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学之痛风非中医之痛风,虽可归古痛风范畴,但其成因与风寒湿所致之痹不同,多以体质因素加饮食失宜为主,导致脾胃升清降浊失司,食谷不化精微反生浊淤酿毒之病理机制,而内毒为核心要素,故其病名当称浊毒痹.其病变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急性期、恢复期,故其治当循内毒病之规律分期、辨证、综合施之,法取芳化渗浊、化浊解毒、...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已跃居致死病因的首位,因此,防治肿瘤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综合治疗是总趋势,其目的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从毒的角度探讨肿瘤的疾病本质,这  相似文献   

3.
滕英华 《陕西中医》2008,29(7):934-935
痛风(gout)是由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所致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伴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疾病。其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然而80%的高尿酸血症者可终身无症状,仅少部分可发展成痛风。痛风的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慢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和肾结石,可单独或相兼出现。本病在欧美发病率较高,多见于40岁左右的男性,女性少见,男女的发病率比例约为20:1。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嘌呤类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多,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30岁左右的发病者不在少数。痛风发作时相当痛苦,直接影响生产、生活,危害较大。探索中医药对本病进行辨证论治,从整体上进行调内环境,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有望能够减少痛风的发作或不发作。笔者多年来尝试用中医对痛风进行辨证论治,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总结如下,希望对本病的治疗有所裨益。1中医对痛风的认识痛风在中医古籍中曾有相同病名的记载,但其所指的是关节疼痛日久的痛痹及疼痛走注不定的风痹,它与现代医学所指的因血尿酸升高而引起的痛风临床表现并非完全一致,由于患者常以关节疼痛就诊,所以可以参考中医学的痹证辨证施治。痛风严重者,其转移性发作,关节肿胀、僵...  相似文献   

4.
孙媛 《天津中医药》2013,30(2):94-95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表明,血瘀热毒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机制,无论是冠心病的发作期还是缓解期,瘀毒互结贯穿于始终,因此热毒瘀结,脉络瘀阻是冠心病发病的关键所在。运用活血解毒法治疗血瘀热毒型冠心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类猩红热从毒论治体会东台市中医院(224200)钱普明指导吴敬农关键词类猩红热从毒论治自1990年以来,江苏省南通、海安、东台等地区于每年冬末春初均出现类猩红热疾病流行,迄今病例数已愈万。其主要临床表现与经典的猩红热颇为相似。但类猩红热以中青年发病...  相似文献   

6.
7.
笔者在编著《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前后,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探索胃肠病的发病规律、治疗方法,提出从毒痈论治的观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从毒论治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从毒论治治疗痛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和万方数据,查找有关应用从毒论治与西药治疗痛风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2月,使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从毒论治疗法在有效率[RR=1. 18,95%CI(1. 11,1. 26)],降低尿酸(blood uric acid,BUA)[SMD=-1. 58,95%CI(-2. 51,-0. 66)],改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SMD=-1. 27,95%CI(-2. 43,-0. 12)],及降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SMD=-1. 05,95%CI(-1. 74,-0. 37)]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安全性方面,从毒论治中药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R...  相似文献   

9.
从血、从毒着手对白寻常型分期论治 ,进行期辨证为血热毒盛 ;静止期辨证为血虚风燥 ,热毒稽留 ;消退期辨证为气阴两虚 ,余毒未尽。并阐述了对活血化瘀药的使用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李中南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安徽省名中医,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明向、王正雨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与代谢病临床研究30载,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博采众长,对于痛风病的病因病机和辨治方面认识独到、经验丰厚。李师认为浊、毒、瘀内蕴是痛风发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治疗宜以祛湿泻浊、清热解毒、祛瘀通络为主,肝脾肾虚损是痛风间歇期的特点,故该期注重调补肝脾肾,正本清源,防止复发,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痛风常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相伴发病,且伴发后病死率有所增加。西医学治疗痛风多需长期服药,其副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有效的中医药论治痛风尤显重要。中医学认为痛风的发病责之脾功能失调,而肝与脾关系密切,脾脏运化正常离不开肝脏的疏泄功能。通过现代中医学家对痛风的辨证论治,从中医藏象理论出发,以疏肝理气、疏肝健脾、补益肝肾、养肝补血等机制谈从肝论治痛风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从肝论治痛风各个证型理论完整,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痛风是指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代谢障碍类疾病,常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并存.反复发作的游走性单关节肿痛为困扰痛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痰阻交阻是痛风的主要病理基础,且痰瘀贯穿于痛风的整个病程.在临床中以健脾燥湿、化痰通络、软坚散结为主要治法,从痰瘀论治本病,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肝病转氨酶升高是由于肝病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肝细胞中的转氨酶释放到血中出现血清中的转氨酶升高的病证.目前治疗多采取甘草酸类、五味子制剂等治疗,收效者不少,但多有反复,不效者亦屡见不鲜.笔者将转氨酶视为人体的一种异物即内毒,从治毒的方法来治疗肝病转氨酶升高,收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1]。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2]。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简称传单 )是 EB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 ,主要侵犯儿童、青少年。临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中淋巴细胞增加并出现异淋为其特征。本病潜伏期在儿童通常为 5~ 1 5天 ,大多数为 9天。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且没有特异性。早期易误诊为上感、化脓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等。实验室检查多以查找外周血异淋为早期诊断本病的关键。但异淋在病初第 3天才出现 ,至第 1周末渐增多至 1 0 % ,第 2~ 3周可高达1 0 %~ 3 5%。临床以异淋超过 1 0 %或其绝对数超过 1 .0× 1 0 9/ L时才具有诊断意义。此与临…  相似文献   

16.
俞芹  曹力  黄海芹  唐斌 《河北中医》2014,(1):51-51,65
脂肪肝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肝病变具有可逆性,在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下完全可能恢复正常。有研究发现,单纯性脂肪肝有发展成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可能[1]。因此,早期治疗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有着重要意义。西药调脂药物有转氨酶升高、肝损伤等副作用。我们在大量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浊毒”为脂肪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治疗上重视化浊解毒,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湿热为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前提条件,湿热痹阻关节是本病的病机。伏痰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饮食、外邪、瘀血、体虚均可触动伏痰,痰动闭阻经络关节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分期论治是主要治则。急性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健脾、益肾、祛湿、化痰,且针药结合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胃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为痛风的治疗提供辨治思路.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探析痛风与脾胃之间的关系.结果: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是痛风发病之本;脾胃湿盛、浊毒壅滞是痛风之核心病机;顾护脾胃、利湿泄浊是治疗痛风之关键.结论:脾胃与痛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痛风可以从脾胃论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生率逐年增长,并呈年轻化趋势。痛风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痛风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的优势,是治疗痛风的有效方法。从中医角度分析痛风的病因病机,从肾阐述痛风的形成和治疗,为痛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急性痛风从痈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曙光  张秋才 《河北中医》2000,22(11):837-838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常反复发作,易出现痛风结石,并可造成关节畸形、活动障碍、耳轮结石、肾结石等。该病在急性期往往以关节局部迅速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甚至出现局部溃破,非常类似于中医痈的特点(局限性红、肿、热、痛)。我们根据急性痛风的特点,从痈论治痛风,以治痈代表方剂仙方活命饮为主,取得了神奇疗效,为中医治疗痛风开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中医文献中也有“痛风”之名,如清·陈修园所著《时方妙用》中就有关于“痛风”一病的论述,但从其关于该病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