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循证护理在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效果。方法将10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循证组将循证护理模式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原因、危险因素等,提出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针对问题,实施具体护耻措施。,结果循证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的时间及口腔黏膜损伤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防治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几腔黏膜炎中,能减轻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的并发症,使放射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减轻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减轻鼻咽癌放疗期间急性放疗反应口腔黏膜炎和慢性放疗反应张口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鼻咽癌首次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轻于对照组,比较第4周、第6周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1);随着放射剂量的累加,观察组张口困难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程度轻于对照组,比较第4周、第6周两组张口困难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米福汀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及涎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对照组予多贝氏漱口液,每天漱口4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注射阿米福汀;观察两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及涎腺损伤的防治效果。结果阿米福汀可明显延缓或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及口干的发生,对照组0~2级口腔黏膜反应、口干发生率分别为30.8%(8/26)和34.6%(9/26),而阿米福汀观察组则为86.7%(26/30)和83.3%(25/30);同时对照组的3级以上口腔黏膜反应与口干发生率为69.2%和65.4%,观察组则为13.3%和16.7%,两组口腔黏膜反应与口干程度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阿米福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放疗反应保护剂,它可减缓和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与口干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联混合液口腔护理鼻咽癌患者放疗口腔黏膜反应的疗效。方法:本课题选用60例均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的鼻咽癌产生口腔黏膜反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放疗期间给予常规口腔护理,每日放疗前后及进食后采用0.9%氯化钠溶液配合庆大霉素含漱,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从放疗第1天开始采用四联混合液含漱,进行疗效对照和评价。结果:经观察两组护理后的疗效,放疗结束后按RGOT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分级及疼痛的VAS评分方法进行临床评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混合液能有效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减轻患者痛苦,使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模式对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试验组除了给予相同的传统护理方案,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改善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经济、简单、易行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防治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确诊鼻咽癌患者62例,全部患者均行首程放射治疗,放疗方式均为三维适形放疗,其中33例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不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还特殊给予口腔黏膜反应相关护理措施(实验组);另外29例患者在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照组)。分别在放疗期间第4周末以及放疗结束后第1周对所有患者口腔黏膜进行评估。结果放疗第4周末时,两组均以1、2级反应为主,其中实验组1级反应24例,对照组2级反应14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CP〈0.05)。放疗结束后1周口腔黏膜反应情况,观察组以0-1级黏膜反应为主,对照组以1-3级为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腔的特殊护理措施是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的主要因素,对于提高患者的放疗中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冰块口腔降温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冰块口腔降温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疗效。方法 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放疗开始后均行常规口腔护理,III、IV级黏膜损伤患者均予以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全部患者均于放疗摆位时口腔内放入一块冰块,至每次放疗结束。根据RGOT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分级标准及疼痛的VAS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发生程度不等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两组间黏膜损伤出现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以I、II级口腔黏膜损伤为主(73·33%);对照组以III、IV级黏膜损伤为主(6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以轻度疼痛为主(VAS评分0-3分,60·00%),对照组以中度疼痛为主(VAS评分4-6分,4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块口腔降温可推迟放射性黏膜损伤的发生,并降低III、IV级黏膜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防治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0例鼻咽癌、口腔癌术后放疗出现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以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洗必泰液含漱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WHO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标准记录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的程度。结果西帕依固龈液治疗40例,出现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17、14、4、5例;对照组40例,出现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2、5、20、1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1(IL-11)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为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初诊为鼻咽癌的患者84例,于放疗后2周即药物雾化吸入前,及放疗第3~7周观察口腔黏膜反应变化情况;于放疗结束后1周,观察口腔黏膜反应愈合情况,对比分析IL-11雾化吸入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第2周均出现口腔黏膜反应,但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但随着放射治疗的持续以及放射剂量的增加,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以Ⅰ~Ⅱ度黏膜反应为主,而对照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以Ⅱ~Ⅲ度黏膜反应为主,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放疗结束1周后,观察组对于口腔黏膜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5%,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x2=27.064,P=0.000)。结论IL-11雾化吸入能够有效减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对于口腔黏膜炎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帕依固龈液,3~5 m L含漱3 min,5次/d;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口炎清颗粒,20 g溶于200 m L温开水冲服,2次/d,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口腔黏膜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7周末,治疗组数字疼痛评分法(NRS)疼痛分级1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3级疼痛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4~7周末口腔黏膜分级1级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3~4级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炎清颗粒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清热解毒法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观察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清热解毒法在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用自拟清热解毒法治疗。对照组46例用常规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在出现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时的放射治疗剂量及粘膜炎的程度等两个方面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出现时的放射治疗剂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试验组IV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解毒法可以延缓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出现的时间,同时还降低了重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信息动态     
将80例接受放射性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康复新液)与对照组(生理盐水),观察患者口腔伤口的愈合情况.治疗组患者Ⅲ级以上口腔黏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以Ⅲ级以下的反应为主,对照组患者Ⅲ度以上的反应明显增加,治疗组患者在第4、8周时发生严重口腔黏膜反应的几率较对照组更少.康复新液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明显降低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Ⅲ级以上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促进口腔黏膜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柬化护理在放射性口腔火中的实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1~2012年收治的头颈部肿瘤66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在放疗第7周末口腔黏膜损伤例数。结果实验组患者于放疗后第7周末口腔黏膜炎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减轻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6例首次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4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1、2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观察组48.9%明显低于对照组67.4%(P〈0.05),观察组无发生3级放射性食管炎,对照组3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同步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克喷预防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奥克喷外喷放疗野皮肤,观察两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x2=48.652,P〈0.001)。结论奥克喷对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五倍子水煎剂对于减轻鼻咽癌放射治疗所导致的口腔黏膜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接受鼻咽癌放疗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观察组用五倍子水煎剂每日口腔含漱7次,时间点分别为3餐的餐前、餐后和睡前,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混合剂于3餐的餐前、餐后和睡前7个时间进行口腔含漱。如果两组有疼痛严重的患者,需进行抗炎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放疗第4周末、第8周末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放疗后的第4周末和第8周末检查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和疼痛程度,发现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和疼痛程度都远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五倍子水煎剂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损伤,可以减少损伤程度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7.
赵建国  张凌  项晓军  余锋  熊建萍 《中国药房》2010,(48):4547-4549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洗口腔后,rhG-CSF漱口液含漱;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洗口腔。结果:治疗组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8.6%和7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时间较晚,放射治疗20Gy时,治疗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68.2%,对照组为9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CSF局部预防用药能推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并可降低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周妮  谢淑萍 《中国药业》2011,20(23):74-75
目的 观察益我妙防治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放射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在整个放射治疗期间进行常规12腔护理,从放射治疗第10次开始用贯新克含漱,每天3次,直至放射治疗结束;观察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从放射治疗第10次开始用温开水漱口后将益我妙喷剂喷至黏膜处,每天4~5次,持续至放射治疗结束.观察口腔黏膜炎发生发展、疼痛反应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重度发生例数减少,疼痛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益我妙可用于防治放射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降低发生率,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含漱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含漱液清洗口腔,预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尤尼芬漱口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出现Ⅲ~Ⅳ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时间以及口咽疼痛评分。结果 预防组口腔黏膜发生率为82.22%,远低于对照组的97.67%,且发生口腔黏膜炎的程度轻于对照组(P 0.05),出现Ⅲ~Ⅳ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时间晚于对照组(P 0.05),患者口咽疼痛程度远轻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含漱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心肌梗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腹胀便秘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中便秘和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