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13例经病理证实的囊性病变包括垂体大腺瘤囊变1例、垂体大腺瘤囊变伴出血3例、垂体微腺瘤囊变伴出血2例、垂体微腺瘤囊变2例、颅咽管瘤3例、蛛网膜囊肿1例、表皮样囊肿1例、Rathke's囊肿1例。结果:鞍区病变以垂体瘤常见,以长/短T1.长T2信号为著,一般为厚壁且内壁不规则呈环形强化为主要表现;蛛网膜囊肿各序列呈脑脊液信号:颅咽管瘤、Rathke's囊肿信号较复杂。结论:应充分利用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体位成像、多种序列扫描从病变生长部位、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与肇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鞍区囊性病变的MR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包括16例垂体腺瘤囊变5、例Rathke囊肿、6例颅咽管瘤、3例垂体脓肿、2例表皮样囊肿,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2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囊性垂体腺瘤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14例有囊壁环形强化;Rathke囊肿、颅咽管瘤、垂体脓肿信号多变,与囊内容物有关;表皮样囊肿显示为与脑脊液信号相等的信号。结论:鞍区囊性病变的临床和MRI表现特点对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囊性垂体瘤、囊性颅咽管瘤及Rathke囊肿的MRI表现,提高鞍区常见囊性病变的MRI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搜集4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囊性垂体瘤12例,囊性颅咽管瘤13例,Rathke囊肿15例。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囊性病灶的位置、大小、囊壁厚度以及"束腰征"、海绵窦包绕等特殊征象。应用SPSS 11.0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对病灶的大小及囊壁的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位于鞍上者仅见于囊性颅咽管瘤,鞍内且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仅见于Rathke囊肿。三者囊的大小和囊壁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65,P=0.0001;χ2=6.26,P=0.04)。无壁或薄壁者多见于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占40%(10/25),厚壁者多见于囊性垂体瘤,占53%(8/15)。病灶直径≥2 cm多见于颅咽管瘤,占63%(12/19),<2 cm多见于Rathke囊肿,占61%(13/21)。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信号较复杂,而囊性垂体瘤除1例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外,其余11例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束腰征"主要见于囊性垂体瘤(6/7例),亦可见于Rathke囊肿(1/7例)。海绵窦包绕仅出现于囊性垂体瘤。壁结节可见于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各2例),颅咽管瘤壁结节增强扫描明显强化,Rathke囊肿未见强化。结论根据囊性病灶的位置、形态、囊内MRI信号以及特殊征象,可对上述3种囊性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囊性垂体瘤、囊性颅咽管瘤及Rathke囊肿的MRI表现,提高鞍区常见囊性病变的MRI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搜集4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囊性垂体瘤12例,囊性颅咽管瘤13例,Rathke囊肿15例.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囊性病灶的位置、大小、囊壁厚度以及“束腰征”、海绵窦包绕等特殊征象.应用SPSS 11.0软件包,采用卡方检验对病灶的大小及囊壁的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灶位于鞍上者仅见于囊性颅咽管瘤,鞍内且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仅见于Rathke囊肿.三者囊的大小和囊壁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17.65,P=0.0001;x2= 6.26,P=0.04).无壁或薄壁者多见于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占40%(10/25),厚壁者多见于囊性垂体瘤,占53%(8/15).病灶直径≥2 cm多见于颅咽管瘤,占63%(12/19),<2 cm多见于Rathke囊肿,占61%(13/21).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信号较复杂,而囊性垂体瘤除1例T1WI等信号,T2 WI低信号外,其余11例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束腰征”主要见于囊性垂体瘤(6/7例),亦可见于Rathke囊肿(1/7例).海绵窦包绕仅出现于囊性垂体瘤.壁结节可见于颅咽管瘤和Rathke囊肿(各2例),颅咽管瘤壁结节增强扫描明显强化,Rathke囊肿未见强化.结论 根据囊性病灶的位置、形态、囊内MRI信号以及特殊征象,可对上述3种囊性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
鞍区Rathke囊肿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Rathke囊肿MRI表现。结果:囊肿位于鞍内4例,鞍内向鞍上延伸6例,完全位于鞍上1例,多呈圆形、卵圆形或哑铃形,边界清楚,囊壁菲薄。T1WI、T2WI示囊液均为高信号2例;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2例;其余7例,T1WI呈等信号2例,呈低信号5例,T2WI均为高信号。囊内可见漂浮结节影5例,囊壁见线样增强1例。结论:典型鞍区Rathke囊肿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术前正确诊断是可能,但不典型病例需与鞍区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图 1,2 见冠状位T1WI增强扫描 ,可见鞍区囊性占位 ,囊壁明显强化 ,视交叉受压上抬本病应与垂体腺瘤囊变、颅咽管瘤、Rathke囊肿、蝶窦囊肿或脓肿鉴别。颅咽管瘤及蝶窦病变通过认真分析病变起源部位 ,一般不难鉴别。囊性颅咽管瘤有时鉴别较困难 ,若于鞍内发现受压移位的正常垂体腺组织或肿瘤具有典型的“蛋壳样”钙化 ,则有利于颅咽管瘤的诊断。垂体瘤囊变时囊壁薄厚不一 ,囊内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团块 ,而垂体脓肿一般壁薄厚均匀 ,内外壁均光整 ,无附壁结节 ,具有常见颅内脓肿征象 ,其囊液信号随脓液成分变化而变化。若周围有蝶窦…  相似文献   

7.
鞍上病变的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探讨鞍上病变的MR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13 6例鞍上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年龄 3~ 70岁。均行MR平扫检查 ,其中 10 2例行MR增强扫描。分析病变的MR表现。结果 颅咽管瘤 49例 ,脑膜瘤 18例 ,表皮样囊肿 15例 ,生殖细胞瘤13例 ,胶质瘤 8例 ,蛛网膜囊肿 8例 ,错构瘤 5例 ,脂肪瘤 5例 ,Rathke囊肿 5例 ,转移瘤 3例 ,皮样囊肿 3例 ,畸胎瘤 2例 ,组织细胞X1例 ,结节病 1例。通过分析MR表现 ,提出可根据病变信号和组织学特点将鞍上病变分为囊实性病变、T1 WI呈高信号的病变、囊性病变和实质性病变 4大类。结论 将鞍上病变进行分类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鞍区肿瘤的MRI表现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鞍区肿瘤的MRI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MRI表现。结果:19例垂体大腺瘤、12例颅咽管瘤、9例鞍区脑膜瘤及4例鞍上池表皮样囊肿均有其一定的特征性MRI表现。垂体大腺瘤起源于垂体,大多数向上生长呈“雪人”形,个别向下生长突破鞍底,瘤体内可发生囊变(47%)或出血(32%)而致信号强度不均;颅咽管瘤多发生于鞍上,少数累及鞍内,囊实性或囊性者居多,其中于T1加权像上囊液可呈低、等、高不同信号强度为其特点;脑膜瘤多位于鞍上池前部,信号均匀与脑灰质相似,增强扫描有时可见脑膜尾征;发生于鞍上池的表皮样囊肿沿脑池生长,边缘不规则,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似。结论:MRI对鞍区肿瘤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鞍区Rathke裂囊肿的CT及MRI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thke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结果:囊肿多位于鞍内,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病变大小为0.5~3.2cm,平均1.35cm。CT多为低密度,MRI信号表现根据囊液成分的不同变化多样。囊内可见漂浮结节4例。增强扫描一般无增强。结论:CT和MRI对鞍区Rathke裂囊肿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应注意与垂体瘤和颅咽管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垂体Rathke囊肿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的MRI表现。结果 26例Rathke囊肿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10例位于鞍内,16例位于鞍内和鞍上。10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6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9例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1例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其中5例T2WI上囊内显示类圆形低信号结节,16例行增强扫描,仅4例囊肿边缘出现轻度增强。结论垂体Rathke囊肿表现为鞍区的囊性占位,仔细分析其MRI表现,有助于术前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垂体瘤卒中(PA)的MRI表现,探讨MRI对P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8例P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MRI检查常规扫描+增强扫描.结果:28例均为垂体大腺瘤合并出血和/(或)坏死.其中15例鞍区显示T1WI等信号合并高信号,T2WI高信号;8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高低混杂信号;2例T1WI等信号环绕中央高信号,T2WI低信号.结论:MRI结合临床表现对PA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信号的表现与患者的临床特点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单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指导临床的下一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20例颅内单发转移瘤患者,采用T1WI、T2W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功能MRI,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瘤体的MRI表现。结果20例颅内转移瘤均为单发病例,幕上17例,幕下3例。 MRI表现囊实性和实性,囊实性病变14例,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或短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及囊壁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囊性病变有5例,囊壁呈等信号,囊内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囊壁明显强化。单体素磁共振频谱(MRS)检查:未见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胆碱(Cho)峰明显升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病例病灶均以囊性为主,囊壁弥散稍受限,囊内弥散不受限,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囊壁呈等信号,囊内呈高信号。结论颅内单发转移瘤的MRI表现有其相对特征性,在结合病史及功能磁共振检查,可较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良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鞍区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鞍区肿瘤的MRI影像特征,探讨MRI对该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63例,其中垂体瘤35例,脑膜瘤6例,颅咽管瘤14例,脊索瘤7例,表皮样囊肿1例。全部病例行MRI平扫检查,52例行增强检查。结果:MRI检查,T1WI上肿瘤大多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结论: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最大似然法对囊性垂体瘤、Rathke囊肿和颅咽管瘤这3种鞍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4例鞍区囊性病变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囊性垂体瘤40例,颅咽管瘤29例,Rathke囊肿15例。选出10个常见MRI征象,应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判别,将其结果与常规阅片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最大似然法84例鞍区囊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囊性垂体瘤87.5%(35/40)、颅咽管瘤93.1%(27/29)和Rathke囊肿80.0%(12/15),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8.1%(74/84);常规阅片法诊断符合率分别为囊性垂体瘤80.0%(32/40)、颅咽管瘤86.2%(25/29)和Rathke囊肿60.0%(9/15),总诊断符合率为78.6%(66/84)。最大似然法诊断符合率略高于常规阅片法,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74,P=0.098)。结论:最大似然法对鞍区囊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指导日常阅片工作,尤其是年轻医师或基层医院医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鞍区脑膜瘤的MR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脑膜瘤50例,对其临床和M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位于鞍区的病灶数为52个,22个病灶中心位于鞍上,30个位于鞍旁。肿瘤多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包膜完整,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略高或低信号,41例行Gd-DTPA增强呈明显强化。结论MR对鞍区脑膜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颅咽管瘤的MRI信号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组探讨信号强度与肿瘤组织类型及囊液成分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颅咽管瘤多样性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18例,常规作SE序列横断位T1WI,PDWI,T2WI及矢状位T1WI,全部病例均作增强扫描,部分病例囊液的生化分析,根据肿瘤在各序列上的信号强度,将颅咽管瘤的信号分为3种组合形式。结果:18例肿瘤散布在各个年龄阶段,全部病例均发生在鞍区,其中实性肿瘤2例,囊性肿瘤11例,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瘤5例,囊性肿瘤和肿瘤囊性成分的信号表现在不同的成像序列上十分复杂多变,T1WI从低信号到完全高信号不等,PDWI从等信号到完全高信号不等,T2WI均为高信号,根据各序列上的信号强度,肿瘤的信号表现可分为3种不同的组合模式。结论:肿瘤的信号特点与肿瘤继发改变及囊液的生化成分有关,与肿的组织亚型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将肿瘤按信号特点分为3种表现模式,可以强化对颅咽管瘤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垂体脓肿的MRI诊断(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垂体脓肿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垂体脓肿的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垂体脓肿的MRI诊断。结果:本组5例MRI平扫均显示垂体增大,T1WI呈低、稍低或混杂信号,T2WI呈高、稍高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均呈环状强化,4例壁薄且较均匀,1例壁较厚且厚薄不均。2例病灶周围出现类圆形强化小子灶,3例累及垂体柄、视交叉。结论:垂体脓肿的MRI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