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4.
《中国医药指南》2017,(14)
目的研究分析在心内科中开展PDCA循环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12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内科开展实施PDCA循环护理可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也可有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和观察组(40例,PDCA循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体位护理、术中配合评分分别为(95.13±1.28)分、(95.56±1.35)分、(95.61±1.46)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专业技能、仪表态度、语言沟通评分分别为(98.46±1.13)分、(98.41±1.08)分、(98.89±1.10)分,高于对照组的(93.20±0.85)分、(93.56±0.93)分、(93.43±0.91)分,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90.00%(P <0.05)。观察组患者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评分分别为(9.83±0.40)分、(9.84±0.46)分、(9.92±0.51)分,高于对照组的(9.38±0.47)分、(9.45±0.53)分、(9.38±0.60)...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指南》2019,(16)
目的主要探究在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医治中开展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医治的慢性乙型肝炎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资料乱序后平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落实常规性的护理方案辅助医治;研究组在上述护理条件下加以实施PDCA循环护理模式。最后评估采取两种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5±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3.0±2.0)分,且研究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中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后疗效显著,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的价值。方法本院急诊科自2012年5月起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分别于2012年4月及2012年12月各选取140例有可比性的患者,通过自行设计的量表请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于实施PDCA前后对消毒隔离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以及一医一患执行率进行抽查和统计。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患者在各方面对护理满意程度均有明显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可达94.00%,明显高于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85.14%的比例;经过PDCA循环护理后,护理消毒隔离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以及一医一患执行率分别为97.62%、100.00%和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90.48%、96.23%和82.76%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引入PDCA循环模式,通过4个阶段环环相扣地不断循环,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不断地改进,逐渐提高护理的质量,并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10月南平市中心血站的400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献血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舒适度、护理质量及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献血成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 相似文献
10.
林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1):3373-3375
目的 研究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更好地提高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方法 以2012年1月至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总体实验时间.其中2012年1月至6月为对照阶段,护理管理方法为常规护理管理措施;2012年7月至12月为实验阶段,护理管理为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观察两阶段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 实验阶段总体护理质量为(96.52±1.25)分,高于对照阶段的(91.21±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阶段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均优于对照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是一种较好的护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指南》2019,(3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不同领域评分值;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护理服务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不同领域评分值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不同领域评分值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指南》2019,(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进行人工种植牙手术的60例患者,根据患者采用的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植牙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最终观察组患者种植牙成功率为94.6%,比对照组患者的82.1%更高,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满意有25例,基本满意有4例,不满意为1例,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有14例满意,11例基本满意和5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3.3%,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2例种植体松动的情况,对照组还有1例牙龈发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观察组,但两组数据组间比较我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在种植牙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保障手术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明显,能够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支气管镜检查患者200例。依据是否实施了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分为循环路径组和常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于2013年9与之2014年6月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循环路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实施了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所有患者于麻醉后评估麻醉效果和耐受程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状态;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疾病及支气管检查知识量表》评估患者知识了解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支气管检查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医护人员支气管检查技能知识问卷》评估医护人员技能掌握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耐受程度、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程度、平均住院日、按期检查情况和入院时、检查前、检查开始时、检查后的焦虑状态及实施PDCA前后医护人员技能掌握程度。结果:循环路径组患者麻醉优良率和耐受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循环路径组患者知识了解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循环路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循环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检查前、检查开始时、检查后的HAMA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前者按期检查率明显高于后者;实施PDCA后医护人员技能掌握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改善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效果和耐受程度,提高患者知识了解程度和护理满意程度,可有效缓解患者检查期间的焦虑状态,有利于患者按期进行检查和缩短住院时间,且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知识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44例,采用PDCA循环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干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各指标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咳嗽、发热、肺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居家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施12个月的PDCA循环居家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施PDCA循环居家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指标、复发率、并发症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PDCA循环居家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可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PDCA循环法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医院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质量控制,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方法 根据PDCA循环程序制定计划并实施、检查和处理,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中.每次赋予新的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工作。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住院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采用P值分析三组间统计学差异。结果 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法是促进护理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