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金马通络灌胃给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的治疗作用。金马通络100mg/kg组,在给药第10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性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0mg/kg组第7天,400mg/kg组第4天有明显的抑制大鼠足跖肿胀的作用,阿司匹林组也在第7天有明显的抑制大鼠足跖肿胀的作用。金马通络200mg/kg剂量作用强度和阿司匹林100mg/kg相当。  相似文献   

2.
红参70%甲醇提取物(Ⅰ);实验动物为体重150~200g的Wistar系雄性大鼠;方法结果如下。Ⅰ(200mg/kg)对幽门结扎性和5-羟色胺性胃溃疡发生均有抑制作用。给大鼠静脉注射内毒素组,4hr后胃液量增加、pH值上升,24hr后腺胃部形成溃疡。但静脉注射内毒素前1hr先给大鼠灌胃Ⅰ。200mg/kg剂量时明显抑制内毒素所致胃液pH  相似文献   

3.
通降胃灵片对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降胃灵12、24g/kg灌胃给药能促进正常小鼠胃排空,拮抗多巴胺引起的胃排空抑制,促进小鼠小肠推进运动,该药9、18g/kg灌胃给药可增加大鼠胃液分泌量,提高胃液中总酸及游离酸含量。  相似文献   

4.
天贞子胶囊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天贞子胶囊 (简称TZZ)对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比浊法测定TZZ体外和灌胃给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制作大鼠血栓模型,观察TZZ对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 灌胃给药TZZ 0.75 g/kg,1.5 g/kg 及体外给药 TZZ 2 mg/ml和4 mg/ml,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P< 0.01) ;明显降低大鼠血栓形成湿重( P< 0.01) .结论 TZZ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大鼠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孜然乙醇提取物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雷尼替丁组(3mg/100g)、乙醇提取物小剂量组(12.5mg/100g)、乙醇提取物大剂量组(25mg/100g)。各组每天灌胃给药,连续10 d,第9天开始禁食不禁水,末次灌药1h后,建立幽门结扎型大鼠胃溃疡模型。6h后处死,收集胃液检测各组大鼠胃粘膜溃疡指数、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并测定溃疡指数,计算溃疡抑制率。结果孜然乙醇提取物能抑制大鼠胃液的分泌、降低胃液总酸度、减少胃液总酸排出量、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溃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孜然乙醇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大鼠体内、外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实验:取大鼠全血与苦参素在37℃环境预孵1 h,然后测定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②体内实验:40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高(200 mg/kg)、中(100 mg/kg)、低(50 mg/kg)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苦参素,连续给药3周,在末次给药后1 h,眼眶取血测定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①体外实验:苦参素在药物浓度为375~750 mg/L时可明显抑制大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P<0.05),最大抑制率为42%,继续增加苦参素浓度抑制率不再增加;②体内实验:连续给药3周后,苦参素在剂量为100 mg/kg和200 mg/kg时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P<0.05)。结论:体内、外实验均显示苦参素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对大鼠实验性碱性返流性胃炎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柴胡汤水煎液5g/kg、20g/kg灌胃或十二指肠给药能显著抑制大鼠胃内灌注酸化的牛磺胆酸钠(TC)和碱性上部小肠液(UIC)所造成的急性胃粘膜损伤,减少胃粘膜出血点和水肿。小柴胡汤经口给药能抑制大鼠幽门扩张和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4周及8周后所造成的慢性胃炎的发生率,同时降低胃内胆酸含量;经十二指肠给药,能显著抑制胃液、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的活性。结果提示,小柴胡汤有较好的抗胃炎作用,其作用同降低胃内胆酸含量、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的活性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溃宁的抗胃溃疡及抑酸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法、shay氏结扎幽门法、乙酸烧灼法等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10ml/kg、药物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雷尼替丁50mg/kg、胃康胶囊1.8g/kg和不同剂量的胃溃宁(4.0g/kg,2.0g/kg,1.0g/kg),观察胃溃宁对大鼠胃溃疡面积、胃液分泌量、胃液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胃溃宁4.0g/kg,2.0g/kg,1.0g/kg能明显抑制各型胃溃疡的形成,并有效减小胃溃疡面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胃溃宁4.0g/kg,2.0g/kg对于幽门结扎型溃疡,能有效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分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胃溃宁对大鼠胃溃疡模型有明显的抗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苏复宁洗液(冻干)腹腔注射给药对Wistar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苏复宁洗液(冻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苏复宁洗液(冻干)300 mg/kg、150 mg/kg、75 mg/kg及0.9%氯化钠注射液,每天给药1次,每周给药6次,共给药27d;分别于给药27d后(每组活杀2/3动物)、停药8d后进行血常规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检测、骨髓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了解毒性反应的可逆程度和可能出现的迟缓性毒性反应。结果 300 mg/kg对Wistar大鼠有较大毒性,实验期间有动物死亡,且体重增长缓慢;血液学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给药27d及恢复期时各给药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血清生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给药27d时,BUN高于对照组;75 mg/kg组AST均高于对照组,但恢复期结束,各指标恢复正常;骨髓检查结果表明,给药27d及恢复期时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脏器系数检查结果显示,给药27d时,300 mg/kg组雄鼠脾、脑重量系数高于对照组,胸腺重量系数低于对照组,心重量系数低于对照组;75 mg/kg组附睾重量系数低于对照组;150 mg/kg组脑重量系数低于对照组;雌鼠心、肝重量系数低于对照组,但恢复期结束,各指标恢复正常。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27d时,150、300 mg/kg组肝、肾、肠、膀胱、胰腺、淋巴结、子宫病变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受试动物有药物相关性或给药途径有相关性。结论苏复宁洗液(冻干)连续27d腹腔注射给药,大鼠安全剂量为75 mg/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维黄杨星D长期给药对大鼠肝脏产生毒性的研究。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给药4、8周,观察不同剂量(3mg/kg、6mg/kg、12mg/kg)环维黄杨星D对血液生化指标及肝脏病理的影响,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对肝组织钠钾ATP酶表达的影响。结果:环维黄杨星D给药4周,大剂量组(12mg/kg)血清谷草转氨酶(43.45±5.26)、谷丙转氨酶(201.51±22.7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8周,小剂量组(3mg/kg)谷丙转氨酶(182.14±21.61)、中剂量组(6mg/kg)谷草转氨酶(28.56±5.03)、谷丙转氨酶(188.79±23.26),大剂量组(12mg/kg)谷草转氨酶(35.14±5.66)、谷丙转氨酶(193.26±22.4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各剂量组(3mg/kg、6mg/kg、12mg/kg)大鼠肝脏病理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同时大剂量组(12mg/kg)的钠钾ATP酶蛋白表达量(0.35±0.093)和中剂量组(6mg/kg)(0.75±0.133),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环维黄杨星D对肝脏毒性可能与抑制Na+-K+-ATPase有关。  相似文献   

11.
葛根芩连微丸抗炎、清热、化痰、止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胃1.17g/kg葛根芩连微丸,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1.62g/kg能明显抑制表所致大鼠足肿胀,2.34g/kg可降低细菌内毒素对大鼠的致热作用,给药2小时后体温开始下降,维持4小时以上;给药1.17g/kg能明显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除量;2.34g/kg能明显抑制氨水致小鼠咳嗽。  相似文献   

12.
党参部位提取物Ⅶ-Ⅱ十二指肠内给药能明显抑制幽门结扎大鼠胃液与胃酸分泌,降低胃液分泌量、总酸度和总酸排出量,在10~40克生药/公斤体重剂量下量效依赖关系良好;本品10、20克生药/公斤体重口服给药使幽门结扎大鼠胃粘膜中性红清除率有所下降,此作用可能与药物对胃液分泌的抑制作用有关;小鼠口服本品对甲基橙胃排空运动无明显影响,但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自发活动呈现轻度抑制,并能明显拮抗乙酰胆碱所致的家兔离体肠管的强直性收缩。  相似文献   

13.
冯彬彬  张建海  徐晓玉 《中草药》2014,45(18):2664-2668
目的探讨川芎嗪、阿魏酸对延胡索乙素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分为延胡索乙素(20mg/kg)组、延胡索乙素(20 mg/kg)+阿魏酸(50 mg/kg)组、延胡索乙素(20 mg/kg)+川芎嗪(30 mg/kg)组、延胡索乙素(20 mg/kg)+川芎嗪(30 mg/kg)+阿魏酸(50 mg/kg)组,各组单剂量ig给药,采用RP-HPLC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延胡索乙素的浓度,DAS2.0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延胡索乙素与阿魏酸或者川芎嗪联合给药时,AUC0~t、和Cmax与延胡索乙素单独给药相比显著增加,tmax、t1/2和MRT0~t比延胡索乙素单独给药时显著延长(P<0.05);延胡索乙素同时与阿魏酸、川芎嗪二者联合给药时AUC0~t、MRT0~t、t1/2和tmax与延胡索乙素单独给药相比显著增大(P<0.05),而Cmax与延胡索乙素单独给药时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阿魏酸、川芎嗪可以显著增加延胡索乙素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并显著延长延胡索乙素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加味保和丸消食导滞的药理作用。方法:灌胃给大鼠加味保和丸,收集胃液,测定胃液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阿托品造成小鼠胃排空抑制模型,复方地芬诺酯引起小鼠小肠推进抑制,灌胃给小鼠加味保和丸,观察加味保和丸对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能力的影响。结果:加味保和丸0.8g/kg、0.4g/kg、0.2g/kg剂量组胃液总酸度显著降低,0.8g/kg、0.4g/kg剂量组总酸排出量也有明显减少,游离酸无显著差异;加味保和丸0.8g/kg、0.4 g/kg剂量组胃蛋白酶活性明显增加,0.8g/kg剂量组胃蛋白酶排出量增加;加味保和丸1.6g/kg、0.8g/kg剂量组胃排空能力明显增强;加味保和丸1.6g/kg、0.8g/kg、0.4g/kg剂量组小肠推进功能明显增强。结论:加味保和丸具有抑制胃酸的分泌、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及胃排空能力,促进小肠推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2,(9)
目的:探讨金不换总碱(JB-2)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模型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九胃泰胶囊组270 mg/kg及金不换总碱15、30、60 mg/kg组。各组预防性灌胃给药7 d后,除假手术组外通过幽门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后再十二指肠给药1次,收集胃液并检测胃液量、pH值、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剖开胃进行胃黏膜溃疡指数测定;测定血清和胃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测定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不换总碱可减少胃溃疡大鼠模型的胃液量、升高胃液pH值、减少胃液总酸度、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轻胃黏膜损伤指数,其损伤抑制率分别为:54.29%、51.43%;可降低血清和胃组织中MDA含量、升高血清和胃组织中SOD活性、血清中PGE2含量。结论:金不换总碱有明显抗胃溃疡的作用,对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保护因子前列腺素PGE2等有明显促进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和抗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归芪胃友胶囊对大鼠慢性胃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归芪胃友胶囊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的影响。方法:用去氧胆酸钠和酒精造成大鼠慢性胃炎,随之给药进行治疗。结果: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胃液分泌量增多,胃液酸度升高,pH值和胃蛋白酶活力降低,胃部炎症程度减轻。 结论:归芪胃友0.1-0.6g/kg对去氧胆酸钠和酒精引起的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探讨其抗氧化应激和抑制COX-2信号通路相关机制。方法:胃部乙酸注射法复制大鼠胃溃疡动物模型,同时给予30mg/kg、15mg/kg、7.5mg/kg大蒜素进行干预。连续用药14d后,处死大鼠取胃液测定胃酸浓度、胃蛋白酶含量;取大鼠血清采用生化法检测SOD、MDA、GSH-Px及T-AOC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及PGE2含量;取大鼠溃疡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COX-1、COX-2、TNF-α及IL-1等因子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胃溃疡模型组大鼠比较,大蒜素30mg/kg可显著降低胃溃疡大鼠胃液胃酸浓度、胃蛋白酶含量,减少血清MDA、胃泌素含量,升高溃疡大鼠血清SOD、GSH-Px、T-AOC及PGE_2水平,下调胃溃疡大鼠胃组织COX-2、TNF-α及IL-1因子mR NA和蛋白表达。结论:大蒜素对乙酸诱发的胃溃疡大鼠模型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和抑制COX-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晶  洪缨  杨雅信  赵晟  邢建峰  王献坤  郑晓鹤 《中成药》2007,29(8):1130-1133
目的:研究香砂和胃丸(木香、香附、砂仁等)对芬氟拉明厌食模型大鼠胃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给大鼠连续8d以15mg/kg的剂量灌服芬氟拉明,制造厌食大鼠模型,并连续灌胃给予香砂和胃丸8d后,测定大鼠的胃液分泌量、胃液酸度、总酸排出量及胃壁结合黏液量。结果:香砂和胃丸可改善饮食抑制药芬氟拉明所致的大鼠胃分泌紊乱,表现为:(1)香砂和胃丸0.75g/kg和1.5g/kg可对抗芬氟拉明所致的胃液分泌量和总酸排出量降低,其中小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而香砂和胃丸3.0g/kg可抑制胃液分泌,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香砂和胃丸各剂量均可不同程度地对抗芬氟拉明引起的胃蛋白酶活性降低,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香砂和胃丸各剂量均可显著增加胃壁结合黏液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其中3.0g/kg的作用优于1.5g/kg和0.75g/kg。结论:香砂和胃丸具有调节胃分泌、促进消化和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槲皮素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COX-2及5-LO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两种慢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探讨槲皮素(Quercetin)对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炎症因子环氧化酶-2活性(COX-2)、5-脂氧酶(5-LOX)活性、排尿量及尿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雌二醇诱导的模型(M1)及纯化大鼠前列腺蛋白联合免疫佐剂诱导的模型(M2),分别给药30 d后测定大鼠04h排尿量及尿离子浓度(M1);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称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取前列腺液镜下观察白细胞数及卵磷脂小体密度;HE染色制备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并镜下观察;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前列腺组织内COX-2及5-LOX的表达。结果:两个模型中,槲皮素200 mg/kg给药组前列腺液内卵磷脂小体密度均明显增加,M1中槲皮素200 mg/kg给药组前列腺指数降低,M2中槲皮素200 mg/kg能明显降低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数;病理切片中均可见病变明显改善;两种模型中前列腺组织内COX-2及5-LOX表达明显被抑制;槲皮素200 mg/kg组对模型大鼠尿液中的Na+和Cl-的排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K+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M1);槲皮素(200 mg/kg、100 mg/kg)组能明显增加水负荷大鼠04h排尿量及尿离子浓度(M1);处死大鼠,取前列腺称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取前列腺液镜下观察白细胞数及卵磷脂小体密度;HE染色制备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并镜下观察;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前列腺组织内COX-2及5-LOX的表达。结果:两个模型中,槲皮素200 mg/kg给药组前列腺液内卵磷脂小体密度均明显增加,M1中槲皮素200 mg/kg给药组前列腺指数降低,M2中槲皮素200 mg/kg能明显降低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数;病理切片中均可见病变明显改善;两种模型中前列腺组织内COX-2及5-LOX表达明显被抑制;槲皮素200 mg/kg组对模型大鼠尿液中的Na+和Cl-的排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K+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M1);槲皮素(200 mg/kg、100 mg/kg)组能明显增加水负荷大鼠04h的排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M1)。结论:槲皮素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组织内COX-2及5-LOX表达从而改善慢性前列腺炎并可能通过促进Na+和Cl-的排出改善模型大鼠排尿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20.
日本灵芝对抗体形成细胞及变态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灵芝不同制剂10~1000μg/ml在试管内对小鼠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FC)有明显抑制作用。整体给药125及500mg/kg,po qd×4能显著抑制小鼠脾脏内PFC数。灵芝500mg/kg po与环磷酰胺10mg/kg ip的抑制效率相仿。对2,4-二硝基氯苯(DNOB)引起小鼠接触性皮炎、绵羊红细胞(SRBC)引起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以及卵蛋白引起的兔子Arthus反应,灵芝均有抑制效果。对反应素引起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灵芝亦有轻度的抑制作用,但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