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心肌间质胶原含量的变化及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变化及罗格列酮(RSG)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2型DM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12周对照组和DM组,24周对照组、DM组和RSG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胶原含量、MMP-2,MMP-9,TIMP-1 mRNA表达变化及MMP-2,MMP-9,TIMP-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DM大鼠心肌间质胶原含量明显增加,MMP-2的表达明显减低,MMP-9,TIMP-1的表达均明显增加,但MMP-9/TIMP-1的比值下降。RSG治疗组胶原含量明显减少,MMP-2表达明显上调,MMP-9下调,TIMP-1明显下调,MMP-9/TIMP-1增加。结论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的调节失衡参与了DM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RSG治疗可以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及其组织抑制物-1的表达变化,抑制心肌纤维化,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皮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UUO)、治疗组(UUO RGZ)。术后14d处死,观察大鼠血肌酐,右侧肾脏病理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测肾皮质中TGF-β1、PPARγ、TIMP?1的表达。结果与手术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肾小管间质中TGF-β1、PPARγ、TIMP?1表达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作用,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3.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献梅 《海峡药学》2010,22(7):166-167
目的确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mg,po,qd。两组治疗16周后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①治疗组治疗前后FBG、2hBG、HbAlc、FINS、2hPl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FBG、2hBG和HbAle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INS、2hPlns和IR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HDL—C和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G和H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C和LDL-C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等作用,且治疗后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肺组织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Caspase-9的变化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饲养至24周时进行标本收集及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Caspase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Caspase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较模型组大鼠减少(P<0.01);光镜观察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肺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增高;罗格列酮干预后可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对糖尿病肺病变的进展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探讨这3种药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分为10只正常组,40只糖尿病组,糖尿病组链脲佐菌素注射建模。建模成功后将成功的糖尿病鼠(37只,未成功2只,死亡1只)随机分糖尿病组(n=9)、卡托普利治疗组(n=9)、贝拉普利治疗组(n=9)、福辛普利治疗组(n=10),免疫组化法测Ⅰ、Ⅲ型胶原的表达,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异性抑制物(TIMP—1)和MMP-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测TIMP-1和MMP-1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心脏指数心室指数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也增加(P〈0.05),存在着心肌间质纤维化,胶原Ⅰ、胶原Ⅲ、TGF—β1、TIMP-1蛋白及TIMP-1 mRNA的表达增高(P〈0.05),MMP—1蛋白及mRNA的表达减少(P〈0.05)。经过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贝那普利后,上述各异常指标均有所改善。结论3组药物通过对TGF-β1和MMPs的影响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心肌间质纤维化。卡托普利的疗效比贝那普利与福辛普利稍差,贝那普利与福辛普利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腺β细胞渐进性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类糖尿病。目前,口服降血糖药物有二甲双胍和磺酰脲。近年来,出现了一类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噻唑烷二酮。它可提高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胰腺β细胞的功能。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配体,能够结合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基因的转录,从而调节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细胞的形成,以及葡萄糖和油脂的代谢。目前,对噻唑烷二酮作用的确切分子机制还不太清楚。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单独给药或与二甲双胍、磺酰脲及胰岛素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快速降低膳后血糖水平,从而改善对血糖生成的控制,并能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金阁  雷建华 《河北医药》2008,30(7):987-988
罗格列酮(RSG)是一种新型、强效的噻唑烷二酮类口服药,为胰岛素增敏剂.随着糖尿病治疗策略的调整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广,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将逐渐成为2型糖尿病(1[2DM),尤其是肥胖或超重患者治疗的一线药物.现对我院门诊2004年10月至2007年1月初发及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给予RSG口服,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86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服用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和实验组(46例,加服罗格列酮).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骨密度.结果 48周后,实验组患者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但存在降低患者骨密度的风险.考虑到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使患者骨折的风险性增加,对于50岁以上的患者,评估其自身骨折风险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其本身骨折风险较高,最好采用其他降糖治疗方法.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则建议同时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和外周血单核细胞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糖尿病组和罗格列酮组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罗格列酮组以罗格列酮灌胃,5mg·kg^-1·d^-1,共28d,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MMP-9浓度的变化,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RT-PCR检测MMP-9mRNA的变化。结果:处理28d后血清MMP-9浓度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MMP-9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MMP-9及外周血单核细胞MMP-9mRNA袁达.提示冀可能通过抑制MMP-9表达稳定动脉粥样锺化斑块.  相似文献   

10.
邓晓初 《中国药业》2003,12(7):65-66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对21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原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治疗5月~1.5年,监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肝肾功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和体重指数(BMI)。结果:FPG、2hPG和HbA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原用降糖药减量或停用可维持疗效BMI增加(P<0.05),与胰岛素联用者可出现水肿和严重低血糖症。结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单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均可稳定持久降低血糖,老年T2DM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对与胰岛素联用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瑞格列奈及罗格列酮对肾移植后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肾移植后糖尿病(PTDM)患者使用瑞格列奈或罗格列酮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查本中心PTDM患者共31例,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16例(男9例,女7例)和罗格列酮组15例(男9例,女6例)。瑞格列奈组三餐前服用瑞格列奈1~2mg,罗格列酮组早餐前服用罗格列酮4~8mg,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指标变化。持续高血糖需要加用胰岛素或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者为治疗无效。结果:瑞格列奈组2例无效者改为瑞格列奈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或改为胰岛素治疗后效果满意;罗格列酮组4例治疗无效,改用胰岛素治疗,其中1例在治疗第2周时因水肿终止治疗(分析时予以排除)。瑞格列奈组和罗格列酮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5%(14/16)和71.4%(10/1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8);2组FBG、2hPG、HbA1c和BMI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ALT、BUN和Cr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噻唑烷二酮类药对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4例体质量指数(BMI)≥25.1 kg/m2,并且使用非磺脲类促泌剂(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案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加用马来酸罗格列酮4 mg/d组(A组)和盐酸吡格列酮30 mg/d组(B组)以及对照(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组(C组),连续观察16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和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A、B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好转(P<0.01),各组的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P<0.05).结论:不同的胰岛素增敏剂可以同样明显地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T2DM)病患者内脂素(visfatin)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72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服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应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外给予罗格列酮4 mg/d,治疗16周.记录2组的血压、血糖、血脂、血清内脂素和ghrelin等指标.结果:治疗16周后,2组的血压、血糖、三酰甘油(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ghrelin水平升高,内脂素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血清内脂素水平与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HOMA-IR呈正相关;而ghrelin水平与BMI、FPG、TG和HOMA-IR呈负相关.结论:罗格列酮具有升高血清ghrelin和降低内脂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 h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及替米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首先,67例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与70例健康成年人的24 h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比较;其次,前者被随机分为2组,替米沙坦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疗程为16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24 h的心率变异性及左室功能。结果:前者的HRV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后者(P〈0.01),说明心率变异性小,HRV昼夜节律消失;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后24 h的心率变异性及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P〈0.01,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SDNN、SDANN、SDNN-index均有提高(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RV明显下降,替米沙坦对该类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及左室收缩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人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测定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1例正常人血清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尿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肌酐(Crosslap/Cr)浓度。结果病人血清BGP(1.84±0.69)低于(正常)对照组(2.44±1.02,P<0.05)。尿Crosslaps/Cr浓度(313.97±147.89)高于对照组(213.91±85.48,P<0.05)。PTH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人骨吸收增加,骨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前后糖尿病(DM)并发冠心病(CHD)患者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B组)检测2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含量变化。结果 A组、B组治疗后NO、t-PA浓度[A组:(62.76±7.25)μmol/L、(32.75±9.36)μg/L;B组:(69.86±5.97)μmol/L、(40.62±10.56)μg/L]均显着高于治疗前[A组:(42.73±6.14)μmol/L、(20.83±8.13)μg/L;B组:(41.76±6.65)μmol/L、(19.93±7.87)μg/L](t=2.545,t=2.911,P均<0.05);A组、B组治疗后PAI-1浓度[(62.76±7.25)μg/L、(51.01±5.09)μg/L]均显着低于治疗前[(88.23±9.91)μg/L、(89.46±9.15)μg/L](t=2.445,t=2.411,P均<0.05);B组治疗后PAI-1(51.01±5.09)μg/L明显低于A组(62.61±7.63)μg/L(t=2.589,P<0.05)。结论罗格列酮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崔红霞  温宪春  宋娟  苗术 《中国药房》2010,(19):1738-1740
目的:研究二冬颗粒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热量饲料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模型、二甲双胍和二冬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连续灌胃8周,检测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胰岛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二冬颗粒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FBG,抑制FFA的产生,降低血胆固醇和LDL-C、MDA水平,升高SOD活性。二冬颗粒可保护模型大鼠胰岛细胞免受破坏。结论:二冬颗粒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增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李玉红  李福旺  郑少雄 《天津医药》2006,34(12):858-859
目的:探讨马来酸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测定血糖控制不佳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RSG(4mg/d)前及12周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hs—CRP,并对治疗前后数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RSG治疗12周后FPG、FINS、HOMA-IR、hs—CRP明显下降(均P〈0.01),IAI较治疗前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RP与FPG(r=0.596,P〈0.01)、FINS(r=0.675,P〈0.01)、HOMA—IR(r=0.412,P〈0.01)呈正相关,与IAI(r=-0.359,P〈0.05)呈负相关。结论:应用RSG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显著降低hs—CRP,从而延缓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吡格列酮与盐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吡格列酮与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磺酰脲类和双胍类治疗而空腹血糖控制不佳(7.0 mmol·L-1≤空腹血糖(FBG)≤13.0 mmol·L-1)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吡格列酮15 mg·d-1组与罗格列酮4mg·d-1组,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12周后,2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总费用合计为189.84元、罗格列酮组为440.16元,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吡格列酮与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相似,但吡格列酮的费用明显低于罗格列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