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管理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江涛 《中国医刊》1999,34(12):6-7
支气管哮喘由于具有长期性、反复发作性和部分可逆性等特点,因此,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管理和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和“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都明确地强调了哮喘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哮喘患者的管理和教育是哮喘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难以根治、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要达到长期稳定控制哮喘发作、提高病人生命质量的目的 ,不能单纯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1],更需要病人长期的配合治疗、自我病情的监测和疾病的预防[2]。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哮喘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哮喘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哮喘患者对疾病的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阶梯式治疗及系统教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对40以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按病程严重度分类,采用阶梯式治疗并对哮喘进行系统教育。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地估计病情,及应用平喘药物,呼气峰流速的测定,如何使用定量雾化器和储雾罐,如何预防哮喘复发等。通过教育显著提高了哮喘地其疾病认识水平,学会在家中监测病情变化,掌握哮喘急性发作或恶化时自己进行简单处理的方法。该研究表明采用哮喘阶梯式治疗,开展哮喘教育是实防治哮喘措施,提高防治水平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  相似文献   

9.
张齐 《浙江医学》2009,31(4):482-483
2006年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强调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状态,并根据哮喘临床控制程度分级进行哮喘管理,并再次强调医师与患者的良好合作关系和对患者进行持续的教育、管理对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对笔者近年来收治的哮喘患者予规范治疗后进行哮喘控制测试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疗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家庭健康教育管理对哮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推广健康教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06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按照2008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方案治疗。对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予系统性哮喘健康教育管理。结果:健康教育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哮喘控制测试(ACT),症状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结论:对家庭进行系统的哮喘健康教育管理明显有助于提高哮喘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路径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的健康。我科自2005年3月-2006年3月对80例哮喘患者实施了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其中对40例哮喘患者的护理中实现了健康教育路径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完全控制哮喘的管理目标。方法:对180例哮喘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自我管理教育和追踪随访,于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及哮喘控制水平。结果:经过自我管理教育,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哮喘控制水平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哮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哮喘控制水平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哮喘系统治疗的认识情况,以促进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哮喘防治战略》在全国的推行,从而有效减少哮喘的发作及减轻发作程度,降低哮喘患者的住院率。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共调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的180名哮喘患者。结果:相当比例的哮喘患者对“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的本质缺乏认识,仅在哮喘发作时积极就医,病情缓解后就不太愿接受治疗。哮喘的防治中的乐意接受以传统的口服及静脉给药方式为主要给药途径,不能正确使用气雾剂,结论:哮喘患者的系统治疗,尤其缓解期的治病与哮喘的教育密切有关,为达到哮喘管理成功的目标,应加强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支气管哮喘造成的社会负担超过艾滋病与肺结核的总和,全球哮喘发病率平均每10年增加50%,全世界哮喘患者已逾2亿。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虽然现代医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治疗哮喘的药物和方案也力求更科学、更有效,但是由于对哮喘的认识不足,对哮喘治疗也缺乏规范的管理,近年来我国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升高。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是规范治疗的重要部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见解。  相似文献   

15.
梁林波 《吉林医学》2012,33(33):7329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支气管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认知能力,从而更好的预防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生以及恶化。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试验组进行干预,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疗效对比。结果:通过干预,试验组对支气管哮喘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进行健康教育,不止提高了支气管患者的认知以及恢复能力,还提高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哮喘病人获得与哮喘有关的基本知识和自我管理的技能,最终达到控制哮喘,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语言教育、电化教育、形象化教育、综合教育,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效果:增加了病床使用率和床位周转率,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护理人员学习,拓宽了专业知识面。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护士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激发了患者的求知欲以及参与意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教育与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多种炎性细胞参与了气道炎症反应的发生。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控制症状 ,但仍有时会间断发作 ,需要长期治疗和预防 ,为避免诱发因素 ,减少发作 ,哮喘的健康教育与规范化管理是哮喘防治工作中一个重要部分 ,也是“全球哮喘防治会议” (GTNA)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证明哮喘患者通过教育和管理可达到提高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使其能更好地配合治疗与预防 ,提高顺从性 ,减少发作 ,维持长期稳定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等目的 ,因而哮喘的教育与管理更应系统化、规范化 ,更多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对西宁地区哮喘患者进行教育和管理对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2例哮喘患者分别从环境、生活方式、药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育和管理。结果:除3例患者未能得到很好控制,其余患者均得到规范化治疗而缓解出院。结论:对哮喘患者进行教育和管理能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哮喘防治知识,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医疗经费的开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在老年哮喘缓解期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老年哮喘患者采取集中或单一的语言教育,发放哮喘健康教育处方对患者进行心理、吸入药物、氧疗、饮食、环境、运动、缩唇呼吸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掌握吸入剂正确使用方法、健康教育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老年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家庭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哮喘的认知率,掌握吸入剂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将2006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题定为“满足哮喘患者的需要”,反映了大家认识到要重视哮喘患者未得到满足的问题,以及我们可以改善哮喘控制,可以减轻全球哮喘的负担。事实上,全球哮喘负担报告列举的大量例子表明。最近在诊断、治疗、教育和环境健康的改善已经在全球的许多地区降低了哮喘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